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不如意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,你只有受着,所以「不得脱」。
「佛告须菩提:凡夫人所著起业处,无如毛发许实事」,前面须菩提这样问佛,凡夫所执着的这一切境界是不是真实的吗?是真实的吗?佛说:凡夫人所执着的地方,「无如毛发许」,没有像毛发那么小的、那么一点的真实的境界,一点真实都没有,完全都是虚妄的、都是不真实的。但是这件事,这句话是佛说的,在我们的思想上没有这个感觉,完全都是真实的,没有一点是假的,所以我们的思想和佛菩萨思想是不一样的。「但颠倒故」,但是众生呢,但颠倒故,但是我们众生心里面没有这样智慧,迷惑颠倒故,认为都是真实的,所以是「但颠倒故」,认为是真实的。这件事下边有譬喻,我这里先不说。
须菩提!今为汝说譬喻,智者以譬喻得解。须菩提!于汝意云何?如梦中所见人受五欲乐,有实住处不?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梦尚虚妄不可得,何况住梦中受五欲乐。于汝意云何?诸法若有漏、若无漏,若有为、若无为,颇有不如梦者不?世尊!诸法若有漏、若无漏,若有为、若无为,无不如梦者。佛告须菩提:于汝意云何?梦中有五道生死往来不?世尊!无也。于汝意云何?梦中有修道,用是修道若着垢,若得净不?不也,世尊!何以故?是梦法无有实事,不可说垢净。
「须菩提!今为汝说譬喻,智者以譬喻得解」,现在为你说一个譬喻,用这个譬喻,我们容易明白,容易明白,还是要有个条件的,就是要有智慧的人。「以譬喻得解」,因为这个譬喻呢,使令我们对于那件事明白的会深刻了一点,所以「以譬喻得解」。这是标出来,说要说譬喻,标出来。下边就说譬喻。
「须菩提!于汝意云何?如梦中所见人受五欲乐,有实住处不?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梦尚虚妄不可得,何况住梦中受五欲乐。」佛招呼须菩提:「于汝意云何?」在你心里面怎么想呢?「如梦中所见」,说我们做梦的时候,睡觉,这个第六意识还没有休息,他还在那里打妄想,那就是梦了。这个做梦,我们不睡觉的时候,我们心里面也是有妄想。这个睡觉的时候做梦,也还是这个第六意识的妄想,但是有点差别。就是我们没有睡觉的时候,我们前五识在活动,随时地和前面的色声香味触会接触,第六识就在虚妄分别。那我们认为这就是……,这不是梦,我们在醒觉的时候没有做梦。
做梦的时候,前五识不动,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不动,只是第六识打妄想,那就叫做梦了。梦里面有什么事情呢?「如梦中所见」,我们做梦的时候,我们前五识是不动的;但是做梦自己不知道,不知道我们前五识不动,我们还是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和外面的境界还是接触的,所以叫「梦中所见」。「人受五欲乐」,梦中的人,他做梦的时候,他也接受五欲的快乐,做这个梦。「有实住处不?」梦中所受的五欲乐有真实的住处吗?这样想。「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梦尚虚妄不可得」,梦里面的境界都不真实,不真实的,何况「住梦中受五欲乐」这件事呢,更是不真实了。
这个做梦这件事呢,我们是常常有这样的体验的,常常有这个经验的。虽然有这样的体验,我们并没能够深入地去思惟这件事;虽然没有思惟这件事,也多少的会知道不真实。其中有一件事很明显的我们感觉到不真实,什么事情呢?譬如说是做梦的时候,梦见下雨了,天上还打雷的,打雷的声音是很大的。但是这个做梦的人的旁边,有一个人没有睡觉,也在他的旁边的时候没有听见雷声,没有听见打雷的声音。这表示什么意思呢?表示梦中那个雷不是真有雷的,是我们内心的分别而已。
就是那一天,我们有人提出一个问题,说是梦中我看见一个人,从来也不认识这个人,怎么会显现在梦中呢?那么这件事我的解释呢,从来也不认识,这句话也是事实。事实,其实在呢,你为什么会现出来 ,这个梦中现出一个人呢?我当时的解释是说:可能是对方,就是那个人是忆念你了;忆念你的时候,你就可能会做梦了,梦见他。梦见他,为什么我不认识他,他会忆念我?实在是认识的,但是因为我们忘记了,所以就不知道他是谁。
这个忘记这句话怎么解释呢?譬如说是我们前生,这个人是我的父亲、这个人是我的母亲、是我的姊姊、是我的妹妹,都是些亲爱的人,到了第二生再见面的时候不认识了,就不认识。虽然不认识呢,但是你的感情还在。如果你和他的感情好,今生虽然不认识,就感觉欢喜;如果你和他有仇恨的话,今生见到面也不认识,但是心里不高兴。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我们的第六识,我们的眼识,前五识和六识记不住这件事,但是阿赖耶识知道,阿赖耶识知道。阿赖耶识里面有种子,以前有相亲爱的种子,这个种子它到时候它很敏感,一遇见了,这个亲爱的种子就现行、就活动。如果有仇恨,那个阿赖耶识的种子也会出来活动,也就不高兴,是这么回事。
但是所见到的事情都不真实,不真实。并没有见面,只是做梦,梦见这个人,这时候互相忆念了,就会显现出来;显现出来,只是个影子而已,不是真实的。那么这里面说:「梦尚虚妄不可得」,刚才说这个打雷的事情,那是什么?也是,你以前听过雷的声音,现在做梦的时候呢,就是你心里面就把以前听过的这个种子在心里面现出来,也就听见雷了。实在也没有雷,实在没有雷这件事,只是心里面的影像而已。若真实有雷的话呢,因缘所生的雷,真实有雷的话,那么旁边不睡觉的人应该会听见。为什么旁边那个醒觉的人没有听见?就是没有雷,只是你内心的分别,所以不真实,不真实这件事。这里面就是譬喻这件事,我们不做梦的时候,我们所看见的这些事情,所见、所闻的事情都是不真实,但是我们不明白这个不真实的道理,所以佛用梦做譬喻。
「如梦中所见人受五欲乐,有实住处不?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梦尚虚妄不可得」,做梦的时候,我们如果说我还在我的住处;做梦里面的事情是我现在住的地方,那你还可能不觉悟是虚妄的;但是做梦有的时候不在你住处,是到其它地方去了。那么醒了梦呢,我没有去,那你才知道梦的境界也不真实,都是不真实的。说是到其它地方不真实,你在这里的境界也都是不真实,也是不真实的。「人受五欲乐,有实住处不?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!梦尚虚妄不可得,何况住梦中受五欲乐」,这些事都不真实,都是心里面阿赖耶识的种子现出来的影像而已,都是不真实的。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七喻品 4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