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清晰的,清晰的地显在我胸中,然后我的身体眼睛都是迷糊没有关系,一个非常清晰安定的体在我心中,因为清晰的体而没有热了,没有痛苦,没有烦恼,没有清净没有快乐,这个体就像大地一样,我的心安住在大地那个当下的体里面,那个体就是真实的我的实相。我现在能观的体又是虚妄的,这个虚妄的体断而不断,借假修真;我就把我那个虚妄的体彻底的抛掉了,所以我做佛事,不管外面怎么吵啊怎么闹啊,我都安住在那个体里面,然后再相续做下来,清晰自在的,怎么热闹怎么烦恼怎么外面什么东西都不能干扰我的心,你就安住在这种状态。现在一般人看这个东西模模糊糊的,昏昏沉沉的,住在昏昏沉沉里面,他不知道一念回光安住实相,这个世界实相本来非常的清净,你昏昏沉沉,不过是你的意识,你的妄想在昏昏沉沉,大地并没有昏沉,大地哪里昏沉了呢?虚空啊,山啊,水啊根本没有昏沉,是你自己的妄想昏沉了,你超越自己的妄想你的觉念刹那时间超出去了,然后你怎么做都没有关系了。这个时候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,你安住自性本自清净;安住自性本来自在,只要你安住在自性里面,一切皆来。一切具足;功德就具足,这个具足不是具足恶法;清净的体本来具足。你现在外面什么东西已经都跟你毫不相干;这个体就现前了。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明了这个世界的实相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题目是把所有的金刚经浓缩了,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,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七个字含摄了整部经典。所以说不断的听,不断的闻,不断的了知,我们大家用这种心态明宗的状态修行,知道吧。
讲宗:宗门:宗即宗旨。首先是显宗,什么是显宗呢?这部经典出来,我在跟你讲法,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,你一定要通过闻思修。净土法门叫做信愿行。密宗里面也有十加行法,它有修灌顶法,它都是宗门的一个过程;十加行就是十信;灌顶法,他不修灌顶的话获得不了佛的加持力,有九个次第。禅宗里面讲闻思修,讲般若都通达闻思修。闻就是你闻到这部金刚经,思:思考此体之意;闻是我在闻,闻是信的体,法在你面前你能闻,就是我现在在讲金刚经(后面我会讲到我们是怎么讲的,我会什么样的心态来讲,并不是我在讲,)是法在你心中显现出来,讲金刚经的目的显出了实相,这个实相在你心里产生的过程,就落入你心里面去了,这个叫做闻,然后你闻到这个法以后,实相现前,产生一个思维,是观照般若啊。
而这种观照就是思考,这种思考并不是烦恼的思考,并不是文字的思考,不是绞尽脑汁的思考,不是用意识在思考,是你的觉性是你的慧是你的心在与法相应的过程中,用心思维。不是我在想什么,大脑不断的想什么,打妄想;那个妄想只能跟世智聪辩相应,不能跟慧相应。闻思修,闻是戒,思是定,修跟慧相应;如果你要是:我讲你听你产生记忆,听过后教给别人,这是有问题的。任何一个宗门都有自己的宗。像唯识法门,它也是经过闻思修的,经过唯识的观点,来破,破到三轮体空。明宗就不一样了。金刚经明道它的宗门,就是我们闻到了金刚经,建立闻思修,在这个修的体里面,它有一个作用,每部经典都有自己的作用。净土法门的宗门是什么呢?它不但有信愿行,还有念佛,宗门以无念为宗啊;净土法门恰恰相反是有念,有念而无念;无念而有念。在禅宗里讲叫无念,无念无无念,什么叫无念呢?它以无念为宗,也就是说无念的体,就是没有我,而闻到宗门闻到了体就是闻到了实相,你就是无念了。
如果你闻到了实相,还有念的话,那个就不叫实相。六祖大师说: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,那个念是无念之念;念般若波罗蜜就是没有念。不要以为嘴巴上念南无般若波罗蜜,那个念是意识在念,并不是用智慧。如果你把般若波罗蜜多解开,就是无念的体,那个无念才是真念。比如瓶子里面是空的,那么我们现在念里的这个空,叫念;如果你跟这个空相应,是无念;觉空跟法空,觉就是虚妄的体,你了解空,我也就空掉了,自性嘛,宇宙的实相,法界的实相是没有我的,没有我的话,那么说谁在念呢?你动念是什么呢?叫妄念;我们这个妄念进入到无念的状态,寂灭;你发现自己整个世界都寂灭了,寂灭的时候,你发现还有思维,妙用;那个叫妙用。
我们每秒钟每秒钟过来的时候,自己静下来,在无念的状态,你走路,吃饭,穿衣,睡觉都是妙用。但是一有念的时候,就变成生死了,在无念的时候就是妙用。你不要以为我无念,就不动弹了;不动弹还叫念啊。无念是在有念里面建立的;如果你不动才是有念啊,无念并不是在断灭空里面。金刚经后面会讲到:说金刚经不说断灭法,也就是说不断灭法里面而建立,一定是在现前的相上面建立的,如果离开此相有无念可得的话,那个叫断念,因为是你识里面出来的。此相与实相相应,你的心跟实相没有我了,那你现在走路是什么呢?是自性的体里面本来的一个波浪的妙用,你走啊讲话的声音啊,都是一个妙用;因为声音没有念啊,你走路没有念啊,你在念的这个体还是没有念啊;你安住无念的体的时候,非常寂灭,所以你吃饭穿衣睡觉这叫寂灭法,你寂灭下来。所以这个世界已经圆成果德,也就是说在此世界吃饭穿衣睡觉无非是佛法。所以金刚经里讲一切法皆是佛法,若见诸相非相刚见如来。你要见到这一切相不是相,相从识中来,有相就有识,而此相非相,就是实相。而你就知道你现在走路也是佛法,穿衣、睡觉皆是佛法,为什么?它是一个无念体,无念体就是实相体,既然无相体,这个念就是无相的,既然无念,我们认为有念叫妄识,是你认为有念,叫习气。无始以来,我们执著于这个习气,以为真有,就认为我们现在这个妄念是真的,认为走路是个妄念,其实走路不是妄念,吃饭穿衣睡觉都不是妄念,是你认为是妄念,这个妄念体认为是妄念。因妄念故,认为有一个我在走,所以一个我建立了,建立识,识建立了就六道轮回,而六道轮回也是妄的,并非六道轮回,是名六道轮回;没有六道轮回的;所以从这里锲入。为什么山河大地皆是法身,鸟语花香皆是般若呢?你要知道这个道理,你静下来学佛法,金刚经了解这个意思修行就很快了;你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是明心,明宗,明宗就是明体,如果你明了体就是明宗。
如果你明了这个体而无修,因为宗门是修,但是又不可以说修,因为宗门讲一念的时候,没有我在修。要谈修的话是世间法,世间有修的对立。(在后面判教里面我会说到这一点)在宗门里面没有修的体,如果要讲般若有修的话,我们自性本来就是圆满的,修什么吗?这里没有修。说修就变成渐教了,修的目的就是达到无修,如果你要是有修到最后面还是要无修,修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后面无修。但真无修的时候百事皆非。过去我不是讲吗拜九华山啊,普陀山啊,终南山啊,到最后面呢我不承认,我说那个没有用,为什么没有用呢?我在宗门里边感觉不到他的真实,从宗门里边,从体里面,它不存在的东西。如果我拼命说它有,就变成迷了;在我从宗门里从体性里我知道他是假的。我过去无量劫的修行啊,那个所有的拜九华山啊等等,都是虚妄不真实的,我现在才叫修行;才是真正的修行。有人讲了,没有过去的次第怎么得到现在的情形?因为非要把过去的那个拿点过来放在我们的般若里面,因为过去是虚妄的,因为有的体确实是虚妄的,在你般若体里面看到却实是虚妄的,如果你要把它当作是方便度众生,以妄套妄,在你实相上面确实是他没有的,如果你要强行说是有的话,只能是个习气,也就是说我的记忆里面还有个习气在那个地方;以那个习气为根本的话,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都是这个习气害了我们。如果你是个般若行者,就像六祖大师一样是个般若行者;常与实相相应故,不但此心还有此相能够与般若相应,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一个我存在,所以宗门讲这就是实修者,离一切相,修一切善法。
什么叫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呢?诸法实相,你看到世界上的万法,他的本体的实相,是没有我了,这一切善法自然现前;而这个善法现前是叫什么?叫观照般若,观照般若就是你意识里面已经体会到这个,你还有这个差别法;但是你跟实相相应以后呢,反反复复的一个习气在那个地方,但那个习气非常淡泊了,在你心中非常淡泊了;这种淡泊的习气,还是个“识”,证明那个识没有成立,这个识恍恍忽忽的有时候还来诱惑你。在这个世间,如果你要是明宗,修实相的话,这个世界没有我,没有人,没有众生,没有寿者,没有我见了,我已经破了。你在观察是个实相的我叫妄我啊,虚妄体就是我啊,妄体相续叫法界,妄识的当下不真实的那个体叫我见,我其实完全是个虚妄的,其实没有我;是你建立一个我出来然后生妄见,妄叫法执;我见人见,我你他,有了我就有你了,有你的对立叫人见;有人见就有分别妄想执著,人见我见众生见就体就现出来了;什么叫众生见,分别妄想的体,种种差别的体,高低长短,功德大功德小,都叫做众生见;众生见就有寿者见,寿者见就是六道轮回的生死相续的体,从这一世走到那一世,叫寿者见;从昨天到今天,今天到明天,这个叫做寿者,而这个寿者就是相续;人我寿者都会显现出来。如果你要是跟自性相应,一刹那时间人我众生寿者都不存在了。所以即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如果你跟自性相应的那一刹那,你全部的心会于佛,修这个实相的人,在此世界就是无相无念,法界相上是无相体,念上是无念体,你妄心全断,就妄尽情空啊,顿时你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这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就是无有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就是没有个得没有个失,本来如是;当体即是;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这个叫做宗门修。
我们要辨宗,宗门很多净土宗、禅宗、密宗、唯识宗、天台宗种种宗门,立宗者就…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6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