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。沙子是代表俗义谛。俗义谛跟胜义谛不二故。什么叫恒河呢?有水有堤,堤是土所植,沙所聚,所以叫做恒河。没有水流哪有沙成呢?没有堤哪有恒河可立呢?诸缘合和,取名叫恒河。恒河实在是没有体啊,叫做无住。无住是整个恒河的体。不管是多少的沙子,都是无住体都是缘起。性空有缘起,缘起不碍性空,性空不碍缘起,缘起就是性空,性空就是缘起。缘生则生,缘灭则灭,缘起性空是没有障碍的。如果有障碍不是有取有舍吗?缘起就是性空,缘起是俗义谛,是代表法;性空是代表胜义谛是代表心。心法难道有二吗?难道法外面还有心吗?心外还有法吗?那不是完全是错解吗?那不是偏执吗?那跟唯识也不能相应。所以心跟法不会有冲突,俗义谛跟胜义谛合为一真。此沙就是缘起,缘起就是性空,有众生可得吗?性空就是此钟,还有佛可成吗?就叫做一真法界。
一真就是说,钟里面看不到佛,佛那个地方看不到钟,在佛的体里面看不到众生,在众生那里看不到佛。在法界里看不到一尊佛,因为法界就是佛;在佛那个地方看不到众生,因为法界就是众生。法界是佛,哪有众生呢?这叫一真法界。一真见二谛,二谛就是法与心,心即法,法即心,缘起性空,是不二之法,叫做心不可得、法不可得。法外没有法可得。法有可得不是心中有法吗?心有可得不是心中有心吗?心中有心、心中有法不是念吗?所以法不可得、心不可得,就是断念故。所以不可得之法是我故身,不可得之心是我故心,此心此法就是我法身报身。法身空故,报身亦空,我们现在看到有是我们的妄心在那里作怪,妄心是独立,是了不可得,你不需要管它。了知于真心,妄心自断。我们不能执着于我们现在的分别妄想。因为了解你的真心在哪个地方,以真心为真实啊。真心是没有我的。法里面一切众生同一法相,所有十方世界的众生同一个钟,众生在哪里?还有一个独立的众生存在吗?所以众生是对立而来,所以二谛生八法,就是八对。
六祖大师三十六对,不可思议啊(六祖以三十六对来打你的妄想而已,实相必须自己会,一切祖师教言无非断除你的妄想,令你会入实相而已)。如果你把三十六对搞懂了,你讲法无碍。为什么呢?一切法现三十六对。不管哪一个法都可以现三十六对。而三十六对来演变的话,那我们心里的智慧就无碍了。因为我们讲法是一根筋,那当然人家这样讲你这样烦恼,那样讲那样烦恼。如果你把一个法分成三十六对出来,你怎么讲都是圆满的,这里面不可思议。你就是把不生不灭、不常不断、不一不异、不来不去的这个八法搞懂了,你讲法也是无碍的。你把释迦牟尼佛一真二谛八法搞懂了,你到任何地方讲法没有障碍。你静下来然后思维一法一八法,就像我们讲空,空里面有十个空,一个空里面说出十个空出来,那你不就无碍了吗?如果你空里面就是一个空,那你不就麻烦了?人家把这个空推翻了不能立第二个空。
为什么世间人叫他出家他不愿意出家呢?因为他觉得我这个东西可以抓,你叫我不抓这个东西抓什么呢?因为他只有一个空啊,他离开这个空他就恐怖啊,他就当然不愿意出家。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不可思议啊,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十个空,就是一个空里面就有十个空的变解。把这十个空在你心里面安立以后,你讲法就无碍了。这是讲法的诀窍。把这个东西搞懂了,你会无碍,你虽然嘴巴讲不出来,但是你心中非常明了。
生灭的实相是什么?
不生亦不灭。藕益大师讲,一生全生,一灭全灭,生灭两个是不聚的,这是一。生跟灭本来是了不可得,但是为了方便于众生,所以有生灭之名字。社会上不是讲了生脱死,因果同时。不生是指无生之体,讲性。不灭是相上体,这个体看到了就是不生不灭的。现在这个钟有没有生?它性不生。灭有没有灭?它实在不灭。为什么?相上不灭体上不生,是为不生不灭,这是一即是本心。第二,一生全生,一灭全灭。一旦生的时候哪个不是生呢?我们从眼睛看到了,有生有灭,那是眼睛就是我见里面有生有灭,实在闻性里面是不生不灭。这个生灭体,一生全生,了生即了灭。就是说一往前走永远是一。一有全有,在闻性里面来讲,我们都是在有之中,有就是生。全部生的时候,一切都在生的时候,这个法界只有生,没有灭的,一直在相续。一灭全灭,生跟灭不聚头的时候,生灭即断。如果你生后有灭,必有生死,生后无灭,只有生。生是如来出世,灭是如来入大涅槃。一涅槃全部涅槃,从昨天到今天到明天都在灭,每天都在灭,涅槃常住,所以我们生活在灭的体里面。灭者是法性就是寂灭,这个世界本来寂灭,哪一天不在寂灭之中呢?哪个东西不在寂灭?哪一天不在灭?哪一天不往过去走?我问你,我的手掌在哪里?它灭掉了(手掌捏成拳头)。那我问你,拳头在哪里?它灭掉了(拳头张开成手掌)。我问你,手掌在哪里?灭掉了。就是说,如果你要看后面的体,全是寂灭体。
当下处,撒手时,寂灭体,这九个字于你修行何益?当观照之。
过去的大德说:百尺竿头再上一步。那个就是寂灭体。不管任何东西在有的那一刹那,其实就是灭的时候。灭的体就是在悬崖峭壁上吊着,然后撒手。你只要撒手就归到寂灭体里面去了。但是我们因为执着不撒手,就不能够寂灭。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寂灭之中,只要你诸事不生,就是寂灭体。一切处,你不管走到任何地方,只要你撒手,撒手就是寂灭体。我们吃饭、穿衣、睡觉不要执着,就无生,无生即灭,所以叫寂灭体。哪一天我们不在涅槃之中呢?你一直这样的安住着,吃饭、穿衣、睡觉,无有执着。你一直安住在撒手的体上面,撒手就是百尺竿头再上一步的体,那个体就是涅槃自性,就是涅槃体。那个是什么呢?常住寂灭,就是佛陀入大涅槃。所以佛陀讲,常护佛法当入涅槃。只要你护持这个法,你就是在涅槃体里面。不管你在世间上面有什么是是非非也好,只要你不管它,你就是入涅槃。你无生即是法身,无生即是佛、法,一切处皆是佛法。只要你撒手,一切处皆是佛法。为什么呢?当下体,撒手处,就是佛法,佛法就在你当下,你以为真的还有一个佛法可得吗?你撒手的地方就是佛法。你在一切地方都是这样的过,那就是撒手处,就是放手的地方。你就天天活在佛法里面。若人护持此一心,乃至于拿刀拿枪来护持,一手拿刀一手拿剑护持这个,此人当入涅槃。因为你此心就是涅槃体啊。所以《涅槃经》里讲,不管你拿刀拿枪,只要你护着这个体,你就入涅槃。不是如来救你,是你在涅槃体里面。方便讲是如来救你到涅槃,其实是你的智慧体啊。我们懂得这个意思,其实你就明悟了,就看你愿不愿意。何为如来?如来其闻智,如来从一真法界生起胜义谛跟俗义谛二法,这个二法从一,胜义谛就是俗义谛,俗义谛为钟,胜义谛即是它的本性。比如恒河就是胜义谛,沙就是俗义谛,因为有沙有河,是为叫恒河。有恒河有沙,是故为如来,就是释迦牟尼佛。
释迦牟尼佛从哪里出来呢?从恒河沙中出,就是从一真法界中生,就是从一尘一刹中生,所有大千世界里都会生出一个如来出来,都可以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出来。释迦牟尼佛从哪个地方出来呢?就从我毛孔里出来,也从你毛孔里出来,在尘尘刹刹里面都有一个释迦牟尼佛,有无尽无边,只要众生有心就有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在尘尘刹刹里出来,就是在胜义谛、俗义谛里面出来。只要有众生就有胜义谛、俗义谛的差别。我们看到钟生妄心,不了性故。只要有钟出来了,胜义谛、俗义谛显现,就有如来。如来来者,实在是无来。释迦牟尼佛来了吗?一真法界实在是无来无去,取真取假。钟就是恒沙妙德,性是如来真身。所以释迦牟尼佛其实是没有来,是因为众生有执,取文字。在天台教里面讲,理字即佛,就是一真体里面,是我们没有学佛以前本身就俱足的这个体。因为我们妄生的时候,才有这个相。如来从一真法界里生,他实在是没有出来,但是在我们心中会显现出来这个相。所以他出来就是起文字体,文字叫名字即佛,就是胜义谛跟俗义谛。有名字即佛的显现令我们闻到,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令我们闻到,起观察故,称为相似即佛。你要观察,不断跟实相相应,就有相似即佛,就是你一念悟性刹那那一念,就是你全部舍去身心跟法同为一体,相似即佛就是阿罗汉。然后分证即佛到究竟即佛这个过程之中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说是沙,他有他的妙意。
在二谛里面讲“八不”,“不”是当下的这个心,不生亦不灭。生灭是众生妄执生起的,其实它的本体是没有生灭的。难道钟会灭吗?钟灭了法界不就灭掉了吗?因为钟是代表相啊。此相灭法界就灭。我问你,你现在看到此相,一切众生都看到此相,这个相一灭,所以众生相都灭掉了。所以这一相是代表一切众生相,是不可以灭,因为此相是不灭的。此相灭此心不就灭了吗?那不就麻烦了?那就等于是断见了。
你曾经或断或常过吗?现在还有习性吗?改好了吗?
不断亦不常。不断就是不常,不常就是不断。常的体是指变化的体,不常就是变化,不断就是相续,不断就是我们的无生体,它从来没有一个现在,没有一个过去,也没有一个未来。它是不动体没有一个断。阿弥陀佛不断光,其实就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寿,无量寿不断故,光就不断。虽然光有种种变化,事实上它的体是不断的。如果体断则相断。我们认为人死了就没有了,这个相灭的时候,我们死的时候你以为真的死掉了吗?只是此相一个变化而已。因为我这个相有心,无心则无相。就是说你心里面有这个相,你以为相从这个单独的出来啊?这个相由无生里面出来。这个相本来是跟佛是无二无别的。因为此心就是此相,此相就是此心,心相是不二的。此相虽然有变化,每个众生看到这个钟是不一样的,每个人活的世界都不一样。相上不一样,但是心是一个。心是一个相就是一个。因为我们不了解心是一个,所以认为相有众多。好像你有你的相,我有我的相,互相争执烦恼就是斗争坚固。不知道心是一个,相就是一个。心是一体,哪有相不是一体的呢?所以心不断则相不断。它有不断才有不常。因为不断是讲性,如果是相上不断的话,那一定是不正常。因为相上不断则无变化,就代表着你没有自性。比如大家看到一个钟,那我们大家现在看到一个钟,那我现在看到钟,只要我一个人看就可以了,何必要大家看呢?要大家看,就证明此相在我心中跟你心中本身就是两个体。既然两个体,中间必有断,有断必有常。不断亦不常,要靠你的智慧去观察法界。所以断常之体,众生要不就执着于断见,要不就执着于常见。什么叫常见呢?就认为我是寿命很长久的,这个世界我要抓住它不放,这叫常见,以无常为常。众生把无常的东西当作常的东西。人死没有了,当作断掉了,本来是不断的东西,反而当作断的东西,法界是跟众生恰恰相反。你讲断的东西恰恰是不断,你讲是常的东西恰恰是不常。所以不常不断,一切法界任何一个体都是这样的。
不一不异。不是一也不是异。如来者不一不异。来者不一,如者不异。什么叫不异呢?我们现在这个本体的心,大家都是一心,都是从心里面出来的,都在我们一个心里面出来的。不一,有东南西北分,你有你的我有我的,叫不一。不一不异是如来体。就是这个世界上不一样的东西,实在是不异。不舍此相不离彼相,不取不舍,不取众生的妄见,就是自己的心念里面的妄见;不舍,不舍此相,因为此相是心故,是不异。不一是众生之相,因为众生有很多很多的妄见,但是呢,众生的妄见是对立的。众生把不一不异分开来了。因为你分开来了,你就异是异,一是一。我们来拜佛啊,我要成佛啊,这个是一。但是这个世界我们认为要舍掉,是痛苦,你对我对,你好我好,这个叫做不一。不一是异,大家都要成佛,但是在这里面,这个不一跟我们众生相隔离的,不一,我们在此世界是不一,在彼世界是不异;不一,因大家都要到极乐世界,不异在不一里面,不一在不异里面;你把不一跟不异分开来了,我们现在的众生修行是这样修的,不知道如来体是不一不。不一就是说每个人看到不一样,沙有众多;不异都是心,也就是这个世界,恒河只有一条是不异,所有的人都在恒河里面。而我们呢?恒河是恒河,沙是沙,好像我在恒河里面,你在另外一个恒河里面,好像我们是二个恒河一样;每个人都讲自己的恒河怎么样怎么样?互相争执争吵;其实我俩个都在同一恒河里面。世界非世界,是名世界;微尘非微尘,是名微尘;就是这个意思。
不来亦不去:无所来无所去,你不要以为找到了这里面有个去的体,其实不去就是来的体,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体是不去的,但是这个地方也没有一个来,来的体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相,这个相上就是你所谓要去的那个体,去的体就是现在彼的相,彼相就是此相,此相就是彼相,你离开此相到彼相,是有来有去,你有来有去跟真如怎么相应呢?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88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