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7

 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

  心相关系:离心有相?离相有心?心相如何不二?

  我骂这个墙壁时相不好看,要说我现在相好庄严,这个相和外面墙壁相,有什么关系呢?我骂它的时候,我相就不好看,我赞美它的时候,我相就好看;我问你我这个相是有情还是无情呢?如果是无情为什么我骂它这个相就难看,赞美它就好看,会有如此变化呢?所以呢此相就是此心,此心就是此相,众生以为离相有心,离心有相,以为离开心另个有个相可得,以为离开这个相另外有个心可得,这叫做众生之识,就是把相跟心分开来了;不知道此相就是此心,此心就是此相,心相不二故。所以有情即无情,无情即有情,所以看到无情了给你没有关系,无情的相就是我们有情的心,所以见一切相生有情之心,不要以为这些相跟你是无情的,有情无情皆有佛性,什么叫佛性呢?不管是在哪个角落里边,都有我的真心存在。哪个真心遍一切处,所以此相是不二故,因为真心遍法界故,此相遍法界故,体相不二体相一如;

  大觉有情的背后:有情即无情,无情即有情,是以情遍一切处,情尽智显时。

  你要认识到这个道理,所以呢不管是走到任何一个地方,都应该生出无情中大觉有情,前天我就讲过,在一切无情处生出大情,这个情叫做大觉有情就叫菩萨,而在一切处不生有情,对人讲有情,对动物就没有情了,这个时候你会有大喜,你就失去了大的利益,所以在一切处应该生出有情之心,无情中生出有情的这个念,才会珍贵啊,如果在一切情里面生有情,此心才会安呢如果不是在无情里面生有情,而是在有情里面生有情,你就会受欺骗,你就会在黑暗中做些不正当的事情,你看到爸爸妈妈生欢喜,看到山河大地就没有感觉了,你不是在无情生有情呢,此心与法界不能相应故,你就把识跟法分开来了,你就不能遍法界,你就妄识生起,有妄识,就有情中生妄见,你就有烦恼痛苦的显现(情遍无情处,智洒一切时,亦为情尽智显)。真如者无非显我们实相,如来说真如就是把我们的真心开显出来;那么说我们有情与有情相交的时候,那就是妄见的生起,所以在一切处生出有情,这叫无情生有情,叫有佛性;如来说诸相即是非相,诸相为住,就是说无住即有情,因为无住是我心故,这一切相里面生非相,无住;无住是我心故,一切相是相,无住是心,一切相无住就是心,这个情是无住之情,这个情在一切相里面;在一切相生无住之心,在一切处生起信心,一切相即是非相,这是真如者,你在一切相处,实际上就是空有不二,空是我心,有是法界,空有不二,不离法界生我心故,不离心生法界故,法界即心,心即法界;想一想,这也是大觉有情吗?是不是,所以呢这叫做真语者;

  众生的实相即是其分别之相,分别故众生,平等故非众生,于一切相处分别取舍,是谓众生,是谓众生之心;于一切相处皆是平等之心,是谓佛,是谓佛心。

  实语者:什么叫实语呢?一切众生非众生,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众生就是分别相,分别我啊好啊,这些都是非,为什么呢?一切分别相没有分别体,叫做非众生;就是说好象大家有种种差别,山河大地啊,河啊,江啊,水啊,山啊,空啊,有啊这些都是众生的分别相,此相非相故,如果你非相就非众生,因为你前面的非相就没有差别相,但是有这个差别相的体,我们走到外边去会辨别这是广州,这是沙河,这是九江,这是南昌,这是什么心呢?叫分别相,分别相就是众生;我们有众生之念,我们一定有,到任何地方大家都有,此众生非众生,如果你悟到前面,真语者,就是实语者,实语就是实实在在的告诉你,你在这个念头实在不是真实啊,不是众生呢?这个念头是在诸相非相,你悟到诸相非相的真语,众生执著了,众生即是众生,因为前面不了解真语者,就不能实语告诉你,你执著于众生,就是沙河,九江种种分别,男的女的出家在家,种种分别相,这叫做有众生之见,不叫实语了,我告诉你,你是男的女的,出家在家,这种分别心很重的人,都是众生之见,有众生之见跟般若不相应呢?与诸相非相不相应呢?不是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啊;我见沙河九江,难道沙河九江不是佛性吗?不是大觉有情吗?难道离开九江还有另外的我心可得吗?沙河是一个体,九江是一个体,到了沙河就没有九江,到了九江就没有沙河?这些中间就有识就显现出来了,有了识出来,就有众生,有了众生就有什么?善有善报恶有恶报,只要你有众生之体,有这边来去,分别,有男女出家在家,这种意识的分别,不了知实相与法界相,有情即无情,无情即有情,我的身体跟法界即无情,我的心与法界合一是有情,有情即无情,无情即有情,我在法界,法界就是我;那么说不生出家在家啊,男女老少这种知见,你生出这种种知见,不能在一切真如里面,有情无情的体上面,不能生出大而在小里面搞,在小里面搞的时候呢,众生是众生的时候,恶念善念,恶报善报。

  什么叫实语者呢?作恶者一定有恶报,作善者必家有善报,你在住的心里面有众生之见,种种分别;这里面讲作恶者恶报,为什么?前面真语者是对于解脱来讲,实语者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非众生,我们执著于众生的所有的体都是恶见;有恶见必有恶报,不管你是到天堂还是进地狱,都属于恶报,恶报就是妄报,虚妄之报(恶者非善之对,乃妄之实也),,也就是搭着虚妄的东西不放,叫恶,所以地藏经里面讲举心动念无不是罪,什么叫起心动念就是动妄念呢?只要你妄念生起的时候,就是恶念生起,所以呢本来此相非恶相,因为动妄念故,三界即生,不知道我们一念悟我们当体即佛,不知道我们现在过去未来大觉有情,却你非要住在种种分别上面,所以叫真语者;一定要悟到这个体啊,

  如语者:如理如说,如理者,与真实相应故,如果你与真如实相相应,跟如来相应的这个体,做善肯定会得乐报,做恶者得苦报,善恶如语者是乐报苦报,如果我闻到般若体与解脱,乐报;做善就是解脱之意;如果你与真如相应者,即乐报。不解脱即苦报,即是三界,做恶的苦报就是动念故。

  ……

  “须菩提,如来所说法无实无虚”因为……故无实,因为诸法现前故,所以无虚,不离法叫无虚,不住叫无实,一切法在我面前不住,无实,无住哪有实体呢?但是法在我面前非常清净,不离法而无住,无实无虚;所以如来所得法“无实无虚”,你不能够有住,有住则有实有虚,就是三界之体啊,如果你有实就住法了,有住法就有实,你就有烦恼痛苦了;为什么呢?有实就是三界,因为有住啊;有三界现前就有虚,有虚就有痛苦烦恼啊,有虚就是:你现在得又得不到;那不是虚吗?人为什么在世间得不到解脱呢?因为你有实吗?你有住吗?(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抱着有实,有住求解脱,抱者是因其果一定是非解脱,求解脱是因不解脱是果,二因同果,如何解脱?如何不悲?)你有住不能纳于心啊,无住才纳于心吗?你说你住在哪个地方他破坏掉了,就没有了;如果你无住,哪佛像放在哪个地方你就无牵无挂啊,因为无住啊,心情非常的实在啊,就是无实啊;此相不住心故,叫无实;此相清净故,叫无虚;所以此像摆在哪个地方,无实无虚,若有住者你就是“有实”在,破掉以后呢有虚的显现,有虚就有痛苦,烦恼;执著;大家都有实都有住,我的呢?还是你的呢?哪我俩就抢了是不是?你抢到是你的,我抢到是我的,不行我俩就打架了,所以这个地方就有实有虚,在打架的时候不就是烦恼吗?如果大家都无住,像摆在这里一万年也不会动。如果大家有住的话,不要一秒钟大家就会抢走;

  社会上叫法律来控制,如果没有法律的话大家都变成强盗了;那么说我们现在以道德来给持;现在我们有无住之体,像摆在哪里我们不要住了,如果大家都有住,你晚上半夜都会抢走的,你现在抢不到或者师父在哪里儿不敢拿,你晚上半夜……不信你摆块金子在这个地方,马上就会给人拿走了;不会摆得很久的;因为你有住,他这个东西一定会保不住的,有住就有虚,西方极乐世界以无住能生相故,因无住才能入于心,有解脱感;因为你有住你就不会有解脱体,无住就是无实无虚,有住就是有实有虚;有虚就是三界,有虚就是内心中有烦恼,有住性德就在哪个地方;如来性德在无住中生,性德在哪里呢?无住时性德就在当下,性德就是清净故,只要你清净则法就清净,德就出来了。你德出来一切法就是清净之法,你无住是清净之心,无住清净之心则无住之性德生;如果你有住的话,性德不生;就会生烦恼相;就会起妄心,生妄见;就会感受快乐和烦恼。

  “须菩提。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。如人入闇则无所见。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。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。”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,就是无取无舍,就是说法上无住,因为众生住于法,住于什么法呢?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,这都叫法,与般若相应者都叫法,我们这个做寺庙啊,打棒啊都叫法,而你住了,一个法器稍稍打坏了一点点现在就生烦恼了,什么骂人之类的,这些都是错误的;应该无住,慈悲心能度化一切,不管任何东西打得不好的时候,比如打饭打多打少了,不应该生烦恼,在外面走路,打法器都叫做法,若心有住则生烦恼(有住是因,烦恼是果,即因即果,一切念上无住,无生无念,自然一切烦恼打破,一切清净现前;无住之心如何不具不可思议大功德聚?),你心有住就有烦恼生起来,你持戒的时候,看到别人家不持戒,你就会生烦恼,你看到自己持戒持得不好的时候,你也会生烦恼。持得好你又执著,持得不好你会烦恼。所以持戒也好,布施忍辱也好,精进禅定也好,主要讲慈悲喜舍,释迦牟尼佛讲的一切贪嗔痴慢疑不管是境也好,情也好,果也好,境:境界之中,五蕴六根六尘,六度,这一切都叫做法,这些法上面,包括你的福德,你的相好你…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7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