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▪P7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显示一切法,作用一切法,这是道在真俗不二上的体现,所以“不是标形虚事持,”这不是标形啊,是说标一种形象,如来形象怎么样,都是虚的事情,没有的事,这是“如来宝杖亲宗迹,”如来证道以后,以他的宝杖显示出来的,亲自的踪迹,道人成道以后,一定有他的作用,而如来以真俗不二的中道来显示大道的作用,降服的作用一定有的,不是空口讲白话,这是如来的真实踪迹。

  “不求真,不断妄,了知二法空无相,无相无空无不空,即是如来真实相,”

  前面指踪迹,这是指真实相。那么比如说,证道的人,他不求真,已经在真当中了,不断妄,己没有什么妄的了。“了知二法空无相,”了知真和妄这两个法空无相,本来没有相的。“无相无空无不空,”无相当中有无相的光明,无空,没有空;无不空,没有什么不空,这就是妙的地方了,没有空,而没有不空。我们觉性的无相光明,他是无空无不空,微妙不可思议的,无法说的,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,也无法表达的,那个地方就是如来的真实相,说不出来不的。

  “心镜明,鉴无碍,廓然莹,廓然莹彻周沙界,万象森罗影现中,一颗圆光非内外,”

  这是指真实相,怎么形容呢,就是以比喻的话来形容,心镜很明,像镜子一样,很明朗,很清澈。“鉴无碍,”鉴就是照,照境界没有障碍,照得清清楚楚,这就是说虽然它里面无空无不空说不出来,但是有这个作用,这个作用一起就知道,所以说本性在作用处,在照用当中。

  “廓然莹彻周沙界,”廓然,很辽阔,心情很辽阔,云彩非常透彻,光明而透彻,周沙界就是遍一切处,在什么地方用,就照什么地方,处处无碍是这样子的,所以“万象森罗影现中,”万事万物都是影现出来一样,镜子里照出来一样,影现在其中,不是我有一个东西,我没有东西,但是能显现万事万物,所以“一颗圆光还内外,。但是要知道这颗圆光,不是内不是外,没有形象也没有大小,不可说,不可说。这你就明白了,我们的道就是这样,像一颗圆光,不是内不是外,没有颜色,没有大小,不可说,但是自己知道,自己在用处知道,而且尽未来际就是这样用随缘而显现。

  “豁达空,拨因果,莽莽荡荡招殃祸,弃有着空,病亦然,还如避溺而投火。”

  豁达空就是狂慧扫荡一切的业力果报的邪空,有的说本性是空的,随便怎么做,都没有障碍,那就是这种人,他偏邪空了,于是便拨无因果,狂造恶业。所以就会“莽莽荡荡会招殃祸”,莽莽荡荡当中,他没有智慧,又是随着境界飘流,这样他就会招来殃祸,招来因果的报应,本性不受因果,缘起中要受因果,缘起中仍然要注意。如果反过来,抛弃了邪空而又执着了实有,着有相、有为、有果,落在执着实有上,又是一样的毛病,他还是受束缚,还是受报应,还如避溺而投火,他避开了水,但是又投到火上去了。如果两边都不触犯,禅宗讲不触犯,不背不触,那就得自在,也不是落因果,也不是破因果,他很明白,知道怎么用,他是空灵觉性的朗照,随机而用,自己没有在因果中,他不住在因果相上,他本来没有什么,他是自然而显现的,显现众生的机缘而用,这一切作用,都是不落在那一边,他没有一点落进去。

  “舍妄心,取真理,取舍之心成巧伪,学人不了用修行,真成认贼将为子。”

  舍去妄心,要取一个真性,就是取舍之心妄想颠倒了,这个取舍之心成子巧伪,这是很善巧的虚伪,伪装的,伪就是颠倒的。因为在世俗来讲,他都是取舍贪爱形成取舍心,修道了你还是取舍,还要取一个好的,取一个真的,那么要舍掉不好的,你这个心和凡夫没什么区别,还是一样的,还是这个心态。所以说“学人不了用修行,”学人不明白,在用这个妄心取舍去修行,那么他就是成了“深成认贼将为子,”用这个虚妄心去修学,等于是越修越颠倒,越修越烦恼,将贼认作了自己的儿子一样。

  “损法财,灭功德,莫不由斯心意识,是以禅门了却心,顿入无生知见力,”

  因为有取舍之心,用这个虚妄心意识而作用,他就损法财,这个法财是自性的法财,他会被这个用错的心所损害掉,他还会灭功德,本有的功德被它灭掉了,那么这一切的原因莫不由斯心意识,都颠倒的心意识在作怪,在真性当中成了颠倒。所以不知道心意识如果能够化掉,不落心意识是真修行,就是真功德。“是以禅门了却心,顿入无生知见力,”他的功德的地方就是了却心,只要你悟了心,只要你把心的执着化掉,那么本来就是佛,本来就是道,也就“顿入无生知见力”了,无生的大道是可以顿入的,顿入无生靠什么?“知见力”靠那种禅的一种知见,无见的见,就是说超越一切的见离开心意识的见,然后以这个力量顿入无生的本性当中。

  “大丈夫秉慧剑,般若锋兮金刚炎,非但能摧外道心,早曾落却天魔胆”

  他说能够有般若的知见力,契入本性的修禅的人,就是大丈夫,他秉持的是慧剑,慧剑就是破一切,破尽一切烦恼执着。“般若锋兮金刚火”他是般若的锋,般若的锋就是智慧的锋茫,金刚的火焰,催毁一切,“非但能摧外道心”,不但能摧一切外道的心,“早曾落却天魔胆”,天魔会怕,怕一个有智慧观照的人,怕一个和本性相应力的人,他会不觉的怕,所以落却天魔胆,天宫都会震动,一个人见性的时候,天宫震动,他会下来破坏,破坏你的道。为什么原因呢?契入本性的光明的时候,正好是把无明破开,无明是魔坚固执着的地方,一旦破无明的时候,就和他联系了,他那个地方就震动了,魔宫是无明建立起来的,所以说当你和佛性相应的时候,就和诸佛连在一起了,诸佛的光明有多大,所以加持你的力量震动了魔鬼,所以他的破坏也是有他的魔的作用的,因为影响他了,他很难受。

  “震法雷,击法鼓,布慈云兮洒甘露,龙象蹴踏润无边,三乘五性皆醒悟,雪山肥腻更无杂,纯出醍醐我常纳。”

  就是说震宣法之擂,击起演法之鼓,以大智慧的光明体现这个道,体现这个大法。利益众生的时候叫布慈云,荫护众生洒下的甘露水,成长众生的善根。“龙象蹴踏润无边”,龙象代表明心见性的人,就是说体悟到大道,他是利益无边的众生。“三乘五性皆醒悟”,三乘和五性的人都醒悟,三乘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;五性是五种根性,即一阐提、人天性、定性、不定性、菩萨性,那么都可以醒悟起来,“雪山肥腻更无杂,”就是雪山,它是纯粹的回应,都是良草,最好的草,他是没有掺杂不好的草的,所以雪山大白牛,吃了这个草以后,出来的都是醍醐,它不经过牛奶,它挤出来的都是醍醐,无上妙味,禅宗就是无上的妙味,它挤出来的。意思说他悟到道、证到道以后流出的法流,说法之音,都像醍醐那样,都是大智慧光明,都是最殊胜的佛法,所以说“纯出醍醐我常纳,”就是受纳,意思这样的法流,这样的法的智慧,我是常常受纳的,常常相应的,就是诸佛的法界大光明灌顶。

  “一性圆通一切性,一法遍含一切法,一月善现一切水,一切水月一月摄,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共如来合,”

  一性,即我们的觉性,圆通一切性,一切众生的本性,都是圆通的,都没有差别,“一法遍含一切法”,一切法当中遍含着一切法,比如说六字大明咒的法,某一句法意的法遍含着一切法的,为什么?都是本性流露的、都是不二的体现。“一月普现一切月”,我们的报身在虚空中都是一个月,报身在虚空中照下来的,一切千江万水现一切月,就是说一个众生思念到你的时候,在报身光里面会现起作用,或者以形象见,或者以音声闻,或者以慈悲来救度,或者以威力来加持,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,显现的作用,“一切水月一月摄”,一切的水月都共同归入一个道,诸佛菩萨是不二之道,道人都是一个道,所以一切的水月都归摄到一个报身光明之月中,所以“诸佛法身入我性”,诸佛的法身入我的本性,“我性同共如来合”,这就很重要了,证道的人诸佛的法性都入你的觉性当中,子母光明相会,我性共同如来合,这就是西藏密宗最高的法门,也是十方诸佛灌顶的地方,大光明灌顶,就是全体朗照。

  “一地具足一切地,非色非心非行业,弹指圆成八万门,刹那灭却三祗劫,一切数勿非数句,与吾灵觉何交涉。”

  一地当中具足一切地,这个地就是本性的地,只要性地证得了,一切地都具足了。“非色非心非行业”,“非色”不落在色相上,“非心”不落在心念上,“非行业”菩萨的六度万行的行业,功德的行业都不是,都不可得,都是一个全体。“弹指圆成八万门”,一弹指八万法门都圆成了,都在里面。“刹那灭却三祗劫。”一刹那之间,超越了三大阿僧祗劫,不会再落在这上面,这多圆妙。“一切数句非数句,”一切数句代表着所有的法门,一百零八法数,八万四千法数等等,所有的数句和非数句都超越。禅宗讲离四句,超百非,也超越,那么与我的灵觉有什么交涉呢?我这个灵觉、摩尼宝珠灵妙的大道和这些没有关系。

  “不可毁,不可赞,体若虚空勿涯岸,不离当处常湛然,觅即知君不可见。”

  觉性的光明当中,无法毁灭,无法毁谤,“不可赞”无法赞叹,赞叹不到那个地方,这个体,就像虚空一样,没有边际,没有岸崖,没有一个地方的。有的说,唷,我们的觉性很大,哪里有个边啊!边岸都没有的,所以“不离当处常湛然”。虽然证得这么妙,这么殊胜,但是还是在当处,还是在大家这个地方,这个地方作用就是他,这个就是禅宗,这个道的地方,最微妙的地方,。湛然就是很清净,不动,就在这个地方,所以“觅即知君不可见”。要找,知道它不可见,没有相貌,没有颜色,找不到它,但是活泼泼的,朗照着,具足一切。

  “取不得,舍不得,不可得中怎么得,默时说说时默,大施门开无拥塞,”

  这个觉性的光明,无相的空灵,取不得,不是一个东西,舍也舍不得,你想离开它,也…

《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