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3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汉,入无余涅槃,就是大事已毕。但是在佛的态度,我们读《法华经》,不是那么回事,他还可以回小向大的,并不是到此为止了。刚才说舍利弗尊者在小乘佛教里边,有人说这句话,舍利弗尊者发无上菩提心了,但是这句话,不是容易看见这句话,应该是这么说。

  

  问:师父刚刚提到说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到,在吃饭和睡觉方面要做一个调整,会帮助我们修习奢摩他和毗钵舍那,可不可以请师父详细说明?是我们要刻意吃少一些,然后睡少一点呢,还是有其他的方面,要怎么样做?

  

  答:这个〈声闻地〉里面有说。在《瑜伽师地论》的〈声闻地〉有说这件事。你们都学到三十三卷了,就是快要学完了。应该是学到这一点。就是我们如果是学习《瑜伽师地论》,可以按照他的指示这样做。有的人没有学习《瑜伽师地论》,但是对于戒律重视;戒律说晚间不要吃饭,那么你就会少一点,你就吃少了。晚间你没有吃饭,你就会感觉到静坐相应。那他从这里得到消息了,他吃饭的时候,他就不吃多,他静坐的时候就好一点。而这件事也不是说是固定的,因人而异。是那个人他吃三碗饭还是可以的,他很容易就消化了;但是有的人,吃两碗饭都不行,肚子还是饱饱的,他静坐的时候不舒服。所以,饮食这件事,原则上这样讲,你要减食,但是不一定把数量也说出来,就是你个人这么体验这件事。我今天吃三碗,我静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;以后我吃两碗,我吃一碗,你也会体验这件事,长了,你就知道,喔!我吃一碗饭相应,是这样子的。

  

  睡眠呢,也有种种的事情。你若静坐特别相应的话,自然地睡眠会减少,自然会减少。但是睡眠这个事情有习惯性,我天天这个时候就睡,不睡就不行,不睡就不对。可是你若是为了我要增加静坐的时间,我不可以随顺我的习惯,我一定要减少,那也是会改变的。我们从一个不同的地方,来到不同的地方,就有时差的问题,经过几天就习惯了,不是不能改变的。但是若想要静坐有成就,这件事非要注意不可。

  

  问:可是,假如睡眠不够的话,对静坐的效果并不是很好,要在你很清醒的时候,才去静坐。

  

  答:对!是的。睡眠不够,只是说你调整一下,没有说你不要睡眠,没有说这句话,还是要睡眠的。但是这个量啊,你要睡多少,那个《瑜伽师地论》也说了,也说出个数来。但是你若是常常地静坐,它还会有变化。从《瑜伽师地论》他说出的数目,他说两个情形。我们现在就说一个情形,就是昼夜二十四小时,在中夜睡四个钟头,就是睡四个钟头,就这样子。若是你特别用功的时候,偶然地有一点疲劳,他又说出来一句话,叫「解劳睡」,解除你的疲劳,你再睡一段时间也可以,这个是不在那个应该睡的时间之内的,是之外,再多睡它一会儿,也是可以。

  

  问:中夜不是十点到两点吗,是不是?

  

  答:对!你说得对。

  

  问:可是对我们在家人来讲的话,因为我们不可能花很多的时间,一直都在那边静坐,那怎么样的方式会对我们比较有帮助?

  

  答:在家人呢,你一定要随顺一点,随顺自己的习惯一点。只是在不睡眠的时候,你拿出来一点时间静坐,只是这样子;说是像出家人那样子,办不到。这个话呢,在初开始的时候这么说。若是你肯努力的话,你的静坐逐渐地有进步了,你自然会减少睡眠,也可能减少工作,到社会上工作的时间也会减少,增加静坐的时间,自然会这样子。这就是要由你的理智来决定。如果你完全不能改变你的习惯,静坐是不能有成就的。

  

  问:佛教有所谓因果,前世、今世。如果说有些人他这一世有重大的疾病,那会不会是因为前世所造成?

  

  答:前世这句话,就是这一世的前世,也可以这么讲;也可以说是前世,不一定是和这一世连结的那个前世,也可能更在前、更在前、更在前,但是他一直地没有去得果报,到这个时候他有机会得果报,有可能是这样。但在佛法的道理上讲,这个重大的疾病,是因果的问题,是有因果的问题,不然不会有这么大的疾病的。

  

  这下面也有讲到这件事。就是这个人啊,他的罪过应该到三恶道去受苦的,但是你学习《般若波罗蜜经》,就不到三恶道去,就是还有这个事情。可是学习《般若波罗蜜经》,也有深浅的不同。所以说是我以前造的罪,由《般若经》的影响,它不受果报,这句话,我们还不能那么执着的,不能那么执着。按佛法的理论,世间上的事情,没有一件事没有因缘就有这件事的,都是有因缘才出现这件事的。虽然是以前有这个因缘,也受后来的因缘的影响。譬如说我前生造的罪很轻微,并不是很严重,但今生造罪造得厉害,那前生那个轻微的罪,就受现在的影响,就变成重罪了,也有这种事情。前生我造的罪很重,但是今生我般若波罗蜜学习的力量大,前生就受到影响,那就变成轻微的了。是有因果,但是因果还不决定,还是不决定的。

  

  可是其中看出来,我们对于在佛法上有信心,有闻思修的修行的时候,就向好的地方去转变。以前我们迷惑、愚痴,我们现在这智慧高了的时候,功德多了,它还会有转变。是有因果,但是还会有转变。

  

  我们相信佛法的人,还有一件事,就是,哎呀!观世音菩萨慈悲,救苦救难,叫我没有病啊。你这么求也是对的,但是事实上呢,有些地方,观世音菩萨无可奈何。一定要自求多福啊!自求多福,一定是要这样做。你自求多福的时候,你这个清净的力量逐渐地增长,观世音菩萨可能会帮助一下;如果你自己的清净力量不增长,你的染污的力量在那里执着得很厉害,观世音菩萨无可奈何。而这件事,般若的力量是最大最大的,最有力量的。

  

  
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3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