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觉呢?如果把阿弥陀佛放到你身上又是什么感觉呢?因为无量光无量寿他是一种摄力啊,你要把这种摄制力变成实相啊,他是实相,不是一个名字而已啊;无量光、无量寿它是实相,这个实相落入你心里面的是时候,你心中就常念阿弥陀佛了;
何故号阿弥陀佛?光明无量,寿命无量;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?无有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;你不是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吗?你要知道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才能发出来啊,无有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;如果你只是发心?前天一个女居士来这里,说我要发菩提心,要发真实的菩提心;我问她什么叫菩提心?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?她就是嘴巴上呼叫,就象喊毛主席万岁一样。
现在学佛都是在“呼叫”过程之中,这个功德大,这个法门殊胜,举着个“拳头”,就象文化大革命中一样,那个有什么用呢?常福师好啊常福师好啊,呼叫有什么用呢?于法修行才对啊;什么叫常福呢?常常有福是名常福,常常修福是名常福。那你常常修福好了,我也常常修福,与我心相应故,那才是真正的呼叫者。你不常常修福,这边子拼命叫常福师好,那有什么用?你只有常常修福合于我心故,如果我的心不是常常修福,你常常修福我反对的话,我就是邪见之人。如果你叫我不要常常修福,叫我就可以了,那我也是邪见之人,不管在哪里也是邪见之人;所以呢,会于如来意呢,并不是在相上面下功夫,会:即离名说相,离开这个名字说他的实相;就是说我爱众生即与佛心相应故,佛陀是爱众生的,你爱众生不就是与佛心相应吗?你爱众生不就是佛了吗?爱众生就是他的佛体啊,不可能说我爱众生有众生之见吧,所以呢佛陀成佛之后一定是爱众生的,你爱众生即是与佛相应;所以呢要离名而与实相相应。如果不相应,你天天在我这边也没有用;
过去一个比丘因为持戒故,宁肯渴死也要守戒;另一个比丘,因要见佛故,破戒而生;结果死者先见之,生者后之。原来守戒之人,也就是如法修行的人,才是“见佛”,如法修行即是“见佛”;我们这个口头呼叫,往往是个狂见,呼的越高……过去在东林寺有个人把我捧到天上去,后把我扔到地下来,(摔得好惨啊);在城灵寺也有一个,后来对我有意见了,啪的一下,把我丢地下去,捧的越高,摔得越重,广佛寺也有一个,天天叫“常福师好常福师高”,最后面严重的诽谤我;什么样的话都可以说出来;那时候不是把我捧得很高吗?所以人在相上面下功夫,他一定有危险的地方,是以我在东林寺就接受教训了,我出来后从不相信别人赞美我的话,你赞美我,我很淡泊的,我早就了知实相了。在相上面下功夫的,我一概不“理”,因为我知道实相“虚无”;那我现在了解金刚经,更证实到这个意思了;
重名利色者皆是相上的功夫,心会实相才是真得。
所以,我们不可以执著于如来大身,不管是名上面、利上面还是色上面,我们都不应该……现在人呢:喜欢大的,喜欢名声很好,或者利益,你钱多是吧;或者色相庄严,以这个名利色作为标志,这有二种过失:一个见相动心,二个你内心有名利色,你看到名利色,你自己本身就有问题了,第二个外面的相,你已经在动心了,你的内心也在动,二动具足;根本没有放弃的心,没有放弃名利色的心,在加上外面的名利色你又执著了,不但内心具生四相,外面还有四相,所以呢不能在名利色上面下功夫。虽然名是很美,但是众生在这个相上面下功夫,有人讲,我以名来度众生,以这个假相来度众生,以这个利(我有很多钱)来度众生,我有这个相貌庄严可以度众生,其实从来不讲实相,那我们不是令众生四相具生吗?不但境上四相具生,还心上四相具生,并且相还越来越严重,到后来你离都离不了,很麻烦的;他是北京的,上海的,广州的,台湾的,……以这个相,你本身就是二相具生,你这个念头生起来的时候,就一切毛病具足了;你如何度众生呢?所以在外面,从不要讲你自己;你讲高僧还马马虎虎,但是名僧就不要讲了;我认识某某法师,这些话,我希望以后不要说了;智慧的人一听就知道了:你内外四相具足,毛病充分,病理确凿,感觉良好;何必还在这里喋喋不休呢?我们修行人更要断掉,过去释迦牟尼佛从忉利天回来,须菩提用心去接,相上还是在补自己的衣服,莲花色比丘尼神变大梵天王,余人让她,第一个礼拜释迦牟尼佛;佛陀说须菩提与我心相应,早就见到我了。你重相,在相上面下功夫而已。为什么呢,须菩提心与佛心通故,须菩提一动念,佛即知道。一切众生的动念,你心里有执著,没有执著,如来皆知;后来,规定不可以用神通,神通抵不过业力,神通不可以度众生,你不修行,业力还是会现前;人家六祖大师,全身变成舍利,那我们死的时候变成臭气冲天,为什么呢?因为业力显现啊;我们必须在实相上修行,你讲的再好,喊的再欢也没有用;你必须要观,要如实观察,把实相与你心相应,这就对了;故讲经人佛弟子已,听经之人思维观察修证之人才是佛陀真正的法侣啊。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我们一再强调,大家如实观察,与经相应,如法受持;不要在相上面下功夫。
“是名大身”,名大身,不离相故;非大身,不离性故。不离性即…….因为佛陀大身是怎么来的呢?所谓大身实在是无相的,大身是个比喻,“譬如人身长大,”释迦牟尼佛因为没办法说出来,因为心上自得吗,他是绝对的体,只好“譬如人身长大”,我们老是执著于大啊小啊,为什么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呢?阿弥陀佛有广长舌相、报身相、尽虚空遍法界这个大相,众生认为是大;他不知道大小都是众生的执著而已,大小都是众生的妄想。人身长大:长就是高的意思,大就是空间的意思,它这个大是无尽的大,无量的大,无边的大,无碍的大,究竟的大,清净的大,所有的大都在这个体上面了;并不是我们讲,这是如来说;须菩提一听到这个话马上就心开意解,因为前面已经讲了“不要执著于相”,是谓大身。“须菩提。菩萨亦如是。若作是言。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实无有法名为菩萨。”好时间到了,明天讲吧。南摩阿弥陀佛。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83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