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《金剛經》系列開示 54

 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

   “何以故。是諸衆生無複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。無法相亦無非法相。何以故。是諸衆生。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衆生壽者。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衆生壽者。何以故。若取非法相。即著我人衆生壽者。是故不應取法。不應取非法。”衆生執著于相,相從無明中生,從妄執中生,以前有宰相問法師:無明從哪裏來?法師答:你還沒有資格來跟我談論佛法。宰相肚量大,雖然沒有發脾氣,但臉色難堪,內心不快。法師曰:無明由此出。我們的生死煩惱及我相就從這個地方出來;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很多地方,都可以看到我們煩惱的根本,就是無明;無明是沒有根本的。過去蘇東坡寫一偈子“稽首天中天,毫光照大千,八風吹不動,端坐紫金蓮”派人送給佛印禅師,禅師批二字“放屁”,蘇東坡非常生氣,立即坐船過岸與禅師理論,禅師說“好個八風吹不動,怎麼一屁過江來?”蘇無語。我們往往口上說學佛法學得不錯,往往認爲自己有一些修行,但是到了一定時候,一點也不能起公用;被八風所吹;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;這個八風可以隨意的把我們吹動;此八風正源于無明;本來我們是很清淨的,但是由于內心深藏無明而不知,這個八風一吹的時候,就可以微細的看到你無明的動向;智慧的人馬上會有佛法來觀察自己已動的那顆心;沒有智慧的人就從相上去追了。做任何一件事情,都會遇到類似問題,我們如何用佛法處理之呢?釋迦牟尼佛講的十法界,其實都是空相,無非動心故,你看看經典就知道了,同樣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嗔恨心對待他,就墮地獄;嗔恨心就是地獄;你動心無明生起,叁界就現前。佛陀講如果你動無明心就動我相,有我相就有四相,有四相就有四生,有四生就有叁界,就有六道輪回的顯現;只要你把這個無明把握住了,一切皆不生;只要抓住你現前的那一念心,你就解脫了;爲什麼不了解叁界就是這一念呢?什麼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、人天,都在這個一念的體裏面;只要你無明不動,叁界就斷了;你以爲叁界有實體嗎?叁界是沒有實體的。就因爲你動這一念清淨心,叁界就顯現出來了。所以修行說易非常的容易,說難非常的難,爲什麼呢?不依佛法來做事。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小乘大乘種種次第總持也好,頓法與漸法也好,都是建立在我們這個心上面,前說後說,無非不離般若,也就是不離心故;所以釋迦牟尼佛講人天之法,講阿羅漢小乘之法,講大乘菩薩之法,乃至于講十方諸佛,你想一想,能離開我們這個般若心嗎?只要你心不動,十法界都不生,你就是佛;一動心,十法界就生,所以無非此一念而已;我們仔細的想一想,一切相本來是沒有相的,不管是地獄還是天堂,在你一眼看過去,他是沒有相可得的,他本體是沒有無明的,你說惡業是從相裏出來的還是從心裏出來的?相是不生地獄,也不生天堂,爲什麼?此相本來無住故。離開此相,你又進入另外一種無明,只有這個相,才進入我們的覺,離開這個相,就沒有我們現在的覺;也就不能成佛;有了這個相,可以令我們可以成佛,也同時可以令我們到叁界裏面去,可見這個相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
  這裏面講不可以著相,若著其相,即著我人衆生壽者;不可取非法相,不可取法相,若心取相即是凡夫;無複我相,本來就是無相,這是講根本,我們衆生本體就是這樣子的,但是我們衆生執相,是故有我相,有各種不同的貪嗔癡相,有我就有了五蘊之相,有了五蘊的顯現,有了我執的能,就産生了我的對立,我的分別,同樣一個東西你看這邊我看那邊,爭執不休,確不知道都看的是一體的東西,由此我之外又有了人,所以每人都有個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,法是一個,但見不一;地獄也好天堂也好都是離不開我們這個心的,因爲我們這個心跟法界絕對是無二無別的。現在我們這個心跟法界執著的體裏面還是相應的,並且是一體的;絕對是一體的;就像木頭跟凳子一樣,是一體的;中間沒有任何差別;沒有任何一個因也沒有任何一個果在那個地方;沒有現在過去未來,爲什麼呢?法性裏面本來就沒有現在過去未來;是同時的;但是我們認爲有因果,是因爲我執以後認爲有個我執,有個妄見在那個地方,你解脫之後他是沒有因果的;是同時建立的。妄見從哪裏來的呢?您說那邊有妄生嗎?這邊有妄生嗎?這個妄是不會單獨存在的,如果單獨存在的話,不需要破相,也可以出現地獄餓鬼畜生啊。有對立的相才會産生對立的知見。是不是從破相裏出來呢?如果破相能出來,爲什麼破相自己不出來一個妄呢?這個妄見本來是空的,是純屬妄的,因爲你有妄見,就有妄相;妄出四相出,妄見在哪裏呢?不在外邊,也不在裏邊,是個緣合體,如果你悟了,那麼說你就空掉了;如果你不悟,執妄爲有,就像水裏的月亮一樣。妄只是個記憶力。這個識在那個地方看著大千世界的對立,我跟你相對,我跟衆生相對,你認爲有個獨立的你和我在講話,其實我給你講話的時候,是同時一個東西;我跟你中間這個識是個聚有,是個緣合體;有一個斷掉了,就斷掉了;就像衆生是互相扶持的,如草與草之間也是互相扶持的,一根草倒下來了,另一根也會一起倒;二個是同時聚在那個地方的;你執著于我我執著于你,互相執著,好像二個對立起來了,其實你執著我的時候,正好是我執著你的時候,我認爲有個你在哪裏,你認爲有個我在這裏,互相依存的;如果對面沒有了,你自己就會倒下來。我們能斷的這個體,是因爲聚緣而起,這個緣的對立面沒有了,這個體也就不存在了。如果你知道不居二邊,這個妄是了不可得的,你會進入一種大空寂的境界。我們衆生執著了,心起相故,有我執人執,有我人衆生壽者。

  若取法相。什麼叫法相呢?法只是一種方便,也是一種緣起;你了解了法的真實處,你不取相的時候,知道了這個世界都是空的;一個人沒有修行之前,若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,就會進入斷見;雖然萬象皆空,可是你自己先是斷空,斷空不能生(妙)有,其實你後來的成就是經過現在的有建立的;因爲有法的本體就是空的,並不是說把這個法給舍掉,認爲舍棄即是佛法,“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”(不是不要相),主要是要你放下對佛法的執著,不是要你放下佛法;執著于法相還是個妄執,若心取法相,即著我人衆生壽者;佛教講叁輪體空:一個是能體,一個是所體,一個被所體;能體是我的能;所體是世間的法,能是我們的心,中間的能所是非法相,所以叫叁輪體空,它是不住有也不住空,它是個實體實相的顯現。“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衆生壽者”;這個叫做“所”;“若心取相”叫做“能”,“若取法相”叫做被;能取的相叫“我執”,被所取的這個法,叫做被法。所以我們衆生不管你這個妄識是在心裏面也好,在心外面也好,畢竟是妄執啊;妄執爲“能”啊,是我相。我相是如何生出來的呢?首先是我取;若心取相,是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,是六道輪回之事;若心取相叫做“能”,生我執;有我在那個地方,就生“被”,有我見,有人見;有我執有法執。比如有常福在,有一個衆生在,就是說執著于常福的相,執著于衆生的相。你的能執著于被,執著于被能執的這個體,這個能相叫做法相,沒有說這個法相是佛法還是非法;是外道法還是內道法,一非全非,一真全真,如果你心中要是有佛法的顯現,所有的都是佛法。你聖道也好凡夫也好,無非此一念而已;一凡全凡,一聖全聖;聖凡無非迷悟之間,但都屬于是法。所以衆生有法執即著我人衆生壽者,“能執”也是我人衆生壽者,“法執”也是我人衆生壽者。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不就講一句話嗎:“奇哉奇哉,大地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”。能所被所叁輪不能體空;能所被所是什麼呢?什麼是非法相呢?我在那個地方,若心取相,就是能;那個相叫法,取那個相,叫法執;法執跟心執是二,講是二其實是一。能沒有所怎麼會有能呢?所沒有能怎麼會有所呢?二個是同時存在的,有我心執就有法執;法執跟心執是同時具有的,沒有我執就沒有法執,沒有法的執著,我執也就不存在了,它是同時具有的。如太陽照大地,太陽叫能,講能講所只是個方便,體上講它是個二用。我們每天要破我執,你不知道能所二個體是一,不破法見就不能動我見;不動我見,動法見也是不可能的,佛法是俱生的,它不可能隨順一個東西;如果真有一個斷掉了,同時法也就斷了。燈滅了,什麼都看不到了;你把我相斷了,法相自然而斷。法執的時候有個什麼原因呢?比如雖然我們心中不起執著,但我可以學習佛法啊,像坐禅是不是取法了呢?爲什麼要取法呢?要斷我相啊,不取法如何斷我相呢?你有法執了,我相就出來了,你正在修我相呢怎麼會斷我相呢?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不應住,不應該執著于出家在家,成佛度衆生,對一切法不應住;在家所有兒子孫子都不應住;一切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都不應住;我也不應該住,能也不住,一切妄念不應該住,念念無住,無念之心,無住之相。什麼叫無住之相呢?一切住不住故。什麼叫無念之相呢?妄不住故。妄不住叫無念,法不住叫無住,念不住叫無念,所以我們行住坐臥叫做無念無住;禅宗講“以無住爲體,以無念爲宗,以無念爲心”如果你念頭不妄的時候,那你就是真心,你法不住的時候,心念不住的時候,就沒有我人衆生壽者了。

  有認爲:妄是空的,我認爲我的妄已經沒有了,法上不住,我也不修行了,念經誦咒什麼的我也不去做了,這樣的狀態可不可以呢?這是絕對不可以的,因爲無住不是不取,是叫你舍去無住之體,不是舍去相,舍相而取無相,相的本體是沒有任何過失的,過在哪裏呢,過在取相而障自性;不取我相的時候,法相就是我相,就是我的自性。妄能障得住自性嗎?妄不障自性,你所有的妄出來,不會把自性給遮掉的;妄是你自…

《《金剛經》系列開示 54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