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7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;这样你想一想,他持戒就会具足,真正听话者,叫如法修行;如佛陀的法相应叫做如法修行。与法不相应不叫修行。哪有什么心可修呢?佛陀怎么说我就怎么做,你问我修行了没有,我会说没有修啊;佛陀教我怎样做我就怎样做,我无住无住就无修啊,我只要无住法就相应,在一切处相应,不固定某一个方式,只要你固定行就有妄见,就不得三昧,世间只能说定。定和禅定三昧是二回事,定有世间定、出世间是禅定、不定。你像我们现在也在定中,我们是人本身也俱足了世间定,比鬼要强得多吧。但还是散乱的,真正的定相没有散乱相,欲界定,色界定,定相能生四圣;定相可以升圣道,不定相即六凡,你心不定,但做善事可以到天上去,在人道持五戒就是定,并不是说我坐在那里叫定。你持五戒心中不执著了就是定,但你以执著心持五戒,有法执只能证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或阿罗汉。不知道五戒法就是无住之体,就是法界之体,五戒就是法界,法界就是五戒;你执著于五戒法,它也是一种执著,心量小故有法可执,证量证到了,但是法舍不掉;舍掉即烦恼啊,因为你没有看到法界相没有证到法界体,你进入到法界体你才知道,你这样了生死能升到天上去,你看阿那含他一往而不来,天上的果报和他的修行是不二的。所以他为什么要到天上不去成佛呢?为什么不能尽虚空遍法界呢?因为他有相故。

  我们现在的修行应该怎么样修呢?还是应该向阿罗汉哪样的修法?还是像佛陀无住之体一念法界体呢?相信我们的持戒就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果体呢?你这个心就应该知道了,我们现在修行应该把你所有的福德,要跟阿弥陀佛的报身相应,和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福德之相相应成为一体,你这一身中就可以成佛,你就是佛了这个就是佛,没有什么可成的,你现在就是佛。如果你持五戒还有念可得,将来修五戒就上三十三天,如果持五戒而无住,有五戒的无住体,你可证一果到四果阿罗汉;如果你认为这个五戒就是佛陀的报身,持五戒彻底的失去了我执,真正的彻底的一空到底,不可思议的境界。

  可以看出我们超越阿罗汉,但是超而不超,不要以为就没有阿罗汉了,诸佛心中还有阿罗汉呢?难道你心中没有阿罗汉吗?超而无超并不是说我心中没有阿罗汉,无量的大阿罗汉就在你的面前,但是你成佛后有无阿罗汉这个名字呢?没有的,阿罗汉是众生的妄执,是众生的妄的体,你成佛了以后怎么会有妄体的显现呢?就像极乐世界有“白鹤、孔雀、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”,极乐世界连恶道的名字都不知道,怎么会有恶道之相呢?但确实讲了有“白鹤、孔雀、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”,是比喻还是什么呢?如果是比喻为何用鸟来比喻?不用菩萨的庄严来比喻?我们应该知道,此相就是彼相即无住之体,在此世界“白鹤、孔雀、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”不生善想不生恶想,不生有住之想,相信此世界之相就是佛陀的庄严体,所以此心就是佛心,没有佛可得,你佛已经究竟,没有众生可度,众生已经度尽,所以说你闻这部般若,是直接通达于佛的,不可思议之智。

  “我不作是念。我是离欲阿罗汉。”众生有欲就有生死,欲望为生死之本,欲望就像大海里面的波浪一样,我们有微细的欲,须菩提是无欲,无欲就是一切波是水,众生之欲就是一切水是波;看到的全部是波并且是绵绵密密,一动即生,稍稍的挨那么一下,整个水就动起来了,这个就叫做欲,欲难断啊!须菩提断欲就相当于佛菩萨的境界了,须菩提也是不可思议的人。“须菩提实无所行。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。”阿兰那行就是内外俱静一念不生之意,内外已经寂静,俱静下来一念不生;这个一念不生的心和内外俱净的心就是阿罗汉住的大空性,外面是清净的,诸法庄严故,但是他不能够像佛一样,还是有微细的住在那个地方。

  这里讲的是四相,后面会讲到佛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?就是佛陀讲果,众生是讲须菩提得四果,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住之相,就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有法可得不?有法可得的这个体无法可得,无法可得跟四相是一体的,证明佛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在四相之中。过去有个人不是在讲吗,会于佛者九法界是,离开九法界没有十法界可得。十法界把九法界融成一个体,九法界是众生分别之相,十法界是诸佛之果相,果不离因,因不离果,因是虚妄之体,果与众生的因是同体;因破掉了,果也就没有了,果全部是果,因全部是因,全部的因就是众生的心,全部的果就是佛陀的究竟处,佛陀的大身是报身;佛陀的大心是法身,法身报身遍一切处,哪有什么因果存在?

  就说我现在的出家相跟佛陀的果德,我有证果,我还有来去吗?我还有成佛的念头吗?我有成佛的念头,我不是有来去的心吗?我有来去的心我怎么修行呢?所以我现在还没有成佛啊,那么不成佛与果心是不是相应?原来无住之心即与果心相应。所以要相信你现在的相跟佛陀的相绝对是没有差别的,因为佛陀相尽虚空遍法界故。我们看到的相是有来去有差别之念,我们众生就有这个念头,因为佛陀是无上的,我要成无上的佛,我要得到究竟的解脱,这都是妄相,都是有来有去都是一个来去之心,与般若相应故。我们一定要相信你现在的相就是佛的相,相信你这个无住心就是佛心,你的妄跟佛没有关系,跟你也没有关系,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,妄彻底的妄,真彻底的真,真跟妄是同头的。我们全部认真,你了解这个体的话,你就上没有所求,下没有所度,闻到这个经典就应该体会到无所求,真正的无所求。但是你这个无所求,与般若相应的无所求与阿罗汉相应的无所求那是二回事。实相相应故,你这个一念无生即是佛心,它是与诸佛与法界相应的,就是说一清净一切清净,一法界一切法界,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法界都相应的体,彻底的是没有我所得,连我的清净都不存在了,彻底的进入到这个般若的体上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,般若无住之体就是一切诸佛之体,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般若之相,般若之相就是一切法,般若之体是一切诸佛,没有我执的时候,一切法都是佛法,破法执故你就融到佛的法身,南摩阿弥陀佛。

  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7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