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96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令无量无边的众生生出恶的念头,恶业是谓广大。那么在此世界如果不成佛,如果你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如果你再不修般若再不修行的话,可能就没有指望了。你想一想,我们造的这个恶业多重啊,一个念头里面有多少个恶业在里面呢?在这个恶业里面我们不生烦恼,才怪呢!!!所以我们在此世界生烦恼很正常的,因为你有这么多的恶业在这里,怎么会没有烦恼出现呢?所以深信因果的人当然就会急迫的想到极乐世界了,不想在此世界逗留了;最重要的是怕下地狱,一旦我们到地狱底下去,那就更麻烦了。

  “须菩提言,甚多世尊。何以故。若是微尘众实有者。佛则不说是微尘众。”你看须菩提通达佛义,所谓的微尘的概念那实在是尘尘刹刹的,这个微尘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灰尘,这个微尘里面还有微尘,微尘里面还有微尘;就是到一个微尘里面去了,佛陀观察那里面还是微尘;而且还是遍法界的微尘,那里面尘尘刹刹的微尘,细到极处,那个微尘多不?须菩提通达佛义所以说甚多甚多,“若是微尘众实有者”,实在是微尘就是个念头,而这个念头一断,什么微尘都没有了,一念之间全部微尘全部毁掉。大家想一想,我们一但悟到了般若,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,悟到般若成佛了以后能知道一切众生心念。这个娑婆世界,众生怎么度得尽?众生实在是度不尽的,一个微尘无量个微尘,其实微尘是非有,如果你不成佛,这些微尘都是要流转六道生死的,如果你要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佛的话,能会于一切众生念,每个众生的起心动念都能够知道。为什么?他无住,无住就无念,一切众生的念都是离不开无念体,念就是妄心,妄心不能离开我们的真心,没有真心也起不了妄心。那么遍法界尘尘刹刹的微尘里面的念,都是离不开佛心,所以佛陀能知道众生微尘之念,我们一刹那900个念头,佛陀可以把它分解开来,很清晰的。佛陀看众生就没有了,看不到众生了,因为什么?众生都空掉了,众生在佛陀眼里面都是空的,不认为真的有众生可得。佛陀看众生刹那刹那的就像我们的粒子分子一样,我们现在看到是有,但是如果用显微镜一看,这个世界实在是什么都没有,佛陀看这个世界实在是没有众生的,绝对和他心是合一的,没有众生可度。所以每个众生的动念,就像在佛陀的水里面起了个泡一样,所以佛陀要示现来,示现到娑婆世界来,也就是说行六度波罗蜜,无非是度众生故。

  大家想一想,释迦牟尼佛到我们此世界来,就是到微尘里面来,对于释迦牟尼佛来讲我们只是个极微极微的微尘,非常非常的小,但是我们把这一点点小小的东西忙的就像哪个蚂蚁搬家一样,我们观察一下,蚂蚁忙得不得了,对我们而言那么辛苦干什么?所以我们这些烦恼痛苦对佛来讲,是太平常的事了;但是我们正是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生死奔波。同时你应该知道我们这个一念跟佛陀是无二无别的,不管我们怎么样的小,我们一念无住也是跟佛是无二无别的,因为佛陀的这一念,我们这一念也是从佛陀的心里面出来的,所以我们就是佛,佛就是众生。你这一念妄心生起来的时候,这个妄是虚幻的,但是你一旦觉了,跟佛陀也是无二无别的。所以我们现在在相上面只要你无住,你就可以生出遍法界体,所有十方世界众生的心念都能够通达的。微尘众实有者实际上是没有的,是你执著以为有微尘众,以为有众生存在。实在是众生从相上讲微尘到极细的时候就是一个念,如果念到了极处的话,这个念已经化为无有了,就不存在一个体了,大家想一想念有没有体呢?我们这个念头是男的是女的?是老是少?是大是小?实在是没有是空的体。

  “所以者何。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。是名微尘众。”说我们看到的这个微尘众,说大也好说小也好,都属于是微尘众,说大我们这个微尘坚固执著了,不知道那个念头是念,积聚为大微尘成为世界,如果没有微尘众怎么积聚成这样的世界呢?所以是名微尘众,还是有微尘众;如果没有微尘众,怎么会有觉者呢?有觉者就有迷者,佛说微尘众就是究竟觉之意,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个念的微尘众,这个念实在是没有,但是我们有这个一念在,一念是在显示他没有,如果你这个念都没有了,那就在无明之中了,那就麻烦了。应该有念而觉,才能发无上菩提心才能自利利他,如果你没有这个念就不能形成觉,你不能形成觉就到金矿里面去了;就变成矿了就不是金子了;金子就是佛性,佛性能自利利他,自利是阿罗汉,利他者报身庄严菩萨,自利利他是一体不二的。真正的自利就必定能利他,有太阳必有光照,光是照他的,他本身具足的光是自利的,如果只讲自利不讲利他一定是阿罗汉,叫自了汉;如果真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一定是自利利他,原因在于:是名微尘众。如果没有是名微尘众,我们不可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当时的迷惑状态中发起来的,并不是觉悟后发出来的,是迷的体里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

  怎么样的做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?完全靠我们心来观照然后显实相,然后破除妄念,叫炼矿成金,能够含摄大悲之体能入一切众生心,就是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心来讲,佛说微尘众究竟觉。如果没有名微尘众,没有这个名字就没有觉相,即没有觉的体。 “世尊。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”这个地方是一样的,前面讲过;世界是对相来讲的,世界是指有,微尘是指无,有中无,无中有;有中无是什么呢?微尘众,离言说相:“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,是名微尘众”,后面讲“世尊。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”如果念空掉了,这个世界也就空掉了,因为念空掉了就是究竟觉啊,那你看这个世界不就空掉了吗?因为一念微尘众念念都是微尘众,念到极处没有了,念空掉了,念就是微尘,微尘就是念,我这个世界不是微尘积聚的吗?既然这个世界是微尘积聚的,那就是我们念积聚的,既然是念积聚的,我们的念空掉了,这个世界也就空掉了。

  所以前面讲“微尘实有者,佛不说是微尘众”,微尘众实在是没有,我们认为有微尘众是我们的认识而已,微尘众是没有的,所以如来说微尘众。我们说人是有吗?人实在是没有,如来说人没有,所谓人是个名言,什么叫人呢?色声香味触法积聚的;什么叫人呢?四大合和的;什么叫人呢?五蕴为我;什么叫人呢?就叫言辞。五蕴为我。色,即外面的相为我,受是众缘合和体,如果不合和了,怎么样受用呢?我感觉是甜的,你感受有咽喉,有身体,有感受这是甜的;我问你这个甜的体在哪里呢?找也找不到你不知道甜在哪里啊。就像“痛”一样,我脚痛的很,那痛在哪里呢?其实痛是空的,这个痛是肉里面也找不到,筯里面也找不到,在心里面也找不到,这个痛在哪里呢?痛是找不到的,痛的体是空的,但是我们以为有痛。所以如来觉悟到苦是空的,苦空无常,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空的,五蕴空,我就空,四大空,地火风水就是空的。地坚固,你能把他坚体拿出来吗?像这个桌子是硬的,那个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?木头是硬的桌子可以搬动的,但硬的东西我实在搬不出来;硬的东西是空的怎么拿出来呢,硬是坚固之意;像骨头是硬的就可以走路,但是你没有他你就不能走路,你有他也拿不出来。到底那个硬的体在哪里呢?他实在是空的,空才有力,你不了解空啊。火是暖性的,你说身上好暖啊,你把暖性单独的拿出来看看?你把风拿出来?呼吸叫风,你能把呼吸拿出来吗?水叫湿性,能把湿性拿出来吗?他因为是空的才有用,不是空的他才没有用啊。你把水的湿性抽出来,剩下的叫渣子,像煤油你把的体拿出来,剩下的是水你在那里烧吧,看他能烧吗?缺少了缘就不行,渣子叫缘起,缘起则生,不缘起则不生,生出来好像是有,不生的时候不能代表没有,它在但是是空体,那个是什么呢?那就是你的自性。

  自性本身就是空性;法界也是一样的。我们念头里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念里面有住就生心,无住念实在是空体就是无有,微尘众就是没有,空的体,但是因为是空体一切众生在用。我们的五蕴色大家都在用,因为声音香味触法,它本身含摄在这个色的体里面,所以你讲话时音就给你相应了,所以音本身具足的是空性的,包括我们地火风水是本来具足的;地坚体,坚体就是空性就是佛性,我们的身体也是佛性啊,这个佛性是什么?就是空性。空性就是无住体,因为无住每个众生都可以用,他的能量无比啊,他这个能量每个众生都在用,用之不竭,不像电一用就用完了,这个东西永远用不完的,遍法界上至于诸佛下至于众生,都用不完,为什么呢?这个是无住体,尽未来际遍法界故;所以众生拿起来就用。可惜用了以后就执著了,执著后认为真的有身体的存在。所以身体是微尘之念执著而成,实在是无,后面讲“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绝非世界”此虽非世界是名世界,如来说跟佛说不一样,佛说是“微尘众”,是对于究竟觉来讲,世界就是微尘,微尘就是世界,微尘是对于觉来讲,世界是对于实相来讲,实相就是如来体,法界即如来体。

  这个世界是我们念积成的,由地火风水组成,地火风水都是空的,也即微尘是“没有”能现“大有相”,有不离没有,有跟无是不二的,有就是无,无就是有。小乘里面就执著于有,执著于有法可得,有法可修,有法可证,而大乘佛法中实在是有无不二,空有不二的体,是大乘教法跟小乘教法不一样的地方。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,如来者他是无取无舍,就是离名说相,离名就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名在,这个名不是言辞出来的,三千大千世界它是个概念,微尘是个念,三千大千世界是相,离这个相叫做离名。离这个相则这个世界实在不是世界,是你的念,是你的无住之念,是微尘。微尘就是世界,世界就是微尘;念就是是相,相就是念;念里面积聚成为大相,所以你看的那个世界就是你的一念而生,没有念就没有世界,没有世界就没有念,不离这个相而识心故。你识相就是我念的时候,一切众生都在里面了,叫大悲啊!而则非世界是为无住,是名世界则是无相,无相无不相,无住无不住,无住就是住的体,无不住就是什么地方都是无住体,这个叫住,一切处无住,一切处大实相现前,就是彻底的离开你的念头。

  所以世界是我身心,我的心就是我念的体,这里面它彻底的叫直指一心。就是告诉你这个世界就是非世界,就是无住体,无住是我心,相就是我心故,心就是相,念就是相,相就是念,你有分别执著就出现分别的执著,你无住就觉悟了。这里面讲教信行证,教是如来之教,信指闻受,持即思维、观照,后面讲的证量就是说“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”这个体。“何以故。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。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。是名一合相。”这个一合相是东西合在一块的时候,但相实在是没有一个体叫一合相。眼耳鼻舌身意拼在一块,色声香味触法拼在一块,四大拼在一块,我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出现来了,我们这个四合相合在一块,实在是没有一合相的。我们大家从东南西北到这一块来,这个叫一合相,一合相走的时候,我们也就分开来了,实在一合相的体都没有;我们分开来了,我们身上也不少什么东西。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意分析的很清晰: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人,你走了以后,就少了一个;全走光了,我心里面就认为空的,空的还有房子;把房子再拿掉,我心里面还有个地球;把地球再拿掉,我身上还有手;把手再砍掉,我还有头;把头砍掉,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。我们意里面有个东西,就按个东西对应,如果什么东西没有了,我们的意也就不存在了;我们的意不就撤掉了吗?所以有外面的东西就有里面一个东西,外面的东西少一个,里面的东西就少一个,把意撤了我们的意也就不存在了。没有对立了,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没有了,我们的身体也实在就没有了。所以外面是一合相,所谓一合相即非一合相,是名为一合相;凡夫之人贪着其事,就是说我们贪着了,以为这个是真实的,其实一合相皆不可说。南摩阿弥陀佛。

  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96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