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6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是立修;像净土法门信愿行。宗门与体不相应故,宗门即邪,就不叫宗门了。比如看一本小说,然后就打妄想跟地狱相应,地狱叫宗门。做恶业要堕地狱,他也叫宗;宗门就是你所修,你所去,你感的那个业就必须有那个果报,此因必果,它的因果同时的。所谓地狱在哪里呢?恶业就是地狱。我们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哪里?当下一念,无我无念无体,无念无体因果同时,就是我们现在的行叫因,我们彼世界的果,叫因果同时;在实相上讲,因果永远是同时的。那我们抽象眼睛看到的因果是不同时的,为什么呢?你骂了别人,还要相续后面别人来骂你;别人骂你是相,你在骂别人是因、是体,此体感召此相,这相已经很远了,我在骂你然后你回来骂我的时候,这个相已经很远了,其实他怨的体就在你骂的那个当下,我们肉眼上感觉那个因果是分开的,好像下次报下辈子报啊,却不知道因果就在你的当下。佛陀为什么一念之间超百万劫呢?你不知道我做一个小小的善事,但是这个果里面是无量的佛果在里面,但是什么时候受报呢?如果你我执很重,那这个果报很久很久才报,下一辈子的下一辈子,九十万个大劫才会受报应。如果你执著放下来了,当下就报,马上就可以成佛。因为因果是同时的,怎么会相距那么远呢?所以觉悟很重要,如果你一旦跟体相应了,当下就受报。地狱离我们也不远;天堂也离我们不远;西方极乐世界也离我们不远;佛的世界法性都离我们不远。因果是同时的,它一定是跟我们在一块的,果就在我们因上面,离因无果,离果无因,因果是同时的,大家悟到了没有?

  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因果同时,你只要放下你的执著,你的因,你的果,就来得快,如果你不放下你的执著,你的果就来得慢,如果你做一切善法,你的执著很重,那你什么时候报就搞不清楚了;如果你放下了你的执著,福德大故,金刚经不是讲了吗?“其福德不可思量。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东方虚空可思量不。不也世尊。须菩提。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。不也世尊。须菩提。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。亦复如是不可思量。”闻金刚经功德不可思量,超越东南西北虚空,为什么呢?没有执著啊;一点执著都没有了;当下你一念之间跟佛相应了。所以菩萨道,修一切善法不著于相,此人就是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因为无心故啊没有我执,就是放下我执很重要。我们这里几个居士烧饭啊,做事情啊,千万不要执著,执著了这个果报不知道什么时候现前;如果你不执著了,当下可以做佛了。你看多好,你一执著你就麻烦了。就是小小的一件善事,不要做多大的功德,只要你不执著就有大果报现前;当下即报。你一执著了,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报了;那我问你:这个善法不能报,就是什么?就是恶法现前。在你做了一件善事,在无量劫以后才能够现前,那你这中间继续什么呢?他骂了我,她骂了我,他说我了,怎么样我了,都出来了;就是恶法现前;因为你做这件善事要很久很久才会报。你说我做这个好事怎么没有报应啊;我这么的为庙里做事,为什么没有好报啊?因为你执著啊,所以这个报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现;如果你不执著了当下即福的时候,什么冤解不了啊,自然什么都解决了。其实一句话,你悟到了因果同时的体,就是无念无相。到西方极乐世界若得女人相者,不取正觉。极乐世界没有女人相,没有讲没有女人;此相是我们的心相。到底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白鹤孔雀鹦鹉呢?极乐世界连恶道名字都闻不到,怎么会有恶道相呢?就是说这种相不存在,不能说没有这个体了,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哪有男女之分呢?你看到的都是真实相,不离当下真实实相现前;实相无相,一切相就是实相。所谓男女老少是名为男女老少;现在只是个名字而已;其实它就是实相。把它起名为男子,出家在家,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执习而已,其实它是实相啊。极乐世界有“白鹤,孔雀,鹦鹉,舍利,迦陵频伽,共命之鸟”,极乐世界哪有鸟呢?连鸟的名字都闻不到,为什么这样讲呢?诸法实相,他的体是绝对之体。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问题,在我们这个地方因为我们有执著所以“白鹤,孔雀,鹦鹉,舍利,迦陵频伽,共命之鸟”就叫做“白鹤,孔雀,鹦鹉,舍利,迦陵频伽,共命之鸟”;到西方极乐世界仍然还是“白鹤,孔雀,鹦鹉,舍利,迦陵频伽,共命之鸟”但是你看到的是实相,因为只要你将妄识一除,实相就现前;你的妄想一除,实相就现前。所以我们要明宗,净土法门也好,禅宗也好,密宗也好,都要知道这个道理,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,那就有极大的麻烦;因为跟法不相应故。

  讲宗门,起什么作用呢?我们为什么要离一切相呢?这个宗门他的目的就是要明心见性;见自性自然明心,就是要开悟。明心见性有什么好处,就是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;是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,这种修法才是真正的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这样的修一切善法才是对的;不是这样的修跟邪法相应,就不能明心见性真空妙有就不能现前;俗义谛跟胜义谛不能够合一,我们在二谛法来对立了;我们把胜义谛当做俗义谛来修;俗义谛呢是凡夫,二者对立不能与第一义谛相应。如果你要是这样的修,就是不能够与明心见性相应;不能够跟诸法实相相应;诸法实相是二谛圆融;通达第一义谛。什么叫第一义谛呢?空有不二的第一义谛呢?就是说真如实相,就是佛,跟一切智根本智是相应的。

  后面讲用;它的用起什么作用呢?辩用,用是功德;用:有体有相,有无相之体,无念之宗,它就有他的妙用;种种妙用现前。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,讲阿弥陀佛,西方极乐世界为体,阿弥陀佛为体,光明无量,寿命无量为体;宗门来讲是信愿行,相信称念南摩阿弥陀佛,相信名号功德,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愿行;你这个门和阿弥陀佛相应的一刹那,说体相用,用就现前,破除我见故,破除法见故,思惑烦恼,见惑烦恼一下就断了。你想一想,跟金刚经相应的那一刹那,还有我见吗?我都没有了还有什么识呢?还有八十八识,还有八十一识,还有什么无明?“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”“度一切苦厄”一切苦就度掉了。所以金刚经他的用就是破一切见;我们贪嗔痴慢疑、边见、邪见、疑见、不正见,戒取见种种烦恼,财色名食睡这些所有的东西,在你明心见性的一刹那,全部毁掉,也就是“心经”大妙用现前。这上面讲,把你的分别心妄念全部舍去了,我执法执舍掉了,我见法见舍掉了,心跟色身舍掉了,把我们的分段生死乃至于涅槃舍掉,哪有什么涅槃可得?什么乐啊寂灭为乐啊寂静啊都不要了;因为诸法之实相本体就显现出来,所以我的妄念已经不见了,涅槃已经不存在了;生死也不存在了;你这个大圆镜智现前了,如来真实相现前了,所有体现前了,你这个无明也自然就没有了。“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”一切苦皆脱啊;妄心即舍啊,都舍掉的时候会怎么样呢?大功德现前啊,无分别故,一切恶舍除故,大布施现前,三法忍现前那六度波罗蜜自然现前,忍辱现前,精进现前,同一法身精进现前,禅定现前,这个禅定都是妙用了,布施也是妙用了,持戒也是妙用了,忍辱也是妙用了,精进也是妙用了,般若也变成妙用了,所有现在讲的事情都变成妙用了,随意断恶,随意修善啊,因为什么呢?你悟到了话还不容易布施吗?

  六祖为什么讲话那么透彻那么直接呢?何谓布施无分别就是布施,何谓持戒呢?断一切恶,恶不生。你分别心不生就是布施;一切恶不生,过去的习气不生,你就是持戒;三法忍现前:我忍、心忍、法忍;你见佛就是三法忍,佛的法忍现前,精进现前,禅定现前;这个时候三昧自然。什么叫正受呢?眼耳鼻舌身意已经不在分别了,你已经受法乳了,常乐我净现前,你是在法用里面,寂灭现前。你感觉到自己超越自我的清净法身,一切的名相都已经不存在了,你的寂灭现前,那个寂灭还是个体;我的妄念还现前,这个妄念变成妙用,布施持戒忍辱六度波罗蜜自然现前,像光一样。所有的布施忍辱持戒般若,我现在给你讲法的这个般若都是跟我们自性的实相是相应的,这个时候无论你在此世界怎么做,持戒不执著了,忍辱不执著了,布施不执著了,你就不会执著的知道吧,你有了大相,不会对小相执著。所以方便给人家说,大和小的问题,对你自己透彻明了了,你所做的一切事,和你的真如相应了,圆融了,融合了,融成一体了,这个时候你怎么做都会融恰的,所以做而无做,无做而做;自然无执。你做了自己会无执,因为了知实相故,自己会无执的,因为他本来就是无执体,本来就是没有执著的。当你布施有执著的时候,你就迷失实相,你布施还不如去无分别呢。

  你无分别就是大布施,人超越的时候,你像济公可以摇头摆尾的、穿得破破烂烂的,睡在马路边上,你说他不持戒吗?持戒的体是无相的,如果你不执著了,你的布施就现前了,那你到哪个地方都是布施,都是持戒;坐在哪个地方都是跟观照跟实相相应的,你在这个世界上面,寂灭为乐。一切做了一切没有做,他做一个乞丐可以,做一个皇帝也可以,在这个世界上非常自在。但是我们要用到纯熟了,把这个自性用到非常的熟悉了,这个时候你才能够起妙用;如果你用得不熟悉,那你一布施做点善事,就会执著,我做了善事,我对你这么好啊,你马上就会牵挂执著;你再做也没有用了。众生迷惑的人,不了自性故,所以往往做了一点事情就拼命的执著,不了实相故,了解了实相一点执著都没有;为什么呢?实相无相,不执著他就没有相了。比如我做了一件善事,我不执著了,相在哪里?你执著了心中就建立了一个相。过去一个和尚背了一个女孩子,过那个桥,那个小沙弥在后面走,他说师父你怎么背女人呢?想了一十五天才来问师父?“啊,是吗?”因为他通达般若,…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6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