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7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的神通,你的妙用,这一切境界都叫法,而这一切法有住,而行布施,虽然为了利益众生,但也有住心,“我这个持戒是为了利益众生呢?”执著了,这个法对哪个法有点不对,这样执著有住而行布施,为利益众生舍故,虽然获得一点福田,但如人入闇,则无所见;为什么呢?在你一念妄动,有住即心,妄念即生,就象云彩出来了,把太阳遮住了;就是无明,什么叫做“则无所见”呢?就是众生与无明相应了,如果你执著了,一切布施功德全失,你住于法就不真是菩萨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而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,有法可住,心有住,则菩提不能成就;行于布施,则法不能成就,就不叫菩提萨埵;是有住法,有佛可成,有众生可度。有心住者,就是有佛可成,行于布施就有众生可度。

  为什么佛陀说法要众生请呢?佛陀也摆架子吗?

  现在人呢,还没有修行呢?就忙着度众生啊成佛啊,不知道不住一切境界不应该住的道理啊;为什么佛陀说法要众生请呢?众生迎请佛才说法,众生不请不自说;为什么呢?他跟众生心相应,众生什么样的机他就什么样的说;不会说:来我来给你讲法,讲得不相应,比如我现在给你讲法,如果与你机不相应,反而会生出恶见出来,那就麻烦了;尤其般若之法,三十年中佛陀不轻易说,到了现在才说。就象菩萨戒,菩萨戒讲相讲体,闻到体才得菩萨戒,如果你不闻到体你得相那不叫菩萨戒,那就是菩萨戒相,受相者不叫真菩萨,受体者才是真菩萨,你没有闻到你不是菩萨,你闻懂了,得体者才真是菩萨,所以此体是什么呢?此体菩萨戒体在一切处,一切众生是我戒体,众生善也好恶也好都是我的戒体,众生恶以大悲心而应之,众生善以喜舍而应之,怕众生苦,令众生乐,慈悲喜舍是对于众生的善恶来讲,若是恶者,以慈悲来应之,对众生之善以喜舍来应之;慈悲喜舍是应众生善恶而显之;

  慈悲喜舍是法,一头是众生,一头是菩萨,本自一体本自一法,何来度与非度?众生是佛菩萨的莲花,佛是莲花之果,哪有莲花与果是二不是一体的道理呢?

  你恶我就骂你,说明你没有得到菩萨戒体,怎么能恶言相向呢?是不是不应该骂别人啊,骂别人跟慈悲不相应啊,看到别人修善修福,你应该以“喜舍”对之,你看到别人做善事做功德,你不会喜舍而应之,嫉妒嗔恨哪如何与菩萨相应啊;就没有得到戒体啊;戒体为什么能成就你呢?因为慈悲喜舍利他即自利啊,因为慈悲喜舍是如来报身呢?如来报身本体就是利他的,没有慈悲喜舍你不能供养诸佛啊,所以众生就是你慈悲喜舍的体啊,看到众生就是你慈悲喜舍的法,成就慈悲喜舍能得圆满报身呢?因为菩萨都是慈悲喜舍体啊,报身就是慈悲喜舍体啊;众生有没有住呢?菩萨有没有住呢?菩萨有度众生之见呢,就不叫菩萨了;所以菩萨的慈悲喜舍来自于如来报身,供养诸佛故;所以慈悲喜舍是众生相,因为众生有善有恶,善恶就是菩萨的慈悲喜舍,慈悲喜舍是法是菩萨所修,修什么呢?能供养圆满报身故,供养无量诸佛故;所以慈悲喜舍就是圆满报身;对下是无量众生,对上是圆满报身,中间究竟无所得故;无有我所得故,众生的苦乐善恶是菩萨修的法,你不了解众生是你修的法,而念“我在救度你啊,我在帮助你啊”,却不知道慈悲喜舍是你成佛的根本;你成佛离开众生到哪里去成佛呢?

  所以菩萨视一切众生为之父母呢,没有众生之恶就没有你的慈悲啊,没有众生之善就没有你的喜舍啊,没有慈悲喜舍的体,你怎么能成就圆满报身呢?所以离开众生没有佛可成呢?就是这个意思;因为众生是莲花啊,佛陀是莲花之果啊,叫花开果成呢。如果你花不开,果怎么能成呢?你众生都没有了,你把众生当作你的慈悲喜舍相对而言,我慈啊我悲啊我喜啊舍啊,好象我在救度我在恩赐一样,却不知道众生就是你的慈悲喜舍,他是不二的;所以众生即是菩萨的身,也就是报身呢;我们住于法就我见生起,行于布施,落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;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生起的时候,就四相生起,落入胎卵湿化四生当中,胎卵湿化是你有住之妄境啊,有妄境生则生三界,生诸法,一切虚妄之法;因为生识,一切法就显现出来,一切法执,有生就有住,有住就有界,故不能脱离三界,如人入闇,则无所见;

 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为什么这里还讲菩提心呢?不讲是菩萨,是菩萨心?菩萨心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也就是我想成佛的这个心,前面讲过三种菩提心,一个是我想出离三界,出苦海,这也叫做小菩萨,出菩提心,伏菩提心,明菩提心;才是菩萨的显现,真正的大菩萨的显现,而小菩萨呢?是伏住菩提心和发菩提心,每个人心中都具备了菩提心,你想脱离苦海啊,知道苦啊,就说我想成佛,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,我要成佛,这个也叫做菩提心呢;所以看到人家苦,三界,冤枉轮回,我知道了,佛一定是真实的,我要出离三界,想出离了,但是呢?妄心不断;不断的在烦恼痛苦,然后还执著于这个烦恼痛苦的体中,嘴巴上面去发菩提心,行为上还照做恶业;嘴巴上想出离,人的业习很重啊,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念佛,要降伏我们的妄心,如果你妄心降伏不住,那就随着妄见而去,虽然你发了菩提心出离苦海,但是你没有伏住你的菩提心,不愿意闻法故,对法不感兴趣,对般若更不感兴趣,一个对般若不感兴趣的人做一切事情必然就执著;就要住,做一点事情就“我在做,我在做”“我怎么样,我怎么样”,什么东西把我当头,做任何事情提前就我怎么样我怎么样,我护持寺庙啊,我做诸功德啊,我去布施啊,我去放生啊,我做善事啊,我出家啊,我受戒啊,都是个我在当头,这个我叫住;所谓我者,是名为我;但是众生以为为实啊;以我见为实啊,把哪个我当做真我了;住于法而不知无住之妙用;就入于闇里面去了;

  所以有我生则五蕴生,五蕴为魔,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,这五个东西很难出来的,在这个色里面你一旦贪著了,你的六官在感受的时候,就是分别,想就会行动,想就是不断的想,因为眼睛看到色,这个色很好看啊,你不断想这个色很好看,就象看电视一样,这个电视不断的看不断看,色入心故,为色魔;有人拜佛,突然,哎,空中飘现一个奇怪的相,哇,我看到佛了,有人修修修,在大雄宝殿里面进入魔相,突然的被附神附在身上了,什么地藏菩萨附身了,观音菩萨附身了;……这个附神怎么来的?就是重色故,老是想佛是真的,老以色相为真,然后住在哪个色相上面,以为色相是真的,所以每天看哪个像,天天拜天天拜,在椤严经上面讲以色为真,然后慢慢的色进入到心里面去了,就入魔;这个魔入到心里面去了以后就变成心魔;魔王随心而入,因为你有这个色心,魔王就在边上乘虚而入,到一定的时候,附身而能够讲话,何故?过去修行重色故;其实不是菩萨附身,是因为他眼中不断的观察佛菩萨像是真的,把这个心完全落到像上面去了,以色为宗,有人一看到哪个像就喊,观音菩萨就在像上面;到哪边相都是观音菩萨,后来看五百罗汉都在动,直至看此墙彼墙皆有五百罗汉在动,却不知道这是魔入心故,你以为真的是罗汉入心了啊?阿罗汉进入空性的时候是没有相的,如果非要有相?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你见佛都是邪道,何况罗汉呢?何况众生呢?你想一想,以色必然进入色魔,魔就在你边上;就是你在大雄宝殿里面拜也没有用;魔入心故;故大雄宝殿中也不能受佛加持啊;令入色魔;如果我心中重色故,必有魔在哪个地方。

  所以我师父过去看到一个和尚,帮女人捏腿子治病,师父过去把佛像啪啪啪的给打掉了,哇你怎么把佛像打掉了,“这不是佛,是魔在哪个地方啊”因为你心是魔吗,像就是魔吗,因为心中重色故,必有魔生;所以魔就在当下;重色必有色魔;重音魔必有音魔;就是会讲话,肚子里讲话啊;种种东西显现出来;你在这个地方坐着,老是一个人跟你讲话,这个叫做音魔;你不断的以为声音是佛菩萨讲话,你就在音魔里面也很麻烦的,重视声音,哪个人讲话声音好听啊,哪个人不好听啊,你老是重视声音,唱歌啊跳舞啊,老是听漂亮的声音啊,进入音魔;你的肚子里面会有种种东西,晚上做梦都会梦得到的,严重者就是神经病吗?是不是;轻者就是肚子会讲话;虽然没有得神经病,也进入魔境了;

  香也是这样的,你不断在香上面……这里也闻到香,哪里也闻到香,把臭也当成香了;是香魔的显现;你老是贪著于身上的香味,到一定的时候,就会有香魔的显现;老是接触好的东西,你就有触魔,你哭,悲伤,每天见佛啊,哭啊,流泪啊,一次二次可以,要是老这样搞,悲魔就会上身;动不动就叫你伤心,你无缘无故的坐在哪个地方,就会伤心的哭起来了;不知道为什么会哭;刚刚出家,念佛深入,善根发现,流一下眼泪是可以的,人都有这个体验,你不能老是哭就有问题了。你有悲魔在;哪个魔并不是外面的魔是你心中执著成形了,并不是外面有个什么东西附到你心里面去;任何东西只要你执著久了,你心中就会出现一个境界,这个境界在你心中安立了,安立了他就不会离开了,那你就麻烦了,因为任何东西执著成形,在你心中有个形,这个形是因为你执著了,如果你慢慢的放松,不要相信他,不要相信他不断的放松,你这个魔就能消掉;一旦成形,你要驱走他是很困难困难的;

  所以我们一定要无住无执;有住就会走火入魔;如人入闇呢?轻者眼耳鼻舌身,感官上……象吃鸦片的人就不能离开白粉;虽然没有得神经病,但是哪个瘾来了,也是不得了啦,是不是?眼睛看色,如果你一天不看都难过;就象你喜欢一个男孩子,你一天不见听不到讲话,你也难过;象少了什么东西似的,女人男人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吗(女人男人就是最大的色声香味触法,男女的分别相其实是最大的幻想?如果真正证得男女平等相,自然也会四相皆无,无相无住无为无念不求自是)全是诱惑,挡不住的诱惑啊;不管从色声香味触哪个方面都会给你提供最充分的诱惑。

  在境上面你喜欢清净,你执著了也会着魔;你觉得庙里的音乐很好听,也会走火入魔;你觉得庙里的香好,也会走火入魔的;庙里东西好吃也会。境上面,人上面和你心上面都会走火入魔的;只要你有住,就会走火入魔;不管你是在庙里面还是在哪个地方;不管是六根还是六尘上面,还是境上面,还是五蕴上面,只要你五蕴生起,就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,所以我们一旦有住的话……可惜我们无始以来就已经习惯了,你说我们住了多少劫了;我们现在不成佛就已经住了这么远了;

  你现在为什么不能成佛呢?五阴魔占据了我们的内心吗?想让他们离开很困难的,你说我们现在马上离开色声香味触法,五阴魔不住的话,现在我们很难做得到的,我们想要出离三界,都应以般若之心,我们不断的念阿弥陀佛,或者我们要急迫的找一个地方去修行,想出离三界必须要修行,如果你不修行,懒于闻法,思维观照实相,在你心里面得到法喜;就象前面讲的,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,是真语者,实语者,如语者,不逛语者,不异语者;得如是解;这个里面有个什么?我们从这个大的有情里面,了解他的真实相,就象我们知道父母的珍贵一样,因为在无情有情里面生出大觉有情,这个时候你感觉到哪个地方有不可思议妙法,等待着我;世间……不是讲吗:说名利也好,说情也好,是好是坏,为了出离生死,我们应该到真实法里面来,来修,真如实相;

 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里面,所以我们讲话的过程之中,你要悟到一个什么?你要感受到哪个地方有个隐隐约约的大的解脱体,你心里面隐隐约约的有一种恍恍忽忽的清凉感,恍恍忽忽的哪个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,马上就要到了;解脱的体就是在哪个地方;你想起哪个地方的时候,内心无比的解脱和欢喜;产生一种亲缘了(惚兮 恍 其 中 有 象 ; 恍 兮 惚 其 中 有 物 。 窈 兮 冥 兮 , 其 中 有 精 ; 其 精甚 真 , 其 中 有 信。);如果你对般若从来没有闻到,不知道般若,又叫你不断的打坐啊修行啊,或者叫你念经啊,很多居士修行不修到好,不修还清净一点,修行了还更加的忙忙碌碌,变成执著于相,就是有住之心,从哪个坑里面跳到这个坑里面来,好不容易从水坑跑出,又跳进火坑里面去了;为什么就不跳出来呢?所以般若法实在是为大乘者说,为最上乘者说,也就是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而说,说实话,在这个时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太少了,有几个人想真正的成佛呢?我观察没有几个人,真正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,真正的想修行的人,非常的少,都是做一些虚妄之事;不真实的事;所以想来可怕的很;

  佛法从文化大革命到现在才二三十年时间,社会上的佛法都经济化商业化,做寺庙啊赚钱呢,做佛事啊,卖佛事啊,一趟佛事,一个门票,一个牌位多少钱啊,居士也是每天忏悔啊,跑庙啊,放焰口啊,等等;最贵的一个牌位搞到十万元。众生拼命的写牌位。大家仔细想想,这样的修行跟法上到底有什么关系呢?这完全拿佛法做交易吗?我为你做事,你让我赚钱;都在相上面下功夫,都在滋长茁壮名利心,到后来要你放下都难了。一直这样做一直这样做,就象南昌的居士一样,贡献不少,但法上一点点都没有进去,很可怕的;九江沙河了居士也是一样;现在哪有修行人呢?太少太少了。我们在般若上一定要心沉下来,真正的下番功夫,要好好思维一下,不要浪废这一生能闻到佛法的这个体。南摩阿弥陀佛。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7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