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1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一个我见啊。

  为什么不能亲证八地菩萨,不能亲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?因为你没有回向法界,没有利益众生啊!为什么呢?因为十行十住是信位体,十住只是觉性,十行是破除妄体。就是说把你实相显现出来,你的妄体就灭了,光明出来了,黑暗就消失了;光明不断的显,黑暗不断的灭;你光明顿出,黑暗即灭,所以有大智慧之人,光明出来,就顿生光明之心,马上就悟道了。但是我们往往有习气在那个地方;我们现在坐在那个地方,不断的想着我的家我的家,那个叫做无明。什么叫无明呢?不断的回忆过去的习气,事实上你本身就在此岸之中了,但还是不断的回忆彼岸,你站在此岸,望着彼岸;就像台湾看着中国一样,不断的瞭望,两眼泪汪汪的;其实你已经在彼岸站着了,你干么要这么思念他呢?我们不断的去观照,把此岸彼岸的心给断掉,断掉了,彼岸就解决了。是不是这样子就可以了?为什么还是不能见诸佛呢?你只有一个彼岸一个此岸,你彼岸讲多了,此岸体的是诸佛之体。

  但是你还是要到彼岸去,就是到众生心想处,你怎么到众生心里去呢?就要修十回向品,回向就要修普贤行愿了,就要把你的心回向众生心,回到众生心成就法报化身,所以要回向法界所有的众生,这个时候回向心则能进到八地菩萨,你可以见到如来法身、报身、化身。如果你要是不回向十方众生,你报身也见不到,法身也见不到。你把观行品修圆满,也只是四地菩萨,十行十住阿罗汉。十回向品修完,你其实就是八地菩萨了。到了九地十地菩萨,那是从果位上修行了,那不是因位上修行,诸佛劝请,令其发愿,他有愿的体,必有愿的相,就有力,有力就能摧毁众生之迷;能够回光破众生境界,光明能照黑暗故,能够利益无量众生故,一照到众生跟前,众生就破了,这就叫做愿波罗蜜,力波罗蜜,智波罗蜜。那么修力体就要发愿,发愿是相,成就力故,愿的体就是八地菩萨,愿的相就是九地菩萨,九地菩萨叫力成就。如有这个手还不行,还具备了这个手的体,愿的体具足了,但是要把手立起来,而有这个力就能摧毁众生的黑暗,众生能安住啊,众生安住光明之中。

  但是还要修后面智波罗蜜,修一切智讲般若,令一切众生成就般若之智成佛故。到十地菩萨还要讲般若,般若之前无非令众生以般若安住,然后说般若,令众生入般若之体,同得解脱。如果大心重故,闻般若就能证到八地菩萨,如果心很正的话,力量智慧广大,立即就可以超越;证到八地菩萨,但是在这末法时代的众生,像六祖再来的非常之少,不愿意当下承当,女众更难做得到了。做不到没有关系,最起码般若之初门一定要闻到。般若初门你不闻到那跟解脱毫无关系啊,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边地疑城,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三品以下,不能见佛,花就没开,就是胎生,花开见佛是化生。上三品都是见佛的,是化生;下六品花不开,那是胎生;无量寿经的上三品上辈往生,都是见佛的,都是发菩提心与第一义谛相应者。

  那么说为什么后边有个胎生呢?一个边地疑城呢?在观无量寿经中下六品不能见佛的,无量寿经没有讲六品,只讲三辈,三辈全是见佛的。就是说这个胎生六品,不能见佛。可以看出闻般若何等重要;你不要说我学净土法门不要闻般若了,闻金刚经自然会通达于般若的,如果你真正闻懂了一定与般若相应的,如果你听不懂闻一遍金刚经再来研究它,就不可思议。

  我希望大家把般若经听了以后,再来听听我们平时讲的四十八愿;可能另有一番滋味。如果你不看金刚经能够会到此意,此人也是具备了解脱之相,所以金刚经也可以讲也可以不讲,无非令一切众生破疑故。因为我讲阿弥陀佛讲到这个程度还有好多人不信呢?对他会有怀疑;金刚经就是破除此疑;断疑生信。如果住里面不修回向,那你相当于色界天,大乘菩萨不会住空的,只要你修般若之心,虽然有般若之住,也不会住空的;有般若之行,也不可思议;有般若之力—回向;那更不可思议。有般若之行,有佛之住,叫做华严境界,但是不能够令回向,不知道一心遍法界,法界遍一心故。我们一天到晚喊度众生啊度众生啊,不知道此心遍法界故。应该以此心回向遍法界即是度众生,这个叫做回向品。因为你不知道以此一念与法界相应,为什么呢?此心无住与诸佛之心相应,无住之相相遍法界故,般若它本身跟遍法界相应。

  但是你不通此意,还有我这个习气,我要度众生啊我要度众生啊,我理上已经通达,但是相上还是这样做。只知道以般若来安抚自心,不了解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什么叫事事无碍、理事无碍呢?理无碍是自性涅槃,每个众生本自具足的,你没有悟到不能代表他没有,因为无住之自性我们本来具足的体,你有住的话也是因无住而生起的,没有无住哪来的有住呢?有住是由无住心而生起的。你没有无住哪来的三界呢?没有三界哪来的四相,没有地火风水哪来的身体呢?没有无住之心就没有四相,没有四相就没有三界,它是一体的;都因有住而生,执著而已,就生出诸法。就是万法唯识,三界唯心。无住体是本来众生的自性,本来具足的。如果你会于无住此识即破,跟无住相应,此住不二故,相遍法界故;相遍法界,你一做善遍法界都是善。虽然你不知道佛陀知道。我们一般认为我做一件小小的善事怎么跟十方诸佛心相应呢?怎么跟如来报身相应呢?怎么跟如来法身相应呢?我们却不知道你无住就是法身,你无住之相就是报身,你现在所拿起来的一念就是化身,就是众生的心,可是你现在执著于众生的心当然就一念拿起而已。因为你不会于无住,不会于无住之相,不会于无住之理,只会于无住之一件小事。这个事跟无住之理不相应。

  你这一念,你寻找一下,说我这一念跟法界相应,我上哪里去做这一件善事呢?当然找不到了。众生心怎么找得到呢?只有菩萨心才能找得到。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,就是说不要离开这个境去找,确实这个境与诸佛心相应,确实你这一念和报身相应,跟菩萨相应的,但是我们不能对他生起信心啊!就是说“一念生净信者,如来悉知悉见”,无住之心,则生实相。只要你不著相即是如来,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啊!诸佛如来都在这一念之中啊,你怎么不生信呢?我们众生此一念心就已成等正觉,你非要到处去找佛干什么呢?成佛说易就是当下一念;说难的话,你到处找就离开佛了,很远很远;当下一念承当,无处不是佛,哪个地方不在佛的境界里面呢?所以成佛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,我们变成很难。像六祖大师一悟全悟,只要这个体你了解了,一切俱是佛;这个时候他做什么事情,都跟这一念相应;刹那刹那的都是佛了,当下体就无住了。我们就不安住这个心,非要另外去找;佛陀真是干着急啊!我讲这个话的时候我也干着急啊!因为这一念我会到的时候,我知道念念相应的这个体真是不可思议啊,如果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自利利他,法身报身化身现前的那一刹那,就是这样的东西我得到,凡夫相而成成正觉啊。

  这一念觉性跟你一念凡夫心相应,觉门即生,般若门即开。你是菩萨,这一念叫做成等正觉啊;阿罗汉,这一念叫般若之门,法上面就断了;众生就是觉之路。你这一念才是你真正成佛之道啊!唯此一条路,除此路之外无有余法可成佛。为什么呢?离开此当下一念,没有般若之门,也没有成佛之道,也没有觉之念,所以说般若之门无非说当下一念。在菩萨道,离开此般若之门就离佛子,就不是佛的孩子了;而入此般若之门即是佛子;在你这一念会到的时候,就是佛陀的幼子。我们现在妈妈肚子里,你闻此般若这一念,在极乐世界花就开了,在此世界就是说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,叫初生婴儿。文殊菩萨为初生婴儿;普贤菩萨是谓长子,在你闻此般若会于心的时候,叫初生婴儿;你已经初生了,才谓佛陀真子。可以看出闻般若是多么的重要;你不是佛陀的顺子,就是佛陀的逆子,做逆子是不孝之子,做顺子是孝顺之子。在你顺从这一念般若的时候,是真实之孝;如果这个境你在心中不立,即所谓逆子是不孝之子啊。所以这一念很重要的。

  大家看“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”这句话,如果你把这种意思意会到了,越看金刚经越有意思,越看金刚经越有兴趣;越看金刚经越能暗合于道,你不知道你自己已经会心于佛了,就像你喝水解渴了。你为什么长大了,你怎么长大的,我不知道(暗合于道);谁知道你怎么长大的?因为我吃大米,吃大米怎么跟你长大有关系呢?暗合啊,你要找一个“我怎么长大的”那就麻烦了。饭吃下去就可以了,要想怎么长大干什么呢?你不自找苦吃吗?所以叫暗合于道,你不断的这样子去思维暗合于道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;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,我相即是非相,如果要是这样的知道这个体,就是成就如来第一稀有功德。大家要知道我们没有闻到净土法门之前,我们不可以离开般若之法,就是住----般若之住,行----般若之行,回向----般若之回向。没有这个三心就不能获得地位,你必须要经过的过程。有人来得快,有人来得慢而已;一念精进,快速啊!

  大千世界的劫数,有八万四千劫。有一劫二劫,寿命有短有长,精进有大有小,我们的精进心跟我们的劫数是一样的,为什么我们现在是八十岁,还有人是八万四千岁?为什么天人一天相当于我们五百年?为什么我们一天相当于地狱下面二万年?相当于饿鬼道二千年,相当于畜生道一千年?为什么蚊子七天相当于我们一生?这个里面到底是寿命长短,还是人心态的问题?大的生命和小的生命确实是时间是一样的,是个抽象的,我们修行的这个体也是不可思议的,也就是说蚊子他的体积小,他过一天相当于我们过很多年,我们不能以我们的寿命来看蚊子,对于蚊子它的一生也很痛苦。我不是一直讲吗?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相当于五百年,人死时四大分离相当于八千年,地火风水各分离二千年。那个死的人的意识感受是八千年;小孩在妈妈肚子里五百年,不过十个月而已,但对他而言,上刀山下火海,寒冰地狱各种苦役无不感知,无不承受,五百年时间一点也少不了。

  释迦牟尼佛在妈妈肚子里面,还度一方众生啊。释迦牟尼佛三次成佛,一次在天道成一次佛,入胎成一次佛,度了一批人,出生又成一次佛度一批人。但是我们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呢?受苦啊,什么拔寒地狱,寒冰地狱,刀山火海所有的苦无不在“受用”。那个地方没有身体,都是意身,你想什么就出来什么,过去的业报显现的时候,一念蕴起大火烧山,整个世界到处都是火海。所以孩子生烦恼时妈妈就会痛苦啊;妈妈不会养孩子那孩子会更加痛苦;那个孩子越苦,时间感受就越长。又像等公车,五分钟相当于一小时,我们在着急的时候,看似五分钟,实际比一个小时还长;钟上的那个空间不能代表时间,那个是个死东西,如果跟它转,一定害死人,快乐时,时间很短,烦恼痛苦时时间好长。地狱地下痛苦等待,当然感受时间长了;胎儿在胎中等待那个时间多长;想一想那五百年你怎么过啊,你还准备投胎吗?你现在人间都不想过了,还想下辈子投胎吗?我们现在一百年都是如此难过,还想下辈子去投胎吗?况且五百年出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?

  我们有一个体是非常重要的,我们修行的一天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,弥勒菩萨本来应该是先释迦牟尼佛成佛的,但释迦牟尼七天精进故,超越弥勒菩萨而先成佛。本来这个时代是没有佛成的,弥勒菩萨出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,时人的福德非常的好;很多佛都是在福报俱足时而成佛的。释迦牟尼佛用神力、大智慧精进之力超过了弥勒菩萨而在此五浊恶世成佛;度化我们这些福德都还十分不俱足刚强难化的众生。释迦牟尼佛大精进故,来此娑婆世界,此恩何其深厚啊!悲华经中讲:时五百弟子及,阿弥陀佛等皆在佛陀面前发愿,成就清净庄严佛土,独独释迦牟尼佛发此娑婆世界成佛的大愿,可以看出我们所以能在此世界遇到佛法的善缘,皆是释迦牟尼佛精进所赐啊!

  我们五浊恶世成佛难,若人精进故则快速,末法时代你能精进更不可思议。所以若人在此世界般若精进故,能极快的把你的业障除掉,能够亲证佛果啊,这个功德现身成就。不可思议之妙德!在此世界微浅之一点小功德也比他方世界大功德强。比如人家骂你,随便的慈悲心安住,比他方佛土的庄严都要厉害。为什么?此世界为大悲之根啊;就像树没有根肯定倒掉,所有的世界都没有此世界的根牢,都没有此世界悲心最重,苦就悲心重。在此世界随便的发起慈悲心,都比他方世界的功德要大;此世界悲心最重,佛成就的力量最广。所以我们在此世界修行的功德,在般若体里面相应的这种功德,随便的生起柔软之心,都是不可思议的。所以我们眼睛见光,耳朵听音,……都应该生起无上的信心,对其中微浅的柔软之心都应该生起勇猛的信心,这样的人啊也是不可思议的。对此世界色声香味触法,眼耳鼻舌身意随意的生起柔软之心,般若之心,慈悲之心,比他方所有国土的功德都为殊胜。我讲法的目的是要大家在此世界要生起无上佛的信心出来。南摩阿弥陀佛。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71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