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64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极乐世界全部是色声香味触法讲法。众生看到色等法界,心开意解,听到声音等法界心开意解,色声香味触法都心开意解,得种种庄严,种种清静,种种解脱,都会现前。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以无住之法来跟我们讲法,不是用口说。西方极乐世界从头到尾都没有阿弥陀佛来跟我们讲法,都是用色声香味触法,而这一切相是什么呢?都是阿弥陀佛在说法。为什么叫西方极乐世界盛重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土,极乐世界有种种花往下掉的时候,极乐世界的众生在水里面洗澡得心开意解,得第一忍,第二、第三法忍。为什么极乐世界这些东西一闻到一接触一听到,风一吹过,天上一个声音、一个香、一个味、一个触,众生即得种种解脱呢?这个就是法。这就是真如法,这就是如来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以如来心来会与我们的心。如来所说法无所说,没有所说的人,法是自现,本来就在法里面,此体本来真实故。

  我们听到般若之法以后,会生出一种境界,即破妄显真。把你的妄体舍掉了真显现出来,你会发现,你舍了身,法界即你身;你舍了口,这个法界之音、色声香味触法即你口了;你舍了意,你无处不在庄严。心觉了,啊!原来鸟语花香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法,是个清净的法,这个法是我们心中之法,原来心大法就大,心遍法界故,法就遍法界。总持在哪里呢?总持我意念,我没有意念都不知道。你现在用这个意,意是什么?开你的迷而成为觉。你觉了悟了,这个意猛然的同空性相应,那你的意识总持了十方诸佛,十方诸佛就在你总持的一念意里边,一念意十方诸佛。意里可以总持一切法,因为你的意到哪个地方都可以总持,你悟了,跟实相相应的一刹那,你吃饭了,用意了知,你没有意怎么了知呢?所以这个意是什么呢?叫千百亿化身。你到南昌,你到九江都用意念在总持;你的意念就是佛就是法就是僧,就是身就是口就是意。身口意是一体的,意里有口,口里有身,身里有口,口里有意,身口意是一不是二,三就是一一就是三。佛说般若波罗蜜,则非般若波罗蜜,则“真实、相应;非就是不相应的意思。如是观照者,是般若波罗蜜,不如是观照者就不是般若波罗蜜。如果你执著于名字,则非般若波罗蜜,“则非”二字完全看你相应还是不相应。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不可以执著于名词,般若波罗蜜要跟法相应故。

  若人种善根,疑则花不开,信心清净者,花开则见佛。你怀疑这一念善根,对这个善根不能生出佛的信心,认为善事善报,或者善事与心不一,或者善事是善事,我是我;对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善根,你怀疑或你不能生出佛想,认为这一念善根跟佛是有距离的,疑则花不开。信心清净者,什么叫信心清净者?你这一念善就是你的心,你的心就是这一念善,相信你这个善与你的心是一体不二的,不是我心在做善,是此相就是此心;相跟心是不二的,与实相相应,花开则见佛。为什么呢?此信心坚固故,此信心与实相相应故,你一定会见佛。如果你与实相不能相应,则不能见佛。你虽然在念“摩诃般若波罗蜜”,但对般若波罗蜜的实相不能了知,你念这个名字跟实相清净不能相应故。比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,世间一切万法都不见,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善根,或者念“摩诃般若波罗蜜”,在你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的一刹那的善根,这一念善根跟佛是不是相应的?这一念善根跟佛是无二的,并且这一念善根跟法界所有的法界,都是相应的。对这一念善根生起佛想,生出无二之想。但是我们跟般若不相应的时候,你会怀疑的。怀疑有二:一是无意识的怀疑,一是有意识的怀疑。你不生怀疑,但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事情,令你怀疑。比如说你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你在这边念阿弥陀佛念几声,相信阿弥陀佛是真实是果德的是圆满的,把这一念善根放在一边;那边照做坏事不误,执著啊攀缘啊等等这些东西与这一念心不能相应,不断地去做这些恶业。你这个恶业、执著、攀缘超越了你这个佛心,你就不能解脱。假设你念阿弥陀佛的这一念觉性,对佛陀生出无二之心,相信这一念善根就是我们心中的实相;也就是佛陀的这个体。你念这个阿弥陀佛一声与一百万声是一样的,那么说这也是实相。你念南无阿弥陀佛,声声佛号都是圆满的。你在数一声佛号一声功德,再加一声再加一声功德,需要不断的加不断的加在增长,这个就是怀疑。为什么呢?你有佛号相续的增长故,你就不知道你念念是圆满的体。

  讲般若的目的是干什么呢?为什么讲般若呢?因为我们有无尽的业障,讲般若的力量就是把我们周围的所有的相变成实相,然后你念的这个阿弥陀佛跟实相相应,使我们实相能有个坚定的体,就彻底的死心踏地的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放弃了所有的攀缘体,因为我们对世间有很多的攀缘体。你对阿弥陀佛不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的原因是什么?因为你不断的向外攀缘,除了念阿弥陀佛圆满之外,你对外面的实相不能了知。讲金刚经就是要告诉你这个清净体,为什么?山河大地皆是你的法雨,皆是阿弥陀佛的法雨,因为整个的世界都是法雨而已;整个的世界都是我清净之身,了解法界是你的身,还有什么攀缘呢?你把东南西北所有的地方都是你的清净法身,你离不开你的清净法身,你就不需要劳累跑了,活在当下就可以了。外面所有的相都是法相,既然外面所有的法相都是你的口,那我还说什么呢?我在口里面呢?所以你就不需要再跑了,活在当下就可以了,当下的法即是,一切法即是一法;你住在一个法里面彻底就安定了。一心能总持所有的清净法身,总持于所有一切法,你这一念的当下就知足了,这个就是你的境界;你就彻底的安心了。如果你安心了,你在房间里就不动了,就老老实实的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了。跟这个学啊,跟哪个学啊,到最后面呢什么都不要学了;为什么呢?清净就是法身,就在你的当下,圆满的报身就在你的一念,你舍身就是清净法身,你舍口就是圆满的报身,而报身与法身就在此一念之中,在你意识清净的化身,无处不在化身之中。在这样的化身中安住,然后不动,这样不动的相续----十年,二十年,这样的心住十年二十年,这叫做养德、养道。佛教里讲见道、养道,然后就是证道,见到了这个道以后,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养道。六祖大师还养道十五年;马祖养道三十年;赵州老和尚养道二十年,就念一个“空”字。证明说我们见道之后,一定要养道;养道如如不动,一心一切心,一口一切口,一意一切意,心彻底的安定下来不动,就这样的十年二十年下来,这个叫做终身的出家。这个才是你不枉你修道,不枉你出家。我们修行的人老是东跑西颠的,为什么呢?就是为了见道;见道之后还东跑西颠的,那不就是失体了吗?见道之后是谓佛,这个佛心相续,它叫证量。

  后面讲“如来有所说法不?”为什么呢?见道后,身还是这个法界,口还是这个法界,意也是这个法界,无所说法,就是说:离开言辞,没有可说;一天到晚跟佛陀打成一片,听佛说法,但是佛陀无法可说;无所说,是名说法;所以如来说法,是名说法;你要懂得这个意思。

  如果你自己住在这个体里面相续,有一天,你这个攀缘之心,“唰”地一下断了,这是你的真如现前。真如现前的时候这个世界是空寂的,这个世界是庄严的,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,所谓的一真法界,所谓的华严境界,就在这个当下一念当中。你还有个意、习气在那个地方,当你意念习气刹那的一断,整个世界立即就变成境界。不明了者,佛法离我们很远很远,了解佛法者,就是一层纸而已,戳破了就是大光明藏显现。我们连见道都没有得到,我们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求见道之体,我们在外面参学就是为了见道。那我们住在这个地方干什么呢?为养道。最终的目的是要证道,成佛;佛是什么样子的呢?佛就是如来,不离当下;还是在这个体里面。我们修道之人要知道如是观照。

  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64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