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9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个功德,这个功德,和那个余残的、剩余的那个功德来对比的话,「百分不及一分」。这「百分不及一」,这底下这句话,我用两个方式来解释:就是那个余残的功德分成一百分,那么「满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」,和那个百分之一分相比,还是不及,还不能比,可以这么样解释;或者说就是「满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」功德,这个算一分,增加了一百分,百分还不如那个余残的功德,百分还不如那个余残功德的一分。

  

  底下也是一样,「千分、千亿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」,也还是不能显示出来那一日所得善根功德的多,是这么意思。这个「算数」,前面这个「满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,……于余残功德百分不及一分,千分、千亿万分」,也不及一分,就是算数,用算数来算;或者是用譬喻,用譬喻呢,譬如说是一个身体特别强壮的人,和一个身体特别软弱的人,这个软弱的人和那个特别强壮的人是比不来的,也可以这样作譬喻。「譬喻所不能及」,也还不能表示出来行般若波罗蜜一日所得善根功德的那么多。究竟有多少?还是说不上来。这表示这样修学般若法门,功德太大了!

  

  我们若读全部的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,那不得了!学习般若法门的功德太大了!太大,是其中有一样事,我说一说,就是释提桓因给你做大护法,有这种事情。我们若在人间,有一个有力量的人来做护法,心情已经很欢喜了,何况释提桓因呢?那上面所说那个功德是太多了!当然这是一种勉励人要修学般若法门,应该这样用功才好。

  

  现在有问题要回答。

  

  问:可否不要打香板,因为会影响其他打坐的人。

  

  答:对的,这话说得有道理。

  

  现在的打香板,本来是不打香板的,我当天说了,这拿着香板只是走一走,是个形式而已,不打的。现在打香板,是那个人是受请而打的,是这么回事;不是拿香板要打人,不是这个意思。是那一个修行人,他要求拿香板那个人去打他的,打他香板的。不是拿香板主动要打人,不是这个意思。所以你说呀,你说:「不要打香板。」这个话有点儿不合事实,因为他请求打的。他请求打,那么你应该说:「你们不要请求打香板。」你应该这么说,应该这么说才对。

  

  这个,我们不必咬文嚼字。这个事,我们再研究研究怎么办法。

  

  如果自己的昏沉重,那么要求打香板,警策一下,头部会清醒一点。清醒一点,你静坐的时候就可以用功了,修奢摩他也好、修毗钵舍那也好,就可以用功了。这就是这个打香板呢,对那个人的修行有帮助。

  

  这一位是法师哦!要求不要打香板。那就是若不打呢,对他没有帮助,就是不要帮助他,也等于是这个意思,你就不要帮助他。那么他在昏沉的时候,也不能修奢摩他、也不能修毗钵舍那,有这个困难。打了香板,就有多少帮助,是有这个好处。

  

  你现在说:「不要打,怕影响别的修行的人。」对别人修行也可能有影响,譬如他用功很相应,你忽然打香板,有声音惊动他,他就感觉到有一点妨碍。但是,现在打不打香板先放下。我和这个船(传?)宏……是法师哦?我和你说一个道理。譬如说这个人用功很相应,他修奢摩他也好、修毗钵舍那也好,忽然间有一个声音的时候,这里面有一个作用:就是如果你是修奢摩他的时候,你感觉到打扰了,你这时候可以说:「我不要动。我听见声音了,我心还不要分别,还是寂然不动。还是寂然不动,但是,我感觉到既然提出这个意见,那就是有一点妨碍了。」有一点妨碍了呢,你现在不妨假借这个声音的妨碍,你坚强自己,心里不要动,也等于是考验你一下。那么,你也可以等于是打你的香板了,你也是进步了一下,也有可能。

  

  有一个成话说「刀以磨利,梅以寒香」,这个刀钝了,在磨石上磨一磨,愈磨它就利了。说是你用功修行的时候,有这些不如意的境界出现的时候,你就用你的修行的正念来应付,就能够帮助你的正念的进步的,也有这种作用的。

  

  所以如果你修这个毗钵舍那,你现在就观察这个打香板的声音是缘起自性空的,这就是不妨碍你的观察,还照样可以观察,那么也应该对这个用功的人有帮助。

  

  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呢?我们用功修行的人,不要要求外面的境界完全如我意。我这样说这话,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法?不要求外面的人如我意,不这么要求。就是我们看佛说: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。我看佛的意思,这个修行人完全在自己这一方面来调整一下;外面的境界,我不动,不动。说是他现在要对我有所伤害什么的,我本身要加强我的修行的力量。当然,也不能说百分之百都这样,但是尽量是这样子。

  

  如果这样的话,这个打香板,不妨还继续这样,不要说不打,我看这样好不好?如果说真是不打,那些打瞌睡重的人,他这一支香就空过了,不是也很可惜?是不是?所以,「你打香板,你躭误了、影响了我的修行。」但你把这一念心转变过来,你就说不影响,你心里面转变一下:「我照样可以奢摩他,我不动!」那么也就可以不动,照样可以修毗钵舍那,也不耽误你,而对那一个人有点儿帮助,不是也很好吗?是不是?

  

  那么我就解释到这里。若是有不同的想法,可以再提出来,我们再讨论。我们不要说……我这里我不想独裁,我不想这样子,可以再讨论。

  

  这个不出声的香板,不出声的香板也是可以。我们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看,那上告诉这个大家坐禅的时候,有打瞌睡的办法。他是弄一个球,弄一个毛线的球。你打瞌睡的时候,他这球丢在你的怀里头,丢在怀里,你就会醒了。醒了的时候,你这时候不能再打瞌睡,你要拿着这个球,看别人谁打瞌睡,你就把球给他。有这个办法。

  

 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,弄一个……。打瞌睡如果重的话,弄一个那叫「禅镇」,大概是用木板做的,有个线,大概是挂在头上……怎么地,你若一打瞌睡,它就掉下来。他用那个办法,倒不是打香板。但是,后来逐渐地、逐渐地也就是有打香板的这个规定。

  

  这样说,打香板有声音也有个好处。你知道有什么好处?因为打他一个人,那个声音传到别的人,别的人也受到警诫了,也精神好一点。若没有声音,就不行了。所以有声音,也有好处。

  

  有的时候,如果你真是……。你像我们现在这个禅堂,因为有地毯,就有一点不一样。如果五十年前,中国大陆的禅堂,它那是砖地。砖地打站板的时候,这维那打站板的时候,那班首知事都有拿着香板,这香板一齐落地,一齐落地这个声音不得了!反倒使令人有不同的感觉。使令这修行人啊,有不同的感觉啊!所以,有可能一刺激就开悟了,也有可能的,就开悟了。

  

  所以有打香板,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班首师父拿着香板,也不出现那个境界,只有这个打瞌睡的出来个声音,出来声音。我感觉这个打香板的人,今天是第四天了,打得熟了一点,所以声音大了一点;一开始那个声音还不大。

  

  所以,我想还是要保留这个声音,听一听,可能你在那儿静静的,在奢摩他,如果你参念佛是谁也好嘛!忽然间有个声音,你忽然间也可能会开悟了呢?不是也好嘛!

  

  
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9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