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比丘的戒了。
佛在成道之后将近十二年,都没有制订戒律。前面五年的时候,基本上一条都没有制订,后来再往后才细的制订。所以从这个舍利弗尊者,跟佛出家,弟子也能跟佛出家。目犍连尊者,跟舍利弗尊者是好朋友,而且两个人有约定。就是如果我们在外面,不管是谁,如果谁先遇到了好的老师,都不要忘记回来要告诉对方。所以目犍连尊者一听到舍利弗跟一位修行者出家了,尊者就找去了。见到了舍利弗,经过引荐,到佛面前一见面,目犍连尊者也是五体投地,马上就表态:我愿意跟佛着出家修行。佛陀也是说:“善来比丘”!目犍连须发自落。目犍连的这些弟子们,也跟到佛面前来,也都出家,所以这时叫千二百五十比丘,全部具足。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,听佛说法证得了法眼净---须沱桓果之后,再逐渐初果证二果斯陀含、阿那含、最后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“大目犍连”。
为什么加个“大”?这个“大”,是对他的一种尊称,我们很多经典里,他是叫摩诃目犍连。摩诃是梵语,我们中国的意思就叫大。我们这里面,就直接用大。
“大目犍连始得六通”。这个“始”是什么意思?前面这一刹那还没证得,后面一刹那证得了,叫刚刚才证得六通。这“六通”就是阿罗汉果。天眼通、天耳通、神足通、宿命通、他心通和漏尽通,这大阿罗汉的标志,特别“漏尽通”是不共的。前五通,那些修道的,甚至那些妖魔鬼怪都有;练气功有时也能练出一点来的。唯独不共的,是漏尽通,这是佛的知见所不共的,无内无外的。不单单是无内无外的,证得了圣者的这种法,叫漏尽。五漏已尽。往往很多阿罗汉,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,都是对这个世界一作揖:“生死已断、五漏已尽,大家再见了,我再不受这后有了,我再不需要来这个娑婆世界了”。
反过来说我们来到娑婆世界,诸位请问:我们为什么来这个娑婆世界?都是漏,因为有漏啦!因为有漏,如果证得漏尽了,它就不需要来娑婆世界,不需要降到这么一个低级的文明世界。我们人类也不能不说他是文明,但是在整个十法界里来说,是一个相对比较低级的文明。所以从这个里面来说,“始得六通”就可以知道,“一时”它的具体它的概念。这个就说明,目犍连刚称得神通的时候,也只有十几岁,二十岁都不到。这个时候佛陀,也只有三十多岁。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就已经知道了。
当时圣者他们证得圣果之后,具足漏尽通之后,第一个概念经典里说:“欲度父母”,“欲”是想。也就是想,成了阿罗汉之后,第一个念头,就是想来度父亲母亲。为什么要度父母亲呢?常常我跟大家讲:现在那个时代,对国家没有忠心,对父母没有孝心,对朋友不讲义气,做生意不讲信用。就是因为我们大家,都是业障很重的凡夫,都是有漏的。当一个人,真的道德学问增加了之后,自然而然的,他就会对国家有忠、对父母有孝,这个自然会有。
就象我们这个时代,社会上这么多年轻人,你到学校里去做民意调查:小孩子真正对父母亲有孝心的,提到父母亲的恩德的时候能够落泪的,有几个?不要说到学校里去调研了,我们今天在座的,如果你哪一天,跟别人讲起爸爸妈妈的时候,能够感动得自己掉泪,有没有几个能做到?很少的。明明父母亲对我们的这种爱,没有办法去比喻的。父母亲爱孩子这种心,你自己不做过父母亲不知道。就像我这样,我虽然没有做过父母亲,但是看了这些父母亲,来为了子孙来求的时候,那孩子有点什么了,那父母亲心被揪起来的那种感觉,真的是无法用语语言来表达。
前一段时间我在国外,我们在放生。放生的仪式做完了之后,小动物也到隔壁小河去放。我就过去,手拿着金刚铃一摇着。很多人挤过来,放大乌龟,一箩筐一箩筐的。结果我正带着大家放生的时候,忽然有一个中年妇女,像发了疯一样的:“我的儿子呢?我的儿子呢”?就这样拔开人群找,“我的儿子呢?我的儿子呢”?一直拔到我面前,感恩也不存在,身边的所有人也看不见,流着泪,脸通红通红的,就在找儿子。我们在放生嘛,她就怕她的儿子掉到河里去。我看着她那样,怕她神经掉,就安慰她,我说你不要急不要急,慢慢地心定下来,我来招呼你,所有的人替你来找儿子。我就这样,放生也放不下去了,马上从河边回到我的讲台上,问她小孩的名字,然后拿起话筒来:“某某小朋友,你妈妈在找你,赶快过来”。但她还是这样发疯一样地在几百上千的人群里,这样大声地叫。所有的人放生都没有心思了,就被她叫得这个心都揪起来了。这时候这个女的爸爸也来了,说师父,我孙子不见了。她爸爸也受不了了,来找我。结果这个孙子就坐在我们后面,小朋友都坐在我们后面,因为其他地方太热,我们边上有电风扇。他到这边不找小孩,先跟我讲,“我的孙子没有了”,这是很严肃的。讲完了之后看到了,小孩子就在那。我说赶快,把孙子带去,带到他妈妈那里去。他妈妈还是那发狂的样,就这样哭号着。
父母亲对孩子,一会儿没看到孩子就这样。我昨天来之前,还有一个宁波的,也跑来跟我讲:小孩子到美国去留学,到现在十个月没通电话,来问我怎么办?我说除了用佛法之外,你还应该到大使馆去报,去询问。这个母亲哦,对孩子的这种心。我看她,面色憔悴,十个月没通电话了就这样。
我们虽然没有做过父母亲,我们可以看得到父母亲的,这种对孩子的乳哺之恩,看佛陀讲的这个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》,看那个里面说的。咳!每一个孩子,我们都会忆念起父母亲的这种恩德来。所以说,为了报乳哺之恩,这个只有阿罗汉才能真正地报父母恩的,只有运用佛法的佛弟子,才能报父母恩的。一般性人是报不了的。《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》里面就讲到了:你哪怕左肩扛着父亲、右肩扛着母亲,天天这样扛着,也报不了父母亲的恩的。唯有信奉佛法、皈依佛门,用佛法才能报这个恩。
所以我们每次做完佛事,讲经之后都要念:“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”哪!这四重恩里就有报父母恩。以佛法能报恩,究竟地能报。
我们前面讲到:目犍连尊者,刚刚证得大阿罗汉的时候,前念刚证到大阿罗汉果,后一念就生起想来度脱父母的念头。这个跟天人生天不太一样。天人生天了之后,眼一睁开,第一念头是这是哪里?这什么地方?这么漂亮。然后知道,这是天堂。
第二个念头是什么?我从哪里来的?噢! 我从杭州东方文化园杨岐寺来的,写在牌位上被我们盂兰盆法会超度上去的。
第三个念头是什么?我怎么来的?---因为这么多人念盂兰盆经,那么多法师在念,讲经说法、功德回向,我沾到这个利益了,我生到天上来的。
这是天人的三个念头。作为一个凡夫,他证得圣道之后的念头。第一个念头就是度父母亲。第二个念头,是找父母亲在哪儿。第一个念头:啊呀!这么好,做阿罗汉这么好,成圣者这么好,凡夫那么苦。我的爸爸妈妈在哪儿?我也要让爸爸妈妈,也要能够转凡成圣。第二个念头就想:他们在哪里呢?
“即以道眼观视世间”他就以他的天眼、道眼,观视世间。这个就像我们现在玩电脑一样的。电脑,把妈妈的名字打上,然后按搜索,它就搜了。只要这个网里面,世界所有这个信息,它都给你搜出来。得天眼通的人就是这样,找我妈妈在哪儿,自然就会显现。
他这时候就看到,“见其亡母生饿鬼中”。原来他的妈妈,堕落在饿鬼道当中。这个饿鬼道当中,它享受的业报是什么呢?
“不见饮食”。喝的、吃的,看也看不见。连我们现在“扑通扑通扑通”滴水的声音都听不到的。饿鬼道,别说看不到水,那个饮的、可以喝的、水的声音听不到。我们走到山涧溪流,哗哗的溪流声,饿鬼是听不到的,连看也看不到,饮、食都没有,这样皮和骨,是皮包肉头,骨与骨之间就靠那个筋拉着,走起路来“咯吱吱咯吱吱”,那样子饿鬼的形象。目犍连见到自己的母亲变成这样了,所以非常悲哀,悲痛、哀伤。这时候怎么办?
“即以”,“即”它是一个非常快速的一种,没有犹豫、也没有干什么,这个即就是马上。马上以钵,钵也是印度话,不是中国的意思,我们中国就讲碗。但是为什么不翻成它是碗,表示它的神圣性。这个钵,梵语钵和罗,指拿着钵来盛着饭。马上就以他的神通力,不单单前面查到了他母亲所在之处,而且用他的神通力,超越了人和鬼的这个界限,他有这样的神通呢。“往向其母”,他有这个能力,超越人和鬼的之间的距离的。
我们没办法,这个小黄纸,写着一个一个牌位。我请问:你名字写在这里,我们是骗自己的还是骗鬼的?有没有?其实不是骗。那你说有的人不信佛的,你写在这里有用吗?他说没有用的,他就认为看着是没什么用的,是骗人吧。到底这有没有用?---你写了个名字他就在,它不是假的。今天听经的,除了我们人之外,还有非人。我们写的牌位,比我们在坐的人多,那也就是说鬼比人多呢!这牌位不单单写一个,我仔细看,有的写的就是哦!“张氏门中历代宗亲”,这不得了了,这张牌位带多少,这张磁卡你说它代表多少?还有我们“杨岐堂上慈法老和尚”,这一代一代多少,某氏门中历代宗亲,累生父母,这一下子不得了。不是说一个牌位就是一个人,有时候一个牌位,代表着一大批一大批人!但是我们现在,肉眼凡胎,只看到一张黄纸,感受得到吗!敏感一点的人感受得到,就觉得不舒服,浑身不舒服。一开法会人不舒服;一开法会,本来我们师父们修养都很好,一开法会也不管了,铛子也敲不好了,铪子也敲不好了,往地下一摔,袖子一捋干起来了。我们杨岐寺有吗?不单有,还很多呢。为什么会这样,出家人比俗家人还俗。为什么?其实不是出家人没…
《《佛说盂兰盆释经》浅释(上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