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3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维到常住涅槃,会于佛意,讲常住涅槃必须要讲十方诸佛,讲无余涅槃必须要讲菩萨,讲有余涅槃就是讲阿罗汉。但是呢,不管是佛也好,菩萨也好,阿罗汉也好,大家都不会离开我们,因为十方诸佛是我们的诸法实相、法身,我们难道能离开诸法实相吗?离开这个般若智慧的诸法实相吗?第二个,绝对的庄严清净体。大家想一想,那个绝对的体是什么?一切法的绝对体、绝对的相,就是庄严,心庄严,法庄严。心庄严叫智慧,叫智现前;法庄严就是空中楼阁,种种金银、琉璃、玻璃、砗璖、赤珠、玛瑙,种种庄严。而这些庄严是法庄严,这个法庄严就在我们当下这一念里面,离我们并不远。你想一想,这么好的庄严就在当下的一念,只要你回过头就是,为什么不要呢?我们为什么还到处奔波呢?为什么当下不要呢?所以佛陀说:“升道无穷极,易往而无人。其国不违逆,自然之所牵。”为什么“升道无穷极,易往而无人”呢?那个地方没有人呢?那个地方就是你自己啊。那个地方是绝对的,哪还有人呢?升道无穷极,易往而无人。到那个地方没有人的,永远没有人。其国不违逆,自然之所牵。你相信阿弥陀佛的那一刹那,自然而然的就牵到那里面去了。十方诸佛常住涅槃里面已经安设了这个体,就是说,诸佛不会离开我们,为什么呢?诸佛之法身,诸佛之报身,诸佛之化身,已经圆满,每个众生摄取了。他的报身圆满,就在我们当下。释迦牟尼佛在哪里?在众生念头里面。当下念头的绝对体,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。你什么时候能看得到?告诉你一个办法能看得到,你打坐到一定的时候,你业尽情空,变成绝对的体,就可以看得到了。或者你根尘脱落,你就看到了。只要是相对,就看不到,你对立的,相对,就看不到。所以呢,你要打坐坐在那个地方,不断的进入到绝对的体里面去。到一定的时候,佛陀的报身就现前,释迦牟尼佛、药师佛都会现前,所以呢佛离我们并不远,就在我们当下,当下这一念里面。就在这个粉笔里面,都有十方诸佛。如果你有一天修修修修,跟它同体的时候,根尘脱落,根尘一脱落,粉笔就是你,你就是粉笔,那个时候这个不是粉笔了,用心来会的时候这就不叫粉笔,用眼睛看的时候它叫粉笔,现在你不要用眼睛来看、用心来看,这个粉笔就变成报身庄严,不可思议的。所以呢,你看看报身离我们就这么近。所以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就这么近,他的法身离我们这么近,他的化身正在对着我们,我们正在他的化土里面。所以呢,佛陀常住涅槃,我们无量劫的生死都没有离开过它。菩萨也住在我们这个地方,菩萨无余涅槃,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所以菩萨一切修,为众生修。菩萨的圆满就代表众生心中的圆满。我们心中所圆满的体就是菩萨,菩萨就在我们心里面。持戒,我们心中都有戒体,所以菩萨就在我们心里面。你说菩萨离开我们的心,怎么可能呢?六度波罗蜜,六度是我们自性中本来具足的体啊。所以呢,菩萨要到一切众生心中去,他必须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而这一切六度波罗蜜,还有慈悲喜舍的体,在我们心中本来具足的体,我们都具足了,一切法界众生并且还是平等的。所以呢,菩萨持一戒持一切戒的时候呢,进入一切众生心,所以呢,菩萨正在我们心中,那我们也在一切菩萨心中。只要你持戒,你就到菩萨心中去了,到一切诸佛心中,到一切菩萨心中,到一切众生心中,到十法界众生心中。所以你一持戒,一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都跟佛菩萨呼呼相念,就像网孔一样。我们在菩萨心中,无余涅槃就是当下。天道到底在哪里?我们有三大空,一个是法身空,是大圆圈;报身空,还是个圆圈,法性空;还有一个,我们心空,还是一个圆圈。什么叫心空?就是意识,就是识。什么叫法空?就是相,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相。

  大家想一想,识就是三界,三界就是识,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就是一个意识。而这个识的世界,是一个大识,我们共同一识。识是一个体,就是虚妄之体。我这个识和你这个识,为什么动念头?我为什么见到这个东西动念头?这个念头是法界中本来具足的体。显现出来了,比如我看到这个花,但是是识。这个识没有没相呢?识的本体是没有相的。是你认为有一个我看到花了,是什么起作用呢?是识在起作用。你也看到这个花了,都是识在作用。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这个花,都是识在作用。这个识是空的,是没有实体的。十方世界都用这个识来看到这个花。三界: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,都用这个识来看这个世界。所以呢,我们执世界为识,就是我现在看到花,认为我自己得到了,就产生了妄体,叫妄识。就是在识里面建立一个另外的分别出来,就是差别。比如我、你、他,出现三个,其实三个就是一个识,这一个识呢,认为是三个识,就产生了分别,认为说,我是两个人,我是三个人,我是四个人,其实没有一、二、三、四个人。而阿罗汉呢,了解法界本体是清净的,我们共同一个法身,清净的体就是识空,一旦你证到识空,三界变成一念,就是三界一体,三界就是识界,叫做化身。释迦牟尼佛化身就是住在识界里面,如果你觉悟了识界叫化身,如果你没有觉悟就变成识,就是六道轮回的生死,觉悟了叫化身,就是了不可得,就是三界了不可得,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样,了不可得而可得,可得就是不可得。比如,水里如果没有月亮怎么可能呢?但是你能找到月亮吗?找不到。但是没有月亮也是错误的。就像水不起波怎么可能呢?但是波是真实吗?波是假的。但是呢,那个不起波又是有问题,就像水里没有月亮怎么可能呢?但是水里的月亮绝对是假的。就是说,识是假的,但是果报是真实的。就是说,做恶业,必定有恶报。为什么有恶报呢?水里的月亮既然是假的,但是它毕竟会显现出来啊,我们看到水里的月亮啊,天上的月亮就是水里的月亮,化身是本来具足的。它是虚妄的,但是能够显现。六道轮回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样,虽然是假的,但是果报还是真实的。所以呢,你做恶业,必定有恶业的果报;如果你发愿,就变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,或者变十方诸佛国土的果报,变成大愿的果报。如果你要是成佛了,化身里面有无尽的大悲的果报,报身里面有无量的庄严的果报,这个果报还是有的。佛因就有佛果。法身是没有因果,但是我们觉悟的那个体里面,善恶里都会产生果报,果报还是存在的。所以呢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你什么样的觉悟,你什么样的开显,获得什么样的境界。所以呢,我们这个天道,阿罗汉住在三十三天,三十三天就是识的境界,叫非想非非想天。非想非非想天就是识界。其实每个人的识,都是非想非非想,因为这个体是我们做人的根。就是说,没有识就没有三界,没有三界就没有我们分别识,没有分别识就没有六道轮回。所以有了这个识界,才有三界,有了三界才有我们人道,才有我们种种分别,才有六道轮回。一旦你证到了心空,怎么样去证阿罗汉的境界呢?如果你了解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识,共为一体的话,你只要去观察诸法实相,就是清净。什么样的人会证阿罗汉呢?证阿罗汉必须是小乘啊,他为什么落在小乘不进入大乘呢?因为阿罗汉有清净可得,他喜欢清净,他不愿意度众生。比如你骂我,他不管你骂我的事情,他只管你骂我的本体的清净。他说你骂我,体是清净的,他不动恶念。你讲我好话,我不在乎。他的注意力在哪里呢?是住在那个清净的体上面。所以呢,你骂我也好,你打我也好,你讲我好话讲我坏话,我一概不住,他住在清净体里面,不住善念,不住恶念,唯住清净。就是眼耳鼻舌身意,一切分别相,善相和恶相,一概不住,唯住一清净体,这个清净体是什么呢?这个就是阿罗汉。不像菩萨,菩萨安住在众生心中,以众生的生死为涅槃自性。阿罗汉以涅槃为自住,就是他安住涅槃。所以呢,他这个身体一灭,他有没有真的灭呢?因为清净的本体是不动的。它就还复本位而已。所以,无所来亦我所去,故名如来。阿罗汉,实无有法可得名阿罗汉。阿罗汉身体灭掉以后呢,他就还复,就是他平时所观的那个东西,那个清净的体就是他的身体,他认为整个法界本体就是清净。身体灭了,其实没有灭,因为他的身体的本体就是清净。他不重视身体,他重视清净体。所以身体死的时候,他没感觉到身体死掉了,因为他觉得清净才是我的身体啊,自己还是安住在那个清净体里面,他是没有障碍,他不会多一点,也不会少一点,没有一个去的地方,也没有一个不去的地方,因为他还是安住在当下。就是说,身体灭的时候他没有感觉到身体消失掉了,因为阿罗汉已经在无为之中,没有一个灭和不灭了。阿罗汉安住在清净里面,本来世界都是清净的,哪有什么灭和不灭呢?他就安住清净的涅槃自性,但是阿罗汉有涅槃可得,是故堕在有余涅槃里面。什么叫有余涅槃啊?还有变异生死。阿罗汉还有隔世之迷,他发愿到世界来,他还有迷惑的时候。所以大家在意识中把四种涅槃不断的思维一下,你就进入到一种不可思议定里面去了,你这个时候才知道,啊,这样的修行才有意思!这样的修行才是真正的受用啊!这样的修行才能生出大的利益。你了解这个体,过去皆非啊,就了解了过去的非,现在的真实处。所以回去好好的思维一下。南摩阿弥陀佛!

  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3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