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系啊,只要你不住,不住就是无量的化身啊。无量化身叫做识啊,识转为智叫成所作智,成就如来化身功德故,利益无量众生故,这叫成所作智。你的色受想行识与你五心相应,叫智。如果你中间有识就不叫智了,有妄执就不叫智了,无住就生智,无住能生四智。只要你无住,成所作智就现前,无量化身。你在家里做女人做男人都是化身而已,这一切的化身应一切的众生,你做生意也好,上班也好,都是一个化身而已,安住非常的清静,就安住在化身里面,吃饭也是化身,睡觉也是化身,行住坐卧皆是无量之化身啊。每个念头都是无量的化身,无住故啊,上殿、吃饭、穿衣、睡觉都是无住体,没有我,还要到哪里住呢?还要到这个那个小庙去住吗?你哪一天不是在化身呢,哪有一个我去住呢?有住不就有生死吗?没有什么住了,也不住小庙,也不住大庙,根本没有我,在哪个地方都随喜。作水月道场,没有住心。
想魔的解脱之道
想,叫平等想。行是解脱行。成所作智到妙观察智,妙观察智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。意识是过去的因带来的,意里面产生识,产生中间的妄念,这个妄念就变成眼耳鼻舌身意的种种差别。你现在转了无住了,你成所作智现前,那你妙观察智也就现前。什么叫妙观呢?有我而无我,虽然有个我在这个地方,但是呢,你内心中空荡荡的。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阿弥陀佛,你就是存一觉念。这一觉念没有我,没有人,没有众生,没有寿者,跟一切诸法相应故。这个觉念从哪里出来呢?从诸法中生,从墙壁里出来,从色声相味触法里出来。这一觉念叫闻性,就是进入这个性里面,化身里面才有四智,报身跟法身里面都没有四智了。因为心经里讲无智亦无得,哪有智呢?只有化身里面成就众生才讲智。你观察到一切众生都是化身,这就是妙观察智。不然你妙观察智都是假的。妙观察智是相,平等性智是体。比如凳子是妙观察智,平等性智就是木头。什么叫化身、成所作智,这个凳子跟那个凳子的关系,它是不二的。这个凳子就是木头,木头就是凳子,这两个东西都是大空性,叫做大圆镜智。一法不留。你能拿一个凳子出来吗?没有,不能把凳子单独的拿出来。你能把木头拿出来吗?也没有,不余一法,里面没有一个凳子存在,也没有一个木头存在,叫大圆镜智,它是彻底的超越了我们的知见。我们一切众生都在大圆镜智中。大圆镜智进入到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。你现在看到木头吗?你现在看到凳子吗?一切相为妙观察智,是大圆镜智中显。一切相是平等性智,就是体,也从大圆镜智中出。就是说,你现在看到的一切相、一切体,都是大圆镜中的体,你现在用它无所作故、无住故,它是我们的解脱体。
所以我相一破,四相俱破。四相是我相开四相,就像两个手掌合起来,打开就是四相,不打开就是我相,我相破掉了五蕴就破掉了,四相就不住。四相是假的,没有四相可得,四相开就变成妄执,三界显现出来。四相合,五蕴破掉了,就没有我相了。一就是四,四就是一。有我相就有现在过去未来的对待。有了我相,五蕴显现出来,色受想行识,色声相味触法中间产生这个识,这个受是在识里面受,并不是在外面色里面受。如果在色里面受,那你不可思议了。在我们心中没有体验到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,是我们识里面的分别心建立受,这个受就是错误的,这个受叫有住。到底色的受是什么样子的,你通过打坐四禅八定可以证得到的。有人可以证得到,色的本体是空性,证阿罗汉就可以证得到了。不入五欲,色声相味触法,你不入色声相味触法,你就变成色声相味触法了。色声相味触法,在你有色住就是色;如果你不入,不住了,色受想行识就变成你自己的清静体了那个清静体就不可思议了。
有了我相,就有人相的对立。我现在看到你,就是我看到色,在你没有破五蕴之前,我们大家都是在对立之中,大家都有众生相、人相,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,有对立的都叫人相。在这个人相的对立里面产生了一个我执,然后产生喜哀悲乐,这个众缘合和的体,这叫众生相。众生相产生计量,你是好的你是坏的,我不喜欢我瞋恨你,产生一种计量,这叫寿者相。都是从我相里面出来,没有五蕴哪有四相具足呢?我相破掉了,没有对立了,你跟对立成为一个了,哪有人相呢。妙观察智跟平等性智都现前了,众生相也就没有了,没有这个喜哀悲乐了。众生相没有了,哪还有这个现在过去未来的寿者相呢?它也不成立的。这是从狭义上来讲。
从广义上来讲,计我种种分别,计量我对人的分别,就是我相。我看到颜色,产生的计量,叫做我。就是我们的意识里面感到这是我啊,这叫我执。我执后面分别别人叫人相,不只一个人叫做众生相,我们现在在寺庙里面,我人众生寿者一刹那都全部显现出来。现在我在这个地方,我在度众生啊,叫人相了,今天人多啊人少啊,叫众生相。我明天把庙做的越大越好啊,这叫做寿者相。计量了,我将来怎么样,计划,这叫做寿者相。这叫广义。一切执着有能执。三轮体空里面讲,有我能执的叫做我相,有能所的叫做人相,然后种种分别叫做众生相,计量不断就是寿者相。三轮不能体空的人,就是说我能布施的叫我相,我布施给对方的人叫人相,我救济给你不救济给他,这叫做众生相,然后不断的相续,我明天再去布施,我明天再去放生,这叫寿者相。人我众生寿者相都已经建立了。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每天做善事啊,哪一天不在人我众生寿者的体里面呢?闻般若以后这些事情全部解决。闻般若你就是很轻松很自在的。不闻般若的话,念念计量。有的讲,师父你要多住世啊,要长寿啊,这叫寿者相了;师父啊,你要度众生啊,那不是人相吗?师父啊,你慈悲啊,你功德很大啊,这不叫我相吗?师父啊,你要做个大寺庙,叫我相;师父啊,你要广收徒弟啊,那不是众生相吗?师父啊,将来你老了怎么样怎么样计划着,就是寿者相啊。所以你开口讲话都是人我众生寿者相,你这个四相跟般若不相应啊,讲话即错啊,动念即乖。所以你来教化我还是我来教化你呢?所以很多居士动不动就以我人众生寿者来计量师父怎么样怎么样的,你这样计量都是错误的。但是我们信了阿弥陀佛,信了般若之后,没有我人众生寿者,都是阿弥陀佛,哪有什么计量呢?常福一岁与一百岁有什么差别呢?都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寿,还为师父求长寿吗。所有世界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众生,都是阿弥陀佛遍法界体,一相就是多相,多相即是一相,阿弥陀佛大众之相在师父面前,难道师父还孤独寂寞吗?难道你还有众生相。你一念超越了就没有众生相了。所以你闻到阿弥陀佛或者闻到般若的时候就没有众生相了。还有人相,还有对立吗?你跟阿弥陀佛还有对立吗?难道阿弥陀佛离你很远吗?难道你跟阿弥陀佛还是两个人吗?是一个人了,知道吗?没有人相了。全是阿弥陀佛,哪里还有个人呢?全是般若实相,全是空性,我没有住了,哪有我存在呢?还有人相吗?我人众生都已经破掉了。所以,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,就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就不能往生,可以这样说。闻阿弥陀佛者,或者闻什么法者,都是因为跟这个相应。所以四相是开合之说,有开有合。如果你把阿弥陀佛搞懂了,四相俱无,你就合了,成为一个佛的体。如果你要是打开,四相具足,胎卵湿化四生现前,你把无生变成了有生,就妄见生起,无住变成有住,有住就有三界,有三界就有四生,你就有六道轮回。这一念的差别,你把它打开以后,四相就麻烦了。这个体里面,我们一定要闻到这个意思。
法相空。一切法相本空,非法相亦空。“无法相亦无非法相”,我们以为说我们现在讲法叫法相,说法的这个相不可以执着。但是也不可以执着非法相。你说不执着于法了,但是不能断法,是在非法里不住而已,叫做非法相。在一切法里面,你无住生心,生无住之心,这叫非法相,它是中道思想,不住有里面,不住空里面。你不能说,我不住法相,那我佛法也不要了。不住非法相,我世间法也不要了。那不就断空了吗?佛法也不要了,你就进入断灭法。世间法也没有了,众生也断掉了,那不进入到阿罗汉的境界了吗?如果你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,你还可以有个解脱的希望,你可以证阿罗汉清静体啊。最主要的你进入断见,那就麻烦了。断见是堕地狱的,善也没有了,做善也没有用,做坏事也没有用,都是空的,那你就断灭了,进入到断见里面。阿罗汉还有识空呢,他是住清静体。如果清静也空了,法也空了,什么都空掉了,就进入断见,就是说你什么事都不做了。什么事都不做,那什么事都会做。做好事是空的,他可以不做,因为做好事要付出啊。叫你放生,放生是空的,干嘛要去放生呢?如果杀盗淫妄酒也是空的,那我做有什么关系啊?反正是空的,空的就不受果报啊。这个时候你就堕到那个里面去了。做善难啊,做恶容易啊。日本净土真宗就是这种观点,他说啊,反正都是阿弥陀佛了,也不持戒了,也不出家了,杀盗淫妄酒到最后什么都做了。反正阿弥陀佛一声名号就能得到解脱,所有的世间都是恶业,我们现在所有的善法都是妄想中生起来的。他不认同这些善法都是佛陀的光明之相,他认为这是我们的妄想里面生出来的。那就麻烦了。他认为出家都是恶业,他回向到恶的地方,认为是妄想所成就的。只靠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并且只要一声就可以了,他不是要一念,是一声,这种自欺欺人的话了,全靠阿弥陀佛来救度,那不是骗人吗?那个是进入断见,好事不见,坏事有余。好事他不会再做了,但是坏事呢,五浊恶世不动坏念才怪呢。一个没有修行的人,他不动坏念怎么可能呢?你不通过这个力量的加持你,不对你的善法生起无上的信心,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没有说什么退心啊,我过去做善法还有分别想、还有我住想,以前不知道这种善法是无住之体啊,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这个善法就是无住之体。我以前以为做这些善法还有另外一个果报,现在我不需要了,善法的本体就是无住,就是佛心。所以我对这个善法生起无上的信心。以前做善法还有求,有的人求二子求孙子,求不到就苦恼,现在我不需要求,当体就是。我现在无求了,这种信心生出来的时候,我不但对过去的道心还要坚固,我现在的道心更加坚固,我随时可以生起无上的信心。所以这个不是说把这个善法断掉。
这里有几种法相和非法相。第一个,无法相是法空,非法相是非断。无法相即无非法相,非断非空,非断是讲法相,无法相是讲非断体。无非法相,叫非断。非法相,叫非空。法空就是断相,非法空就是有相,空有不二体。第二个,法空非法空,凡者是法空见相空,圣者非法相空。法相空就是凡夫,凡夫执着与法,所以讲非法,是断我们的执着。对圣人讲,非法空,对圣人讲空那就麻烦了,那不就一直空到底下去了,因为他有空的执着。对于我们有来讲法空,对菩萨讲非法空。无法相即无非法相,这是对于法执来讲的;无我人众生寿者,是对于我执来讲的。有两种法执,一种是无法执,对于人来讲,跟我们讲无法相;对圣来讲,对菩萨、阿罗汉来讲,菩萨没有圣凡之说了,证明我们都可以成佛。阿罗汉有圣之见,众生有凡之见,他有非法和无非法。所以菩萨没有无法相,也没有无非法相,就是超越圣凡,所以圣凡全是妄见。所以在中道思想,凡夫这个心,非法相,空掉,法空也断掉,连非法相非圣相这个体也了不可得,这个叫中道思想。就是彻底的进入到大空、大同、大体里面去,也就是说,你全体即是般若,般若即是全体,没有我是圣,也没有我是凡,因为本体的实相亦如是,超越了我的知见。有凡相有圣相都是我见,有我执在那个地方。从这里面更深一层的认识到,连我空法空都不存在了,你自己全部融入到法里去,般若之体。那你整个的身,整个的心,就跟般若相应的。整个身就是色声香味触法,整个的心就是眼耳鼻舌身意。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闻性,就是觉性。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法,此法是我身,此性是我心,性与法不二故。大家想一想,闻性就是我的心,尽虚空遍法界故,此法遍法界故,一切法界是我身,一切闻性是我心。所以法界心、一念心,都是超越这个身体的,彻底的超越了我见、圣见与凡见的体。大家要懂得这个般若之意。这里面舍去三相,就是我空、法空、我法二空;圣空、凡空、圣凡俱空。就是前面讲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就是破我执故;无法相,破法执故;破非法相,就是我、法俱破;就是法相、非法相俱破。南摩阿弥陀佛!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3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