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凡夫,就是佛都不能够百分之百的,我决定把你的病治好了,不能的,因为各有各的因缘,各有各的业力,各有各的罪业,不是那么回事的。
简非禅之相。前面说这个动,这个八触,在没有得初禅以前的人,在欲界定粗住、细住、未到地定也都会有的,也都有,但那不是初禅,所以不能误会这件事。
庚三、明禅发因缘(分二科) 辛一、善心功德力成就
庚三发因缘,就是初禅成就的因缘,这个动、痒、冷、暖,这个触来了,身体快乐,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会这样子呢,什么原因呢?当然第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努力的成果,你对于禅定有信心,有兴趣,我不怕辛苦,我能放弃其他这些妨碍定的事情,我都放弃了,我能专心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修行,你不断的努力,我也不怕腿疼,也不怕腰疼,那么你长时期的努力,只要你的方法正确,那么你就成功了,这是第一个原因。
辛二、色界五阴住欲界身
第二个原因,为什么身体会动、痒、冷、暖、轻、重、涩、滑呢?什么原因呢?就是我们是欲界的人,但是我们修禅定得到初禅的时候,这个初禅不是欲界法,是色界天的一种事情,你得到色界初禅的时候,色界的地水火风跑到你身体来了,那么色界的地水火风和我们欲界这个人的地水火风一合起来,你就感觉到动、痒、冷、暖、轻、重、涩、滑了,就是这么回事,所以才有的,这是纯在物质上这么说,但是这也不纯是物质,也有色界天的初禅的受想行识,在我们欲界的受想行识里边和合起来了。那么总起来说,就是色界初禅的色受想行识,和我们欲界这个禅师的色受想行识合起来,所以你会感觉到动、痒、冷、暖、轻、重、涩、滑,会感觉到快乐,或种种的感觉的。这个发的因缘就是这么回事,不是无因缘的。
庚四、辨邪正之相(分三科) 辛一、正相(十种功德)
庚四辨邪正之相。这个禅发出来,我们欲界这个地方是个多烦恼的地方,多是非的地方,所以我们想要从欲界跳出去到色界很不容易,所以得到初禅的时候,有邪、有正的不同。有的人很顺利,一下子得到初禅了,很好,很正确,一点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,很好,但是有的人不是的,他的麻烦事还很多的。
问:有人说初禅是否一心不乱?
答:初禅是能一心不乱的,但是有程度的不同,因为他没有欲界的烦恼,他想寂然不动是能的。得到初禅以后,他若念佛很快的就见佛了,就得一心不乱了,就是念佛三昧。
辛二、邪相(分十科(十双)) 壬一、触体增减
辨邪正之相,这邪正之相有十双的不同。怎么叫做正,怎么叫做邪呢?刚才我们讲那十种功德,那就叫做正。怎么叫做邪呢?邪就是有魔鬼来了,有魔鬼入到这个禅定这个人的身体里面来了,同他捣乱。这个也约十种功德来说,第一种就是触体增减。触体增减是什么呢?譬如说是这个人这时候静坐是个动触来了,这个动触就是他静坐在那里,他自己感觉动,但是别人看见他在那里坐着是不动的,是这样子,不像我们现在没有得初禅的人,只是欲界粗住,多数是欲界粗住的境界,也会动,别人看见他身体也动,手也在动,脚也起来了,不是那样子的,这个初禅的动触一现出来的时候,他内心里面感觉动,外面还是不动的。这触体增减,现在说是邪相,那就不是正相,他那个动就不得了了,就是刚才说身动,手也起来,脚也起来了,就比画起来了,这是叫做增;减就是动触来的时候,应该渐渐、渐渐的普遍到全身,有十种功德出现才对,他不是,他动触来了,顶多没有几分钟没有了,统统都没有了,也没有喜,也没有乐,连这个触都没有了,那么这个人坐在那里就是根本没有滋味,就完全失掉了,这叫做减,触体增减。所以有的人修行,他这时候不那么顺利,有这个境界的。
壬二、定乱
第二个是定、乱。触一来的时候,应该是心里面寂然不动,很自在的,很快乐的,但是他不是,他一来了定的时候,身体为定所縳,定好像一个大绳子把他绑起来了,他很不自在,是这样子境界。我们来了定,有定的人,心里面明静不动,很自在,他不是,为定所困,他想要出定还不能出,就不自在,心里就不能作主的,有这个境界,这是一种。乱,本来是禅定,动触来了是禅定的功德,他不是,一来了,心里面乱,他心里面东想西想,妄想很多、很杂乱,这就不对了。
壬三、愚智
智。他这个动触这个境界一出现的时候,他不是灵明智慧的那种境界,他这个人糊涂了,愚痴颠倒,他心里面不是那么一个正常的,反倒是糊涂,什么都不懂的样子,愚痴,很呆的样子,这是愚。智,就是这个动触一来了的时候,他的智慧很大,有种种的邪知邪见出来,有这种境界,不正常。我在香港的时候,遇见一个人,他穿的衣服是在家人的服装,看这个人的精神非常好,气色也非常好。我随着一个老法师去看他,我倒不认识他,和老法师一说话的时候,一说到一个道理的时候,他这个辩才真是不得了,但是完全不讲道理,但是他那个不讲道理,说得无穷无尽的,无穷无尽的能说出来那个事情,就是他那个智慧是一种邪智慧。这个定,得到初禅的时候,如果遇见这种境界,就是这样子,他没有正知正见,就是邪智慧,很锐利的,很灵敏的,所以这叫做愚智。
壬四、空有
空、有。空有就是初禅发(相)现出来的这个人,本来是在没有身体的境界,又出现了如云如影的境界,这个如云如影的境界出现了以后,它又没有了,如云如影又没有了,就是身体是空无所有的境界,空无所有的境界,他就认为是证了空定了,这也是不对的。有,本来是有了这个身体,感觉像如云如影那样子,他不是,感觉像木头似的,像个石头似的,像那样子,他想要出定不可以,不能自在,你想要怎么样动不可以,这个身体像木头,像石头那样子,像木石那样子块然直住,就是住在那里那种死板的境界,他不能自在。我看见别的人,有人坐禅出现了这种不自在的境界,你想要出定不能出定,不行,那位大老师也是,这是神凝气定的前相,神凝气定以前现出这种相。空有这个有,感觉这个身体像木石那样子块然直住,这样有,不得自在,这实在是不对的。
壬五、明暗
明、暗。动触出现的时候,上一次在讲未到地定明得失那个地方说了一点,譬如说夜间他在坐禅的时候,他就像白天一样看见太阳了,万物就跟白天一样,隔着多少个房间,看见外边,什么什么都看见;在白天坐禅的时候能看见星辰,他有这种境界,这叫做明,这是不对的,这实在是邪法。暗就是这个动触一出现的时候,他就像坐在黑暗的房子里面似的,没有灯,就是黑,心里面就是这种境界,这是一种解释。另外,这种动触一出现的时候,他就像睡着觉那样子,什么都不知道了,一无所知,等到他醒过来了,他还不知道刚才做什么事,都不知道,这就叫做暗。
我听别人传说,台湾有一个银行的什么总经理静坐的时候,有这个境界,一坐下来的时候,就像到了黑暗的房子里面去了,什么也不知道,心里面有恐怖、害怕,后来也没能找到人,找到一个法师解释,解释的也不满意,就跑到道教里面去,这个道教的人不知怎么解释的,以后就不知道了。所以静坐有种种事情的。
壬六、善恶
善、恶。这个动触,快乐的境界一出现的时候,他不能够寂然不动,不能这样子,他就想到,哎呀,我要去行菩萨道,我要去讲经说法,我要劝人为善,他就想种种的这些散乱善法的境界,他这样一思惟,就破坏了他的禅定了,善。恶,就是初禅的境界一出现,喔,他没有善心,就是无惭无愧,生出来种种的恶心,他有这种境界。
壬七、忧喜
忧、喜。一静坐,动触出现的时候,他心里面不快乐,他忧愁、忧恼,就是要大哭才行,就是流泪不止,要哭,要这样子,忧愁。喜,心里面大喜得不得了,要唱歌,要跳舞,不能坐在那里,起来就是要舞起来,这样子。我们看《楞严经》五十种阴魔里面,就是说的这样子。
壬八、苦乐
苦、乐。动触一出现的时候,本来是快乐的,他周身都疼痛,有这个境界。乐,周身一乐的时候,他就快乐得不得了,贪着缠绵,为这个乐的事情心里面不得了,不能够安闲自在,爱着这个乐很厉害。
壬九、縳脱
縳、脱。本来得到初禅的时候,是没有欲界的烦恼了,他反倒是贪心、瞋心,各式各样的烦恼很厉害,縳:系縳,为烦恼所系縳。脱,就是他得到初禅的时候,什么烦恼都没有了,这是好境界,喔,他认为这是得了圣道,得大解脱了,他就是佛了,得大解脱,生增上慢。得到禅定的时候,有的时候,有的人就是这样子,看别的人,你们拜那个佛,那是木头的嘛,那是纸,我就是佛,你们拜我,就是有这种人。
壬十、强软
强、软。就是得了禅定以后,心里面刚强得不得了,认为你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,不是,我一念之间就成佛了,就是刚强得不得了,这是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,刚强得不得了的时候,心情不自在,像刚才说的出定、入定不自在,你想出定不可以,想要入定也不可以,你自己不自在的,这是强。第二是软,就是这个人得了这个动触一出现的时候,心里面很软弱的,你赞叹他一句话,他受不了;你若是责备他一点,他更受不了,一点也担不得沉重,犹如软泥,不堪成器。得到动触的时候,这个人他不刚强,他软弱得很,犹如软泥,不堪成器,你把它作一个碗,作一个盆,不行,作不住。就是得到禅定的时候,这个人就好像什么也不能做,那就是特别的软弱。
辛三、降魔方法(分六科) 壬一、预备降魔咒
这叫做十双,这十双都是魔鬼来捣乱他。刚才说明暗,人一坐、一入定的时候,就像入到黑暗的房子里…
《四禅八定(一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