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80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”这就是离念;我住于法,不应该有所住之心呢。“无我相无人相”,“亦无非法相”,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破法执。可见法执人执有粗有细:粗者“分别我、法二执”,细者“具生我、法二执”。为什么呢?一个是对于世间唯有我执、法执,这叫粗相,这个粗相依境遇缘,依境界攀缘有为,生起了我法二执;但是我们在细里面讲,境未生之前缘没有生起来之前,我们心中本具微细的具生我法二执。

  如果内心里我法二执的念都没有了,外面所有境现前,执不会出现。前半部呢是慢慢的破除这个境,然后把我执跟法执给破掉。但是我们微细的具生我执跟法执,细惑的烦恼还没有破;细惑的烦恼就是菩萨的所知障。他什么都知道,他不知道“什么都知道的那个我”还在那个地方。比如我们现在在寺庙里边大家守规矩做事,你自己守规矩肯定是错的,那是粗相的烦恼,我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,大家都老老实实的那样才是。但是你不知道,你的习惯里面还有一个我念,后来你到外面去以后呢,你改变不了。原来的庙那样做,你这个庙里为什么这样做?证明你心里面还有个微细的我执在那个地方,具生的我执。每天要上殿过堂,到别的庙里面不上殿过堂,要打坐,或者吃饭也要打坐,跟这儿不一样,他心上马上就会生出烦恼,为什么跟那个庙不一样?还有一个具生我见在那个地方;你在这个寺庙里面你非常的如法,到别的寺庙里就不如法了;这个还是比较粗的。真正的细的话,即不生;完全是以法为自性了。就是说你融到法里面去了,证量了。如果你证量上证到金刚经,你可以像六祖大师一样,他有神通的,真正的把菩萨把所有的我念给去掉了,很多法就显现出来了,你真正的就在法里面了;现生中得大受用;不可思议的境界,清净的境界,都会显现出来。但是我们对金刚经不感兴趣,没办法趋入。所以具生与分别是二回事,具生是内,彻底地顺从于法这个体,不是一般人或菩萨能做到的;

  第三个前令离相,后令离念;前面是所执,后面是能执,前面是讲所执的境与心,就是一切相上无住之心,为什么叫你无住呢?因为无住是本体,法界本来就无住之心,相是无相住是无住,无住无相是谓离相,叫我们明了这个意思。你自己闻到后,如是思维的念,你能够发起念头的这个“能”还没有断掉,你这个“能念”有微细的四相在里面,要把它断掉才行呢?所以你“能执”是妄见,“所执”是幻相,就是说你还有这个幻境,证明你还有“能见”在那个地方;你有“能见”就有“幻觉”,能见断,幻觉即灭。比如我走到外面看到宇宙如幻如化,证明你还有幻化还有“能”在那个地方,有“能见”“我能”,有我们内心的那个细惑烦恼。就是说,你感觉到不执著了,但是你不执著了但也不会拿起。真正的菩萨不是这样的,每个众生走路真正的感觉到并不是“幻”,也不是“真”也不是“假”,完全是我自己;你看到众生的心就是你的心,看到外面的法就是我的身体,你彻底没有我了,真正的能够感受到“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”,真正的刀斩在别人身上,就像疼在你身上一样,他有这种境界感,一个人修慈悲心修多了以后,人家一刀砍在猪身上,就像砍到自己身上一样;真有这种感觉。所以菩萨如果离内在的所执,你一定与外在的一个大悲心是相应的与大智是相应的,真的能与法同体。这个法上面同体的时候,你坐在那个地方彻底的离相,离内在的这个我执离念,这个要通过去证,如果你没有证到就很困难。所以我们修行叫先悟后修,前面讲先是悟,信了,你观察了那叫悟;后面的才叫证,先悟后修,叫渐修,渐修就是证量,你可以证得到。证到全体,还是当下,就是你自己也融到法界里面去了,没有什么如幻。有人达到心清净的时候,确实也是会遇到一些幻相,比如我们在分别法里面在我执的妄见里面很清净的时候,你走在外面你确实看到外面很清净,其实外面很清净还是“幻相”范围之内,还属于是“我执”,“我念”在那个地方。

  其实前半部讲完就应该开悟了。开悟了就没有事了;但是因为对于钝根之人,只好讲后部分重复讲了,令钝性众生直至开悟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前面是断相叫离相,后面讲离念,你说离念深还是离相深呢?先是离相,后是离念,离念是离我,离相是离境,先开悟是境,明了实相;如来显现了,便究竟觉,然后令入真如。然而你自己妄心不断不能亲证,亲证以后犹如如来啊,那你走在路上就像佛一样了。这里面没有什么往生的概念了,是当下的体。就是说如果你闻到真如,就像六祖大师一样了,现量上面就受用了,你不能够说我等将来,这里面没有将来一说,当体就是;现在过去未来都是你一心,那有什么现在过去未来的体的存在?也没有一个什么下一步,就是要你现在当下做佛;要令你做化身佛,报身佛;你悟到此金刚经,你就是佛;就是这么个体。所以闻到金刚经,为什么一再讲功德大功德大呢?就是说要我们当下承当,并且要实证。“若不离念,则无离相”,你如果不离念的话,你相也离不了。我们讲的是这个经,讲的是实相、真如,如来体,究竟觉,觉了以后你就是离念,如果你不离念的话,你这个所谓闻到的这个真如,只是耳闻而已。因为你没有修没有观照,你观照时就是离念时。所以这里面前面一品有没有离念呢?前面也有;“能作是念不?我不作是念。”“应生清净心,应生无住心”,“若心有住,则为非住” “离一切诸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,都是谓“离念”。所以前半部分也讲了很多离念的概念;如果你要是悟到离念,就是进入后品,信心不逆,不会离开金刚经,则为荷担如来家业,则为真实发菩提心。

  前一部分说“离一切诸相才是发菩提心”方为利益一切众生菩萨。你不离相,就不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;你离相才能荷担如来家业。后面“无有法名为发菩提心,无有法名为菩萨,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”,这里面跟前面讲的还不一样。前面是离念, “一切法皆是佛法”即无有法。没有什么法是发菩提心,无有法名为菩萨。前面讲“离一切相发菩提心”,完全是讲实相。什么叫发菩提心?离一切相发菩提心。后面讲“没有法名为发菩提心”,“一切法皆是佛法”所以二边不立,后面才是真实的。前面我们听了以后还要离一切相,有离一切相就是离妄,还有一个离妄的念。其实后面就是要全盘的接受,没有什么妄的体,本来就是真如。像六祖大师讲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,和神秀大师讲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试,勿使惹尘埃”又不一样。六祖大师告诉我们要安住在法上面,不要认为还有尘埃可得,还有妄可生。这后面完全是当下承当,彻底的是你,根本没有众生,没有妄的体,全是真如。这就是我平时讲的,像鸭子要到水里面去,不要在水上面飘着;在水上飘着,那就有妄立,就有离相这个言辞,有这个“离一切相”“发菩提心,方为利益众生”,方为可以荷担如来家业,它住了“离我相”的这个体。但是如果你全部住到这个法里面去了,就完全没有我了。就像一个人一样,在牛屎里面他就有牛屎的臭味,如果你住在香里面,它完全是香味;你跟他讲臭味,他听都听不懂;我没有闻过臭味,我怎么知道臭味呢?

  我们完全融到法里面去的时候,全部在金刚经的体里面。大家想一想六祖大师当时是怎么做的,全部住法,一念承当,全部是金刚经的显现;不可思议的这个体。所以我们要有大勇猛心。圆觉经里面也这样讲“一切菩萨,及末世众生,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,”金刚经的前一部分亦是这样讲,“由坚执持远离心故,心如幻者,亦复远离,远离为幻,亦复远离,离远为幻,亦复远离,得无所离,即除诸幻。”金刚经的后半部分也是这样说;我们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,应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但是圆觉经后面一部分不是这样说,不但要远离幻体,连我们能远离幻的这个心都不应该生起,全部住到体上面来了。所以要明了,非法非非法,有住则为非住的体,显般若正智是独尊,一真法界,因为自体本是一尘不染。其实我们平时讲这个自性三宝,什么叫涅槃自性呢?我现在生灭无生,生跟灭的本体就是无生就是真如,不要离开生灭另有真如可得,生灭的本体就是真如。住在真如,哪有妄可离呢?因为真如是实相,实相的体是没有妄体。离妄是对于粗相来讲的,对于真菩萨究竟菩萨道来讲就是真如,生灭就是真如,就是我的全部,我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我,彻底的没有一个我离生灭,也就是自性。也就是说生灭的本体是清净的,我骂你是生灭的,或者我对你讲点好话,讲点坏话,好像有好有坏的生灭,那完全是凡夫。他是叫我们出离,这个是幻的不是真实的;再来告诉你,我骂你的声音是清净的,我骂你就没有了;既然没有我骂你,清净的本体就是你的真如啊!所以这个法界本身就是真如体。这个真如是什么呢?真如即是涅槃,真如就是生灭体叫无缘。涅槃就是无为;所以无为就在我讲话的声音里面,生灭就在我讲话的声音里面。生灭叫做无缘,生灭本体清净也叫做无为。

  什么叫无缘呢?无缘即是真如;就是如来;无为就是清净,涅槃;所以涅槃即是无为,无为即是涅槃。就是离言说相,离名说相。离言离名就是真如,叫做离心缘相。你彻底的没有心了,此相是涅槃之相是无为之相,是真如如来实相;所以你当体即是。所以此相就没有事了,如果你悟到此理,也没有什么相可离;全体真如;一真法界,全部就是一真法界的体,这个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叫做自性涅槃。在相上面悟到自性涅槃的体,不可思议,一体显现。大家想一想,究竟觉十方诸佛在哪里?十方诸佛依无为立,得无为者即得十方诸佛。菩萨在哪里?菩萨在生灭体里面,菩萨不离生灭而入涅槃,因为生灭就是涅槃,他当然不离生灭而入涅槃了,菩萨不离众生而入涅槃,不离生灭不入涅槃,生灭的本体就是涅槃,还入什么涅槃呢?我们现在生灭的本体就是涅槃的自性,就是清净二相,一个是究竟觉,一个是无住相,一个是如来就是无取无舍的体,也就是无缘,生灭无缘,所以大家都要知道无缘无为,无缘是如来,无为是究竟觉。所以在无缘上面是无为,在无为上面是无缘,这个里面当体即是。悟到这个道理,叫做离心缘相,就是真如。

  如是观者一部金刚经所有的体,其实二个字解答就是真如,整个金刚经就是真如二字。所以云居山真如禅寺,真如分开来即无为无缘,无为是众生的究竟觉,无缘是如来之心相,法界就是如来,如来不是另外一个如来,如果你究竟觉,都叫如来。如果你有妄心生起,你有缘就不叫如来。如来的实相在你心中,你就变成妄执了,那你就叫做众生;如果你跟如来相应,都叫如来;如来是实相,如来是无所来无所去,如来是无取无舍;如来是无缘之相,无缘就无佛可成。我要成佛,我要做佛事啊,这些都与实相相违背了,都是离如来相的。所以你要离四相,必须将我要成佛、我要做菩萨的心舍掉。当下即佛,当下具足。你摄取无为十方诸佛就得到,你摄取无缘十方菩萨就现前,十方诸佛十方菩萨现前,你就是究竟觉;你现在就是佛;就是如来化身。所以在这个体里面,就叫真如二字。

  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;是全部经典的真义,是究竟第一义谛,所以金刚经真是不可思议。我们把这个心会到此本意,绕来绕去可能大家都有点头晕了。南摩阿弥陀佛。

  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80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