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心成金刚智慧心,我们受用妄识不觉才是我们真实的造业的一个体,外面东西从来不会造业的。造业的是我们的心中的妄识,我们的妄识的活动力----牵挂、执著、烦恼都是妄识的作用,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东西现前,叫做色相、声相等,如果我心不动,那个色等六根六尘本来是如如不动的,平等一性,分别只是妄识在分别,但是你跟他相应,产生心里的互动,那叫事,如果你心里不互动,他永远是理,一切境都是纯理,事都在我们心觉迷之间,觉了迷了不在外面;成佛堕落只在一念之中,只要我们心不动妄,理本如如,理就不动;事上就会圆满,这个理是不可思议。
为什么说走路是心在走?我们到处拜庙参访,看似是身体在跑,此地彼地在交换,其实是心在跑心在交换。为什么?
但是我们现在看到长短高低,男男女女,都是我们的内识魔在作怪,都是我们心里在活动,所以为什么大千世界唯心所造呢?你看到的所有的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都只不过是你心里的分别妄想而已,所以那个叫做事,外面是没有事的。我们走路是什么在走,是我们心在活动;如果你心不活动,你怎么会走路呢?佛陀的心里没有病了,所以他就不走,他坐在那个地方,走而无走,他可以坐三大阿僧祇劫,他一念可以经历三大阿僧祇劫;为什么呢,他心不动了,我们不要三大阿僧祇劫,几个小时就很累了,但是佛陀绝对不累的;不象我们一天到晚焦虑不安,东扯西拉,东跑西颠,这都是我们心里的妄识作用,其实外面没有东跑西颠的体,是我们心里面有个东跑西颠的体,所以心乱则外乱,心乱了外面好象也乱的,所以我们到处跑,无非是心在跑而已;大家想一想,你心不跑,那有外面跑的东西呢?你心不动,怎么动,动也无动啊,你讲?全部是你心在妄想而已。
从修行的路径上区分佛有几种?佛陀的受与我们的受有何不同?何谓相对的受?何谓绝对的受?为什么说无分别即清净?无我即无分别?无我无分别即是绝对的受吗?
为什么呢?色受想行识,这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呢!五分法身就是“佛 法 僧 解脱解脱知见”,这叫五分法身一起证,五分法身圆满了,你就是究竟佛,如果五分法身没有圆满,那你叫分证佛,如果五分法身没有觉,那你叫做相似佛,象阿罗汉就是相似佛;如果依实相在观行之中,叫做观行即佛;如果你明了实相无相当没有破妄识只能是名字即佛,名字进入了你的心,你只是悟到了这个道究竟理,其实是不能究竟解脱的;而且还会退失的。到了相似即佛破无明六品安住化城。到了观行即佛,你不观行就会退;名字即佛,还有一个理字即佛;理字即佛,纯理绝对的,没有相对体,因为我们本来就是;你悟也好,没有悟也好,凡也好,圣也好,都是佛,本来都是具足佛性。
释迦牟尼佛是究竟即佛,五分法身一起证,才是究竟的法身。佛陀证悟了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大空有不二之妙德,你想一想,佛陀安住真如实相,“释迦牟尼佛到底在哪里”?佛陀无所来亦无所去,就是实相故啊,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本来的真实相,清净之体啊,清净法身,色声香味触法本体就是纯理,理必有事,受就是报身,报身庄严;报身就象虚空,虚空就是什么呢?虚空就是种种名言大悲心。如果没有虚空,哪来空中楼阁呢?没有虚空,怎么去利益众生呢?虚空量周沙界,所以象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,都在虚空里,世间虚空有二,有障碍虚空,无障碍虚空;假如说地球也叫在障碍虚空,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在里面受,但是对佛陀而言,一切犹如虚空一样,是微妙庄严,对我们确是念念执著啊,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地和虚空,有障碍空间和无障碍空间,都是属于虚空范围之内;大地是不可见的,我们虚空跟大地还是一个虚空,到底大地在哪里呢?大地在绝对处,不可思议妙处,大家想一想,我们这个大地到底在哪里?大地还在这个地方,佛陀的大地就在虚空的不可思议的这个地方,离开虚空没有大地,离开大地没有虚空,极乐世界空中楼阁,大地平整,那个大地就是法身;虚空就是报身,报身跟法身是一体,不可以分开,那么我们现在本来的自性,也就是说虚空与大地,虚空我们的报身受不到,我们的法身大地也觉悟不了,因为大地是我们的法身啊,我们现在在虚空里面,但是虚空是报身,不能亲受报身德用;佛陀的妙用建立了我们现在的妄受,也就是说我们在地球里面,我们在虚空里面,都叫妄受;受这种种业报,我们为什么没有佛陀的哪种清净解脱受用呢?没证到法身,在相对受的体里面。但是也不能够离开,我们本来的真如实相。就是我们的受也不能离开我们本来的体,就是我们没有悟到的那个体,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,佛陀已经证悟了,我们没有证悟;所以六祖大师讲:悟者即佛,迷者即是凡夫,
想:转我们的想魔平等清净无我,想是什么呢?就是分别心,强烈的分别心,我们分别心在心中相续,想叫想魔;佛陀的想变成了清净身宝,所谓的大涅槃寂静体,常乐我净涅槃四德,就能够示现法报化的这个体,现前见清净。本来都是无相体,现在变成有相,想是对于分别来讲的,什么叫无分别呢?就是清净。什么叫清净呢?就是无我;没有我了,哪个分别呢?
何谓常乐我净?常乐我净在哪里呢?何谓无常?常在哪里?无常与常有何关系?无常仅仅是我们眼睛上的错觉吗?我们对身体执著的源头何在?如何根本上破除我们的身执?
没有我的哪个我是什么呢?就是涅槃;大涅槃妙用每个众生心中具足,但是我们众生不了解生死的本体,就是涅槃的体,我们现在都还是迷了佛,佛本涅槃妙用德,常乐我净!众生把这个常乐我净四颠倒,我们现在是无常亦常,以无常为常,我们把这个生灭的体倒过来了,其实倒过来就是;如果你把无常倒过来就是常,把苦的体转过来就是乐;把没有我的体转过来就是无我,把不清净的体转过来就是清净的体,常乐我净在哪里?就在我们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体里面;离开了无常没有另外常乐我净四德可得,这都是名言安立,离开无常没有一个常可证,离开了我没有一个无我可证,离开了这个苦也没有一个真乐可证,离开了这个烦恼也没有清净可证;也就是说你现在这个不是永恒的体,你了解了、明了了就是圆满的体,如果你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体无常不可住故,常就安立在哪个地方;常是个平等的,乐是解脱的,我是清净的,净是绝对的,四相平等一性!
这个世界四颠倒相是我们执着妄见,以无常为常,不了解这是无常,认为无常的相是常,从大从小,小在一刹一念识的无常,大在地球,大者我们生老病死,都是无常的体,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生老病死呢?它代表无常,我们这个念头刹那刹那的变化,无常也叫无住;地球与虚空都是无常的,我们有时候看到我们身体的无常不觉得,一个苹果的无常我们很容易看到,但是地球的无常我们更难觉到,因为这个相续的无常,非常紧密的无常;其实我们念头的无常也代表了地球上虚空里一切无常,昨天今天明天不断的变化,昨天的我在哪里?昨天的地球在哪里?都是代表一系列的无常,其实无常是一,但是我们眼睛上的错觉,感觉到地球是永恒的,乃至于我们的身体是永恒的,认为我们身体还很远长,没感受到我们在刹那刹那的无常之中,所以对于身体非常的执著,对于财名利产生了强烈的法上执著,这种习惯以后,要放下好困难,因为这个东西太顽固了,不是一天二天了,就象我们吃饭用筷子一样,你到西方国家拿个叉子就是不习惯;因为你这一生中一直拿筷子吃饭,已经形成一种习惯,拿叉子就是不习惯;所以你拿筷子特别舒服,拿叉子就是不舒服;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:习惯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得了的,那我们对地球的执著对身体的执著更不是一天二天,我们无量劫来对身体有强烈的执著,非常强大的习气;
计划、老爱计划和无常有何关系?越计划病苦受苦就越多吗?为什么说真正有大力的人根本就不怕病苦?!
我们也知道他是无常的,但是我们还是对它特别的执著;本来是生老病死非常无常的东西,我们也没有办法,就是怕这种无常现前,生怕钱掉了,生怕房子倒了,生怕身体死掉了,生怕自己没地方住了,生怕自己将来没有着落了,老是计划着这些后来的事情,世界上很多东西无常在相续,没有一个东西不是无常的,但是我们会把他安排的好好的,所以有个比丘尼说,我年纪大了,在哪个地方住啊,她就考虑自己住的问题,开始搞小庙了;一个懂得无常的人就会说,在哪里睡都一样,反正都是无常的,死就死吧;在沟里死,在路上死,趟着死坐着死都没有关系的;真正你明了的哪一天,对癌症啊等是不怕的,真明了的人,是不怕病不怕无常的;如果我得了癌症,饿死算了吧;真正有大力的人,根本就不怕病苦;有人治疗我就治疗,无人治疗我就死了算了;我才不会有担心的这样无聊问题,不就是一口气吗?你想想看,我们气断了,不就超度了吗?你自己越放下越是自在,人都是要死的,怎么死都可以的,该饿死的就饿死,该病死的就病死;该怎么死就怎么死?你管他干什么呢?皇帝还有饿死的时候呢,我考虑我自己,要得癌症呢怎么办呢,没人给我治疗怎么办呢?我要准备得钱放在荷包里,万一需要呢?你老是想这个问题,你因为想得太多了,那种牵挂,那种设计,在你心中不断的在计划,那当然你计划一辈子也计划不完;你多苦啊,所以人就这样计划,不知道这是无常的道理,真正明了的人,不怕死亡,死去算了,沟里死,山上死,路上死,怎么样的死法都可以;无所谓的,我常常想有一天我得癌症了,我一个人跑到山上去,不管你们;我才不要你们拿钱去治疗呢。想那么多事干么呢?你老是计划,越计划你的病苦受苦就越多,凡是计划的人他越是怕死,越怕死越是有嗔恨心,嗔恨别人不拿钱给自己治病,嗔恨医生不负责任,嗔恨别人对自己没有爱心,不嗔恨的人怎么想:没有钱没有关系,别人可能还有种种情况吧;死了就算了,干么要给别人带来麻烦呢?告诉别人,没关系真的没有关系。这样你就不解脱了吗,不自在了吗?不就放下了吗?你考虑怎么死干什么呢?所以为什么有好多人,到临命终时那么痛苦?就因为他没有放下啊,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学佛,你没有解脱感,没有自在感,没有放下感,你到病苦的时候,找这个麻烦,找那个麻烦,哎呀,看到出家人病苦的时候,认为病了没人照顾,那多可怜啊;确不知道一个真正出家人的解脱相,是彻底的放下了,根本不把病苦放在心上,所以你不知道出家人的心啊,如果出家二十年后对这件事情非常的清晰,只要你从小出家,没有一个为死而烦恼的事情;只有哪此出家才几年,老了以后才出家的人,这些人没有方向,什么东西都依赖于别人,他不知道自己的事情,他就依赖于别人,以为自己有房子住,病了有人医疗,饿了有人给他饭吃,给他衣服穿,这些都不可靠的,有一天就会饿死、冻死,晒死,都有可能的,如果你知道无常的道理,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这个时候心就放下来了,不考虑死后的事,老想着我要存些钱啊,我病了以后怎么样怎么样啊,这样子在家人很难做得到,出家人就很容易做得到;出家人的内心就是无牵无挂的这个体,在家人他总是认为我病死了多难看呢,一定要有点钱,如果你真正解脱了,你不怕了,死了就算了,就一口气吗,不来就断了吗;一口气多少短啊,三到七分钟之后就死了,你就走了,那么说为了七分钟辛苦了一辈子,牵挂了一辈子,计划干什么呢?就是不知道无常的道理,把常当作无常,懂得了这种道理,你就死心踏地的去修行。不在考虑我们吃饭作乐的问题。那些为了生存活在世上的人们,是邪命。有些人,为什么住庙里呢?是为了有饭吃,有房子住,有衣服穿,不然我才不住庙里呢!有这种想法的人叫做邪命、不正命;在寺庙里给大家住一块,有饭吃,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的,为什么是乞食呢?是为众生种福田的;是为了淡泊名利放下身心的;这个叫做正命;所以我们在庙里有饭吃,有衣服穿,都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的,为什么穿这件很单薄的衣服,又不好看,是为了跟众生种福田的,它让我们内心非常淡泊,让我们明理,让我们的道心生出来。这才是我们的正命;不要活在邪命里面,包括你们居士也是,既然在庙里住着,要把自己当成是出家人,既然是出家人,就是正命,不要为了生存而住在寺庙里,是为了修道,为了淡泊名利,是为了放下,你为了了知无常,不在计划,你座在那里千万不要计划。
何谓真乐?如何证得?如何了苦修苦证苦?何谓苦性的本体?
乐,不以无乐为乐,我们众生把苦呢当成乐来看待了,苦并不是说拿刀砍你,身上好痛,你现在一切享受都是苦的体,但是我们把这个苦当成是快乐,执著于此世界了,这个世界不可以执著,因为知道前面所说的无常,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可乐而言,在你知道无常无执,这个乐才是真乐。你要执著于此世界,那个乐一定是假乐;那个乐很快就过去了;大家想一想,世界上的无常不实的快乐到底在哪里?其快乐有没有变成永恒?不是永恒的快乐都是假快乐,看看电视啊、闲聊笑一笑啊等等这些快乐是无常的;我们虽然感受到一点点快乐,但是他的本性是苦,他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东西,不要执著。如果你不了解无常的快乐的苦性,是不可能获得解脱自在的。三转佛法中的第一转讲要知苦了苦修苦证苦,首先是知苦,了苦,了知其苦性,了知其如幻如化不真实无常;其次要修苦,何谓修苦,不执著了是谓修,没有一个不离执著的修法,没有一个离开不执著的修法,不执著即可将这种无常的苦性转化掉了;第三要证苦;证到苦的体是了不可得,证到乐不可得的体;在心里面发出内在的哪种乐,才叫真乐。你内心在无常的体里面感受到永恒的乐;超越世间的乐,哪个乐才是真乐。所以证悟这个真乐之后,一切世间之乐在您面前已经不起作用了。你就证悟了,证到这个乐。如何证悟?首先要了知苦性本体是苦,然后证知此苦如幻如化,证到所有的苦乐如幻如化的体后,所有的苦乐在你面前都非常的淡泊,亲证苦性变成乐受!南摩阿弥陀佛!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20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