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槃、烦恼菩提这些都要圆融统一,没有大小,自在得很,一切都在里面,都俱备,都是本性活泼泼的"妙用",一定要达到这样子,才叫"了手"。本性中不要想什么,没有问题、没有执着,没事了。这个时代能见到本性,安住本性上起用是大根基、大福报的人。做到这点上能不退转,要么在这生中,要么到临终时一定会成就。但是中途有许多障碍,有的人有许多想法,有的向外求,有的见地不透彻,有的想成就,想什么的,自己被自己障碍了。自己真的明白了,知道这是本来面目,本来无修无证,本来俱备的,不散乱,不颠倒自然就是本性放光,这样悟入的修得很快,都在自己觉性中放光,自然到家成佛。
二十、问:大根基的人能一闻千悟,我们钝根的通过打坐用功修持是否能达到?
答:在根本上没有无渐的顿悟,都是渐修而顿入的。但在实际当中有迷惑、不透彻,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。在实际作用中,总是有一些问题出来,你怎样转变它,消融它。要多听闻、多印证,在看佛祖开示,在里面生起深沉的一种悟性,会通圆融的境界,自己慢慢地就有力量了,觉得自己很亲切,作得了主,就这样坚定不移,需要一个过程。打开了,从定中出来后,世界就变了,世界都是影子,觉性在,这时经常看些祖师语录,一看很亲切,通过这样不断地印证,不断地看,越来越明白,越来越透彻,就是这样,这个过程还是需要的。要在这方面建立信心,建立到一定的时候量就到了,坚定不移非常圆融。别人无论怎么说都不会动摇我这个信念,而且的确觉得自己日日在进步,安住在本性上就是用功。
有的人不知道明白以后怎么向上,原因是得少为足,认为够了,安住了,不知努力的方向。还有佛祖开示的印证、智慧观察、开发,包括自己信愿、习气,包括佛祖开示的内涵,不断地圆融开智慧,这是一方面。有的人看杂书,老是在这个问题上去比量、讲话,他是看错了。看的时候应是回归千经万论,处处圆融的看,越看越少,没有文字,很轻松,越看越简单,没有什么新的问题产生,没有执着解不开,看到后来智慧越来越高越透彻了,佛祖背后的真理是什么?就这么一个意思,所有的目的就是为这个来的,千经万论就知道了。如法了,以后讲法也好,写文章也好,别人讲什么也好,这个智慧不会动摇,怎么讲都是对的,怎么用也是对的,无可批驳的,自己就有这个力量,如果老是在问题上选择对和错,心就动了,智慧就埋没了,有的人看书被书所迷,不会回归。看到很有意思了,那就不了,不是看有意思,看印证自己,越来越亲切,看完没有文字了,没有书和道理,都是自己。有的人很在乎别人怎么修,怎么想,怎么讲,这是大错,通过别人有一种对比,知道自己对和错,知道自己在哪里,自己怎么样,这样修行,不会成就,把自己的信愿交给别人手上了,经常会发生一些动摇,一些变化,而且这个人并不是自己的根本上师或自己的善知识,如果是一般人或各种各样的人,你在乎他们怎么讲,这样不会修成就。因为不是自己里面的智慧,不属于自己的放在心上就障碍了。任何人的修行要根据自己修到哪一步来决定的。第二根据缘份来决定的,从宗派来讲或从师父来讲,哪个师父有缘,跟哪个宗派有缘,在这个宗派里深入,然后化解对宗派、对师父执着,这个叫出来的人,开始时要进去,如你没有进去就没有资格谈出来,结果这里面有很多内容对你有影响,很多宗派层次很多内容都会对你构成一个迷惑,动摇你的信心。一个过来人的师父他不管宗派,活用的,他安住觉性当中,用活的智慧来安立法义的,安立法门方便引导的,他重视的是什么呢?众生根基的现量,你需要什么,你是什么样根基,指点的,肯定的,否定的,也有方法的,从各个方面破你执着。通过肯定,通过指示,通过消融使你成长开花结果,善知识都是这样的作用,他没有定法,做弟子的要亲切领会活用,融化在实际中,悟到了,证到了,就要这样做。使你从原来的一年级到二年级了,再来见师父是不一样了,师父再讲新的课,新的修行,这叫指点,这叫修行,这是活的教育,禅宗大手印都是这样的。大圆满有的这样,有的不这样,看师父的,还要看你能不能成为师父的亲密弟子,能不能契入上师和你的那种相应的亲密关系,如果契入的话,就很亲切,句句指点在你心里面了。
二十一、问:看你的光盘,好像你是对我一个人,也在看我们、对我们才说的?
答:这是听法时候的感应,录像带也好,法会也好,都会产生一种感应,这个感应是心灵世界的相通,是不可思议的,有这样感应的人根机比较深厚,过去生听了很多的法,所以说有这种感觉,这是很厚的善根。因为你的心对法有这种感觉,是它在用心对师父,它有这个感觉,师父呢,也不仅是对你一个人的,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都平等不二,因为是你自己对师父的感觉,所以觉得是对你一个人。
二十二、问:听说西藏有很多活佛?
答:活佛是修行人修得比较好的人,他能够预知自己转世的,这叫活佛。一般起码是开悟的,发菩萨愿,再来利益众生的,叫活佛,汉地也有很多活佛,只是没有封号,没有一种活佛称呼,汉地有很多是高僧转世的,大居士转世的,他们也是和活佛一样的。
二十三、问:元音老人按照他自己的修法完全可达最高境界,为什么求生西方呢?
答:他求生西方是做榜样的,他知道很多人修净土比较合适,求生中得很大利益不用再轮回,他所以要往生西方是做榜样的。八地以上的菩萨到哪里都自由。一个是要发愿,在修行上不断增加力量,还有诵经,持一些咒,弟子当中要观察哪些有缘,哪些没有缘,哪些有什么障碍,帮助他们消除,要怎么样带他们一步步修上来,一个个层次,一步步带上来,有这么个过程。一般的活,中间会出现一些问题,西藏传承中有一整套的指导方法,汉地本来也有的,现在差一点了。像憨山大师的弟子遇到一些障碍,他就诵经等,帮助弟子解开,解开后没有事了,这个不是光讲讲法就算了,他要把弟子带上来,有的咒一定要传的,密宗像法宝一样都有护法神守护一代代祖师传下来的口诀、密咒,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。
二十四、问:密宗的咒语如楞严心咒都可以持吗?
答:楞严心咒是普传的,师父们已经公开传了,谁有缘遇到都可以持的,有的没有普传的,是要保密的。
二十五、问:心中心法的咒可以持吗?
答:心中心法的咒不可以持的,大悲心咒持是可以的,要传了以后才有力量。从实际意义讲密法全部要靠传的,有的人遇不到师父,没有办法也可以持,但是力量差很多,地藏心咒可以持的。
咒为什么要传呢?一个是有护法神护持你的人和咒,同一个咒在什么时候念,应该怎么念它有方法的,有些诀窍,有些说法,这些不公开的,只有在传承时才能传。传咒的人要有道力帮助众生,背众生的业才可以传,要具资格,你修的法跟菩萨感应,菩萨是通过你的桥梁作用加持众生,你是一个桥梁,如果你没修好,就要生病。
二十六、问:有私心持咒有用吗?
答:不行的,要有菩提心持咒,如为病持持咒,感应会有,但效果不大。要发愿成就,以后才能利益众生,不成就力量不够会有障碍,要提高自己的悟性,知道四大五蕴身心都是虚幻的,无量的众生还在苦海中,我要治自己的病,更希望一切众生不要生病,要远离痛苦和烦恼,要这样想,要观察通过这些方法起慈悲心,慈悲心生起来了,但不要过头,要有智慧,知道这个是空的。慈悲过头,落在慈悲上就是烦恼。悲智不二,即空悲不二,要有智慧,慈悲才没有爱见,爱见大悲给大家带来烦恼,做什么事都不圆满,有缺憾,这个就是慈悲过头,有自己感情,自己的想法,要用智慧超越自己,达到真正的慈悲而不觉得慈悲,这是应该这样做的。
二十七、问:持咒时要"空"?有妄念怎么办?
答:对呀,无分别的空去持咒,开始要发愿到持咒时要"空",达到一心持咒时会生起一种量,持咒的力量自己知道的。这个力量会转化分别、烦恼,转化你的执着,力量当中会产生欢喜、光明,这个光明不一定看得见,觉得自己很明朗、清晰,这样功德开始出来了。如你有觉受功德就生不起来的。持咒时不要去管持咒,妄念有没有,不要受它影响,不要理它,只管持咒,妄念来了不管,它会去的,开始时有点影响,后来就不来了。
二十八、问:六字大明咒、听闻解脱咒,可以持吗?
答:可以持的,听闻解脱咒:"阿比家当嘎"听到一句就解脱了。在作用时像祭亡灵、度鬼神、度众生时,像放生法事都要念的,平时也可以念,念熟了才有力量。
二十九、问:做佛事功课时,心越清净功德越大,是吗?
答:是的,但有时会变化的,也不要去比量它,一心去做就好了,不要老是比量它好不好,功德大不大,效果怎么样,因有变化,不可能一直清净。或许清净习惯了也就不觉得清净了,睡好了,他也觉得没有什么。但是有的人认为原来很好的,现在怎么不好了,所以说当你真正好的时候没有感觉到。修行人如骄傲了,觉得了不起的,就是没有修好,因修好的人不说自己的,他就歇下来。所以用功当中不要老是比量,一心去做就可以了,无心去做,做过了,也不要去回顾,做过了,现在就是现在当下,当下自己在觉照,这样容易相应了。
三十一、问:居士家里有事,请其它居士去做佛事功课帮助性结缘可以吗?
答:因为不是在寺庙里,又不是出家僧,这个事有方法的,你就告诉他念佛号,念什么经、念什么咒,自己要念,另外我们在家里念,用功给你回向,大家在家里用功回向,这对相互之间都好,不要会在一起,因会在一起比较累的。
三十二、问:如果家里有父母亲要往生可以做吗?
答:父母亲往生的时候可以做一做。如三时系念,念佛号等等,将功德回向亡者。
三十三、问…
《香风谷禅语 中篇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