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吃饭的。他这个太太相信婆罗门教的,说是:你是婆罗门教,为什么相信佛教,去在那里受八关斋呢?这是不对的,你要吃饭。如果你不吃饭,我就向所有的婆罗门宣布你的罪状。哎呀!他有一点害怕这件事,他就吃饭了。吃饭了呢,就破这一条戒了。
而那一位求做国王的这个婆罗门,他没有犯戒。没有犯戒,结果第二生的时候,他就做国王了;而这个犯戒的这个婆罗门死掉了以后,没能生天,就做龙了。做龙,就是在这个国王的花园里边,那个水池子里边,这个龙就在那里住。那么这国王这一天,他的守园人,管理花园这个人,在这个水池子的旁边,拾到一个生果。这个生果从来没看见过这个样子,这颜色也特别好,味道特别香,虽然没有放在嘴里吃,它的这个香气、香味很强。他就拿了这么一个生果了,他心里想:我每天到花园里面做事,这个守门人,这皇宫的守门人找我麻烦,我不如把这个生果给他。给他了,他拿到这个生果,一想:我来的时候,国王周围的人老找我麻烦,那么就把这个生果给他。而这些人拿到这生果以后,给了王的夫人。王的夫人拿到这个生果,就给国王了。国王一看:哎呀!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个生果,味道也特别好,从那儿来的?这个王的夫人就照实一说。那么,这样向前推,最后就推到这个守园人。说是:花园里面有这样好的生果,为什么不给我,你给他呢?那么他就照实就坦白了。他说:以后不可以这样子,要给我。说是:这个生果特别好,你每一天送这样的生果给我。他说:这个事情很难办了!这个果是在那个水池边拣到的,不是树上生的,我那可能天天找这生果呢?他说:你若不给我,我就杀你的头。国王就是这么说话了。
他就在那水池子周围走,就愁眉苦脸地在那里想这件事。想这件事的时候,忽然间就来了一个老翁,说:你在这儿,有什么难题、有什么困难,你这样子愁眉苦脸的?他就坦白这件事。不要紧!你不要愁!我会送你一大盘的生果。就是这个意思。这个人就走了,走了,就送一大盘都是特别好的生果。但是同时呢,还有一封信,一封信。这个生果盘,还有一封信,他就都送给国王。国王看见生果了,是心里欢喜,但是打开看这一封信,也愁眉苦脸了。什么事情呢?就是这个龙王,其实那个送生果是谁?就是龙王,就是这个龙。这个龙说什么呢?他说:我们前生我们是朋友,同时受八关斋戒的,但是你持戒清净,所以你是满愿了,我破戒了,所以我现在做龙了。做龙了,那怎么办呢?我现在还想要学习受这个八关斋戒,但是怎么样受?就不知道了。请你给我找一本《八关斋戒文》,受八关斋戒的仪轨,你给我找到。如果你不找到,我把你的国土变成大海。所以他心里面也在苦恼。
那么,那怎么办呢?他就对他的其中有一个大臣,是他常常商议事情的人,他就对他讲这个事情。那么这个大臣说是:现在佛法都灭亡了,上那儿去找这个书呢?说出这么一句话来。那么他就回家去对他父亲说这个事。他父亲说:我们这个家有一点特别。说:什么特别?晚间的时候,天黑的时候,房子里边没有灯光的时候,我们这个屋子里有个柱子放光,或者这里有什么奇怪?那么,说:那好,那么就把它剖开,看看有什么?剖开了以后,就是找到一个《十二因缘经》、还有一个八关斋戒的文,就是找到这两本书。那这个看出来,佛法是灭亡了,那应该是国王做这件事。那么,老百姓不敢读佛教的书了,就藏在这个柱子里边,应该是这么回事。
这样子找到了以后,那么就把这个八关斋戒的文就转交给这个龙了。龙得到这个仪文以后,龙有很多的子孙,大概有五百多吧!这些龙都根据这个文受八关斋戒,那么这些龙死掉了呢,就生到天上去,生到兜率天。生到兜率天,这些龙生到天上去的时候,应该有前后的差别吧?不会同时死掉的嘛!他们死掉了以后,就来到佛这里,来到释迦佛这里,那就是感念佛,这时候迦叶佛已经入涅槃了,所以就到释迦佛这里来,那么来拜佛、听佛说法。佛为他们说法的时候,他们都得须陀洹果。这个受八关斋戒能生天,再来人间听佛说法,就会得须陀洹果。不只这一件事,其他有很多都是这样子。那么,这释迦牟尼佛这样把这一段的因缘告诉了阿难尊者。
我们今天的佛教,不但是在家居士,就是连我们出家人都算在内,学习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的人不多,我感觉很少。愿意念《阿弥陀经》的可能有,能背《阿弥陀经》的也是有,或者是学习什么。但是学习这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的不多。有人读这个《法华经》的人还是有、读《金刚经》有,学习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的人很少很少。这件事,在我的想法,因为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比较深一点,但是有《大智度论》的参考书应该是还不是太难,但是还是学习的人很少。这样子,我们想得圣道很难。就是我们学习这个《金刚经》、和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的道理是一样的,但是我们学习《金刚经》,我感觉就是《金刚经》一直地赞叹读《金刚经》,受持、读诵《金刚经》功德大、功德大,所以我们愿意读,究竟《金刚经》里面的道理,能学习的人也不多。譬如说是: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这个道理容易懂吧?我看,也都不大容易懂。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」,更不容易懂,但是愿意读。为什么愿意读?就是功德大。其实这个功德大的原因,是学习无我观、学习法空观才功德大的,不是只是读文而功德大的。但是,我们看见那句话就愿意读。这样子,还是不容易得圣道。
可是我们能够受八关斋戒,我们能够持戒不犯,还是有可能得圣道的。原因就是你持了八关斋戒,会生天,到了天上去的时候,那个人的身体和人间人不同。我们人间的人,有善根的人是不一样了,一般的善根不厚,你想得圣道啊?一个是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,不容易得圣道;一个是身体他也不是太顺。若是你生到天上去就不同,天上那个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比我们有利一点,比我们的利。天上的那个饮食,它容易消化,它在身体里面有力量,帮助你得圣道,我们食人间的饮食不是,容易有问题。所以生到天上去,我们能见佛,容易得圣道。在天上还有一个特别希有的事情,弥勒菩萨在天上,我们生到天上去,去拜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给我们说法,和释迦佛说法是一样的,也容易得圣道。这样子,就可以补救我们学习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的因缘的不足,可以补救这件事。我的故事就是讲到这里,就好了。
我们这个法会,我所知道的,就是詹思诚居士、赵云卿居士,他们打电话来同我约会在这里,我们学习这个《摩诃般若罗蜜经》的。我和各位学习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,这个因缘就是这么成就的,所以应该是特别感谢这两位居士。同时,也感谢陆汝侃居士,他也同詹思诚居士、赵云卿居士合作,办这个法会,也感谢陆汝侃居士。还有多少位居士,我就不知道了,我虽然不知道,也是感谢的。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8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