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
“何以故。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无法相亦无非法相。何以故。是诸众生。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。何以故。若取非法相。即着我人众生寿者。是故不应取法。不应取非法。”众生执著于相,相从无明中生,从妄执中生,以前有宰相问法师:无明从哪里来?法师答:你还没有资格来跟我谈论佛法。宰相肚量大,虽然没有发脾气,但脸色难堪,内心不快。法师曰:无明由此出。我们的生死烦恼及我相就从这个地方出来;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地方,都可以看到我们烦恼的根本,就是无明;无明是没有根本的。过去苏东坡写一偈子“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,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”派人送给佛印禅师,禅师批二字“放屁”,苏东坡非常生气,立即坐船过岸与禅师理论,禅师说“好个八风吹不动,怎么一屁过江来?”苏无语。我们往往口上说学佛法学得不错,往往认为自己有一些修行,但是到了一定时候,一点也不能起公用;被八风所吹;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;这个八风可以随意的把我们吹动;此八风正源于无明;本来我们是很清净的,但是由于内心深藏无明而不知,这个八风一吹的时候,就可以微细的看到你无明的动向;智慧的人马上会有佛法来观察自己已动的那颗心;没有智慧的人就从相上去追了。做任何一件事情,都会遇到类似问题,我们如何用佛法处理之呢?释迦牟尼佛讲的十法界,其实都是空相,无非动心故,你看看经典就知道了,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嗔恨心对待他,就堕地狱;嗔恨心就是地狱;你动心无明生起,三界就现前。佛陀讲如果你动无明心就动我相,有我相就有四相,有四相就有四生,有四生就有三界,就有六道轮回的显现;只要你把这个无明把握住了,一切皆不生;只要抓住你现前的那一念心,你就解脱了;为什么不了解三界就是这一念呢?什么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天,都在这个一念的体里面;只要你无明不动,三界就断了;你以为三界有实体吗?三界是没有实体的。就因为你动这一念清净心,三界就显现出来了。所以修行说易非常的容易,说难非常的难,为什么呢?不依佛法来做事。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小乘大乘种种次第总持也好,顿法与渐法也好,都是建立在我们这个心上面,前说后说,无非不离般若,也就是不离心故;所以释迦牟尼佛讲人天之法,讲阿罗汉小乘之法,讲大乘菩萨之法,乃至于讲十方诸佛,你想一想,能离开我们这个般若心吗?只要你心不动,十法界都不生,你就是佛;一动心,十法界就生,所以无非此一念而已;我们仔细的想一想,一切相本来是没有相的,不管是地狱还是天堂,在你一眼看过去,他是没有相可得的,他本体是没有无明的,你说恶业是从相里出来的还是从心里出来的?相是不生地狱,也不生天堂,为什么?此相本来无住故。离开此相,你又进入另外一种无明,只有这个相,才进入我们的觉,离开这个相,就没有我们现在的觉;也就不能成佛;有了这个相,可以令我们可以成佛,也同时可以令我们到三界里面去,可见这个相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这里面讲不可以著相,若著其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;不可取非法相,不可取法相,若心取相即是凡夫;无复我相,本来就是无相,这是讲根本,我们众生本体就是这样子的,但是我们众生执相,是故有我相,有各种不同的贪嗔痴相,有我就有了五蕴之相,有了五蕴的显现,有了我执的能,就产生了我的对立,我的分别,同样一个东西你看这边我看那边,争执不休,确不知道都看的是一体的东西,由此我之外又有了人,所以每人都有个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,法是一个,但见不一;地狱也好天堂也好都是离不开我们这个心的,因为我们这个心跟法界绝对是无二无别的。现在我们这个心跟法界执著的体里面还是相应的,并且是一体的;绝对是一体的;就像木头跟凳子一样,是一体的;中间没有任何差别;没有任何一个因也没有任何一个果在那个地方;没有现在过去未来,为什么呢?法性里面本来就没有现在过去未来;是同时的;但是我们认为有因果,是因为我执以后认为有个我执,有个妄见在那个地方,你解脱之后他是没有因果的;是同时建立的。妄见从哪里来的呢?您说那边有妄生吗?这边有妄生吗?这个妄是不会单独存在的,如果单独存在的话,不需要破相,也可以出现地狱饿鬼畜生啊。有对立的相才会产生对立的知见。是不是从破相里出来呢?如果破相能出来,为什么破相自己不出来一个妄呢?这个妄见本来是空的,是纯属妄的,因为你有妄见,就有妄相;妄出四相出,妄见在哪里呢?不在外边,也不在里边,是个缘合体,如果你悟了,那么说你就空掉了;如果你不悟,执妄为有,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样。妄只是个记忆力。这个识在那个地方看着大千世界的对立,我跟你相对,我跟众生相对,你认为有个独立的你和我在讲话,其实我给你讲话的时候,是同时一个东西;我跟你中间这个识是个聚有,是个缘合体;有一个断掉了,就断掉了;就像众生是互相扶持的,如草与草之间也是互相扶持的,一根草倒下来了,另一根也会一起倒;二个是同时聚在那个地方的;你执著于我我执著于你,互相执著,好像二个对立起来了,其实你执着我的时候,正好是我执著你的时候,我认为有个你在哪里,你认为有个我在这里,互相依存的;如果对面没有了,你自己就会倒下来。我们能断的这个体,是因为聚缘而起,这个缘的对立面没有了,这个体也就不存在了。如果你知道不居二边,这个妄是了不可得的,你会进入一种大空寂的境界。我们众生执著了,心起相故,有我执人执,有我人众生寿者。
若取法相。什么叫法相呢?法只是一种方便,也是一种缘起;你了解了法的真实处,你不取相的时候,知道了这个世界都是空的;一个人没有修行之前,若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,就会进入断见;虽然万象皆空,可是你自己先是断空,断空不能生(妙)有,其实你后来的成就是经过现在的有建立的;因为有法的本体就是空的,并不是说把这个法给舍掉,认为舍弃即是佛法,“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”(不是不要相),主要是要你放下对佛法的执著,不是要你放下佛法;执著于法相还是个妄执,若心取法相,即着我人众生寿者;佛教讲三轮体空:一个是能体,一个是所体,一个被所体;能体是我的能;所体是世间的法,能是我们的心,中间的能所是非法相,所以叫三轮体空,它是不住有也不住空,它是个实体实相的显现。“若取非法相,即着我人众生寿者”;这个叫做“所”;“若心取相”叫做“能”,“若取法相”叫做被;能取的相叫“我执”,被所取的这个法,叫做被法。所以我们众生不管你这个妄识是在心里面也好,在心外面也好,毕竟是妄执啊;妄执为“能”啊,是我相。我相是如何生出来的呢?首先是我取;若心取相,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,是六道轮回之事;若心取相叫做“能”,生我执;有我在那个地方,就生“被”,有我见,有人见;有我执有法执。比如有常福在,有一个众生在,就是说执著于常福的相,执著于众生的相。你的能执著于被,执著于被能执的这个体,这个能相叫做法相,没有说这个法相是佛法还是非法;是外道法还是内道法,一非全非,一真全真,如果你心中要是有佛法的显现,所有的都是佛法。你圣道也好凡夫也好,无非此一念而已;一凡全凡,一圣全圣;圣凡无非迷悟之间,但都属于是法。所以众生有法执即着我人众生寿者,“能执”也是我人众生寿者,“法执”也是我人众生寿者。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时不就讲一句话吗:“奇哉奇哉,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。”。能所被所三轮不能体空;能所被所是什么呢?什么是非法相呢?我在那个地方,若心取相,就是能;那个相叫法,取那个相,叫法执;法执跟心执是二,讲是二其实是一。能没有所怎么会有能呢?所没有能怎么会有所呢?二个是同时存在的,有我心执就有法执;法执跟心执是同时具有的,没有我执就没有法执,没有法的执著,我执也就不存在了,它是同时具有的。如太阳照大地,太阳叫能,讲能讲所只是个方便,体上讲它是个二用。我们每天要破我执,你不知道能所二个体是一,不破法见就不能动我见;不动我见,动法见也是不可能的,佛法是俱生的,它不可能随顺一个东西;如果真有一个断掉了,同时法也就断了。灯灭了,什么都看不到了;你把我相断了,法相自然而断。法执的时候有个什么原因呢?比如虽然我们心中不起执著,但我可以学习佛法啊,像坐禅是不是取法了呢?为什么要取法呢?要断我相啊,不取法如何断我相呢?你有法执了,我相就出来了,你正在修我相呢怎么会断我相呢?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不应住,不应该执著于出家在家,成佛度众生,对一切法不应住;在家所有儿子孙子都不应住;一切世间法跟出世间法都不应住;我也不应该住,能也不住,一切妄念不应该住,念念无住,无念之心,无住之相。什么叫无住之相呢?一切住不住故。什么叫无念之相呢?妄不住故。妄不住叫无念,法不住叫无住,念不住叫无念,所以我们行住坐卧叫做无念无住;禅宗讲“以无住为体,以无念为宗,以无念为心”如果你念头不妄的时候,那你就是真心,你法不住的时候,心念不住的时候,就没有我人众生寿者了。
有认为:妄是空的,我认为我的妄已经没有了,法上不住,我也不修行了,念经诵咒什么的我也不去做了,这样的状态可不可以呢?这是绝对不可以的,因为无住不是不取,是叫你舍去无住之体,不是舍去相,舍相而取无相,相的本体是没有任何过失的,过在哪里呢,过在取相而障自性;不取我相的时候,法相就是我相,就是我的自性。妄能障得住自性吗?妄不障自性,你所有的妄出来,不会把自性给遮掉的;妄是你自…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4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