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月亮,你把水池里的水看干了,也还是看不到真正的月亮,那是妄的体啊,你一辈子毫无利益的,所以众生执著于此相而住;比如你见到天上的月亮,真月现前,妄我顿消,福德自然具足。如果你见不到真月,所有的水中月,不管多少花样,多少姿彩,都是虚妄不真的。所谓大功德者,都是指识得天月,悉了知水月如幻如化,无执生起。当然如果没有天上的月亮,水里的月亮也不存在啊,因果同时,所有福德全部是来自性佛,此世界你不了解般若智慧的话,在此世界无论怎么做都毫无利益。你就是瞎胡闹,就是乱来;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;一个对闻般若不感兴趣的人,在此世界注定是一踏糊涂的;如果你内心中真正对般若感兴趣,知道般若的重要性,你看看很多人在寺院里修行,认真精勤,修了一辈子,全是修的是妄见,一点意义都没有;如果你要真正的发菩提心的话,一定要与般若相应,否则属于什么?一切福报福德离开般若智慧,全部都是虚妄不实如水中月,空中迹,会有那一天你会明白执着一切妄毫无意义并不真实!
如何舍妄?什么情形下连二乘人都不如,所做事情全部是邪见?舍妄和真发菩提心是何关系?
我们一定要告诫自己“舍妄”,只有你降伏了妄心的体,才能够发出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所以我们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就要闻金刚经,就象我们净土法门讲要闻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一心不乱。一定要“闻”,不是听;闻到般若空性,执持六度,如果这个理不闻得,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邪见、不正见,乃至于边见。这种情况非常危险,连二乘都不如。二乘好怠还执于法空啊,凡夫完全是执于情。阿罗汉住到水中月了知月亮是空的;但我们现在水月是空的也搞不清楚啊,住于这个无明的体,连二乘的人也不如啊;完全是邪见、我见;甚至连不正见都不如,你完全是个糊涂人、迷惑的人,根本什么都不是。
当然这是对大乘人,发菩提心的人来讲,不是对众生来讲的。否则后者可能不仅不能接受还骂你呢。我们现在讲金刚经,如果不这样讲,不这样呵棒的话,不能促使你发出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。
流转生死是假的吗?究竟如何出生死呢?如何取得寂静之乐?真了解苦的体才能发真实菩提心吗?
发菩提心,首先了解苦的体,因贪嗔痴而起种种烦恼,粗惑烦恼八十八品,细惑烦恼八十一品,无明烦恼四十一品,粗惑是直接见相而生的烦恼,细惑烦恼是经过微细思维寻伺比较辨别后而生的烦恼;比如我看到你而生烦恼,属于粗惑;然后产生记忆力,依记忆思维攀缘寻伺而生烦恼,属于细惑烦恼。粗惑是对于贪慎痴慢疑顿障,细惑是对五种我知见利障,因为顿利障烦恼,重复的造业,产生苦。流转生死。识是空无体无住,众生无住生住,生妄想流转。无明破了,流转则空。三界即无,佛法现前,流转无非是我们心中执著妄体的刹那刹那生灭相续,无有实体可灭可断,当受者就是流转之苦,因为我见就有人见,就有我、人、法显现;就有分别、取舍,有分别就产生受者,受者就是六道轮回生死。一旦我相具空烦恼即无,无生死得。所以流转生死也是假的。生死的体也是假的,都是个识的妄见,所以我们老是要出离生死啊,究竟如何出生死呢?其实一识妄心本空,生死就泯。不识妄,生死就相续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,以生和灭不生,妄即不生,你自己真实的本来就显现,寂灭现前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的哪个乐的境界。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但阿罗汉执著于这个寂灭为乐,住在法空里面!
如何断妄识?以妄制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?如何当下顿空立见实相?
所以我们要想断这个六道轮回的生死,就要必菩提心,断妄。所以我们现在,以凡夫位而言,就要断除妄识,从相上讲很多很多,其实无非是一个“识”而已。如何断识呢?我们习气重重,不可能一下子消忘,这就需要持戒、清净等次第而行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种种方便法门,无非是要我们降伏其心,断妄去识而已;先以清净妄伏住烦恼妄,以妄制妄;先让我们获得人天福报,为你闻到般若开显智慧,提供前行方便。佛陀教我们念阿弥陀佛、参禅、修密法、持咒等等,这个咒子本身就是佛心,念佛本身就是念的佛,其实这个方便真行持得好的话,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已,有一天当下顿空,妄心顿歇,你就能够立即见到实相。当下你没有二体,一个妄的当下,绝对的当下没有我执我相,法的当下是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但是这个妄识的存在,妄的体在当下的相续还有一个相对的妄识在;伏住妄识让其不动,如果你最终一切不住的时候,这个妄识就会消忘,清净体显,因清净故,伏住烦恼。
念阿弥陀佛当中也有妄吗?如何即能显真?
所以平时念阿弥陀佛干什么呢?以阿弥陀佛制住妄心,不令我们妄住,住在这个妄上而不动,并不是破掉了,你念阿弥陀佛非常清净了,其实哪个妄呢还是极微的细慢,不象我们平时非常的快实,如果你不断的向外面寻求的话,他就象火车飞机一样,一定要向外面奔波,流转的非常的快速;所以你坐在房间里是不安的,这个地方走走,哪个地方转转,心非常的不安。但是念阿弥陀佛伏住我们这个妄心,叫伏菩提心,令我们的妄心产生一种停滞,其实妄是了不可得,识是不会住的,一切法流转生灭无生,我们的住识不了无生不能无住,就会流转,念到一定的时候,你的妄识暂时忘记,你一天相当于半天,几天相当于一天,证明你的识已经极微细了,象我过去在东林寺打坐念佛,那真是很快乐,为什么快乐呢,因为伏住了烦恼啊。坐在哪里,眼睛一闭,一天就过去了,一个晚上很快很快;如果您睁着眼睛打妄想,会很累很累的。同一个时间,为什么自在煎熬二重天呢?伏住烦恼区别故。
你相信你现在确有百千亿化身吗?你和佛的区别是什么?你的百千亿化身和你的修行有何关系?
烦恼是因为相续的执著生死而引起的,我们这一念等于900个刹那,等于900个生死,而900个生死都要受报的,释迦牟尼佛是一念有无量个化身,我们一念也是无量个生死;地狱下的一念有八万四千个生死;我有一天打座,跑到地狱底下,我发现整个地狱都是人挂在哪个地方受苦,怎么这么多人挂在哪个地方,仔细一看,这些人怎么都是我自己啊,每个人的受苦我都了了分明,清清楚楚的。那么多个我在同时受苦,我都非常清晰的知道,所以我们人间一刹那有900个生死相续,地狱里一刹那时间有八万四千个生死,刹刹的相续变异;一旦我们堕入地狱,那是何等的苦不堪言呢;极乐世界你有千百亿化身,地狱中同样有你的千百亿化身,无非都是你的心而已;如果你打坐能够几天等于一天的话,那么可以说您已经初步伏住了烦恼,发出离苦海的菩提心属于信位,伏住烦恼清净心属于住位;我们现在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发菩提心的信位菩萨;我们不知道,发菩提心的体就在我们持五戒修十善里面;大乘伏菩提心与众生心相应;小乘伏菩提心与自己的清净心相应;这二者都是菩提心的一个体,……
阿罗汉的“识”是怎么样的?有何难于突破之处?
阿罗汉以寂灭为乐,还有一念无明妄识;以虚空为住,还是没有粉碎虚空。阿罗汉不能得到利益众生的大利益。
何谓“妄识”的快乐?此类快乐的引导与修行何益?
我看到有一女人,杀猪斩猪腿。很刺激很兴奋快乐,甚至有杀人的快感。
我看到有一女人,烧一群瘟猪。很兴奋很激动,感受特别的一种刺激。亲口得意忘形的说。
有一女人,洗男人的短裤,产生某种如梦如幻的快感。
我小时候放牛,看到大水没了田园一片海洋,大人们都难过,我感到好壮观,好精彩。
上述是典型的妄识的快乐,其实我们的妄识还是给我们带来不少的莫明其妙的妄境快感或快乐,我们无时不在受这种快感或快乐的引导,以妄导妄,津津乐道,何其怨哉?!此妄何足依?何足靠?何足住?为什么我们就这么乐意“依妄而住”呢?
舍利弗挖眼睛布施而生退心给我们什么启示?
阿罗汉因住于“寂静之乐”当中,而很难发真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难发真实的利益众生的心。有住即是相对,就不是绝对的寂灭,离如来的大寂灭海还是有不少的距离。
阿罗汉认为众生太难度了,太刚强难化了,所以生退心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有众生之见,有我之见,当下不能会第一义谛在俗义谛不能圆融胜义谛。认识不到“众生本妄”,众生就是个“妄见”,以此妄而住,自然不见第一义谛。南摩阿弥陀佛。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30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