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凡夫,就是佛都不能夠百分之百的,我決定把你的病治好了,不能的,因爲各有各的因緣,各有各的業力,各有各的罪業,不是那麼回事的。
簡非禅之相。前面說這個動,這個八觸,在沒有得初禅以前的人,在欲界定粗住、細住、未到地定也都會有的,也都有,但那不是初禅,所以不能誤會這件事。
庚叁、明禅發因緣(分二科) 辛一、善心功德力成就
庚叁發因緣,就是初禅成就的因緣,這個動、癢、冷、暖,這個觸來了,身體快樂,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會這樣子呢,什麼原因呢?當然第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努力的成果,你對于禅定有信心,有興趣,我不怕辛苦,我能放棄其他這些妨礙定的事情,我都放棄了,我能專心在一個寂靜的地方修行,你不斷的努力,我也不怕腿疼,也不怕腰疼,那麼你長時期的努力,只要你的方法正確,那麼你就成功了,這是第一個原因。
辛二、色界五陰住欲界身
第二個原因,爲什麼身體會動、癢、冷、暖、輕、重、澀、滑呢?什麼原因呢?就是我們是欲界的人,但是我們修禅定得到初禅的時候,這個初禅不是欲界法,是色界天的一種事情,你得到色界初禅的時候,色界的地水火風跑到你身體來了,那麼色界的地水火風和我們欲界這個人的地水火風一合起來,你就感覺到動、癢、冷、暖、輕、重、澀、滑了,就是這麼回事,所以才有的,這是純在物質上這麼說,但是這也不純是物質,也有色界天的初禅的受想行識,在我們欲界的受想行識裏邊和合起來了。那麼總起來說,就是色界初禅的色受想行識,和我們欲界這個禅師的色受想行識合起來,所以你會感覺到動、癢、冷、暖、輕、重、澀、滑,會感覺到快樂,或種種的感覺的。這個發的因緣就是這麼回事,不是無因緣的。
庚四、辨邪正之相(分叁科) 辛一、正相(十種功德)
庚四辨邪正之相。這個禅發出來,我們欲界這個地方是個多煩惱的地方,多是非的地方,所以我們想要從欲界跳出去到色界很不容易,所以得到初禅的時候,有邪、有正的不同。有的人很順利,一下子得到初禅了,很好,很正確,一點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,很好,但是有的人不是的,他的麻煩事還很多的。
問:有人說初禅是否一心不亂?
答:初禅是能一心不亂的,但是有程度的不同,因爲他沒有欲界的煩惱,他想寂然不動是能的。得到初禅以後,他若念佛很快的就見佛了,就得一心不亂了,就是念佛叁昧。
辛二、邪相(分十科(十雙)) 壬一、觸體增減
辨邪正之相,這邪正之相有十雙的不同。怎麼叫做正,怎麼叫做邪呢?剛才我們講那十種功德,那就叫做正。怎麼叫做邪呢?邪就是有魔鬼來了,有魔鬼入到這個禅定這個人的身體裏面來了,同他搗亂。這個也約十種功德來說,第一種就是觸體增減。觸體增減是什麼呢?譬如說是這個人這時候靜坐是個動觸來了,這個動觸就是他靜坐在那裏,他自己感覺動,但是別人看見他在那裏坐著是不動的,是這樣子,不像我們現在沒有得初禅的人,只是欲界粗住,多數是欲界粗住的境界,也會動,別人看見他身體也動,手也在動,腳也起來了,不是那樣子的,這個初禅的動觸一現出來的時候,他內心裏面感覺動,外面還是不動的。這觸體增減,現在說是邪相,那就不是正相,他那個動就不得了了,就是剛才說身動,手也起來,腳也起來了,就比畫起來了,這是叫做增;減就是動觸來的時候,應該漸漸、漸漸的普遍到全身,有十種功德出現才對,他不是,他動觸來了,頂多沒有幾分鍾沒有了,統統都沒有了,也沒有喜,也沒有樂,連這個觸都沒有了,那麼這個人坐在那裏就是根本沒有滋味,就完全失掉了,這叫做減,觸體增減。所以有的人修行,他這時候不那麼順利,有這個境界的。
壬二、定亂
第二個是定、亂。觸一來的時候,應該是心裏面寂然不動,很自在的,很快樂的,但是他不是,他一來了定的時候,身體爲定所縳,定好像一個大繩子把他綁起來了,他很不自在,是這樣子境界。我們來了定,有定的人,心裏面明靜不動,很自在,他不是,爲定所困,他想要出定還不能出,就不自在,心裏就不能作主的,有這個境界,這是一種。亂,本來是禅定,動觸來了是禅定的功德,他不是,一來了,心裏面亂,他心裏面東想西想,妄想很多、很雜亂,這就不對了。
壬叁、愚智
智。他這個動觸這個境界一出現的時候,他不是靈明智慧的那種境界,他這個人糊塗了,愚癡顛倒,他心裏面不是那麼一個正常的,反倒是糊塗,什麼都不懂的樣子,愚癡,很呆的樣子,這是愚。智,就是這個動觸一來了的時候,他的智慧很大,有種種的邪知邪見出來,有這種境界,不正常。我在香港的時候,遇見一個人,他穿的衣服是在家人的服裝,看這個人的精神非常好,氣色也非常好。我隨著一個老法師去看他,我倒不認識他,和老法師一說話的時候,一說到一個道理的時候,他這個辯才真是不得了,但是完全不講道理,但是他那個不講道理,說得無窮無盡的,無窮無盡的能說出來那個事情,就是他那個智慧是一種邪智慧。這個定,得到初禅的時候,如果遇見這種境界,就是這樣子,他沒有正知正見,就是邪智慧,很銳利的,很靈敏的,所以這叫做愚智。
壬四、空有
空、有。空有就是初禅發(相)現出來的這個人,本來是在沒有身體的境界,又出現了如雲如影的境界,這個如雲如影的境界出現了以後,它又沒有了,如雲如影又沒有了,就是身體是空無所有的境界,空無所有的境界,他就認爲是證了空定了,這也是不對的。有,本來是有了這個身體,感覺像如雲如影那樣子,他不是,感覺像木頭似的,像個石頭似的,像那樣子,他想要出定不可以,不能自在,你想要怎麼樣動不可以,這個身體像木頭,像石頭那樣子,像木石那樣子塊然直住,就是住在那裏那種死板的境界,他不能自在。我看見別的人,有人坐禅出現了這種不自在的境界,你想要出定不能出定,不行,那位大老師也是,這是神凝氣定的前相,神凝氣定以前現出這種相。空有這個有,感覺這個身體像木石那樣子塊然直住,這樣有,不得自在,這實在是不對的。
壬五、明暗
明、暗。動觸出現的時候,上一次在講未到地定明得失那個地方說了一點,譬如說夜間他在坐禅的時候,他就像白天一樣看見太陽了,萬物就跟白天一樣,隔著多少個房間,看見外邊,什麼什麼都看見;在白天坐禅的時候能看見星辰,他有這種境界,這叫做明,這是不對的,這實在是邪法。暗就是這個動觸一出現的時候,他就像坐在黑暗的房子裏面似的,沒有燈,就是黑,心裏面就是這種境界,這是一種解釋。另外,這種動觸一出現的時候,他就像睡著覺那樣子,什麼都不知道了,一無所知,等到他醒過來了,他還不知道剛才做什麼事,都不知道,這就叫做暗。
我聽別人傳說,臺灣有一個銀行的什麼總經理靜坐的時候,有這個境界,一坐下來的時候,就像到了黑暗的房子裏面去了,什麼也不知道,心裏面有恐怖、害怕,後來也沒能找到人,找到一個法師解釋,解釋的也不滿意,就跑到道教裏面去,這個道教的人不知怎麼解釋的,以後就不知道了。所以靜坐有種種事情的。
壬六、善惡
善、惡。這個動觸,快樂的境界一出現的時候,他不能夠寂然不動,不能這樣子,他就想到,哎呀,我要去行菩薩道,我要去講經說法,我要勸人爲善,他就想種種的這些散亂善法的境界,他這樣一思惟,就破壞了他的禅定了,善。惡,就是初禅的境界一出現,喔,他沒有善心,就是無慚無愧,生出來種種的惡心,他有這種境界。
壬七、憂喜
憂、喜。一靜坐,動觸出現的時候,他心裏面不快樂,他憂愁、憂惱,就是要大哭才行,就是流淚不止,要哭,要這樣子,憂愁。喜,心裏面大喜得不得了,要唱歌,要跳舞,不能坐在那裏,起來就是要舞起來,這樣子。我們看《楞嚴經》五十種陰魔裏面,就是說的這樣子。
壬八、苦樂
苦、樂。動觸一出現的時候,本來是快樂的,他周身都疼痛,有這個境界。樂,周身一樂的時候,他就快樂得不得了,貪著纏綿,爲這個樂的事情心裏面不得了,不能夠安閑自在,愛著這個樂很厲害。
壬九、縳脫
縳、脫。本來得到初禅的時候,是沒有欲界的煩惱了,他反倒是貪心、瞋心,各式各樣的煩惱很厲害,縳:系縳,爲煩惱所系縳。脫,就是他得到初禅的時候,什麼煩惱都沒有了,這是好境界,喔,他認爲這是得了聖道,得大解脫了,他就是佛了,得大解脫,生增上慢。得到禅定的時候,有的時候,有的人就是這樣子,看別的人,你們拜那個佛,那是木頭的嘛,那是紙,我就是佛,你們拜我,就是有這種人。
壬十、強軟
強、軟。就是得了禅定以後,心裏面剛強得不得了,認爲你叁大阿僧祇劫才成佛,不是,我一念之間就成佛了,就是剛強得不得了,這是一個意思。第二個意思,剛強得不得了的時候,心情不自在,像剛才說的出定、入定不自在,你想出定不可以,想要入定也不可以,你自己不自在的,這是強。第二是軟,就是這個人得了這個動觸一出現的時候,心裏面很軟弱的,你贊歎他一句話,他受不了;你若是責備他一點,他更受不了,一點也擔不得沈重,猶如軟泥,不堪成器。得到動觸的時候,這個人他不剛強,他軟弱得很,猶如軟泥,不堪成器,你把它作一個碗,作一個盆,不行,作不住。就是得到禅定的時候,這個人就好像什麼也不能做,那就是特別的軟弱。
辛叁、降魔方法(分六科) 壬一、預備降魔咒
這叫做十雙,這十雙都是魔鬼來搗亂他。剛才說明暗,人一坐、一入定的時候,就像入到黑暗的房子裏…
《四禅八定(一)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