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3

  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

  过去有个老和尚背一个女子过河,小和尚心里就住了,心想和尚怎么背女众呢?小和尚心里嘀咕了半个月,师父为什么背女人呢?实在忍不住就去问师父,师父你为什么背女人啊?师父说,啊,你还背着啊,我早就放下来了。所以小和尚一背就背了十五天,其实老和尚早就放下来了,老和尚不住啊,他背过去了就不住了,但是小和尚还在住着。所以老和尚修行就是老和尚,修行几十年,他就不会住的,但是这些小和尚就会住,因为你平时执相啊。相体无住,背了后放下来不就没有了吗?它本来的相是无住的,这就是实相。所以我们行住坐卧、吃饭、穿衣、睡觉,哪个东西有住?昨天、今天、明天,哪个东西有住?那个东西能住?昨天、今天、明天能住得住吗?实相能住得住吗?那声音讲了过去不就没有了吗?讲法的目的是为了不讲法,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讲法没有法可说呢?因为我讲话就告诉你这个声音无住的。你知道无住你就不执着了。啊,原来师父讲法的声音和别人骂你的声音都是无住之体,这就不执着于我讲法了,而执着于法了,原来受用体很重要啊,并不是我讲话的声音很重要啊,也并不是别人骂你的声音很重要。释迦牟尼佛就是讲这个无住体,就是叫我们生无住心而已。啊,师父在讲法无比珍贵啊,别人骂你就不磕头了,那不是住在法上面了吗?人家骂你,啊,阿弥陀佛!无住之体啊!没有关系,你骂吧。讲法的目的就是讲无法之法,讲法无法可说,它本体无住。释迦牟尼佛说,我讲法若认为我有法可说是为谤法。

  释迦牟尼佛成佛是假的吗?说法是假的吗?所以释迦牟尼佛开显,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吗?有法可说吗?就是破我们这个相啊,连成佛都不可得,连释迦牟尼佛讲法都不可得,那人家骂你还有可得吗?有的人认为讲法不可得,不执着了,就一点恭敬心都没有,回去人家骂你一句,什么都在执着了!说你好话说你坏话都是无住之体,你要把在这个地方听法的无住之心要落到你的生活之中,然后呢,你出家都能无住了,你讲法都能无住了,人家骂你是非法你还不能无住吗?法都无住了,世间的非法还有住吗?所以世间的非法更要无住了。所以不要自欺欺人,在庙里讲无住不执着,在家里全部都是执着,那不是骗人吗?一定要很清晰印在你心里面,这样的心才是真的,无住,不住于心。就像人过去了,就没有了。我要你放下是因为你已经拿到,如果你没有拿到,你就放不下。我叫你放下啊,你说师父啊,我不敢放下,我放下了,我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。所以叫你放下,是因为叫你拿起。知道无住之体以后再放下就容易。如果你不知道无住之体,叫你放下,怎么放呢?无缘无故的叫我放下,我很痛苦的。就像我们讲阿弥陀佛一样,放下我住而已啊,这是阿弥陀佛,进入一个无住之体。不是我的住的体,是阿弥陀佛住的体。阿弥陀佛是无住体,只要你安住在阿弥陀佛上就是无住体了,没有我了。净土法门很特别,就是遮法,就是你不敢承担,叫你执着于阿弥陀佛,自然也就放下来了,就进入你的自性,进入你的般若,还是跟般若相应。跟般若相应有什么好处呢?跟佛陀究竟的解脱相应,一念放下了就跟阿弥陀佛相应,跟十方诸佛心相应。所以金刚经直指佛性,究竟成佛,这里面不讲一生补处,也不讲不退转。闻到阿弥陀佛还有不退转,金刚经连不退转都没有,金刚经直指佛性,直接成佛,当体即佛。

  香中如何解脱?厕所有无表法意义?什么东西对我们感应力最强?与修行何益?

  香里面也是一样的。闻到香味跟臭味勿生分别想。厕所上面一定要写三个字“三摩地”,我们上厕所就是上三摩地,三摩地就是不生分别想。什么东西对我们的感应力最大?就是厕所啊,厕所那么脏的地方谁愿意去啊,无事不上厕所啊。就告诉我们,厕所的感应力非常强,就是叫我们重视一个问题,就像我们怕死一样,什么东西对我们的感应力最强?死啊!如果你儿子掉到水里去对你感应力很大不?证明死很重要,儿子很重要,对你感应力很强;大便对你感应力也很强。对感应力强的东西都是与法相应的东西。叫你拿手抓屎,那你都打颤啊,因为感应力很强啊。所以这个东西跟你儿子掉到水里是一模一样的,也就是你死的时候那一刹那,都是相应的,都是一个体。我们感觉到是两个体,好像儿子很重要,厕所跟儿子死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啊,相上好像有得失不一样,但是呢,体是一。就像求解脱一样,抢银行也是为了求解脱,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求解脱,求解脱的体是一样,但是手段和方法不一样,结果也是不一样的,但是求解脱的心是一样的。我们惊恐了我们的心,证明这件事对我们很重要,你有强烈的分别和执着。所以以后我们在厕所上面写三个字“三摩地”。三者,为正知见;摩,叫正受,代表大悲心的意思;无我的大悲心叫三摩地。无我,正见,无住故;大悲心平等故,见到苦的乐的,你都有一个平等心去对待它,这叫大悲心。为什么会有大悲心呢?无住故,只有无住才能生大悲心。你不无住,你的大悲心叫感情;你不无住,你不能生一切平等心,你说我要慈悲我要慈悲,那是感情化是冲动,终究一天你会反抗的。如果你有住,说自己有智慧那是狂见,在悲心里面叫情见,情见落于三界,狂见进入大魔王。无住体,这个事情全部解决,所以无住不可思议。

  厕所里面打坐茅蓬里闭关,这里面的般若之意何在?一住一切住,如何断掉住的根,达到无住?

  在臭里面能够无住,在香里面更要无住了,一切香里面臭里面都生无住想。有人专门到厕所里面去打坐,目的就要将臭生香想,就是要跟香的体变成不二了。所以过去人住山洞茅蓬的目的,就是要达到出茅蓬的状态,你在住茅蓬的时候就准备要出茅蓬,因为出茅蓬就是你是住茅蓬的时候。否则你怎么住茅蓬都麻烦。很多人在深山老林住了一辈子,一出来就麻烦就还俗了,因为他不了解这个般若之体,他不知道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,他不知道修行是为了与社会上这个体相应故,与这个社会一切色相应故,抛却我们五蕴魔故,抛除我们的我执、我住故。如果不懂这个道理,那你住一辈子茅蓬出来还是住,因为你住了那个体,你将来用那个体住。就像小孩子从小就偷人家的东西,将来不就有大偷吗?你在那里一直修这个住体,那你将来不还在住吗?一住一切都住,一旦你住了三界就显现出来了,一妄全妄,因为你这个根本妄没有断掉啊,你根本跟般若不相应啊。根本没有断妄的话,你这个妄照样发芽结果,你暂时降伏在那个闭关房里面,等你一出来就发芽了,因为你没有把妄根断掉,般若是断妄根故。所以进茅蓬的时候,你就应该想我是在什么地方玩,我要感觉到这个地方就是北京,就是南昌,就是九江,就是非常美好的地方。你睡在地上,你要感觉到睡在宫殿里面一样,无有差别,把这个体跟这个体合一了,这个体不二了,你要修到这个样的体出来,在这里面得到解脱体。所以在这个地方很多的苦都是因为有我住的心。

  味魔的解脱之道

  味上也是一样。吃的东西要生无住之心,只要你无住,跟佛心相应,在家里吃饭在庙里吃饭都生无住之心。特别是女众在家里搞好吃的东西,你老是这样的分别,这就麻烦了,不是大丈夫之心啊。做好吃的是可以,但是呢我不住,我内心明了这些东西都是假的,都是无住体。你心里一定要很明了,好吃不好吃都是有住之相,你应该跟般若相应,这是唯独的一条解脱之道。就像臭味香味都是阿弥陀佛安排给你的,在这里面生起佛想。过去有个人生病了,被风吹的好冷,突然想起阿弥陀佛。他想既然这么冷还能想起阿弥陀佛,他感谢这个风啊,感谢这个冷啊。因为能感受到阿弥陀佛的珍贵的时候,证明这里面有大功德在里面。净土法门讲在一切有住的体里面感受阿弥陀佛的无住之体。所以你要感谢这一切有住之心,因为有住体令我进入无住啊,生起阿弥陀佛的信心,这里面体相一如。凉风吹过来不生住想,叫触,一切法都是阿弥陀佛的显现,都是我们自性中无住之体,你行住坐卧、吃饭、穿衣、睡觉,一切法与了义相应,此了义无住故,所以非常的清静。

  如何理解你有无量化身?你的化身与佛的化身众生的化身有何关系?对化身的观照于修行何益?

  所以安住无住体,就是持戒。无量寿经里讲,清静有戒者,方能闻此法。若人无戒者,怎么会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呢?什么叫戒呢?无住啊,就是佛心啊。一切处生起阿弥陀佛的心,叫做戒。能对阿弥陀佛有无上的信心,就是清静有戒者。闻此法者,就是有戒。金刚经讲,一念生净信者,如来悉知悉见,不是一佛、二佛出世,是无量劫前在佛面前种诸善根,见无量诸佛。这无量诸佛就是阿弥陀佛。所以你这一念生净信就见无量寿佛、无量诸佛。这一念叫无住之体。受是解脱意;想是无分别、平等意;识,转识成智,就是成所作智,心于法相应合一故,没有我了,就是成所作智现前。色声相味触法无住,无量化身,到九江就是九江的化身,到南昌就是南昌的化身,你有无量的化身啊。男子就男子化身,女子就女子化身,在家有在家的化身,出家有出家的化身,都是诸佛菩萨所化。什么叫化身呢?了不可得,无我故。哪有我出家呢?不是我出家,无非是佛的一个化身,是无住之相而已。所以出家在家都是化身,化身就是了不可得。并不是我是化身,建立一个我执,不生我执的这个心。色声相味触法和我们这个闻性是一不是二,就是你已经跳出去了,一个大空性,你住到大空性里面去了,你的身体跟宇宙同体了。你这样行走,九江、南昌,所有的地方都是你一个化身,无量的化身,你这时你就分析,成所作智无量化身,那你说哪一个地方不是化身呢?众生说让我不执着,你说我到九江不执着怎么行呢?九江有九江的执着,南昌有南昌的执着,外面的相不需要管的,它动没有关…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3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