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
“须菩提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,中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,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,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……”这是一个校量。佛陀在这个经里已经校量过好几次了,这个已经是第四次。第一次是令众生初次生信,“以一大千世界七宝布施”,就是说你闻到般若而生信。首先我们业障很重,或者说我的狂心未了;第二内心的烦恼没有伏住,心还不清净,但是你相信金刚经,那功德也不可思议。犹如以一大千世界宝藏,能生信心,乃至一念生净信者,就是对金刚经生出无我的信心,相信金刚经就是佛,佛就是金刚经,相信金刚经就是我的心,我的心就是金刚经。相信金刚经就是如来宝藏。只是我们无始以来习气在障碍了我,但我相信这个体。所以虽然不能够降伏,不能思维,但是此人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。宣扬金刚经,或者是读金刚经,或者印金刚经,这个功德都是承担如来家业,就是真正的把如来的家业给与众生。所以我们印经书,虽然你看不懂,但是印金刚经给别人,也是不可思议的。因为金刚经实在是我们自性的宝藏。金刚经就是十方如来之宝藏,十方菩萨之宝藏,十方众生之宝藏,是全身舍利,是法身舍利,也是如来报身舍利,也是一切众生自性之舍利,是我们的心。所以对金刚经不应该轻易的放弃。
第二次校量是开解,犹如无量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成就最上稀有之法。第三次开解,是以恒河沙的生命来布施,这是受持了、受用了。第四次最后一次就是这个地方,初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,中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,后日分以恒河沙等生命,就是早中晚,晚上睡着了我们就不能布施了。所以佛陀制定我们出家人晚上可以放逸。因为晚上睡觉睡着了,或者是造恶业,或者偷东西,佛陀是开许的。因为梦中我们没办法把握自己。其实晚上睡着了叫开禁,早上醒过来叫止禁,止禁就是精进修行的意思,开禁就是放逸。你晚上睡觉睡着了,你都不知道自己了,你怎么造我也没办法了。但是一些祖师说,如果晚上做梦梦到不好的东西,我们应该第二天早上起来适当的在佛面前忏悔一下还是要好一点,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个罪当作是心中好像非常重一样。就是你睡着了以后造的恶业,那出家多年的人都有的。有一个比丘出家了很多年了,梦见自己在商店里偷东西。只要我们是凡夫,不可能做到那么圆满。初日分、中日分,是对于我们清醒的时候。为什么要讲三时呢?早中晚,其实早上要吃饭,中午要吃饭,晚上要吃饭,三时是对于我们贪来讲的,我们不应该有贪心,我们吃饭就是贪心。就是叫我们在这个贪的体里面起布施之心,布施就是不要贪,不贪就是舍的意思,就是无我之意。
我们所有的贪都在外面,唯有嘴巴贪在里面。我们眼睛看到这个好看,那毕竟是在外面啊。但是我们嘴巴吃饭的贪是自己消受的贪,好吃的东西要多吃一点,并且还有物质在。所以人到死的时候,贪心特别的重,想吃东西。一般人死了以后堕饿鬼道就是贪,所以很多人到饿鬼道去了。很多佛的弟子死的时候想吃肉,并且想吃肥肉,还想吃鸭子、猪肉,恶业现前的时候,想吃这个东西,想吃那个东西,特别人老了以后想吃东西,贪心就生起来。就是男女在一块,人到老了以后到一定的年龄对男女不是什么很重视了,但是人的贪舍不掉。吃东西很奇怪的,人越老就越想吃。你像男女在一块,越老是绝对不会想,但是这个嘴巴就不是。我父亲得了癌症死的时候,他就是想吃东西,人的贪心基本上是来自于嘴巴。但是我们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,所以平时对因果要明了。你克制自己都不是真实,就是我克制自己不吃都是错误的,是你内心中实在是生起了厌恶之心。比如很漂亮很华丽的衣服,现在叫我出家人穿个华丽的衣服你还愿意穿吗?就不需要克制了,你叫我穿也不会穿了,要生出这样的心出来,我不需要克制的,我就是不贪了。在这方面,那些贫穷的人肯定比那些富贵的人要强得多,但是富贵的人能出家的话,当然是不可思议的。但是对老百姓来讲,很多东西敢舍的,老百姓的力量还是比较强的。你像我们是从小受苦过来的人,在这方面好像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。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好像有很多的比丘就喜欢一个好钵啊、紫金钵,喜欢穿华丽的衣服,因为他们都是当时那些尊贵的婆罗门家里出来的,出家以后对道有信心,但是他就除不掉那种爱美的习气,所以看到好衣服还是喜欢,就跟人家比,这个衣服好不好啊。有人他父亲供养他一个钵,就跟人家比。所以常常在一种好的环境中,有优点的地方也有缺点的地方。优点就是能够舍去五欲,名啊、利啊、色啊,都可以放下来出家,那是不可思议的。但是对一个老百姓来讲,从来没有得到的那个东西,他一下子得到了,可能还放不下来了。但是老百姓要真正的发起修行的心,他苦修厉害啊,穷人苦修力量确实比那些娇生惯养的人要强得多。所以我们拜九华山的时候,跟我一起拜九华山的都是穷人,都是挖地的农民,那些公子哥们根本就不会去拜的,反而不愿意去修行。所以要适当的放下这个我执,适当的修一些苦行,放下你自己心中的娇气。这里面恒河沙的生命,初日分、中日分,是讲日。大千世界就代表大,这个日就是代表日日,就是你尽未来际天天都是这样做,恒河沙的生命,就是尽未来际了用这个生命来布施,可看出是彻底了。无量劫以身布施,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,其福胜彼。就是如果你闻到这个经典,闻到这个般若经,信心不逆,对般若经以此为实,以无住为心,发起决定的这种信心,心中深信,在内心能开解,然后实际的修行。这种心,其实说难也难,说易亦易,因为这前面讲到忍辱的问题。释迦牟尼佛五百世做忍辱仙人,身体被节节肢解不生瞋恨,都是因为跟般若相应。这里面有二层之意,一个是代表着五百世常修忍辱、苦行;一个是通达于般若。你用尽未来际的恒河沙的生命无数劫的生命,一天用三次用恒河沙的生命来布施,这个就叫做难行道。我们用这样的难行,还不如闻般若这一念。你闻到般若的修行,这一念相当于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后日分,尽未来际以恒河沙的生命来布施的功德,证明闻到这部般若经,就是你恒河沙的生命的布施而来。闻到这部经典的功德就有那么大,所以大家对般若经应该生起无上的信心。你想一想,佛陀用恒河沙的生命来布施能得此般若来跟我们宣说。
信心不逆有三体。一个,释迦牟尼佛如是信,如是观察,如是信解,如是为他人说。能为他人说,能生信解,此人已经是不可思议了。此人已经具足了恒河沙的生命所得,你闻此般若经能受持读诵为他人说,胜此功德。所以有人看到金刚经一直一直的拜啊,感受到般若经的甚深广义,感受到就是你的法身,就是你的报身,就是你的化身。所谓化身就是我们生灭身,所谓报身就是无住庄严就是菩萨,菩萨在化身里面,诸佛在菩萨报身里面。法报化一体故,所以我只要在此世界无住,法报化都已经现前了,所以我不离此而立彼。轻而易举的刹那时间,你不要尽未来舍去生命就能得此乐报,得此解脱。你不要尽未来际种种苦行,此一念就能得到解脱体,得到庄严体,得到清净法身体。你会省很多的时间。
所以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生命,很多的苦行,你可以把它暂时的放下来,然后以般若的心相应的那一刹那,可能会你成佛的时间很快啊。《华严经》也好、《法华经》也好,包括《妙法莲华经》,你看常不轻菩萨,那么多劫的忍辱修行,见人就拜,闻到法华经刹那时间就成佛了。所以我们对此要生起信心,但是你能够生信的人,此人也是不可思议的功德,也是在无量劫前已经闻到般若信心不逆了,因为你过去闻到般若还没有解,今天闻般若是在诸佛面前已经供养了无量诸佛了,所以今天得到这个解。也可以说我们闻到这个般若的时候,可能过去世已经失去了无数的生命,一心求之,一心求般若。我在外面不是写了个偈子吗: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获得无上智;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具足无上大悲心;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具足无上清净心;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获得善知识;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忏悔一切业障,无始以来违背般若流转生死,我要忏悔我一切业障;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生出大威德,我愿闻般若生力,生智,生悲,生愿;南无阿弥陀佛,愿我发起无上菩提心,利益无量众生,以般若而施之,以般若而说之,信而受持为他人说,这就是利益无量众生。所以不是说你信了阿弥陀佛,念念就算了,是在这里面会到般若之意。所以大家真正的研究《无量寿经》,一定跟般若是无二无别,把般若这个体要用到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去,我真正的是有这个感受。
前面讲“若复有人,遇此经典,信心不逆,其福胜彼”。为什么呢?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后日分,以恒河沙的生命布施,布施就是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布施就是利他,这种功德还是有住,有住则暗,有住就有为,有住就有虚,有虚有实,有实就是有住见,有实就是六道轮回、三界,用恒河沙等生命布施也是在三界之中了,叫有实。什么叫有虚呢?就是了不可得,是虚妄的,是妄的体。太阳出来了什么功德都没有。所以用恒河沙的生命,那么的辛苦,还不如闻般若真实一念获得大光明藏。你想一想,你用那么多的辛苦得来的功德,还不如到你闻到般若一刹那光明遍照,一旦遍照你过去的功德全部是妄了。就像你在纸上面画了很多的月饼,然后放到仓库里面,遍满三千大千世界,但是你以为是真的。后来人家一把火、一个太阳一照,你就知道,啊,原来我造了这么多的月饼都是假的!你现在不知道都是纸画的东西,但是你现在搞出来的东西全是假的,还不如闻般若的一念。在七菩提分抉择里面讲,第一条抉择就是选择,选择于正法就是佛法,放去邪法、有住之法。把所有的那些法都舍掉,不真实故,选择般…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9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