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阿罗汉,做菩萨、做佛,为什么不选择做佛,心出问题了。孟子也讲过“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”,就像改心、换心,看我们改到什么程度,所以我们闻到佛法要改的彻底,遇到净土法门要完全改的彻底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做佛,彻底解决问题,永恒的问题。这个是无上大法,我们讲成佛的法华,我们怎么成佛,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。
叹未曾有:“我等今者、免斯恶道,快得安隐。”于是众人前入化城(四圣法界是化城),生已度想(他以为是究竟),生安隐想(不是完全安隐,不是真的安隐)。尔时导师,知此人众既得止息,无复疲倦(要佛道无上誓愿成)。即灭化城,这个灭化告诉我们,这个化城不是真实的,一果二果三四果不是真实的。
语众人言:“汝等去来,宝处在近。向者大城(指的佛地),我所化作、为止息耳。”
佛前面讲的四圣法界,这是方便,但是多少人把佛的方便当成究竟,很多。像南传佛教国家都是小乘,都把这个方便当成究竟,不承认大乘。
诸比丘,如来亦复如是,今为汝等作大导师,知诸生死烦恼恶道、险难长远,应去应度。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,则不欲见佛,
如果闻到一佛乘,众生就不敢,没有这个信心,凡夫成佛那么遥远,不敢当。佛在过程当中不断的鼓励我们,走一段鼓励我们,走一段鼓励我们,让我们成佛。
不欲亲近,便作是念:“佛道长远,久受勤苦、乃可得成。”佛知是心、怯弱下劣(我们是下劣心不敢承担),以方便力,而于中道为止息故,说二涅槃。若众生住于二地(声闻、缘觉),如来尔时即便为说:“汝等所作未办(还没有完全到达目的地),汝所住地、近于佛慧,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、非真实也。但是如来方便之力,于一佛乘、分别说三。”
众生不能一步成佛,中途分几步走,所以我们听了《法华经》化城一品,你才知道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《阿弥陀经》讲,佛为什么说,这是难信之法,往生是什么,往生是成佛。《法华经》开头,佛讲这部成佛的经典,五千比丘退席,不敢成佛、不敢当生成佛。所以才体会到,净土法门最难的就是难信,不相信当下可以成佛,不相信到极乐世界成佛,这是我们的下劣心。所以《阿弥陀经》讲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, 《阿弥陀经》叫舍利弗叫了三十多次,舍利弗是智慧每一,很多学佛人小看了《阿弥陀经》,以为很简单。《阿弥陀经》道理很深,在明朝,莲池大师(净宗祖师),用《华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两部经王去注解《阿弥陀经》:《弥陀经疏钞》,你才了解《阿弥陀经》了不起,才知道《阿弥陀经》念佛法门是很殊胜的,我们懂了《华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,你才知道,念佛是很殊胜的。
如彼导师、为止息故,化作大城。既知息已,而告之言:“宝处在近,此城非实,我化作耳。”
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
大通智胜佛,
诸天神龙王、
度众生的时候没有到
诸天击天鼓,
过十小劫已,
佛法现前
彼佛十六子,
头面礼佛足,
世尊甚难值,
佛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帮助我们觉悟的,佛法就是觉悟。不觉悟就是一直堕落,世间有句话:“大梦谁先觉”,人从生到死是一场梦,人生一百年是一场梦,看谁先觉悟。
震动于一切。
东方诸世界、
诸梵见此相,
请佛转*轮,
观众生偈,授法时候没有到。
佛知时未至,
三方及四维、
世尊甚难值,
这个慈悲心是我们众生本有的,佛法说慈悲为本,但慈悲后面有智慧。
广开… 《《妙法莲华经》讲解内容(26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