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果,一定会有很大的利益。就像憨山大师有一天,忽然身心脱落,整个世界空掉了、虚无了,虚无之体啊!以后你自己跟实相相应了,可以来度众生啊,但如果你自己不这样做,还是随着自己的习气毛病,吃饭穿衣睡觉,好吃懒做;又不肯干事,你一天到晚就为了吃,为了穿,你一定要这样为儿子孙子房子拼搏一辈子,有什么话说呢。
120岁出家为何也不迟?喜欢给别人讲也是一种妄?觉后起修的状态有何不同?
如果大丈夫立出来,所有的妄心都摒除掉,120岁出家也不迟啊;身体的这个妄心啊你管它干么呢?120岁出家也不迟啊;真心里面没有寿命啊,一旦你悟到了,马上就会想出家的;道心马上就会生出来了;为什么呢?你已经找着道心了,已经找到这个体了找到修行的感觉了,知道怎么去修行了,你马上就有受用啊;随便在大街上走路,一观察你都会有受用。因为我一直在思维这个问题,如果这样会怎么样?如此不断地观察思维与道心相应是很快很快的;你找到这个道心与你心相应的一刹那,就非常不可思议了,如果你不断的相续,那还得了是不是。与世无争了,不要给别人讲,不要给别人争论,我现在给你讲,你不需要给别人讲的,你先修一段时间,不要急迫的给别人讲,你就变成妄见。我在讲的时候,我内心确实是想这样做的,你也想这样去做,那你就跟他相应;你不要讲,我懂得这个道理将来告诉别人,那你就麻烦了,妄中生妄啊,好像知道好多似的,其实无非妄见,无非妄中生妄而已。跟实相相应,经过观察跟慧相应才对啊!戒能生定,定能生慧,定就是思维观照出来的,观照生实相啊,实相就是慧啊,跟解脱相应了。如果你不经过观照,你实相不能现前,那个文字就变成妄了,观照体都是妄的,到实相体才是亲证啊!其实真正的修是很轻松的,越修越自在的,是非常快乐的,不是很辛苦的。只要你一念觉就可以了,一念妄舍去了时候,当体即真;你就坐在这个地方如如不动,当体相应了;吃饭穿衣睡觉,一直守着那个心,一切外缘都摒掉。
如何每天观照于体?如何能在法里面,证得法的妙用?
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不允许出家人做事的,出家人不干活的,干什么呢,每天观照这个体,他每天生活在这个体里面。那我们要做寺庙,其实都应该开了悟以后来做的。现在还没开悟就开始来做寺庙了。从我内心来说我没有想做的体,我有个殊胜的地方是,都是别人来催着我做,但我有这个心在说明我还有一分善根在。如果你还没有出家,就想去当家啊,做寺庙啊,那你就完蛋了,你本身就在攀缘之中,怎么跟智慧相应呢?有机会你能够一天两天如是观照,如果你要这样的去闭关,这叫做初关,观照的时候叫重关,你闻到法的时候就是初关,然后你一天出关了就不可思议了。重关就是你在思维,你已经找到这个关口了。然后这个关口你不断地去进去,这个法的受用就现前,有一天你就知道法的妙用。一旦你得到法的妙用以后啊,那你在法里面,那种快乐那种自在,那种解脱。
出家人为什么会活得好累?学佛三年何以佛会从眼前跑到天边?为什么还俗的人最难度?
现在学佛的人,刚刚学佛很欢喜,学佛几天就会烦恼,刚刚学佛的时候有神秘的现象,学了一段时间以后就疲倦了。以前到庙里来挖土啊,干活啊,特别有劲。我以前刚刚到无量寿寺来挖土啊,那后面的山,那些地都是我们自己挖的。现在我叫你们去挖地,挖得了几天吗?那个时候一直是在挖,那个寺庙从做,从头到尾都是我们自己搞,现在呢,为什么现在都不愿意了呢?学佛三天,佛在眼前,学佛三年,佛在天边。佛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。出家人也是这样的。刚刚出家,头一剃欢喜啊,我终于出家了,好清静啊,好解脱好自在,好快乐啊。学了几年以后呢,就是这样子嘛,没什么意思啊。到最后疲倦,拖着这个身体,啊好累啊。到最后面,啊学佛没有意思啊。怎么办已经出了家剃了头了,又不能还俗。还俗的出家人都没有什么好报,为什么呢?因为出家还俗不信因果是非常的多,他因为什么都知道了,他就很无所谓,不像在家人他知道一个因果,他内心还很慎重,出家以后再还俗,那就麻烦了。因为他在庙里住过啊,他什么都知道啊,回家是一肚子知见就出来了。所以出家还俗是最难度,最麻烦的一个人,像这样的人很难度。又不能还俗,还俗又没有意思,但是在庙里面过一天又那么累,那就这样过吧是不是。在家里面还可以讲讲是非,还可以谈情说爱,在庙里面这些东西都没有,如果你不精进修行,对法上面又没有兴趣,那你学法多累啊。那你这样下去还有什么信心啊,所以很多出家人学佛学到后面,一点味道都没有。在我们这个地方讲法当然要好多了。外面很多的,简直在庙里住得无聊。他觉得庙里一点意思都没有。每天赶经忏赚钱,过一天算一天。心里面又没有法,念阿弥陀佛念一个小时,啊终于念了一个小时,获得一点清静。每天打板的时候强行过去多累啊。每天早上拖起来上殿,一下子又拖你念佛,一下子又拖你做这个做那个,你觉得好累啊。你被人家拖那就麻烦了,那你出家很累很累的,你要主动啊。这样的出家一辈子那很苦啊。在家里还有父母来安慰你,你出家了哪个来安慰你啊,没有人来安慰你的。寂寞之中也没有人来安慰你。这样的出家就没有意思了。
怎样观照于自己的信心?为什么有好些个出家人对法上的信心会退失?信心退失的现世果报是什么?
所以对法上面要生起信心,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行,一旦你学佛法觉得好累的时候,你就应该回光返照,这样的下去不是个路子。贪后面有嗔,嗔后面有痴。先是皈依三宝、学佛、出家很快乐,很舒服,过一段时间,累、疲倦出来了,疲倦之后呢,把你拖啊拖疲了,反正年纪大了,就这样过吧,痴就是过一天算一天,一直到死。死的时候肯定是不安心的,死的时候就很累,他平时对法上不感兴趣,所以在房间里面搞自己自私自利的东西,然后心不光明磊落,所以内心藏了很多污垢,所以到死的时候他放不下来。所以有人说,哎呀我看到那个出家人老了死的时候那个样子,我才不想出家呢。那是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讲的。真正修行的人,他死的时候一定很自在。
“跟法性相应的一刹那”其背后表的是什么理呢?如何能够使这一刹那相续下去?何谓妙光?光之内射与外照有何不同?何以妙光内照?我们如何截留了妙光而成就烦恼?
所以学佛啊,一定要跟真心相应,所以我们要除妄,要了真如要了了分明,我们要妄尽情空,妄尽了,你的感情也就慢慢的淡泊。我们有止就归于本觉,有止就有本,只要你止进入了,本觉就现前,止本不二故。就像你到房子里面来了,其实整个的房子就已经得到了。房子是本,你到房子里来叫止,止觉即是本觉。但是一念悟入,你就是全部是它。所以藕益大师讲啊,在你悟入的时候,那个全部的你就显现出来,你不信你看看,你在妄心除的那一刹那,你觉得很清静不?那一清静就是跟法性相应的那一刹那。你觉得所有的万物都在变化。打个比喻来讲,在你对外面的色生起瞋恨心的时候,你的色相就非常难看;但是你对色相生起欢喜心的时候,你的相貌就很好看,果报上面也是这样。为什么对色相不欢喜会相貌难看?你对声音起分别将来那个耳朵难看,对香味分别心重那你将来鼻子难看,你嘴巴贪将来变成猪的嘴巴,也很难看。那外面的色,跟我们那个身心有什么关系呢?因为我们这个妄心由外面的色就是由真心所起。没有这个真心,事实上我们现在这个妄还不会显现出来。这个妄虽然是妄的,还是从真心里面那一念迷和觉,因为妄心当体,起这个无明的时候呢是由它而起,离开了它,只要你跟法相应,你这个妄念转出来的这个福报,都一定不一样,你都会欢喜都会清静。如果你对这个真实相生起嗔恨心,你恨它,它会影响到你的妄念、烦恼,一些不好的东西会显现出来。所以这个好的东西,不好的东西,现前上面都是跟这个实相相应不相应。如果你彻底的排除于妄念,跟真心相应的一刹那,你非常清静,这个清静就是妙光。这个光也是那个地方出来。如果你无明生起,你就不清静就烦恼。如果你在无我的时候,清静的时候,跟法相应的那一刹那,你外面显现出来的是清静的光,光是内射,不是外照。不像外面的光向外照,而佛光是内照,向我们心里面照的。我们妄心生起来的时候呢,那个内照的光就有烦恼的显现,其实光是清静的,但是你有妄啊,所以那个妄好像有烦恼,但是一旦妄断掉了,那个清静光还复本源,就是清静的体。所以光是内照,不是外照的,所以我们在接受都用妄来接受,不是用真实接受故。
何谓妄的一刹那?妄的一刹那与真的一刹那是二还是一?如何分证妄的一刹那?何以会有分证?如何能够实现彻证?
在了解妄的一刹那,有分证,首先妄去掉以后真的显现出来,你会产生一个清静,首先是跟知见相应,然后跟解脱相应,跟清静相应,跟法上清静的庄严相应,跟究竟空相应,跟究竟的法身相应。不断的慢慢的趋向这个真实的实相。如果你不修就没有办法。如果你要是修,它肯定有次第在里面。后面讲到,我们金刚般若到底在哪里呢?在次第之中。次第又在哪里呢?次第是讲心。是讲我们的妄心归于真实的那个体,在你一念明了的时候,现前得受用,因为妄心没有断尽就有次第啊,妄心转为清静体,就像化身啊,菩萨啊。在你妄体没有全断之前,它有分证,这个分证过程之中,这个妄体它本身是了不可得,但是我们那个境界里面,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境界。比如来讲,在华严境界,有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乃至于十地,这叫次第。我们的金刚般若,我们的实相在哪里呢?就在十地里面。离开十地,离开这个三贤,离开我们现在的六道,就没有另外的法身可得,报身可得,化身可得,实相可得。就像我们现在凡夫见到这个花,…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35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