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、遣异品 6

  所以说外道的咒那么好,不能够远离贪瞋痴的烦恼,还是由贪瞋痴来活动的,说念这个咒能发财,而这种事是增长贪瞋痴的,那怎么能算是好呢?

  

  所以现在说般若波罗蜜,它能高过外道的咒,它这个理由在那里呢?「能除一切不善,能与一切善法」,它能破除一切有罪过的事情,叫你有了智慧的时候,你不造罪;人能不造罪,表示这个人有智慧。「能与一切善法」,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智慧,能布施你很多有功德的事情、有意义的事情,所以它超过了这个外道的咒,外道的咒不是好事情。我在这里又想起来一些念咒的故事,但是讲这些事情耽误讲经,还是不要讲。不过这句话是说一个大意,下面才详细说。

  

  「佛语释提桓因言:如是!如是!」这底下释提桓因说完了这一段话,赞叹佛法的话说完了的时候,释迦牟尼佛又给他印证、印证他。「佛语释提桓因言:如是!如是!」对,你说得对!「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、是无上明咒、是无等等明咒」,般若波罗蜜「能除一切不善,能与一切善法」,你说得对!」是这样意思。

  

  何以故?憍尸迦!过去诸佛,因是明咒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未来世诸佛、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十善道;便有四禅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;便有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,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;便有法性、如、法相、法住、法位、实际;便有五眼,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,辟支佛道,一切智、一切种智。憍尸迦!菩萨摩诃萨因缘故,十善出于世间,四禅、四无量心乃至一切种智,须陀洹乃至诸佛出于世间。

  

  「憍尸迦!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、无上明咒、无等等明咒。何以故?」佛又印证他,又加以解释。「憍尸迦!过去诸佛因是明咒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;未来世诸佛、今现在十方诸佛亦因是明咒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,所以这个般若波罗蜜在佛法里面非常的重要了。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十善道;便有四禅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;便有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」,前面约那个最重要的部分,就是佛得无上菩提,也是因为般若波罗蜜法门;那么我们世间上的十善法,世间能有十善道,也是因为般若波罗蜜的关系。

  

  「十善」,我们常读经的、听闻佛法的人,应该容易知道。就是不杀生,不杀害有生命的、有生命的这个动物,我们不要杀害,这是一个善法。不偷盗,别人的财富,我们不要偷,不要偷盗,当然这个不偷盗,范围倒是很广的,范围很广;是凡你不诚实的,你拿来的钱,都是偷盗。我们做生意赚钱,这是合理的,但是你若太过份也是不好,太过份了不好;在法律容许的,是可以,是不偷盗。不邪淫,这也是一样善法,这是属于我们的身业表现出来的行动。其次这个语言方面,不妄语,不要说谎话、欺骗人,这也是个善法。不说这个离间语,破坏别人的感情,我们从中得利益,这也是不对的;不离间语。不说暴恶的语言,说出来像刀箭似的,刺到人的心里面,那样的语言就是暴恶的语言。不说杂秽的语言,杂秽的语言,你说出来这种话会引起别人的放逸,这种语言不应该讲。这四种语言在我们的语言上有这四种过失,我们这四种过失都避免了,那么也是善法。

  

  这四种加前面的三种就是七种,另外,我们内心里面还要一个不要贪欲、不瞋恚、不邪知邪见,这又是三种,这个加起来就是十善法,这个世间上的善法,就是这十种。

  

  「道」就是道路,我们的思想、语言以十善为道路,我们不超越这个道路,那么这就是善法。如果你离开了这个道路,就是有罪过的事情了,所以「世间便有十善道」,世间上有十善,是有般若波罗蜜智慧的人开示我们的,开示我们这件事,开示我们修学这样的善法。

  

  这件事,就是我们出家人也应该这样做,应该在佛前礼佛三拜,然后自己向佛说:「我弟子妙境,从今日始学习十善法」,或者说是,我不能够说大话,我十天内我修学十善法;或者一百天内我修学十善法,这一百天修学十善法修学得很好,那么我再来一百天,也在佛前说话。拜佛三拜,然后说:「我弟子妙境,从今天开始修学十善法三百天」,也可以这样向佛前发愿。说:我要修学善法,我就修好了,不用去在佛前发愿嘛!不是!你向佛说了以后,你修善的意愿会坚定一点;如果你不说,我自己心里面说我修善法,不坚固!所以有人说:我不重视形相,我归依三宝,我相信了佛法,我要举行一个仪式;有人说:我相信,我不需要举行仪式,我不重视这个事儿,你不重视就靠不住。人家问你,你是相信什么宗教?你怎么说?你可能那时候疑疑惑惑的:我没有宗教信仰,也可能会这么说。若是举行一个仪式呢,啊!我是佛教徒,我还是说:我相信佛教。所以举行仪式、不举行仪式,还是有差别的。

  

  所以修学十善呢,也应该这样子,在佛前发愿。本来是这个……像我们出家人受了大戒了,当然包括十善在内了,但是你还是发愿说修学十善,对于持比丘戒会有帮助、对于持菩萨戒也有帮助,也是有帮助的。这个你常常地修学十善,对于内心里面清净惯了的时候,你天天这样做、天天这样做,你的善法逐渐地、就特别地强大起来。强大起来以后有什么好处呢?我们就说不妄语,不妄语这句话,你一定有好朋友,因为你不说谎话嘛!你说的话人家就相信,相信你。说:我不修学十善法,那就表示你要说谎话,那么你这样随时说谎话,你还有好朋友吗?我看没有。第一次人家会相信你这句话,第二次人家就不相信了,你还能有好朋友吗?

  

  我昨天曾经说过,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,这个国家的政府都是追求经济的繁荣,但是没有提倡十善法,只是国家有个法律而已,没有提倡这件事。没有提倡这件事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不是那么谐调,人与人之间有信心吗?都是不是决定的呀!所以若修学十善道呢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好一点,我不完全是追求财富、也要追求道德的,也有这个意思。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好一点,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也会好一点,它就容易和平,这个矛盾在无形中就消除了很多。但是只有佛法是这样提倡,其他的宗教也有提倡吧!

  

  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十善道,便有四禅、四无量心」:「四禅」,我昨天,前天简单说过,这就是修学禅定。修学禅定这件事呢,就不是追求世间的财富了,这是追求超过欲的一种高洁的德行、清净的德行。这种事情,我们现在,在佛教里面最近多少年,提倡禅的人比较多,而出家人也有很多人去参加禅七,或者自己也坐禅,在家居士也有很多,非佛教徒也可能会学习这件事。但是这件事严格的说,你有夫妻的人,这件事是不能成功的,你坐禅是不能成功的;你坐禅,你一欢喜坐禅,也是破坏了,被你的欲把这个禅所破坏了。我有一天是在三藩市的飞机场,有个白人来问我:我坐禅八年了,到现在还没有成就,是怎么回事?他问我。我说:你有没有太太?他立刻就跑了,他不说了。所以禅这件事,禅是学习很好,要有十善的基础,你能够常常坐禅呢,当然要离欲,不要有欲的生活,你专心坐禅,是有成功的希望的,不然是不行了。不然……也好,也是有好处,但是你想要得禅,这是不可能的。这个禅,我们现在就说到这里,不多说。

  

  「四无量心」,就是慈悲喜舍,慈悲喜舍是在禅定里面修的。四禅是色界天,你修成功了以后,在人间死了是生到色界天去了。四无色定呢,是也可以在人间修,也可以在天上修,那么死了以后,生到无色界天上去;也是禅定。「便有檀那波罗蜜,乃至般若波罗蜜」,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十善道」,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四禅、四无量心、四无色定」,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檀那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」,这是我们昨天简略地解释过了。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」,这个昨天我们也解释过了。

  

  「便有法性、如、法相、法住、法位、实际」:这个是指真理说的,真理是圣人才能见到的,凡夫还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「因是明咒故,世间便有法性、如、法相…」,这个文应该这么读,因为你学习般若波罗蜜,你有见到真理的智慧了,你真理的智慧成就了,你就见到法性的道理了。「法性」这两个字怎么解释呢?「性」是不变的意思,不变化,它不变。譬如说我们人这个身体,它有变化,由小孩子、婴儿、少年、壮年、老年,这个身体有变化,但是法性的道理是不变化的;世间上历史上的朝代不断地变化,但是法性的道理是不变化的,所以叫做「法性」。

  

  变化这件事,譬如说是士农工商,社会上的这些各行各业的,当然我们最欢喜的就是富贵荣华,这个富贵荣华它和法性不同,它就是有变化;这个富贵,富也不见得完全富,忽然间股票跌了,他心里面痛了,总而言之因缘变化了,富也会变化、贵也会变化、荣华都不能常保的,不能永久地保持不变,都会有变化。有变化就是,你感觉到满意,一变,心里面就苦了、就苦恼了。

  

  现在佛法说的这个真理,它不变,所以你见到真理以后,不会再变化,不会再变化的。不会再变化有什么好处呢?这里面有好处,我们看下面。

  

  「如」,如是无差别的意思。无差别是什么呢?譬如说是色声香味触法、眼耳鼻舌身意,世间上这一切的山河大地都是有差别相,人与人也都不一样,都有差别。但是每一法上的法性的道理,是无差别的。譬如说水是那样子,火是另一个样子;但是水里面那个法性,和火里面那个法性是无差别的,所以叫做「如」,叫无差别,是这样意思。

  

  「法相」,法相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这个法性理是离一切相的,不是我们凡夫的分别心能思惟到的,你想不到那里的,这样子我们没有办法去学习了!那怎么办呢?所以佛菩萨就用善巧方便地安立语言文字,安立这个…
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、遣异品 6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