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佛七開示▪P3

  ..續本文上一頁慢,凝就慢慢增長,越長越廣,到最後面呢就像車輪一樣轉,再也停止不下來,變成狂徒。就像人掉了頭一樣,然後到處找自己的頭,找也找不到。所以呢,在這個世界上狂奔!釋迦牟尼佛看到以後就告訴那個人:“孩子啊!莫跑莫跑,你頭在于頸上啊。”佛陀告訴我們的本位啊!他說你不要在外面去找啊,頭就在你的頸子上面啊,你幹嘛要找呢?我們衆生呢,就是這樣的!頭明明在頸子上面,他不相信,就到處狂奔。後來人家告訴他,頭在頸子上面,他不信,他還去奔波。就像社會上人一樣!你跟他講佛法,他不願意聽,所以呢他還是照樣的去奔波。所以社會上人不信佛的原因,就因爲他是非常習慣的,就像開車一樣,那個車子開的時候呢,非常地快,你腳刹都刹不住的。是不是?非常地快,太快啦!那些人不學佛的原因,就因爲他那個生活的速度啊,他那種慣性的速度非常地快,所以叫他刹下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。所以社會上不學佛的原因,就因爲他那個刹那生滅心不斷,太快了!你跟他講他也聽不進去。但是我們應該不會是這樣的,實際上你們也是這樣的,你不要以爲說我沒有了,事實上你也是一樣的。你一出門你就會這樣,就是我現在跟你講,你聽懂了嗎?也許有的聽懂了,也許有的沒有聽懂。但是呢,你一出門這個發動機又開起來了,是不是?又開始嗚嗚嗚的跑,你就是這樣的人,是不是?

   生滅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知道嗎?我們執著于這個生滅是什麼東西?按照藕益大師講:生滅啊,本體是究竟無。我們沒有微細的觀察。他說“生者全生,滅者全滅。生的時候就沒有滅,滅的時候就沒有生。大家想一想,生時,前生後生,前面也是生,後面也是生。我們一般人認爲呢,這個東西存在叫生,破壞了叫滅。是不是?有生有滅,這叫生滅,這是相對而言。藕益大師講了,並非如是啊,生者亦生,滅者亦生,前生後生。只要你是生,那全部是生;比例來講,滅也是生啊。生出一個滅出來,還不是生嗎?空也是生,有也是生。空出來,有出來,還是叫生啊。這是你心的問題啊。這個人消失了,你心裏有個消失出來。楞嚴經裏面講了,釋迦牟尼佛不是敲鍾嗎,他說:阿難啊,這個聲音你聽到沒有?阿難:我聽到了。聽到聲音,後來又不敲,又問阿難尊者:你聽到沒有?阿難:沒聽到。後來他又敲一下,問阿難尊者:你聞到沒有?阿難:我聞到了聲音。他又不敲,他又問阿難尊者:你聞到了沒有?阿難:我沒聞到。後來釋迦牟尼佛就說:無明者,我問你聽到沒有?(耳聽啊)耳朵聽到有,好像沒有,好像有生有滅。我問你聞到沒有?有也是聞,沒有也是聞。你聞到了有,聞到了沒有,那都是在聞啊,是不是?聞信不滅啊。我們的聞信是不會滅的,知道嗎?我們的聞信唯有生,唯有滅。生者全生,滅者全滅。要講生,全部是生,要講滅,全部是滅。大家看到常福坐在這個地方,那我走了以後,再問你:有常福啵?你說沒有常福。你怎麼知道沒有常福呢?常福沒有你就不應該有心啊!證明心是不生不滅的嘛。有這個常福和沒有這個常福,你都有聞信啊。聽懂了沒有?也就是說這個生和滅,你看到有生有滅,這個滅出來了,它就叫生。生出來一個滅啊!這個東西消失了,你心裏生起這個東西滅了的心,就像白天,黑暗一樣,太陽出來了,我心裏生出一個亮光來。黑暗出來,我心裏生出一個黑暗。是不是?那還是心裏生起一個黑暗呀。都是在生啊!就是說,一生全生,一滅全滅。生,全部是生,生裏面是沒有滅的,滅的話,就不存在滅了。是不是?大家說有沒有滅?有沒有滅存在?就是全是生,沒有滅的。過去心也叫心生,生出一個過去。你說過去沒有了,那還是生出一個沒有啊,還是生啊。生起一個沒有心,懂不懂啊?沒有的心生出來了,生起一個沒有,生起一個有,也是你心裏面生出來的一個念頭啊,都叫生啊。是不是?只要你生出念頭都叫生,念頭出來叫生,沒有念頭什麼都沒有。那個東西都是你的那個念頭裏,只要能在你的腦子時反映都叫念頭,都是叫做生啊,一直在生啊,東西在變化。你變化一個東西,你心裏就生出一個變化。好像是滅,全部是生,懂不懂啊?一生全生,現在過去未來生,沒有滅。哪有滅呢?一生全生,就是說一生無滅。生者,全生。就沒有滅,那也就是沒有生滅。是不是?哪有生滅呢?生跟滅不能同頭啊!大家有沒有說生跟滅是同時的呢?生跟滅不能在一起的,要滅的話大家就寂靜了,什麼都沒有了。要滅的話,你就不應該動出生的念頭啊?

   念佛,不念佛,念佛也是你那個心,不念佛也是你那個心,都是心啊。生出念,生出不念。還是叫生啊。所以呢,生者永生,就無有滅存在。這個叫作呢,生。一生全生,藕益大師說。所以,生滅不能同時,就像黑夜跟白天不能同時建立一樣,有沒有說白天和黑夜同時建立呢?它是不能同住的。那我們呢,老是把生滅同住。這個生,那個滅,總認爲說這個生,那個滅,從現象上看。我們有生滅,那是你的分別心而已。你的心裏面加了一個名詞,叫作生滅。實際本體是沒有生滅的!都是你那個心,都叫生。因爲有生滅的名詞執著而産生煩惱。比例來講吧,有人說我小時候很苦啊,好可憐啊!在家裏受了好多苦啊!那麼說我在回憶,我也說我受了好多苦啊,我在家裏父親打我,罵我啊,吃飯,拉屎啊,在小的時候被狗咬我一下,我很痛苦啊。那狗旺旺旺地叫,我嚇得要命啊。什麼中午一餐飯沒吃啦,沒菜吃,比較苦啦。老是在回憶之中,但是在我後來修行之後,我出家之前怎麼樣的苦啊,後來我修行沒這麼苦啊?老是在回憶,我那時候經過了多麼多麼苦,什麼在東林寺叁步一拜啊,怎麼樣修行苦啊。我講的時候就覺得我那個時候好苦,我跟你講怎麼樣苦,怎麼樣苦啊,但是我在那個修行的時候我打坐,一個小時,兩個小時,坐在那個地方很舒服,後來,我過了幾年以後告訴你:知道啵?我坐了兩個小時,叁個小時好苦啊。那事實上我當時坐在那個地方很享受啊,是不是?哪有苦存在呢?事實上那後來搬那個名詞在那說,很苦啊,很苦啊。那現在人吃肉,過去人沒肉吃,我那個時候好苦啊,那個時候沒有肉吃啊,你們這些人怎麼樣的,怎麼樣的,那個時候好苦好苦呀,吃腌菜,吃白菜呀,都沒有一點肉吃啊,就在講給別人聽。這是什麼樣的心態呢?想一想?那個時候苦,你在叁歲的時候好苦啊,媽媽不給你奶喝啊,在小的時候沒有人帶你啊,好苦啊。你怎麼知道你叁歲的時候苦啊?你怎麼知道你媽媽那時候沒帶你,你苦嗎?你怎麼知道的?根本不知道,在回憶之中,自己的假象而已啊。那個加了個名詞,好像很苦,那是名詞的禍害。

   那看電視流淚是不是?都是假的!講苦都是假的!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,是不是?這個名詞害人啊!這個“煩惱”兩個字寫出來以後就是害人的。看到人家煩惱的時候,你就馬上産生很多的回憶。那個苦擺在那個地方,你就流眼淚,好像好苦的感覺。一聽到這個字啊,你就生出悲哀的思想。所以這些名詞啊,我勸你們不要再回憶。不要跟人家講你過去好苦好苦。那英雄,好汗不提當年勇啊!老是在回憶自己的過去,要想自在,不要老是想著苦的事情。就是說這些名詞害人!所以呢,我們是通過名詞看到實相。

   不要直指爲月,這個名詞要識真相。並不是眼睛看到這個手指不放,老是執著于這個東西,産生種種幻想,回憶。是不是?前天就講過,煩惱的東西,加了另外一個漂亮的字就不一樣了。把結婚當成喜事。你把狗當可愛,那是個畜生。那可愛,大家都來養狗了;說狗很髒,上面有細菌,你擺在那個地方,大家都不養了。你說狗很可愛,是生命啊,怎麼樣怎麼樣,那大家都去養狗了。一個詞的關系,會影響人的心態,是不是?一個不美麗的東西,比例說現在打麻將,說人要娛樂啊,打麻將好啊,精神安慰啊,

   搞好名詞在上面,大家有面子去打麻將了,個個去。打麻將可以安住身心啦,老人可以怎麼樣怎麼樣的,調解身心啦。明明賭博的東西,人坐在那個地方血液不循環,血管不能舒暢,賭博心裏是不安的,輸錢心裏也是不安的,你痛苦他也痛苦。打麻將這種貪嗔癡的心都會暴露出來!那現在人把打麻將當作什麼呢?老年人要搞娛樂啊,當作一種娛樂,那是吃喝嫖賭之一,社會上一直公認吃喝嫖賭是四大惡害,現在說打麻將沒有關系,是一種娛樂啊。加了一個漂亮的名詞,所以大家都大大方方的去做了,是不是?所以呢,很多東西都是一個名詞的利害關系,然後我們心態搞到裏面去了,所以把我們迷惑了。同樣如是!知道嗎?對這個生和滅呀,都是一種假象而已。我們認爲有這個生滅的,去執著,抓住它不放,是不是?所以我們要從這裏呢認識到這個問題,不要被名字所欺騙。所以,過去一個人啊,他學了孔子以後,知道名詞之害嘛,他就把孔子放在那個地方,用鞭子抽,打孔子啊。他說:孔子害人啊!搞個名詞放在那個地方,發展這個字,搞到很多人呢就學這個名詞,不去跟實相相應。然後他就拼命打他,結果打得真的出血了。學老子的人打孔子,他打了一段時間他用心去打的,他說他害人,結果他真的打出血了。就是一個草把子,天天打天天打,真的打出血出來了。就是嗔恨心就暴發出來了。包括我們出家人也是如是啊!

   我們現在看經典,哪個不執著于名字呢?都執著于字相。大家都看《地藏經》啊,《華嚴經》啊,拼命看拼命看。六祖大師講過啊,解一句勝讀千遍啊!就是說如果你看《華嚴經》,《法華經》也好,你能夠解一句也勝讀千遍,你讀一千遍不如解一義呀。就是說我們依一義,不依不了義。我們依法,不依人。知道嗎?要依它的義,不是說我們把經拿著天天的念,要了解它的本義!所以呢,法師講法的目的,其實就是要開顯經義,把佛陀真正…

《佛七開示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✿ 继续阅读 ▪ 菩薩戒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