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▼

《金剛經》系列開示 54▪P2

  ..續本文上一頁己心中的煩惱而已;所以我見不礙自性,一般人認爲不取相是舍相不要,把相給毀掉;(此非不取相,乃是取了否相,取了毀相,以舍相而不取相是爲大錯)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衆生壽者。如果你把這個法給舍掉了,另外一個妄就出來了,爲什麼呢?因爲這個本來就是自性故;你把他舍掉的時候,不又建立一個妄嗎?我的本來是無住的,無念的,無念之體是我自性,你不住妄的時候,就是無念,無念之體就是你的自性,如果你把這個無念之體也舍掉就是你的自性給舍掉了。如果你通過現前這個妄了解你的自性,而舍我進入法界裏面,原來此法界相是我身故,此覺心即無住之心是我心故,此心此身是謂一體。

  這裏面是非常緊密的思維。我們一般人都是執著于取法相、心相。若說不應取法相、心相,我們心中就會想,要把外面的法給舍掉,法執和法無執那是二回事,不是把法舍掉後另外一個我執;你把法舍掉了,就取非法相。取法相是錯的,那好我就眼睛閉著不取相了,這不就變成另外的一個心嗎?又變成我人衆生壽者。過去禅合子參禅,問“什麼是佛法”答“覺者就是佛法”,啪的一板打下;再問“什麼是佛法”不答。啪的又是一板打下,“爲什麼不回答”。他是言辭道斷的一個體,答也是錯不答也是錯;不可以取法相,說我不打坐了,也不可以取非法相,那我就打坐了,到底是打坐還是不打坐呢?釋迦牟尼佛也沒辦法說了,這個時候只有靠你自己用心來會了;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在一切處應生無所住心。無住之心,也就是說,你舍去這個法你就是偏執了。

  聞信,我們取相之後,就變成了法,有了法相之後,就有了心相,我們的聞信出來的一刹那,能取了所,輾轉相續,如男的叫能女的叫所,男愛女叫能所,不斷的相吸互相纏綿,時間久了呢,叫他破就很難破了。所以破我執法執不是一件很簡單的問題。所以我們應從般若上從根本上去下手,而不需要從法上下手。如果從我執下手,我不取心,我人不動,不動妄心。你不動妄心,很多法在哪裏,你做得到嗎?你眼睛閉著,說什麼心也不動,還不是在哪裏打妄想嗎?什麼心也不動不也是個妄心嗎?法太多了,你心中自古以來,就向外找,你想不找怎麼可能呢?他一下子做不到,法跟能是一體的,不是我們能夠當體空掉的。我們要通過修行,不取非法相就起這個作用。若心取相若取法相,前者講能後者講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所之外還有另外的那個體是個妄體。在因果上講就是能所起用;沒有一個妄在起用;妄永遠不起用,妄只是個緣,能讓我們的能所産生一個因果。比如我看到佛像,我起嗔恨心,嗔恨心是緣,能所起報,並不是妄在起用。妄是一個緣起性空的體,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,但是這個不存在的東西,會影響到我們將來。佛陀叫你心取相不要取法相,你會生出一個什麼樣的心呢?不取心相,不應該有我執;不取法相,不應該有法執;我心要保持清淨,對一切修行我不執著了;不取心相,變成頑空了。佛陀就知道我們會執著于這一邊,我們要不講後邊這句話,我們肯定會這樣想。不取心相,能不要執著,不要起法執,你打坐啊、修行啊,不要起執著;意思是我要放棄,一放棄,你想能所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豈不還在那個地方嗎?最後面“若取非法相”這句話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,才是如來真正的慈悲啊。也就是說不可以執心,不可以執有,不可以取相,尤其是不可以取非法相,一下子把我們的法立出來了。如果不講不可以取非法相,我們就不肯修行了,而一說“不取非法相”馬上修行就出來了,爲什麼呢?原來打坐修行都是很重要的,只要無我執就好了,我們修一切法無非是破我執而已!念阿彌陀佛,“不取法相”,得我不念佛了;“不可以取非法相”,得我還必須念佛,只是不執著而已。你念念不住故,前念不住,後念不住,中間不生,刹那刹那的不就空掉了嗎?身口意空掉了,中間也就是現在過去未來都空掉了!盡虛空遍法界全部空掉了!念的這個阿彌陀佛是法,是能。念念不住是不舍不離不棄。你能念的是法空,法念念不住,那不就是法界也空掉了嗎?那個能也念念無所住,能不就空掉了嗎?所不就空掉了嗎?中間法還在那個地方。通過這個法修行,能所俱空,我相、人相、衆生相、壽者相自然斷掉。所以,法空一切空,如果你能空,心就空,法空法界就空掉了,法就是法界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念所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所,所就是法,眼耳鼻舌身意,就是色聲香味觸法。能所雙亡,叁輪體空,是法的本身,非法相的法的本體。在你的妄不住的時候,你妄變成什麼呢?你的妄就變成了清靜的聞性。就是佛性。你法不住的時候又變成了什麼呢?平等的妙用。無住就是妙用。妙用就是報身,清靜就是法身。聞性轉爲法身,法界就轉爲報身,你這個念念之間這個念就變成化身,化身是了不可得。它是具有二體,第叁體是應衆生而建立的。我們在六道輪回中才有化身的顯現。沒有六道輪回,哪有化身可得呢?現在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,念念不住,就是心自破。法不住,報身現前。中間那個我能念的,就是度一切衆生,讓我們的心不斷的趨向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衆生相、無壽者相。

   我們每個人差別的能相和所相從哪裏來呢?你看,我常福是出家人,因爲執著于我,就有我出家人的相;執著于法,就有我現在的境。此境此相本來是所和能,因爲你執著了,能所就變成依正。依就是依山河大地;正就是你建立的這種形象,出家在家、男女好醜,這個能逐漸成形,我執法執堅固,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出來了。我,就是我的見這個能見之體。我見生二相,就是我跟你對立的二相,叫做我和法,即我見和法見,我見和法見都叫法。我和法叫二立,就是立兩個相,其實還是叫做人。我也是人,你也是人,這兩個之間都由妄見而生,這個妄是獨立出來的,就出現了二身。此二身出來是什麼呢?就是正依,正報與依報。我們在這個世間的正報與依報是惡業凡夫啊,極樂世界是依正莊嚴,它是佛見,它的依正是阿彌陀佛,依報是功德成就,正報就是阿彌陀佛。大家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得依正莊嚴。就是說,你的心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,你的身體跟法界是同體的,隨念隨現,你在西方極樂世界說花,花就出來了,說吃飯,飯就出來了。但是你心不開的時候就執著于吃飯、穿衣、睡覺。如果心開的時候,一切法現前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你的身,你的身就是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就是你的心,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。這本來要圓成佛道的時候才有的。如果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是絕對沒有的。

  在此世界也有依正。什麼叫正呢?就是我,男女好醜,這是你自己的分別心,這些相在你面前叫做正報。依報呢?爲什麼我不是天人呢,爲什麼不在在地獄呢,爲什麼來到人間呢,這個世界爲什麼不是琉璃世界呢?這就是依不一樣了。叁界都是因爲執見而成,就成爲形狀,固執成形,任何東西都可以固執成形。我們現在的執著形成果報。你現在所有見到的東西都是妄見裏面的執著。如果你沒有堅固的執著,你怎麼會生出好和壞、善和惡呢?所以呢,外面所有的東西都是你妄執裏出,如果懂得佛法的人還有什麼怨天怨地、怨他怨自呢?都是妄執裏面出來的嘛。這兩種妄執成相,相的本體並沒有錯,妄執堅固,如果你相松開來了,這個相隨即即變,識能跑你相就會變。在依報裏面講,今天是九江,明天可以到南昌,南昌、九江難道不是相嗎?難道這個心裏面不是我嗎?你的身體,一歲、兩歲、叁歲、四歲逐漸逐漸的老了。你今天快樂,明天煩惱,煩惱和快樂的相都是不一樣的,所以你的正報都會産生變化。今天很快樂,你的相貌就紅光滿面;你明天煩惱,就滿臉煞白。這個都是因爲你心裏面的我執不一樣,如果你跑南昌跑九江,你依報也變掉了,九江、南昌不都是依報在變嗎?你正報難道不在變嗎?所以正依都在變,你每一天都在變,都在妄識裏面變,所以你每天刹那刹那都在變,沒有東西能住得下來,本無住故。執著有就生將來的果報,因執著成相。如果你不執著了,誰還變啊?體相本來清靜故。不管怎麼變,如果你無有執著,走到哪個地方都是清靜的。爲什麼呢?此相不礙此體,此相不礙此性,此相並不障礙我們這個本來的體。心不動,諸法就不動。所以不舍相,這個相裏面才能夠去修行,修無住之心。了知這一切相是無住之體,了解這一切相從我心中顯,了解一切相本來清靜故,本來變化故,本來是我的依正莊嚴故,但是你執著了,就變成依正汙垢的境。依正本來是莊嚴的,因爲我執沒有破掉。如果你我執一破,這個世界馬上轉成西方極樂世界,就是那個妄見在作怪。我現在看到你,是我的依,這裏面建立二相。人相就是二邊執。我現在跟你就是二相,就是我執與法執,我執也是空,法執也是空,皆由妄心中生,哪有個你和我呢?如果我達到一定的境界,我坐在這個地方,我絕對看不到你了。爲什麼天人看不到你呢?爲什麼地獄衆生看不到你?因爲你不是他的依報啊。如果你有一天是他的依了,就一定能看到你。如果你要是看到國王,那也是你的依。如果你看到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也是你的依。所以這種依,不是對立有個人存在,沒有人,沒有我、人、衆生、壽者,無非是人相而已,就是對立叫人相,人相是一個心裏面顯出兩個相出來,這個人相並不在外面,是我們一個心裏面出來的,我們都是虛妄的。所以在這裏面見到好的、見到壞的,都是你的心而已。既然是我的心,善的惡的都是我過去的妄執而起,那你對你的善惡有什麼不滿呢?人家對你惡也好,對你善也好,有什麼冤枉呢?你心自然就不生了。所以,看到車子把人家壓了,啊,這是我心中的惡啊。如果我是天人就看不到了。如果我是吉祥之人,那就看不到了。對于修行的人應該怎麼辦?不住故,你只要不住就是清靜的啊。

  講金剛經是開…

《《金剛經》系列開示 54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

菩提下 -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