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言故生实相,名言转为实相没有名言可得,所以小乘跟二乘他为什么不能够证得大乘的教法呢?就是把这个名言当成了实修之法,他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破。他平时住在空苦无常上面,他认为空苦无常就是我实修之法;有的住在缘起性空,他认为缘起就是我实修之法。他把这个名言丢不掉。就像一个人住在家里面,他在外面没有家,你叫我离开这个家再去找一个家他不愿意干。离开此找彼他感到:呀!要发大乘心,意思就是说我要走出这个房门,走出房门他就找不到门了,不知道家在哪里,就是离开故住无有住可得,离开你现在住的地方他就没有住,没有住他就恐怖,是故他就不想发心了,他就不知道这个法上无住道理。其实你现在这个故住它只是个名言,就是这个家本来没有的,这个法没有的,你非要执著于这个名言,执著于法就是立名为家了。要没有遇到金刚经就很难破除他心中的名言。是故佛陀讲,他就问了:怎么样降伏其心呢?就是这么一个道理,所以要知道缘起就是实相之体,一旦你认识到这个问题,就解脱了。金刚经里不是讲吗,如来说凡夫非凡夫亦名凡夫,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,实相非实相是名实相,他说你现在看到的凡夫并不是凡夫,名为凡夫,这个名为凡夫这句话非常的有妙意,名为凡夫就是实相,知道吗?实相就是真体,离开凡夫这个名言,名言这个体它就是实相,了解这个实相体就无法可得,就给它起个名字,就是不可以执著凡夫这个体,不要认为真的有凡夫可得。不是凡夫就是无住实相,知道吗?众生非众生是名为众生,非众生就讲应无所住,是名众生是代表这个因,不断、不灭此处、不坏此处、不坏此体成就彼体。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者实不去,生者实是生,也就是说、西方极乐世界实质体就是这个地方,但是你绝对不能说这个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。在名言上面建立这个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那就麻烦了。是名众生,其实啊不是众生,建立无住之体,这个无住之体极乐世界就建立了,佛就建立了;所以这个世界是不住之体,无念之体,你知道了当下安心了。如果你执著认为有个众生可得,这个众生就是佛,就把妄见当作真了。一定要先知道非众生,如果不知道非众生,你就麻烦了。把这个众生的名言要把它破掉,你不能说我们离开缘起寻找实相是错误的,你说缘起体里面缘起的相就是实相那是错误的,一切相都是妄见。相上无相则生实相。
如何对妄想起观?如何入佛知见?
我们现在坐在一块就是妄见,无始以来流转习气,无明就生起来,既然无明生起来就是妄见,我知道这是妄见我不住故,这个妄见的体就是实相。我说你无住但是又不能离开这个体。就像我们前天讲月亮一样,跟月亮同转的时候它就是真如实体,如果你看到跟月亮转的时候,看到他有生有灭,有生灭是你的妄见,你离开妄见外面就是实相,你有妄见外面就不是实相,妄见不是实相。什么叫妄见呢?在实相里面另外见到一个我识,意识的识,识就独立出来了,识不在你那边也不在我那边,完全是个妄体,你不能说我的识在你那边看到一个识,为什么你那边的识不自见呢?你不能说识在我在边,如果在我这边应该有你们呢,为什么我自己不出来呢?不出来一个你们,非要看到你们才有呢?所以我这个识也不在你那边也不在我那边,是什么?是妄的,不可得的东西,现在你看到我这个缘起是妄,是你的见而已,是你的识在妄动,但是你离妄即真,我们那个觉里面闻到了,外面全是实相。所以不执著于妄,首先要信。信就是佛的知见,在佛的知见生起的时候,不断地去妄,你一刹那时间,你在回光返照的时候,一照到你这个妄不真实故,寂灭即现前,这个境界叫入佛知见。入佛知见跟悟佛知见还是有距离的,入佛知见去妄即真,这个真显现大家都是佛。但是妄里面有没有众生呢?妄里面没有众生,妄想的那个妄里面是没有众生的,只有妄念在,妄念去全是实相,外面还有众生可度吗?外面都是实相嘛。社会上有句话就叫借假修真,假着这个假体可以悟到真心,悟到真心之后就是舍妄,你一念观照外面的真心的时候没有众生全是妄见而已,识里面也没有众生,全部都是妄体,其实外面都是真的,提起真见的时候,安住真的时候,妄一下子就静了下来,一下寂灭了。你自己呢换个位子,一换位子,换到法界里面去了,真如自性就显现出来了,此时就会显现出不可思议的妙境!
顿悟的一刹那是什么样子的?
像社会上讲的用心会于世界,我们现在是与根尘相应,一旦你根尘脱落的时候心就显现出来,心与实相相应的时候那一刹那什么境界啊?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,知道吗?那个根尘脱落虚空粉碎,整个的世界变成大光明藏了,所以我常常讲:我们跟佛的关系就中间有一层宣纸,非常薄的一张纸,一旦把这一层薄薄的妄脱离掉,大光明藏立即现前。这一层画就是识,那这层识就是我们的一个念,尽虚空遍法界就这么一个识的妄见。这点妄是对念想说的,念念念念有一天为什么叫顿悟了呢?顿悟的一刹那是什么样子的?这个念是极微极微的小,一旦啪的一声断掉,整个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么一刹那,很快就现前,所以我们断妄即真,你妄断了整个世界就是真的嘛,第七识打断了就证悟了,所以有人搞了一辈子就是搞的这个,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刹那时间就断掉了,那极乐世界大光明藏就现前了。如果你不断,你从来没听说过,你跟它就不能相应啊,跟智慧就不能相应啊,如果你知道了全体即是啊,所以光明显真呢,就是说你看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你妄自灭,自己会断的。所以要知道缘起是实相,离开缘起没有实相可得,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缘起里面正好是觉悟啊,让我们觉悟,能够识到自己的本性。
缘起如何与实相相联?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?阿弥陀佛在哪里?
在前面我讲的是佛,佛陀是这么做的,佛陀在此世界现缘起现众生相,其实啊他是实相体,他来了我跟你说释迦牟尼佛来了,他现缘起,如果我们到释迦牟尼佛跟前他现的就是实相,缘起就是实相,我问你释迦牟呢佛有没有缘起之念?他绝对没有缘起之念,但是他确实有缘起相,所以他证悟的体啊就是缘起相,是实相体。如果没有缘起哪能生实相?如果实相与缘起毫无关系,他怎么来的呢?佛怎么来的呢?佛陀到我面前是什么呢?就是缘起,如果佛陀没有来只是个缘起的生处,佛陀本来是无来的,缘起而显,没有缘起他不能生,他没有这个相我们怎么去看佛啊?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不会显现在我们空中呢?因为我们注重缘起,他再生这个体的话,那我们不是头上安头吗
我们现在这个缘起本身就已经多余了,还加一个另外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现前,那么我们还在妄处去找了,就叫头上安头,其实我们的缘起里面已经有了它的实相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在空中建有的,空中立有之法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,就在我们这个缘起里面。离开缘起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可得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实相,但是我们怕有实相是空的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显现出来。所以实相无相亦有相,空有不二的体。我常常的想,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来此世界,为什么阿弥佗佛不来此世界,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刹那时间照十方国,然后里面现无量的诸佛在他方世界示现成等正觉,为什么阿弥佗佛自己不来呢?阿弥佗佛在哪里呢?在光里面,光就是阿弥佗佛的这个体,他如果出来以后呢,大家认为,咦,阿弥佗佛还是一个相,释迦牟尼佛示现就已经犯了错误了,他就因为示现我们还在六道轮回之中,阿弥佗佛再也不能示现了。阿弥佗佛无非是讲释迦牟尼佛的本体而已啊。阿弥佗佛正好是释迦牟尼佛示现他本身,他的本来,“若人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你说阿弥佗佛倒底是什么样的呢?阿弥佗佛四十八大愿愿愿是为了度众生的。他自己有没有相呢?他那个三十二相还是他自己的愿里面建立的一个方便而已。事实上他无相。无相正好把释迦牟尼佛所圆寂的这个体显现出来了。讲阿弥佗佛就是讲释迦牟尼佛的实相,来了去了那是一个方便而已啊,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,其实就是到他的实相。如果释迦牟尼佛是真的,那我们现在就应该成佛了,为什么还没有成佛?他是以相来示现的。我们不了解他无相的道理。如果了解无相,无相才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的本身。如果你不能够觉悟到这个道理,就麻烦了。所以净土法门跟这个金刚经,是非常的吻合。它没有任何遮止,直达直指。
释迦牟尼佛来此世界,以凡起观,以凡夫的相起观照门。观是思维的意思,照是照著的意思。他是王子出家,示现成佛,王子也是众生的关注之人啊。一切众生都看着国王啊。观,观佛可以观到自心。照,照着佛,肯定是善根啊,佛稀有啊。观,是思维,他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呢?所以释迦牟尼佛依众生的观照门而建立种种法,并不是佛来观照。佛陀应众生的观照体而建立了一切法门。众生好奇,咦,怎么还有佛呢?他马上起观照,起观注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以般若之力,以光明之力,以本心之力,应众生心。就是吃饭、穿衣、睡觉,吃喝拉撒,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本身。你看,观经里面讲,孝敬父母、尊重师长,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个东西,肯定跟阿弥佗佛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关系。绝对不是说用神秘的态度把我们带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为什么孝敬父母就能够往生?因为这个体跟阿弥佗佛这个光明相是相应的。因为相应故,因为它是理事圆融故,它是自他不二故,它是因果同时故,就因为因果同时,我们这个因跟佛陀的这个果德它是相应的,凡圣是同体的。你这样做的时候正好跟它这个体相应。
所以我们在此世界,持戒、修行、规矩,这些东西,是祖师所定,是佛所定。像持戒,认为这个戒就是佛心中生,持佛戒就是持佛心。此佛心无相故,此戒故无相。但是我们…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27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