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道众生,
你看六道众生,我们在里面贫穷无福慧,不管哪一类。所以《法华经》马上讲了七个比喻,里面讲了,火宅一样,贫穷,没有福没有慧,这个福不是真实的,根本就没有智慧,贫穷无福慧。
入生死险道,相续苦不断,
只要没有出六道轮回,我们的苦可以说是没完没了的。所以,学佛第一个最低的标准是出六道,超越人道、超越天道。
深著于五欲(财色名食睡)
如牦牛爱尾、
很执着这个尾巴,放不下尾巴,为了这个尾巴,它会死亡的。我们也是,人为财死,我们也有很多放不下的,举这个例子。
以贪爱自弊,盲瞑无所见。
这个贪爱自弊了什么,自敝了我们的性德、自敝了我们的智慧,遮住了。我们贪爱这个世间、贪爱这个花花世界、贪爱我们这个身体、贪爱我们的感情,这都不是真实的。所以盲瞑无所见,就是说,看不到事实真相,这个道理很深,所以要相信。展开佛经才知道,其实佛讲的就是事实真相,我们现在是,我们现前境界为什么和佛相差这么远,就是因为障碍、业障,盲瞑无所见,看不到。现在看不到一真法界、看不到四圣法界,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什么,六道。
不求大势佛、及与断苦法,
学佛就是断苦。现在社会在搞经济建设、赚钱,当然有钱是福报,并没有错,但是有了钱,真的离苦得乐嘛,不一定的。
深入诸邪见
放不下这些错误的知见。这个邪见,不是我们现在才有,无始劫来生下来带来,错误的知见很多。所以学佛第一个要破身见,身体不是我,身体是属于我所。
以苦欲舍苦,为是众生故、而起大悲心。
不正见里面除了身见,还有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
我始坐道场,观树亦经行。于三七日中,思惟如是事。
这个是刚开始,佛开始转*轮的时候,佛在菩提下见到真相,讲了一部《华严经》,把事实真相跟我们说,但是我们听不懂,佛把《华严经》收起来,说法四十九年,就是解释《华严经》,到最后用《法华经》做总结,一头一尾,两部经王。
我所得智慧,
这个乐是世间乐,就是经典上讲的“深著世乐”,其实世间没有乐,那个乐是生灭法。
如斯之等类,
就是说,佛把这个真相告诉众生、告诉我们,我们业障很重,障住了,不会接受、很难接受。
尔时诸梵王,
并余诸天众、
我即自思惟,
就是说,如果佛一开始讲真相行不行,众生没在苦,不能信是法。就好像世间法,打个比方,如果一开始讲,就讲博士,这个博士不能接受的,不得已,先讲小学讲六年,中学六年,然后大学、硕士,到最后才能搬出这个(博士)课程来。众生没在苦,不能信是法,所以佛要说“阿含”说十二年、“方等”八年、“般若”二十二年。
破法不信故(如果我们不相信,业障造的很重),坠于三恶道。
我宁不说法。
佛是慈悲不说法,为什么?众生有谤法罪。所以大家要觉悟,为什么再过九千年佛法没有了,要过56亿7千万年佛法才出现呢?就是众生不相信,不相信的话,佛就不讲,这56亿7千万年佛不讲,等众生的福报够了,业障消了,佛来说。所以有没有佛法,问题出在我们这边,这点我们要明白。就好像太阳,如果天空出现乌云,乌云真的能遮住太阳嘛?我们说,乌云面积大?还是太阳面积大?这个要清楚,肯定是太阳的面积大,这个乌云遮住是暂时的,但是我们被乌云遮住了,我们就以为没有太阳了,真是是没有太阳吗,你看这个上空,飞机飞上去,坐飞机就知道,下面下雨,飞到上面去,上面还是有太阳的,晴日当空。只能说今天太阳被乌云遮住了,今天乌云遮住了太阳,太阳永远是照地球的。这是我们这边的障碍,(九千年后)再过56亿7千万年弥勒菩萨才会来,所以,佛来不来都是慈悲。众生福报不够,没有办法。我们要体会,什么叫“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”,什么叫“百千万劫难遭遇”。
我宁不说法。疾入于涅槃。寻念过去佛、所行方便力,我今所得道,亦应说三乘。
佛是慈悲,有智慧,不得已而分三乘。经文后面会讲 “化城喻” ,我们不能一步到位,把它分开。这个我们原来打过一个比喻,假设我们受的教育,大学毕业才有毕业证,就是说我们读书只有大学才有毕业证,其它都没有毕业证,那个会影响很多人读书。所以不得已,小学读六年有个毕业证,我们现在知道小学那个毕业证在社会上也没有用,但是也鼓励一下,小学毕业也好。但是我们知道,小学毕业不究竟,不行,还要继续读,中学六年也发两个毕业证给你,一个初中毕业证、一个高中毕业证,然后再上到大学毕业,给大学毕业证。你看现在用人单位,他看你大学毕业证,他不会说,请把你的小学毕业证,中学毕业证拿来看一下,他都会看最后一个毕业证。如果说,假设国家教育部,这个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都不发毕业证,十几年读书就一个(大学)毕业证,很多人不会去读书的,如果读不到大学就不读了。所以也是慈悲,能读小学也好,能读初中也好,高中更好,大学最好,打这个比喻。佛也是慈悲到极处,为什么要说三乘,但是最后三乘导归一乘。
作是思惟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