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这样境界必须有大福德、大善根、大因缘,然後才能把大妙用用在所受用的世界及身心。身体不要丢弃掉,不用了生死。有些人讲临终要生好些。身体要怎么样破掉

  身体受用它嘛!身体是宝藏,裏面的每个毛孔都放光、起妙用,都是度众生。身体有甚么不好

  受用这身体与心,还要见、还要闻,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,佛性在见闻当中显现,性不可见,但正是通过见闻而显现

  性在作用处。所以说:「受用世界及於身心。」又到什么地方求一个世界

  求个净土

  当下就是嘛!在这裹面去受用就是「相在尘域],相在,一切现象都存在,都不要破掉,都可以法尔显露,如是如是,人生世界都是妙用。

  「相在]亦不特别,亦不奇怪,这样的境界不是奇奇怪怪,是平常得很。「尘域],就是不离旧处,依旧是过去的生活,依旧是过去的这种境界,都不要把它破掉,没执著,於这些东西,没一切执著。所以说「相在尘域」裏面,尘劳领域裏面,都是存在的。

  这说明了甚么

  说明虽然一切存在,但是道人透脱之後,自在无碍,一切境界透脱无碍,都在一片光明清净裹面,一切都存在,一切都显现,都是无碍境界。所以「如器中锽,声出於外],譬是一种能发声的器,「咣--」的声音发出,声音是从那裏发出

  如钟就是从钟中发出,但「声出於外」,声音表示甚么

  表示灵明无碍境界,器表示身心世界,器世界、有情世界都没障碍,所以「如器中锽,声出於外]。这声音通透无碍,一切都碍不住。这样是甚么

  这样是大神通,那些神通说看到甚么,或听到甚么的都是没用的,这是大神通,圆照法界,但都是存在的,都是很平常的。高的人看来是高,低的人看来是低,一辈子也学不完,如这些人学一辈子也学不完,除非你证到,跟他们一样:永远学不完的东西,这是灵妙的显现。「问渠哪得清如许

  为有源头活水来」,这活水源头是从这裹来的,要证到这个地方,才是彻悟自在。

  [烦恼、涅槃不相留碍。]

  烦恼、涅槃好比两种染、净不同的器具,众生未彻,故不能相融,如彻证源头,则「不相留碍」。声音出於外,一点碍也没有。

  [便能内发寂灭轻安。]

  寂灭,一切不可得,一切都是湛寂不动,又灵妙洞彻,一切都是透明的,没幻化,亦不取静相,相亦没有,幻化也没有,所以「便能内发寂灭轻安」。

  [妙觉随顺寂灭境界。]

  这个时候,做工夫时,禅那妙觉现前,心与佛完全一样,一切了不可得,又能遍照法界。所以说妙觉随顺,寂灭境界。

  [自他身心所不能及。]

  唯有自己明了,别人不可能见到。印光大师曾说:「说於门外汉,遭谤定无疑。」所以这样的真实境界是不好说的,只能透出一点光让接近的人知道知道,透出一点心光,绝对是不可能讲的,亦是说不出的,若一说出定遭到诽谤,所以到这裹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」,根本及不到这样的境界,自己的心识来量也没办法量,没办法来讲这个境界,所以这个地方是超情离见,智不能知,识不能识。

  [众生、寿命皆为浮想。]

  这时证到一切众生的寿命都是浮想,任持本无的实体如如不动,故《华严经》说:「一切众生都是妄想所住。」譬如空中的云,都是浮气,若了虚空即知浮云毕竟非虚空,众生的寿命就是我们真性中的浮想,了真寂的人才知众生毕竟非真。

  [此方便者,名为「禅那」。]

  这方便就叫禅那。禅那,翻译的意思就是「静虑」,假若即虑是静的就没散动,即静无虑就没无记,这是一般的解释。实际是甚么

  就是绝待灵心,绝待无碍的灵妙真心,不是散、不是静、不是乱,也不是非乱,是不可说。

  第三种禅那法已讲完,接下是第三段引例彰圆:

  [善男子!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,十方如来因此成佛,十方菩萨种种方便,一切同异,皆依如是三种事业。]

  善男子!这三个法门都是圆觉亲近,我们刚才讲的若只修一种,没修到圆满,是亲近,能够证到叫随顺。「十方如来因此成佛」,十方的如来都因为这样去修行成佛,因这三种法门的方便才成佛,在这三种以外的都叫方便之中的方便。[十方菩萨种种方便,一切同异,皆依如是三种事业」而建立的,都是以这三种事业方便建立起来的,所不同的是演绎出来讲,更细致化了。

  [若得圆证,即成圆觉。]

  假如因此而证得圆满,也就成就了无上菩提。

  [善男子!假使有人修於圣道,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、辟支佛果,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,一刹那顷随顺修习。]

  这是校量三种法门的殊胜功德。

  比较而言,假使有人修习圣道,同时又从事於教化事业,教化谁

  教化百千亿的阿罗汉、辟支佛果,使他们成就圣道,但不如有人听闻到--就像现在大家一样,这样的无上的圆觉法门,这是成佛法门,是最究竟法门,是无碍法门,在一刹那顷,不用那么长久,一刹那顷做工夫观一观,体会一下,这样功德比他们都大得多。五戒、十善、四谛、十二因缘,种种法义与道行,毕竟没有这个真实,那些仅仅是方便接引,那些是路途的风光,那些是基础且是一般凡夫的基础与二乘修证的过程,而现在所讲的究竟真实,也同时教导我们在真实当中深入增进,不要在外面搞。

  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
  [威德汝当知:无上大觉心,本际无二相,随顺诸方便,其数即无量。如来总开示,便有三种类:寂静奢摩他,如镜照诸像;如幻三摩提,如苗渐增长;禅那唯寂灭,如彼器中锽。三种妙法门,皆是觉随顺。十方诸如来,及诸大菩萨,因此得成道,三事圆证故,名究竟涅槃。]

  威德菩萨你应当知道,无上的大觉心本际是无二之妙相,即修证实无有二,随著各种方便,它的数量有无量,如来总的开示有三种类,第一、奢摩他是寂静轻安,就像镜照万像,能够显现,但毕竟还有个镜在、像在,容易产生分别。笫二、三摩钵提如幻化,犹如苗的增长。第三、禅那是寂灭的境界,如彼器中锽。三种微妙的法门都是随顺觉性的方便,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都依此三种随顺得成大道,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圆证的才叫究竟涅槃。

  

  

《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