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0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佛那个地方照样还没有灭,这个地方的众生还在这个地方,妙用还照样有。所以把金刚经听懂了,你到毗卢遮那佛那个地方去了,那个地方叫实相,但是实相还是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还是实相。那个地方的果德是什么样的?寂灭的。六祖大师圆寂就在寂灭处,就是毗卢这那佛那个地方,就是我们现在。现在六祖大师是哪一个呢?又是你,又是他,每个人都是六祖大师。如果你把金刚经会懂了,现在安住在这个地方,你的后身是什么?现在我们独立有分别心,还有这个识,我们觉悟了以后就是一念觉性在那个地方,一旦你这个身体灭了,你就到你自己所觉的这个体上面去就见到毗卢遮那佛,你就分身尘刹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一个毗卢遮那佛的身体,一念之间就恒沙世界,跟西方极乐世界遍满十方。也就是毗卢遮那佛、五十二位法身大士,这一切一切的相,都是毗卢这那佛一个人。华严经讲五十三位法身大士,讲十地菩萨的时候,毗卢遮那佛有大愿摄取五十三位法身大士,大愿就是悲心,遍满十方故,恒沙妙德其名为愿,这个愿摄取了十法界所有的众生。在我们因地讲叫大悲心,在果地上就是恒沙妙德,就是他的功德遍满十方。在华严境界叫做地,极乐世界有大地平整,这个“地”就是大悲心,就是法身的妙德。因为他得平等故,在一切众生心想处。

  如果你把金刚经搞懂了,西方极乐世界自成,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的吻合。如果你要坚固的心安住在金刚体上面,金刚般若智慧里面,把六祖坛经安在你心里面,无所得故。不管做任何事情,都是这个体,无相无住。

  在《十往生经》里面讲,就是叫无缘观,一切无缘观是正见,包括“我”也是无缘,安住在无缘的体里面不动。了解这个世界就是一部金刚经,无住之相,一切心没有我,一切法没有我。心离垢故,我即离垢,法离我故,法即清净。心无我故,诸心无常,没有真实的我存在,你心就清净。一切法没有我,那法就清净。

  每部经典,华严经、妙法莲华经、楞严经,它都有这个意思。这个叫“通”。一切经典都叫通。大家以后看到经典应该知道,此相即体,此体即相。看一切佛经就是自己的体,就是自己的生命,就是法界。它浓缩了你自己本来的自性、法身,你内心本来俱足的恒沙妙德就在这个经里面。

  真正修出对经的恭敬,对戒的恭敬,对法的恭敬是非常重要的。这能直接成就你得法的体。

  所以对经不恭敬,就是对自己的法身不恭敬,对经不恭敬,就是对报身不恭敬。你不恭敬,你的妙用就不能现前,那过失有多大呢?特别是对金刚经的诽谤,或者对经典不恭敬的话,严重的堕到无间地狱无有出期。乃至有轻慢之心,还有分别之心,因为你对于法身不恭敬,就等于你心即狐乱,你的心就像发狂一样。对法上你不恭敬,分别心非常强,那你将来贫穷下贱,讲话没有人信,做事情做不成功,身体老是生病、短寿,五德、五种福报都不能现前。

  对经的用就是你现在的用。大家现在坐在这个地方六根俱全,还有一个真实的心,真实的信仰,这是过去不是一佛二佛出世,而是无量劫来在佛前种诸善根故。如果你没有善根,哪会闻到这部经典呢?乃至于四句偈等,过去讲经是四句一偈,四句话为一个偈子,就是说,只要你金刚经里面读四句就称为一个偈子。而这个偈子你听到四句,此人不是一佛二佛出世,是在无量佛面前已经种诸善根,乃至一念生净信者,净信就是闻而信,就是清净的信,你生出了无相无体的这个体,也就是你明了的那一刹那,其实就是你现在会于心的那一刹那,就是如来实知实见。可看出我们今天讲,不知道在哪个佛面前,在无量无边诸佛面前已经种诸善根。我师父讲就是闻到阿弥陀佛这声名号,也是无量劫前在佛面前种诸善根,你才能闻到南无阿弥陀佛,闻到不是听到。你看猪也听到了,在佛面前种了大善根怎么会做猪呢?所以绝对不是听,一定是闻到了。南无就是皈依的意思,阿者是佛的意思,弥是菩萨的意思,陀是一切经咒陀罗尼,就是经的意思。也就是无量寿是佛,无量光是法,无量觉是僧。无量寿是一心是我们的本体,无量光是代表法是正念的意思,无量觉是代表清净的意思,体相用就是佛法僧。如果你把南无阿弥陀佛解开来了,跟金刚经有什么区别?解开之时,此人是无量劫前在佛面前种诸善根。乃至一念生清净心,就是心中无有疑惑,断疑生信。断疑,就是断法界的迷惑,断除你自己六道轮回的生死。我们现在为什么六道轮回呢?就是疑。我们平常讲“疑”好像是怀疑的疑,现在我们不能成佛的原因都是疑体,疑之体和疑之相,疑不是就光怀疑的疑,我们今天坐在这个地方,都因为里面有疑心在那个地方。如果你没有疑,你立即成佛。断疑,当下就获得金刚的信心,就没有疑了。金刚是断疑故,金刚是断烦恼故,疑就是烦恼。你有烦恼就因为疑,疑就是生死,疑就是障碍,疑就是怀疑心。你有贪瞋痴慢疑,都是因为有疑心在那个地方,你有财食名色睡地狱五条根。因为有疑心,你一天到晚痛苦不安、焦虑不安、烦恼种种在你心中不断的打滚,都是因为有疑心。我学佛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有烦恼呢?因为你有疑心啊。如果你没有疑心,你就是信了,断疑生信,信里面是解脱的,疑里面是烦恼的。(如果你没有解脱,一定还要在信上做功课;如果你有烦恼,一定要照得破你的疑惑;断疑能成就生信)

  大家为什么会有烦恼呢?因为疑心太重了。这个疑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。大家想一想,只要你烦恼的时候,难道我会怀疑金刚经吗?有人讲:我不怀疑啊,但是我就是有烦恼啊。其实你没有会于金刚心啊。如果真正会于金刚心,无缘观生起的时候,绝对不会烦恼的。这里的用是什么?就是我们心中的衡量,了解你自己在烦恼的时候,就是因为你有疑心在那个地方。我们要思维一下金刚经,你的疑心断掉,烦恼即断。有人为一件小小的事情,生很大的烦恼,为什么呢?他不会于金刚心啊。你离开了般若智慧,你一点点小事情就会生烦恼,你即使讲得天花乱坠的,但是在那个时候不能用有什么用呢?所以我们的烦恼都从那个地方生出来。真正的有金刚心的话,有金刚之意,心中一点疑都没有,那就一点烦恼都没有。水不动波啊,水里面没有一点波浪,非常清净的。即使有波浪也是清净的。我们利益众生,这个叫波浪,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这个叫波浪,但是这个波浪是清净的,无缘观故。我们要会到经的这个体。

  不知道大家听懂没有,这个“经”字,一定是我们皈依之体,我们应该尊重。我们要断除我们的生死之疑。我们现在就应该体悟到,不能够把它当作是一种学问。这个经上会于诸佛,下会于众生。我讲的时候,你会到了你用心体悟到了,不是感受到了,感受和体悟是两回事。现在人只知道感受,而不知道体悟,体悟是智,感受是情,用感情往往跟识是相应的,而体悟是跟慧是相应的。所以我们讲经的目的,要你体悟,而这部经讲完以后,就像经典上讲,有多少人得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果位。如果你只是感受,讲完以后你一直感动感动,没有用的。因为你不是体悟,般若智慧就不相应,跟慧不相应,那你出门不又吵架吗?又是非嘛,心中又是烦恼嘛。如果你用体悟的话,你慧就出来了,你一出门可能马上就得阿那含果位哦,就可以飞起来了。你人没有飞起来,但是你心已经飞起来了,跟法界已经圆融了,神通俱足了。你立即得到神通,但是这个神通,是“神”通了,并不是身体通了。

  比丘尼证了阿罗汉还不能把地下一根草拿起来。为什么?她身体有障碍,但是她心没有障碍,她还是阿罗汉。所以不要以为说我看金刚经悟到以后应该是什么样子的,不一定要怎么样,身体不需要去反应,但我心就不一样了。我心从这个走出去,发现你心神通遍于十方,你的心跟外面是沟通的。你不断的沟通,这个通达也是不可思议的。一个人不断的观察通达,社会上也有人神通啊,小小的神通也有一点啊。比如这个人笑笑的,就知道他心里很快乐,从肉体上可以看得出来,这也叫通啊,因为从相貌上我就可以通达你的心。有人从房子坐向,你住在那个地方,他就看得出来,你这个地方住会对你不好。他也有个小通,从相上可以通。还有从相貌上面,身上某一个地方,行为上讲话上啊,也可以有某些通达。这种小小通世间人很多的。你看那个护法神,外面邪魔外道的那些护法神,他也通。

  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10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