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行三昧?就是觉性的相续。什么叫法?一相三昧,了知于实相。一相三昧是本体,我们明了这个道理是识在起作用。但是你用一行三昧,就是心不断的相续的一刹那,你的心你的身体就进入禅定,你心定下来了,我就空掉了没有了,发现自己不存在了,那一刹那进入法性的时候,法就现前,那个不可思议微妙庄严立即现前。所以讲百句不如一行啊,就是说用识思维,天天想这个道理,好像是对好像是对,还不如真真实实的心到那个法上面安住不动,然后你进入到那种三昧里面去。

  什么叫三昧呢?叫正受。什么叫正受呢?正是知见的意思,受是解脱之意,就是正确的知见、佛的解脱,正知见的解脱,叫做知见解脱,这是五分法身的最后一条。佛法身、法法身、报法身、知见法身、知见解脱法身,叫五分法身。知见解脱法身不能相应故,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因为佛、法、僧、解脱与解脱知见,首先就是要解脱知见。解脱知见的本体你都没有相应,就等于你没有正见,以解脱的知见才能获得解脱,以解脱进入清净,以清净而见法故,以见法而证清净法身故。如果解脱知见都不能相应,前面的五分法身全是妄说,首先就是解脱知见。所以听法的目的干什么?以解脱知见,这是讲法空的道理,而相应建入解脱,而进入清净。所以我们闻法,闻是信,闻是法,法就是正见。你的闻跟正见相应,一刹那时间就解脱相应故,而解脱相应相续得清净故,因清净而得法庄严故,因法庄严获无我体,诸法空相故,极乐世界、毗卢遮那佛的境界都会现前,五分法身一齐证。

  所以首先知见是非常的重要。知见不立,如果你的知见没有抉择,在七菩提分里面第一条:抉择,如果你抉择不对,知见不正,你这一辈子修行都白修了,可见知见非常重要。其实金刚经就是讲知见的问题,不管是大乘哪部经典,都是讲知见的问题,法法圆融,正法里面邪法变正法,邪法里面正法变邪法。你是什么样的人,就讲什么样的法,很简单。如果与法不相应,就是正法在你面前也是邪法。如果与正法相应,就是小小的一个法,在你面前都变成珍贵无比的法。所以有些人稍微一点点小小的经书,佛陀讲的任何一句话,对他来说顶于头顶,知法珍贵故。有人看到只要是佛的口讲的法,他是举过头顶的。但是到那些不正法的手上,就觉得这个不圆满,这个才是圆满的,总认为这个圆满那个不圆满。这个分别的心非常强烈的人,这两个法都是不圆满的,因为法是相通的。比如这个杯子跟这个杯子,你说哪个杯子是圆满的呢?讲黄金啊怎么样怎么样的,这么地方讲白银啊怎么样怎么样的,你听到的是黄金和白银,当然你选择黄金,白银就不要了。但是对一个正法的人来讲呢,你讲黄金他也是珍贵,你讲白银他也是珍贵,因为他跟正法相应的时候,他可以把这个东西变成是这个东西,在他心中没办法去否定它。

  佛经是生灭的吗?佛经上的文字也是生灭的吗?

  一个人每天看经,一个禅师问他:这个经是生灭的,文字都是生灭的,你抓住生灭的东西干什么呢?是错。生灭的东西就是空,那你抓住空,抓住空又偏空,你抓住偏空干什么呢?又是错。所以那个禅师说:那你来问我啊。那人问:法师,你看书干什么呢?书是生灭的。禅师答道:字字皆从心出!每个字都是我们的心啊,是有;每个字都是圆满,圆满是在心地上圆满,并不是那个对面的圆满。我们总认为这本书是圆满的,他不知道我们的心是圆满的。因为你心圆满的,字字圆满,每个字从心中流啊。所以他看这本书,那看有什么关系呢。他虽然看的是这本书,流露于心,所以字字圆满,每个字对他来说,都是自己的心而已,所以书在他心中是圆满的。因为书圆满故,空有不二。说有说空,说这个书是空的,这个空也是我心中生;说它是有,生灭也从我心中出。所以对生灭来讲,大功德聚;对空来讲,是心上出,自在与庄严不二故。什么叫自在呢?因为此书本体空故。什么叫庄严呢?字字大放光明故。庄严和解脱,庄严与自在,这本书里面都具足了。大禅师他悟到了这个道理以后,他都是流露于心。所以同样是看这本书,但是解脱不同。世间一般不学佛的人,乃至于不了解第一谛的人,总认为这本书好看,就盲目的说:这本书是非常好啊,这个是第一义谛啊,都是珍贵的,这本书怎么讲我就怎么做,跟书走了。啊,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我的师父,那为什么出家人都是我的师父呢?那出家人杀盗淫妄我也跟着杀盗淫妄,我跟师父学啊,不了心故,随法流转,随境流转。所以同样的一句话,不了法者、了法者不同的人说出来,每个人所证得就完全不一样!一个还照样在六道轮回沉迷生死;一个照样解脱。同样是一件事情。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听得懂,说简单非常简单,你明了这个法就明了;如果你不明了,你自然会随着你的心去做。

  这个痴--无明就生出尘沙和见惑烦恼,什么叫粗惑烦恼?就是知见的问题。知见断了,你最起码是阿那含的果位了、须陀洹的果位了。我见因身执故,我执很重故。在观经里面讲得很清楚,其实我们稍微看经用点心就可以了,但是要如法修行,相续变成一行三昧,一行三昧其实你就没有了。《观无量寿经》里面,善导大师说:我们观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,首先第一条应该怎么观?观日,观一杯水,在观一杯水之前又在观什么?观四大。东方属地,南方属风,西方属火,北方属水,中方属识。我们的身体是四大组成的,因为我们眼睛看的是四方,耳朵听的是四方,哪一天不在四方里面呢?所以我们想,我的这个骨头是东方,我的呼吸是南方,我身上的温度是西方,我们身上的水分是北方,我们这个意识是中间。大家想一想,我们这个意识一断,我们在世间讲四大分散,其实有没有你你知道吗?就是你睡着了你也不知道你在哪里啊。你属四方。如果你进入禅定就可以看得到。我常常做这个试验,你把手竖着,或者把这个杯子放在这个地方,我就拼命看,看一段时间,再继续看,后来不认为是瓶子了。这个杯子的名字就没有了,就想不起来了。再看一段时间,这个圆形的没有了。再看一段时间,这个茶也没有了,这里面的颜色也没有了。再看一段时间,杯子没有了,它就彻底的没有了。任何东西静到一定的时候它就不存在了。我们也如是。那我们存在的原因是什么?身在动,身动就心动,心动身动互互相应,所以就变成一个大我执。身体太重的人,喜欢老是动啊动啊,像这样的人,不可能有禅定的出现,也不可能破除身执。所以我们身体要静下来。过去的禅师一坐几十年啊,就是要静下来,静下来自己融到法界里面去。这个境界我过去是明了过的。你发现山河大地就是你的身体了,四方是我四大,我们中间就是这个识在起作用。没有这个识扶持着四大,四方是一心,一心于四方,四方是由于我一个心在拎着。这个心断掉,四方就不存在了。这个灯光一灭,什么都看不见了。这个灯光一亮,什么都看得见。我们这个识一断,我们这个四大还存在吗?所谓的四大是我们的分析,你自己分析不了了,在那个时候一点都不起作用了。不是说我死后我要四大分离,那个不起作用了。是别人讲法的一个方法和手段而已,实际上你自己根本就看不见你自己什么四大分离,四大不需要分离,它本来就是四大。如果你打坐到一定的时候,你静到一定的时候,你四大就会显现出来,你发现四方就是你一个心,一个心就是四方。所以这个中方叫识见,有识在所以世界就在,如果识灭世界即灭。识变这个世界就变,你这个识是天就变成天的境界,你识是人就是人的境界,你这个识是火就是地狱的境界,你识是贪瞋痴,贪心饿鬼的境界,你是斗争就是阿修罗的境界,这些境界都在你这个识里面变,就像灯光一样,里面黄色、青色、白色的,在那里变,它变什么外面就变成什么样子,所以我们是什么心就变成什么相。所以善导大师讲:你观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观空掉,你把自己分散掉了,然后你一空的时候就是一个识在起作用,咦,我呢?没有我。你明明了了,清清楚楚,就是一个识在起作用,不是我在想,是一个识,觉性在动,这个时候你发现这个世界空荡荡的,遍十方的。啊,这个世界这么大是一个大圆光。然后你在识里面想什么来什么。你想地就是大地,你想山头就是山头,你想大象就有大象出来,你想太阳,圆通通的太阳就在空中显现出来,你想大海很快就显现出来。如果你有身体的执着,然后想着太阳在前面,有个对立在那个地方,这种是非常难修,因为你没有进入到你自己本来的实体里面去。所以观察太阳的时候,你就观察不到啊。我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,心中就非常的震撼。

  所以修行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。所谓的四方就是一个抽象的东西,但是抽象会引起我们自己忘记了自己,让自己进入一种定,这种定就现前。并且对四方生起信心。圣义谛无我,俗义谛法界。法界是俗义谛,叫有。没有我叫空。不识有不识空,这个世界在你一心纳摄,摄有摄空,无有障碍。就是理摄事摄,事摄于法界,理摄于心,没有我了,就是一心,法界一心。所以是空有不二的这个法,你把我空掉了,这个世界也空掉了,空荡荡的。到最后醒过来之后,这个世界又不空。四大原来就是四方,我们现在看到就是四方,四方就是我的四大。所以睁着眼闭着眼都在这里面。所以你在你眼睛里面,在你耳朵里面,在你鼻子里面,在你身体里面。今天我跟他讲:你的对面是谁?一般人说:我的对面是常福。其实对面不是常福,在眼为色,在耳为音。在你眼睛看就是一个色而已,在你耳朵来讲是一个声音而已,在鼻子里讲就是一个香而已。在哪个人眼睛里不就是一个色相吗?色就是你的眼,声音就是你的耳朵。那你的声音跟耳朵,你的眼睛那么大,你的耳朵那么广,你的鼻子你的香。色声香味触法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。哪个不是你自己呢?佛教讲一切唯心所造。你了解…

《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5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