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?应该这样子。「应受是般若波罗蜜」,「受」是接受;怎么叫「接受」?「受」者,信也,你相信这个法门,那就是领受了;如果你不相信,就排斥了,就不接受了,所以这个「受」是相信的意思。你要信受是般若波罗蜜。
「应持、应亲近」,我们一般人来说呢,譬如说是我的好朋友劝我相信般若波罗蜜,我可能相信;因为我和他有感情,他说的话,我不能拒绝,我就非要接受不可,这可能是有这种情形。也可能不行;其他的事情我们是好朋友,但是这件事,我有我的主意,我不能相信你的话,这也是可能。但是说是,譬如说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若劝你相信呢,你也可能会相信,但是也可能不相信。现在这上面是说「诸天」,天上的人。天上的人……,我们一般人,譬如说是你这个平常人,你说的话不值一毫钱,我不用相信;但是若一个人有神通的话,他若说话,哎呀!这个人可不简单!可能容易相信,但是那还是人间的人。现在是天上的人,有欲界天的人、有色界天上的人。 欲界天、色界天上的人,那是大福德的人,和人间的人可是不一样。
我们说……,这个也是《大智度论》上说的话,说是天女,天上的女人若来到人间的话,我们人间的男人若看见了,假设他的欲心重的话,要发狂而死;这《瑜伽师地论》上也有这个话。这个话的意思,就是天上的女人特别美,天女;其实天上的男人一样,也是非常的美,那是大福德的境界,他若和你见面的时候,不用说话,你一看见心里就欢喜,我看,他若和你说话的时候,你相信不相信?若是色界天上的人有禅定,那是有广大的神通了。
所以「诸天」能这样劝,一个天、两个天,这么多的天来劝我们,的确是容易相信,容易相信的。这个有人说:谎话说一千遍,就是真实的了;何况佛法的真理的语言呢?更容易令人相信。当然这是说话人的身分有关系,也看自己的善根。现在说「应受是般若波罗蜜」,就是你应该信受这个般若法门,你应该信受。
「应持」,就是你应该要持,不断地学习,要能够持它的文、又能持它的义,应该持。「应亲近」,就是不断地和它接触,你要常常和它接触的;不是说是,我把这个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我把它背起来了,但是你要天天地背,那叫「亲近」。我背下来就又不背了,不背又忘了。所以这个「亲近」,你要不断地和它接触。「应读、诵、说」,这个读、诵、说,读是照文、照本念;诵是背着本,不用本,那么自己能够把它诵出来、能念出来;说,要为别人讲说,这样子,这样学习。
「正忆念」,「正忆念」怎么讲呢?「正」是不颠倒的意思,没有错误,你能够「忆念」。「忆」是想的意思,我过去的事情,我昨天做什么事情?想一想,那就叫做「忆」。「念」呢,就把所想的事情显现在心里面,明明了了地显现在心里面,那叫做「念」。而现在这里的意思,是思惟观察的意思;你心里面对于般若法门的文、般若法门的义,你把它显现在心里面去观察思惟,那叫做「忆念」。佛法也重视「信」,但是实在来说是重视智慧的。由智慧来建立对佛法的信心,不是信就完了,不是!你还要在心里面去观察思惟佛法的道理,常常这样观察思惟,然后究竟是不是真理,才能决定的,是这样意思,所以叫做「正忆念」。
那么这几句话的意思呢,叫做「劝持」,这个「劝持」包括这么多的意思的。
何以故?若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,一切所修习善法当具足满,增益诸天众,减损阿修罗。
「何以故?」这底下又再加以解释。什么原因我要受持、亲近、读、诵、说、正忆念般若波罗蜜法门呢?有什么理由呢?这是问。底下就是回答,回答出来两个理由。
这是第一个,「若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故,一切所修习善法当具足满,增益诸天众,减损阿修罗」,这是第一个理由。「受持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」,假设我们能这样学习般若波罗蜜,我们会得到什么好处呢?「一切所修习善法当具足满」,就是我们的身语意,身就是表示我们的行动;这个「语」就是我们的语言、说话;「意」,就是我们的思想。我们在这三方面,我们能够学习十善法,我们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,我们身业清净的善法。那么语言,在语言上我们不说谎话、不说离间语;某甲和某乙有感情,对我不利,于是乎我破坏他们的感情,我才得到好处,那你去破坏去,那就叫做离间语;还有粗暴语,暴恶的语言也不好;还有杂秽语,放逸的语言也不好,我们这四种过失都避免了,这是我们的口业上的善法。我们心里面有正知正见,没有非法的这种思想,那就是意业的清净,那么这叫做善法。这个善法有两个意思:一个是现在得到安乐,我们做这种事情,现在能够安乐;将来也能得到好的果报,那么这是善法的意思。
我们所修习的善法,「当具足满」,你若能够学习般若波罗蜜,你的智慧增长了,你所修学的善法,你不会中断的,你会继续地学习、继续地努力,所以你的善法愈来愈多,就像人做生意发财了,这个财富愈来愈多似的,所以,「当具足满」。
「增益诸天众,减损阿修罗」:「诸天众」,色界天的天人,欲界天的人、色界天上的人、无色界天上的人,这些人一定要修学善法,在人间修学善法死掉了,他才能生到天上去。所以修学善法的人多了,天上的人也就多了,就是在人间修善法的人,生到天上享天福去了。「减损阿修罗」,修善法,就不修恶法了,所以阿修罗就少了。阿修罗也能修善法,修得不圆满,这个地方有什么差别呢?譬如说我们修善法,有慈善的动机,对于社会上的大众有苦难的时候,我对他们很同情,我就做一些慈善的事情来解决他们的苦难。我完全是为了解决他们的苦难,对于自己完全没有想,没有想自己的事情,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做善事,是纯粹为了救护社会的大众,为他们的福利,这样子修的善法呢,这个人他会生到天上去,就会生到天上的。
如果是他也做善法,但是目的并不是为了救护人,而是为了我慢,你能做,我比你还更能做!为了比你强,我去做善法,那么这个人将来就是生到阿修罗的世界去了,他不会生到天上去。就是加上了烦恼的成份,也做了很多的善事,但是加上烦恼的成份、不清净了,这个人将来不能生到天上去。
我们看,有大福德的神,大福德的鬼神,有大福德的龙,龙也有大福德、也有苦恼的龙,也有,但是也有大福德的龙,也有一些大福德的鬼,他们都有些苦恼,但是也有很多的安乐的,有超过我们人的境界,这是怎么回事呢?就是他以前也修善事的时候、做善法的时候,有杂染的成份在里面,所以不能生天。现在我们学习般若法门的智慧呢,我们修学善法的时候,纯是用慈悲心来做的,里面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机的,纯是一种慈悲心,就像我们佛教徒弘扬佛法也是一样,纯是弘扬佛法,不是为个人的利益的,你很清净地做这种善法,你将来得的果报,就纯是可爱的果报;你若加上其他的心机,你将来得果报的时候,就有苦恼的事情,同你的果报放在一起。
我还说一句话,南无观世音菩萨!我是乡村的人,乡村里面也有狗,也养狗,也有狗。但是那个狗怎么样维持它的生活呢?就是做那个饭,都是拿洗锅的水给狗吃一吃,那狗就是这样子生活。但是现在若到台湾、或者香港、或者这地方,那个有财富的大富翁的狗,和人一样,什么道理会这样子?就是那个人,他在人间也做了很多的利益人的事情,但是同时有罪过的事情,他就是做了狗了,就是在狗里面来享福,在狗的世界享福的。
所以佛法说这个因果的事情,这里面的内容很多的曲折、很多问题。但是这种事情呢,但是人是那样子嘛!他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他那样的思想,他就是要这样做事,你不可以改变他的,你向他建议,他不听的,他一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,他不听的。所以现在这上面说,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,增长智慧的时候,就知道这是平坦的道路、这是危险的道路!这才是善法、这是恶法、这是有过失的,是有灾难的,这个是有幸福的!就是你有这样的择法眼了,你再去做事情的时候,你会做一个很圆满的善法,将来你也会得到一个圆满的果报,圆满的果报的。
所以这段文意思就是这样子。「一切所修习善法当具足满,增益诸天众,减损阿修罗」,大意就是这样子。我们现在佛教徒有个什么倾向呢?我也不想做大法师,我学习佛法干什么?这话是不对的,是不对的。说是我们修学善法,我们在社会上可以做很多的功德,在社会上办很多的慈善事业、办学校、办医院,政府给你一个奖,这就很满意了。但是在佛教徒来说呢,学习佛法增长智慧,你做的功德会圆满、会圆满的,是不同的。阿弥陀佛!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劝持品、遣异品 2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