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而无念是一心,就是无念而念无量光,念而无念无量寿,你在念南摩阿弥陀佛具足无量光,无量寿,你全身心投入了,你全身心投入念而无念的融入在南无阿弥陀佛里面,具足了无量光,法界,无量寿,无我,这个念从哪里来呢,从无量光,无量寿,一体里面出来,所以这个南无阿弥陀佛是最珍贵最珍贵的,所以所以念阿弥陀佛这一念而已!
无量寿经里面讲乃至十念,乃至一念,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什么自力啊,他力啊,半自力,半他力,什么叫自力啊,禅宗里讲自性弥陀,是心是佛,心净即净土,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心中的净土,这是错误的,我们的心是十法界的心,现前一念可以具十法界的心只有诸佛的慈悲,但是没有诸佛的净土由一念所成就,这里没有阿弥陀佛的净土,为什么呢?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佛的境界,如果你心中有阿弥陀佛的境界,那你现在不应该是这个样子,因为我们在阿弥陀佛西方净土那是佛的境界,怎么会是现在的凡夫呢?证明我们这个世界,我们这个心是十法界的心,只要你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还算是十方,还是在他方国土,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在西方极乐世界涌十方法界,含在我们尽虚空大地里面,摄取十方,也在我们众生心中,我们借用这个光明自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必须要有往生之心,有信有愿,有这个信,到西方极乐世界,信的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光明安住,(弥陀愿力决定了我们一定可住,可依光明大安住;能否生信,生信多少、多深决定了我们愿意安住、乐于安住、信心安住的程度;可住和去住二者圆融是为安住)我们的至诚欢喜这一念功德,圆满十方的功德,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我们就住在他身体里面了,决定能往生,获得这种信心的决定,在观经里面讲过这样的话,彼世界与此世界与我们的心相相合故,你能够感受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和山河大地就是我们的心相相合故,是人为初见西方极乐世界,他决定往生,如果此人把西方极乐世界跟此世界相互脱离了,然后幻想一个西方极乐世界,求啊求啊,在观经里面讲得很清楚,打妄想而已,那是妄想。但是现在众生都在打这个妄想,把观经给踢开了,与观经里面根本不相应。这个很麻烦的,对于一个想出离生死的人,听到这个话以后,心中有非常强烈的反应,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一直认为是这样的,认为西方极乐世界在虚空里面有个什么,念阿弥陀佛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,心中有个阿弥陀佛,有个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,但是我们乘这个名号,乘光明之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这一点善法也是往生之体,但是净土行人不一定在哪一个地方,何一种级别!所住不离三愿之体,十八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,感受清净无我,这一念善根具足无上功德,相当於大圆镜智。十九愿修诸功德愿,感受就是大地平等,虚空自在,诸法无我,福德具足,心量广大,相当於平等性智,都是阿弥陀佛功德的展现!二十愿阿弥陀佛具足回向愿,阿弥陀佛的果相当於妙观察智,随着十方众生心而显现出来,众生今天一念的善根从哪里来呢,如果你劝人家信阿弥陀佛,劝人家作善,这一念善根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回向力,若不果遂者,不取正觉。,是阿弥陀佛的回向力而来,你今天为什么做人呢,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回向善根而来,没有阿弥陀佛的回向力愿,你现在做人的条件都没有,也就是说你没有做人条件,十法界你都不具足,那你就不知道到哪个地方去了,你就到无明之中,无明就是回到你自性无用处,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,为什么呢?你自性显现的这一天开始就有菩萨的功德,有始无终啊,从开始本觉初动就没有一个回去的可能,报身里是有始无终的大菩萨们来摄受了你,就是那里的水波动的时候就永远动下去,一直到你成佛为止,就不可能再回到你自己本来的地方去了,你本来的地方是一个无明的地方,净土不要谈自性啊,开悟啊,神通啊,我们只谈阿弥陀佛是全部,我们信阿弥陀佛以后啊,你把整个的身心舍于阿弥陀佛,那你的自性在西方极乐世界就变成你自己了,你的自性全部由阿弥陀佛来摄取,不由他方国土来摄取。[禅宗是单刀直入,破我相是攻坚战,直接做重点关注的是减法,不要习气,不要色声香味触法,不要财色名食睡等等;净土是通过对阿弥陀佛的全信,信到无我,确立阿弥陀佛的完整过程,就是个无我的过程。只对阿弥陀佛做加法,加无可加,无以复加,自然而然的做到对自己减无所减。前者围绕我作文章,是难行道,全是我,是自力攻坚战,是正面对擂;后者围绕阿弥陀佛作文章,是易行道,全是佛,是弥陀摄持欢喜战,是出奇制胜;]
[所谓自力他力还是一个陷井,何种情形举心动念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?何种情形举心动念既不是业,也不是罪?何谓一念会入善心?一念会入佛心?
自力他力的区分还是源自分别心,在理上还不过只是分别心念佛而已;无我全仗佛力,自他不二,在理上才能圆融,事上才能究竟。]
还有一个是全他力概念在日本奉行,说是借助阿弥陀佛的救度,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靠佛把我们接引走,我们自己是往生不了的,第二个呢认为此世界都是恶业,认为我们起心动念是罪,地藏经里面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但是有人说,我们起心动念也说我们是罪,事实上我们是罪,不代表这个法界也是罪,我们的心识分别有罪而已,我们的动念有罪,但是法界的本体并没有罪,就像桌子,我们的意识我们在动念的时候,变成识,我们识的分别心产生诸法的变化,诸法的变化他本体是清净的,是庄严的,我们识在动的时候他虽然在变,但是不能代表法的真实体,他是解脱的,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心里面的分别心,我们这个分别识叫罪,我们这个识有罪,不能代表我们的心有罪,就是自性涅磐里讲,烦恼不碍清净,现在的本体,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,但是我们的烦恼是不碍清净的,假使我打你我骂你,我骂你的声音还是清净的,我拿刀砍你,但刀子本身是清净的,我的眼耳鼻舌身意,与对方都是清净的体,但是烦恼在哪里呢,烦恼是看不见的,它如水中之月,没有实体,实体的本体是清净,诸法一切本体是清净的,清净的本体叫自性清净,但是我们不管怎样的烦恼,烦恼是不碍清净,就是清净能够生出法界,但是法界所有的烦恼是不碍清净的,因为自性无障清净故,证明法界的本体和我们动念的烦恼不是一体的,一个烦恼是虚幻的,一个真实的清净法,是庄严的,我们的烦恼把它遮盖生起无明,不了解法界的真实处,所以呢万物在变化,有时变成土木山河,有时变成琉璃世界,有时变成火坑,还有时变成大圆国土,这个世界种种变化,只要你在里面,现前就具足他的功德!打个比如来讲吧,我们起一个妄想,起一个水中波,我手上划一个波,那你认为这个波你能看得见吗,是看不见的,但是呢水衬托起来,就一定看的到波形了,所以你看到一个杯子是圆形的,那么圆形的本体,把这个杯子拿走以后,另外就没有圆形独立存在的。这个圆形的本体就叫你的妄想,知道吧?但是杯子的本体是清净的,但是这个圆形是你的心,是你的妄识,这个妄识是烦恼的,但是杯的本体是清净的,清净跟烦恼是在一起的,证明烦恼是虚幻的,杯子本体是清净庄严的,所以烦恼是不碍清净的,所以呢我们起心动念无非是罪,说我们的分别心是我们的妄想而已,法界的本体是清净的,没有说法界的本体是罪恶的,地藏经里讲的这个意思呢,是说我们起一个分别念是罪,不晓得法界是清净的,如果你一念之间,认识到我的意识分别是虚幻的,法界的本体本来是清净的,你一念会入善心,这个善根就显现出来了,这种善根就不叫起心动念无非是罪了,一念善根起,这叫觉念,觉念的当下本体就是自性庄严,日本净土真宗所谓他力的概念,总认为这个世界是恶业,他们说出家在家都是恶业显现,也是分别心里出来的,什么在家出家,都是分别心,认为这个世界都是恶业,我们现在修行啊,我们在修行,起心动念一切善法也是恶业,却不知道每一点善法都具足平等的功德,你既然执着善法都是平等心的功德,只要你心中常念阿弥陀佛就是平等的。日本净土真宗舍去一切善法,本来是做善,他认为是恶业,就会把善回向到恶的地方去了,不要靠出家啊,在家的功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也不要修寺庙,也不要做善事,也不要孝敬父母,尊敬师长,这一切善事都不要做了,这个就是人天福报,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我就念南无阿弥陀佛,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一声就可以了,阿弥陀佛来救我,我们不要念几万声,我们只要十称名就可以了,这个叫做借他力,全是阿弥陀佛把我救了,阿弥陀佛无条件的,就像妈妈救助我一样,一下就把我抱走了,这个观点相当于基督教的观点。就是上帝的救度,信他力就可以了。这样的观点你只要信阿弥陀佛,连念都不要念了,这种观点是有很大的毛病,是很危险的毛病,千万不可以去做。还有一种呢,我念阿弥陀佛念到半自力叫半他力,我自己下功夫念阿弥陀佛,有一天感应道交,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,靠念阿弥陀佛多少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半自力,半他力。像净空法师目前讲的法就是半自力,半他力,我们要把现在所作的功德不要回向到人天福报,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把我们修行功德回向西方净土,一个要去,一个要救你,正好和阿弥陀佛的心相应了,就把你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,但是他心中,无量寿经里讲,犹信罪福,相信自己有罪,但是他有一个舍的思想。他要把这个世界舍掉,这个善法舍掉,你要把你所修的功德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当是我所作的善法是凡夫的心,把我做的善法的心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, 那么此人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也能往生,往生到中品,但是不能见佛,为什么呢?他有我求功德念佛的这个心,他不是全部的佛心,不是佛力…
《为四位五台山比丘尼开示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