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世一切凡夫,欲修净业者,得生西方极乐国土。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:一者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,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三者,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。佛告韦提希:汝今知否?此三种业,乃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诸佛,净业正因。”“我今为汝广说众譬”,我跟你用比喻的说法,“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,欲修净业者,得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”。这个很重要的,修任何法,必须要有前提,如果前提不具足,修一切法皆是外道!现在很多人,还没具足修行的前提,就开始要修法,这是有问题的。从始至终净土法门都是以善往生,不是以恶往生。以善往生,首先讲三福。后面讲下品往生者,此人被苦所逼,不能念佛,有善知识跟他讲佛名或者大乘经典,教彼插手称名:南无阿弥陀佛。因为没有机会再造恶业了,插手念南无阿弥陀佛,此人命终即生西方极乐世界,但十二大劫花不开。哪怕是下品下生,也是以善业往生,就是以你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临命终时一善念往生的,绝对不是以恶往生。西方极乐世界小乘都可以往生,唯不摄恶故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,没有三恶道。极乐世界有天有人,就是没有三恶道,没有讲三恶道可以往生,没有这样的说法。以善往生,一定要以善。印光大师讲持戒、念佛,不可以恶心,比如说我有罪啊,以恶来往生,这种观点从头到尾都没有。你以为杀生可以往生?哪有这样的说法!你现前的那一善念是往生体,突出的是那一善念,不是突出恶念。如果突出恶念,那完全是错误的!很多人讲净土法门,认为我是恶人往生,突出这个恶念,这完全是错误的。
“当修三福”,为什么这样讲?不管你修任何法门,禅宗、密宗、净土宗,乃至于修般舟三昧、修心中心法,都以善来安住。为什么要以善法?因为我们不能带贪嗔痴三毒。不管修任何法,比如修般舟三昧,如果前面不具足众戒、持戒不犯、依善知识、事师如佛,不能行。并且前面还有一段三字经,讲得明明了了,清清楚楚。如果没有具足前面的条件,你不可以行。佛经里讲,不具足众戒者,或者说不具备善法者,或者不具备般若智慧者,而修一切法,就像没有头而行持一样,都是外道,只能坚固你的恶业。比例来讲,如果你非常喜欢打麻将,这边在拼命念佛,那边如果不了知麻将的恶,不知道麻将的空性,不生起对麻将的厌倦心,那你怎么修行都没有用。为什么呢?你一出了那个圈子,马上就想打麻将,你对麻将生爱故,贪心未除故。只能更加坚固你的恶业。修行的力量越大的时候,你就觉得你有很大的功德了,到后来没有人劝你,也劝不了你了,为什么呢?贪心入心故。瓶子里有砒霜,你把所有的佳肴都放进去,吃下去照样把你毒死。所以一个人修行没有前提不行的。为什么出家人到寺庙里要先干三年苦活?劳动,挑大粪,就是要降伏这个狂心,贪嗔痴的心,世俗的心。很多人修行修了一辈子,俗气不改,一看就像个俗人不像修行人。真正的修行人,首先教他持戒、修威德,不要攀援、不要执着、放下世间的东西,把他的四大威仪、种种细行修完以后,才教他法。法有了以后,再加上与他平时的生活相应,一点事都没有。如果贪嗔痴一点未除就教他修法,成就了以后,他借用这个体来做贪嗔痴的事,就像给了他一把刀,会杀很多人,很可怕的。很多人修行,很多女众,从来不教她次第和种种方便,不教她消除过失,直接教她修法,到最后怪怪的,借用这个怪怪的法,来满足她贪嗔痴的心。她本身就有贪心,修法跟她的贪心一相应,那就完蛋了,变成一个大魔头了,谁都改变不了她。她有坚固的法、有坚固的世俗习气,你要破她的法就像破她的命一样,这样的人不可救了。所以必须要有加行,必须要有次第。
这个三福是不可思议善法,其实我不需要详细的讲,但是我把经的本意说出来。三种福有次第,一个讲众生本有的自性,第二个讲开显的相,第三个讲入菩提之心。“一者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”孝敬父母是为自性佛,奉事师长是为自性法,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为自性僧,行为叫自性僧。在没有皈依三宝之前,要开显我们的自性,孝敬父母就是你的自性佛。我们孝敬父母就是自性佛已经含在那里,你不知道而已。只要在家里孝敬父母,此人已经有了佛心,没有显而已。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首先告诉我们,要孝顺父母。孝名为戒,孝就是戒,戒就是孝。孝的含义非常广大。在家孝顺父母,在世间要感受天地,在佛教要感受佛陀。佛陀就是我们的生命,就是我们的戒体,就是我们的法性,他遍一切处。要见一切众生都是你的父母,在境上看天地就是你的父母,在家里面看到你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,所以叫三重父母。三重之孝,小孝也好,大孝也好,都是一,只是心悟的大和小。悟到大,那一切众生都是你的父母。如果悟到了功德,天地是你的父母。如果你悟到小,在家里面,你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。这只是心量大和小的问题,而孝是一。你的孝和佛的孝有没有差别?没有!佛陀遍法界故,菩萨功德故,众生就是分别故。众生在分别里面孝,菩萨在功德里面孝,佛在法界里面孝。如果你心量大了,就像我们出家会于佛故;像你们这些菩萨,会于功德故;世间的凡夫,在家里孝。他没有悟,但是已经抓在手上。劝人行孝者,了知与理不二故,此是自性佛。所以我们应当劝一切人行孝。不孝者就是不恭敬佛;不孝者就是杀我父母。所以不孝有大恶在,直接破佛身故。修一切法应当孝字当头,一定要孝顺。应该知道。你们是菩萨,上会于佛,知法界故,下会于众生,了知孝故。知道众生行孝,就是你的体,十方诸佛就是你的体,十方诸佛遍法界是你的体。上供诸佛,下化众生,众生的孝跟诸佛的孝不二故。佛就在众生心处,心就在佛处。所以劝众生孝就是请佛住世;见众生孝而生欢喜就是赞美诸佛,称赞如来;赞美于孝就是供养于如来。一个孝道就是普贤十大愿王,一者礼敬诸佛;二者称赞如来;三者广修供养;四者忏悔业障……忏悔业障就是忏悔自己如何不孝,上对不起佛,中对不起众生,下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啊。这种忏悔是究竟的忏悔,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自己不孝。五者随喜功德。当然要随喜功德了,别人在孝敬父母,你不随喜功德不是不随顺佛吗?你了知佛心,别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,你去赞美就是赞美于佛,在你心里不是他在孝,他孝的这个体跟佛是无二的,当然要随喜功德了,你随喜他就是随喜于佛。六者请转*轮,劝人行孝就是请转*轮。七者请佛住世,行孝者就是佛住世,不管大孝小孝,或隐或显,或见或不见,你看到的是佛。行孝道就是佛,所以劝人行孝就是请佛住世。八者常随佛学。自利利他,念念圆满,此孝即佛,无二故,形上虽有差别,我是凡夫,在家里孝顺父母,在众生面前敬天敬地、修诸功德,但是对上来讲遍法界故,跟诸佛心相应故,中间跟功德心相应故,对下跟父母心相应故。差别中圆满故,自利利他圆满。如果你行孝道,就可以获得圆满体。就是一个孝道,上会诸佛,下会众生,何等之重要!所以,孝就是皈依佛。不孝者已经失去佛性,离开一切功德了。所以我们作为菩萨,应该三心具足,下至众生,中间功德,上会于佛,上供下化,这个体与你相应,这是孝道。回去思维一下,你有没有孝道?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,乃至于贴牌位,也是一份孝。并不在于这张纸有什么用,而是你的孝心很重要,会于佛心故。所以我们要见相识体,做一件事情,这件事情是次要的,明了此体很重要。所以孝道非常重要,孝道就是皈依佛。
第二,奉事师长为自性法。我们要奉事师长,供养师长。师长为法,叫皈依法,法就是善知识。你无量的善根从善知识而生。你的孝道来自于何方?法最重要。法,上令你孝道,下令你慈心不杀、修十善业。所以这个法上通下达。就像我现在跟你讲法,如果我不跟你讲,你能知道吗?你知道你的孝道上会于诸佛,下会于众生,中间会于功德吗?你不知道啊,是不是?所以师父很重要。为什么无量劫来你不孝顺呢?为什么无量劫来你还在这个地方不成佛呢?不敬事师长故,过去诽谤善知识,诽谤师父故。今天听到就应该知道了,要奉事师长。如果诽谤师长,诽谤法,你对孝也不会真切,你听我的话也不会真切。所以要随顺,得到这个法要孝顺。我们要劝人敬事师长,因为敬事师长获得大法故。此人在此世界对师长恭敬,将来会得不可思议之殊胜法。就像你今天听我讲法,如果你过去没有敬事过师长,我讲法你如聋如哑,你听不进去,听不懂,乃至于听法的时候耳朵里面发鸣。耳朵发鸣就是有东西在障碍你,过去不敬师长的这种业在障碍着你,你就听不到。甚至头发晕全身冒汗,就是听不进去,这就是过去的业力,无量劫来诽谤善知识所感召。这个很可怕的。就像聋盲喑哑、佛前佛后难。佛陀出世你不在世,佛陀去世你来了,总也遇不到佛,遇到的都是烦恼。今天好不容易才遇到贫僧,常福。所以不敬师长过失很大的。
我们要在三宝面前不断的祈祷,在佛面前发发愿,希望师父健康,希望师父平安。你的祈祷是你的事,实在我是很平安的,但也代表着你对师父的一种恭敬。有人常常拜我,当然我的福报很弱,你们拜我也会折福啊,但是如果你觉得敬事师长能使你无量劫来不离善知识,我折福也愿意。你年纪都这么大,我还接受你的拜,我内心有愧啊,但是为了你们除去恭高我慢来敬善知识,那我必须要接受。所以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。我和尚坐在这个地方,你不要以为我没有谦虚心,我不好说出来,不能讲,把谦虚放在肚子里面。虚云老和尚那时,人家说他不剃头发,他说,有苦难言啊!我的忏悔和恭敬心谁又看得见?!你们看见出家人昂着头拿着锡杖在外面走路,你以为他没…
《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讲记 2-2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