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四禅八定(一)▪P7

  ..续本文上一页面去似的,就像是睡着觉似的,什么也不懂,什么也不知道了,等到醒过来,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刚才做什么。天台宗南岳大师他说,他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呢?说是魔鬼蔽其心识,把他的心识蔽住了,所以什么也不知道,是这么回事。这十双,总而言之,都是不正常,就是魔鬼来捣乱的,这都是邪相,不是好法。这个文是说初禅的时候,戊三证初禅相,分两科,第一科明发相,发初禅的时候,有的时候有邪有正,约十双来明它的邪正相。但是这件事,不但是初禅,就是未到地定也是有的,欲界定,修欲界,静坐到欲界定的时候,粗住也有这种境界,粗住、细住和未到地定都有这种境界的,不但是初禅,因为欲界这个地方,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恩恩怨怨的关系很复杂的,你若想修行的时候,正好你那个怨家他是鬼神,那么他就知道,和你过不去,你想要修行他知道,他就向你捣乱。

  

  若是静坐,我们有心要静坐,我们一看这样讲,我们还静坐不静坐呢?所以这件事,佛菩萨大慈大悲,都给我们准备好了,我们若想要静坐,应该要把大悲咒念好,念大悲咒能降伏这一切的小鬼。欲界天的魔王,他现在不捣乱,他要捣乱,我们是很难,他现在不捣乱,就是其余的这些小鬼神,或者和我们有怨仇的这些鬼神,可能要捣乱的。我们念大悲咒,一般的这些捣乱的鬼神,能够解决这些问题。有怨仇的,或者你欠他的债,你欠他的命债,你和他有像大海那么深的怨仇,那就难一点。念大悲咒这是一个办法。

  

  壬二、诵金刚经

  

  第二个应该念《金刚经》,因为念别的经太长,我们可能没有那个时间,念《金刚经》,我们简单说两个好处,一个是你多少也会明白点《金刚经》的道理,你一有问题的时候,你思惟无我观,修无我观,修无我观的时候,就能解除这些问题,这是一个。第二个,念《金刚经》,金刚神能护持你,释提桓因也来护持你,那么也能帮助你解决问题。

  

  壬三、预备镜子

  

  第三个方法,我们静坐的时候,后边预备一个镜子,预备镜子有什么好处呢?这些邪的鬼神他来捣乱这些事,他都不现出他的本来面目的,他的面目不让你看见,他就变化另一个面目,变化一个年轻的孩子,或者是一个女孩子,或者是个男孩子,或者变出一个年纪大的一个长者,一个老头或者是一个老太婆来同你捣乱,可能叫你生贪心的办法,或者叫你生瞋心,或者叫你恐怖,反正就是这些叫你生烦恼的办法。这些鬼神,他能变化出另一个面目同你捣乱,他不愿意你看见他的本来面目的,但是我们有办法看见他,就是用一个镜子,这个镜子放在那里,他不能变,这个镜子里就把他的本来面目现出来,他不能变,他一看见这样子,他就跑了,他不敢同你捣乱,所以预备一个镜子。古代预备一个镜子可能不那么方便,现在很容易。你后边也预备镜子,前面也预备,旁边也预备镜子。因为他和你一对面的时候,镜子就现出来,他先自己看见,所以他就跑了。这都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禅师的经验,我们读《瑜伽师地论》没有这个话,中国古代的禅师告诉我们,预备一个镜子,它是一个方镜,四方的镜子,这个都没有关系,现在的镜子很大,更是有用。

  

  问:镜子应该多大?

  

  答:就说我们小孩子读书,你由小学开始读书,幼稚园不算,从小学读书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你得到博士学位,你要用多少时间,你要用多少心力、精神你才能成就。现在你想要,这件事是欲界的事情,现在要超过欲界拿到色界天的功德,这叫上人法,修禅静坐这是上人法,这是超过人以上的一种功德。我一天就坐半个钟头,你想要有成就?我刚才说过魔鬼有两种性格,一种是魔鬼有恶的,恶的这些魔鬼,当然魔鬼都是恶的,他看见别人修善法,他就嫉妒障碍,就来破坏你,来捣乱,这是一个原因。第二个原因,有的这些鬼,他和你前生有点问题,和你前生有过纠纷,他有怨恨在心,他想要报复,如果你要修行,你的功德高深了,他就不敢接近你,他不能报复了,趁着你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,赶快的来找你,是这样意思。

  

  问:(缺文)

  

  答:要离开尘劳的事情,修行的事和尘劳的事是两件事,离开了尘劳的事情,单独在寂静处修行,就是容易进步的。我想你是有特别有善根的人,你如果能专心的离开了这个尘劳的世界,清净的这么修行,你很容易有进步的,人就是有善根,但是你在尘劳的事情,今天这个人同你来往这个事,叫你生贪心,过一会,那个人同你吵架,那个人又同你有什么纠纷,人要在这样的境界里面修行,你很难有成就的,你非要离开才可以。

  

  问:普通人喜欢静坐,但是不知不觉就入了邪相,就是着魔了,又不能自主,自己又不能从魔鬼的圈套里面跳出去,那该怎么办呢?

  

  答:他自己受魔鬼的系縳,束縳住了,他自己没有办法出来,他应该多读经论,应该去访问善知识,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经律论你不读,你又不去问别人,学一学,那么就没有办法,除非那个魔鬼他说:我不捣乱了。那么可以,不然的话,你没有办法。

  

  问:八触,提到动的时候,到初禅境界的话,动的话,是自己感觉有动,而外人看是没有动。我想请问是不是其他七触也都是这样子。譬如说凉的话,是自己觉得是凉,但是别人看到并不觉得凉,或是暖的话,是心里觉得暖,别人不觉得暖?

  

  答:是的。

  

  问:那么这样的话,是不是如果拿温度计去量的话,就没有差别?如果再引申来讲的话,是不是说是自己觉得热,假如说是冬天的话,穿很少衣服都觉得不冷,还是说自己心里感觉是热,但是还是穿很多衣服,因为温度没有变化。

  

  答:我们先说这一样,温度冷热的问题,在没得禅定的人有这种现象,就是他不静坐的时候,他和一般人就是一样的,但是若静坐就不同,静坐的时候,他就会热,热,这个时候就是得要减少衣服,你若用温度计来量他,他就是温度要高一点,平常这是可以量的。若得定的时候不同,得到初禅的时候,因为这个时候,他里面这个身体不是欲界,当然这个身体,欲界里面的这个人,他的色受想行识是欲界,他是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,我们用这个地球上的知识所假立的这些各式各样的机械,可以去计算他,可以去量他,他得到禅定的时候,不是欲界了,是色界,是色界的色受想行识,到了这个时候,他外面表现出来的完全是正常,他心里面有殊胜的境界,不能用欲界的东西去量,这是我这么分别,不能用欲界的东西去量,你量他,也能得到一点消息,但不一定会正确,也能得到一点消息,或者他的温度高,或者他的温度低,但是那个高低,不能用欲界人的知识去分别的,这是我这么想。因为他不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地水火风,是不同一点。我们欲界这个人的身体,尤其是我们地球上欲界这个人,身体重量是很重的,色界天上的人的身体特别高大的,但是没有重量,他也有地水火风,但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。所以你说是要用温度计去量,我想可能不合适。

  

  问:(缺文)

  

  答:刚才那位居士用功的方法有问题,有事情的,如果你闭关用功七天,你专心读《法华经》,专心念佛,或者是拜佛,这些散乱心的用功,这又是一回事。说是我要打禅七,我要打十个禅七,我现在是修三止三观,我是寂然不动,静坐这又是一回事。一般的散乱心用功,着魔的情形少一点,魔鬼来捣乱的情形少一点,就是有的时候,可能不严重,就是他来捣乱,就完了,一会儿就走了,就没有事了,不至于说得精神病,没有那么严重,除非是有冤业在,那个情形就不同了,因为那个魔鬼他恨你,他一定要把你搞得死去活来的,他才快乐,那么你本身不能抵抗他,你可能就会得精神病,怎么怎么的,这不一定的。

  

  问:这个神经病来了以后,别的人怎么样解救他呢?

  

  答:别的人给他念念《金刚经》吧!或者能好、可以,或者不一定的、不一定。这个我再简单说几句话。

  

  我以前说过这一件事,这里面可能有人不知道,我在加拿大在多伦多,我遇见一件事,就是有一个香港大学毕业,他是香港的学生到加拿大留学,是香港来的同学会的会长,这个人不相信佛法的,后来他被一个鬼捉弄得要死要活,他又念毛泽东语录,也无效;念孔夫子的学而时习之,也不行。后来他遇见他的朋友有信佛的,说是你现在是鬼来迷惑你,那些不行的,你要去找出家人。那么就找性空法师、成祥法师来想办法,这两位法师说是我们念大悲咒,大家一起念,一念的时候,鬼就离他远一点,别人看不见,就他能看见,这个鬼就离他远一点,不敢来搞他。但是若不念大悲咒就不行,不念大悲咒,鬼还是来搞他,他后来又来找法师,说这怎么办呢?不念就不行,我不能老是念嘛,还要读书,还要做事情嘛,这时候来问法师,说念佛,念阿弥陀佛,念阿弥陀经,大家帮他念,一念这个鬼就离他很远,不念,不念还不行,还是很苦,还来找法师,法师说我们念《法华经》,读《法华经》,大家帮他来读,这一读,这个鬼无影无踪,看不见。从那么以后,他就信佛了,他就天天读《法华经》,所以读《法华经》不可思议。

  

  问:那么这个鬼对他很好嘛!

  

  答:是的。若是没有这个鬼,他还不信佛的。

  

  问:(缺文)

  

  答:不应该给他,不能给他。

  

  问:那么业力永远牵扯不完?

  

  答:你同他讲道理,可以的,因为什么呢?我欠你的命债为什么不还呢?应该还他嘛!应该还嘛!不能还,怎么不能还呢?因为你现在得到人身,我们能够对佛法有点信心,这个时候这个人身很宝贵,你用这个人身还他,你很不合算。因为以前你欠他命债的时候,可能那时候不相信佛法也不一定,那个是无所谓的。你应该同他讲道理,我现在相信佛法,用功修行,我这功德送给你,请你暂时不要同我要债。

  

  问:是不是等你修行好了,我就再也要不到了?

  

  答:我修行好了,我还债。你可以告诉他:「我修行好了,我还债。」他也可能会同意的,那么这个事情就和平解决了,你不要说不还债。

  

  当然你讲道理他也不听,那么他若一定要同你要债,你也可以不给,你就是努力的念佛,念大悲咒,念《法华经》,就能抵抗住,还是能抵抗的。

  

  问:是不是不够慈悲呢?

  

  答:这不是不慈悲,我们这个命还给他,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,他也是一样,没有什么好,只是他解解恨。这个主要就是现在我们相信佛法,可以种善根,你现在把这个生命给他了,将来能不能遇见佛法,能不能修行,靠不住的。

  

《四禅八定(一)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✿ 继续阅读 ▪ 四禅八定(二)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