..续本文上一页慢,凝就慢慢增长,越长越广,到最后面呢就像车轮一样转,再也停止不下来,变成狂徒。就像人掉了头一样,然后到处找自己的头,找也找不到。所以呢,在这个世界上狂奔!释迦牟尼佛看到以后就告诉那个人:“孩子啊!莫跑莫跑,你头在于颈上啊。”佛陀告诉我们的本位啊!他说你不要在外面去找啊,头就在你的颈子上面啊,你干嘛要找呢?我们众生呢,就是这样的!头明明在颈子上面,他不相信,就到处狂奔。后来人家告诉他,头在颈子上面,他不信,他还去奔波。就像社会上人一样!你跟他讲佛法,他不愿意听,所以呢他还是照样的去奔波。所以社会上人不信佛的原因,就因为他是非常习惯的,就像开车一样,那个车子开的时候呢,非常地快,你脚刹都刹不住的。是不是?非常地快,太快啦!那些人不学佛的原因,就因为他那个生活的速度啊,他那种惯性的速度非常地快,所以叫他刹下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所以社会上不学佛的原因,就因为他那个刹那生灭心不断,太快了!你跟他讲他也听不进去。但是我们应该不会是这样的,实际上你们也是这样的,你不要以为说我没有了,事实上你也是一样的。你一出门你就会这样,就是我现在跟你讲,你听懂了吗?也许有的听懂了,也许有的没有听懂。但是呢,你一出门这个发动机又开起来了,是不是?又开始呜呜呜的跑,你就是这样的人,是不是?
生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知道吗?我们执着于这个生灭是什么东西?按照藕益大师讲:生灭啊,本体是究竟无。我们没有微细的观察。他说“生者全生,灭者全灭。生的时候就没有灭,灭的时候就没有生。大家想一想,生时,前生后生,前面也是生,后面也是生。我们一般人认为呢,这个东西存在叫生,破坏了叫灭。是不是?有生有灭,这叫生灭,这是相对而言。藕益大师讲了,并非如是啊,生者亦生,灭者亦生,前生后生。只要你是生,那全部是生;比例来讲,灭也是生啊。生出一个灭出来,还不是生吗?空也是生,有也是生。空出来,有出来,还是叫生啊。这是你心的问题啊。这个人消失了,你心里有个消失出来。楞严经里面讲了,释迦牟尼佛不是敲钟吗,他说:阿难啊,这个声音你听到没有?阿难:我听到了。听到声音,后来又不敲,又问阿难尊者:你听到没有?阿难:没听到。后来他又敲一下,问阿难尊者:你闻到没有?阿难:我闻到了声音。他又不敲,他又问阿难尊者:你闻到了没有?阿难:我没闻到。后来释迦牟尼佛就说:无明者,我问你听到没有?(耳听啊)耳朵听到有,好像没有,好像有生有灭。我问你闻到没有?有也是闻,没有也是闻。你闻到了有,闻到了没有,那都是在闻啊,是不是?闻信不灭啊。我们的闻信是不会灭的,知道吗?我们的闻信唯有生,唯有灭。生者全生,灭者全灭。要讲生,全部是生,要讲灭,全部是灭。大家看到常福坐在这个地方,那我走了以后,再问你:有常福啵?你说没有常福。你怎么知道没有常福呢?常福没有你就不应该有心啊!证明心是不生不灭的嘛。有这个常福和没有这个常福,你都有闻信啊。听懂了没有?也就是说这个生和灭,你看到有生有灭,这个灭出来了,它就叫生。生出来一个灭啊!这个东西消失了,你心里生起这个东西灭了的心,就像白天,黑暗一样,太阳出来了,我心里生出一个亮光来。黑暗出来,我心里生出一个黑暗。是不是?那还是心里生起一个黑暗呀。都是在生啊!就是说,一生全生,一灭全灭。生,全部是生,生里面是没有灭的,灭的话,就不存在灭了。是不是?大家说有没有灭?有没有灭存在?就是全是生,没有灭的。过去心也叫心生,生出一个过去。你说过去没有了,那还是生出一个没有啊,还是生啊。生起一个没有心,懂不懂啊?没有的心生出来了,生起一个没有,生起一个有,也是你心里面生出来的一个念头啊,都叫生啊。是不是?只要你生出念头都叫生,念头出来叫生,没有念头什么都没有。那个东西都是你的那个念头里,只要能在你的脑子时反映都叫念头,都是叫做生啊,一直在生啊,东西在变化。你变化一个东西,你心里就生出一个变化。好像是灭,全部是生,懂不懂啊?一生全生,现在过去未来生,没有灭。哪有灭呢?一生全生,就是说一生无灭。生者,全生。就没有灭,那也就是没有生灭。是不是?哪有生灭呢?生跟灭不能同头啊!大家有没有说生跟灭是同时的呢?生跟灭不能在一起的,要灭的话大家就寂静了,什么都没有了。要灭的话,你就不应该动出生的念头啊?
念佛,不念佛,念佛也是你那个心,不念佛也是你那个心,都是心啊。生出念,生出不念。还是叫生啊。所以呢,生者永生,就无有灭存在。这个叫作呢,生。一生全生,藕益大师说。所以,生灭不能同时,就像黑夜跟白天不能同时建立一样,有没有说白天和黑夜同时建立呢?它是不能同住的。那我们呢,老是把生灭同住。这个生,那个灭,总认为说这个生,那个灭,从现象上看。我们有生灭,那是你的分别心而已。你的心里面加了一个名词,叫作生灭。实际本体是没有生灭的!都是你那个心,都叫生。因为有生灭的名词执着而产生烦恼。比例来讲吧,有人说我小时候很苦啊,好可怜啊!在家里受了好多苦啊!那么说我在回忆,我也说我受了好多苦啊,我在家里父亲打我,骂我啊,吃饭,拉屎啊,在小的时候被狗咬我一下,我很痛苦啊。那狗旺旺旺地叫,我吓得要命啊。什么中午一餐饭没吃啦,没菜吃,比较苦啦。老是在回忆之中,但是在我后来修行之后,我出家之前怎么样的苦啊,后来我修行没这么苦啊?老是在回忆,我那时候经过了多么多么苦,什么在东林寺三步一拜啊,怎么样修行苦啊。我讲的时候就觉得我那个时候好苦,我跟你讲怎么样苦,怎么样苦啊,但是我在那个修行的时候我打坐,一个小时,两个小时,坐在那个地方很舒服,后来,我过了几年以后告诉你:知道啵?我坐了两个小时,三个小时好苦啊。那事实上我当时坐在那个地方很享受啊,是不是?哪有苦存在呢?事实上那后来搬那个名词在那说,很苦啊,很苦啊。那现在人吃肉,过去人没肉吃,我那个时候好苦啊,那个时候没有肉吃啊,你们这些人怎么样的,怎么样的,那个时候好苦好苦呀,吃腌菜,吃白菜呀,都没有一点肉吃啊,就在讲给别人听。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?想一想?那个时候苦,你在三岁的时候好苦啊,妈妈不给你奶喝啊,在小的时候没有人带你啊,好苦啊。你怎么知道你三岁的时候苦啊?你怎么知道你妈妈那时候没带你,你苦吗?你怎么知道的?根本不知道,在回忆之中,自己的假象而已啊。那个加了个名词,好像很苦,那是名词的祸害。
那看电视流泪是不是?都是假的!讲苦都是假的!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,是不是?这个名词害人啊!这个“烦恼”两个字写出来以后就是害人的。看到人家烦恼的时候,你就马上产生很多的回忆。那个苦摆在那个地方,你就流眼泪,好像好苦的感觉。一听到这个字啊,你就生出悲哀的思想。所以这些名词啊,我劝你们不要再回忆。不要跟人家讲你过去好苦好苦。那英雄,好汗不提当年勇啊!老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,要想自在,不要老是想着苦的事情。就是说这些名词害人!所以呢,我们是通过名词看到实相。
不要直指为月,这个名词要识真相。并不是眼睛看到这个手指不放,老是执着于这个东西,产生种种幻想,回忆。是不是?前天就讲过,烦恼的东西,加了另外一个漂亮的字就不一样了。把结婚当成喜事。你把狗当可爱,那是个畜生。那可爱,大家都来养狗了;说狗很脏,上面有细菌,你摆在那个地方,大家都不养了。你说狗很可爱,是生命啊,怎么样怎么样,那大家都去养狗了。一个词的关系,会影响人的心态,是不是?一个不美丽的东西,比例说现在打麻将,说人要娱乐啊,打麻将好啊,精神安慰啊,
搞好名词在上面,大家有面子去打麻将了,个个去。打麻将可以安住身心啦,老人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的,调解身心啦。明明赌博的东西,人坐在那个地方血液不循环,血管不能舒畅,赌博心里是不安的,输钱心里也是不安的,你痛苦他也痛苦。打麻将这种贪嗔痴的心都会暴露出来!那现在人把打麻将当作什么呢?老年人要搞娱乐啊,当作一种娱乐,那是吃喝嫖赌之一,社会上一直公认吃喝嫖赌是四大恶害,现在说打麻将没有关系,是一种娱乐啊。加了一个漂亮的名词,所以大家都大大方方的去做了,是不是?所以呢,很多东西都是一个名词的利害关系,然后我们心态搞到里面去了,所以把我们迷惑了。同样如是!知道吗?对这个生和灭呀,都是一种假象而已。我们认为有这个生灭的,去执着,抓住它不放,是不是?所以我们要从这里呢认识到这个问题,不要被名字所欺骗。所以,过去一个人啊,他学了孔子以后,知道名词之害嘛,他就把孔子放在那个地方,用鞭子抽,打孔子啊。他说:孔子害人啊!搞个名词放在那个地方,发展这个字,搞到很多人呢就学这个名词,不去跟实相相应。然后他就拼命打他,结果打得真的出血了。学老子的人打孔子,他打了一段时间他用心去打的,他说他害人,结果他真的打出血了。就是一个草把子,天天打天天打,真的打出血出来了。就是嗔恨心就暴发出来了。包括我们出家人也是如是啊!
我们现在看经典,哪个不执着于名字呢?都执着于字相。大家都看《地藏经》啊,《华严经》啊,拼命看拼命看。六祖大师讲过啊,解一句胜读千遍啊!就是说如果你看《华严经》,《法华经》也好,你能够解一句也胜读千遍,你读一千遍不如解一义呀。就是说我们依一义,不依不了义。我们依法,不依人。知道吗?要依它的义,不是说我们把经拿着天天的念,要了解它的本义!所以呢,法师讲法的目的,其实就是要开显经义,把佛陀真正…
《佛七开示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