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但是众生还是来触恼菩萨,触恼这个菩萨的,菩萨心里面不动,「以无所得故」,因为菩萨感觉我对一切众生没有慈悲喜舍,因为一切众生都是不可得的,都是毕竟空的嘛,是这样的意思。当然前面这几段,这都是佛教徒里面修行很高的境界,很高的境界的。
复次,憍尸迦!」哎呀!现在这个时间短了,我不要说谎话,我现在讲个故事听听。佛在世的时候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佛这个时候在这里住。舍卫国的国王是波斯匿王,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叫做黎耆弥,当然这是印度话。他有七个儿子,前六个儿子都结婚了,就这个小儿子还没结婚。没结婚,他这一天,坐在那里就是打妄想:哎呀!我的小儿子还没有结婚,给他找一个非常美丽的,还特别贤慧的女孩子,给他做夫人,就这样打妄想。有这么一天,他有一个老朋友,是个婆罗门,就来了,同他来见面谈话,他就把他这个给小儿找一个女孩子这个愿望,对这个老朋友说了,希望你帮我这个忙,你是周游列国,见闻非常的广,应该容易做到这件事。那么这个婆罗门说:「好!」也同意了。
那么这个婆罗门,这一天有事情到得叉尸罗国,就从这个舍卫国到得叉尸罗国,到这个国家去。到这个国家去的时候,在一个地方就看到很多的女孩子在那里,在一起游玩。他就注意,这些女孩子呢,向前走,过河,很多的女孩子都是脱了鞋过河,这个女孩她不脱鞋。那么过了河以后呢,走走,又遇到了一个河,这个河的水深,那些女孩子就脱了衣服,就从那里过去;但这个女孩子她不脱衣服,她就穿着衣服过河。过了河以后,这些女孩子就向前走,遇到一个树林子,这树上有很多花,这些女孩子就上树去拿花,单独这个女孩子她不上树,别人摘了很多花,她同她们要,要了很多花。
那么这时候,这个婆罗门就对这个女孩子就问他,说是别的女孩子过河都脱鞋,为什么你不脱鞋呢?她说是:你这个人糊涂,就诃斥这个人,穿鞋就是为了保护脚的嘛,我们在陆地走路还能看见,可以躲避一些,水里面看不见嘛,那么若是有刺刺脚、或者是有毒虫,不是伤害我了?我穿着鞋,不是可以保护一下吗?所以不能脱鞋!说是刚才过河的时候,很多的女孩子脱了衣服,为什么你不脱呢?她说呀:人的身体,有的长得很美妙,脱了衣服还好一点,如果很丑陋叫人看见,不是讥嫌了吗?所以不要脱!后来说是上树去取花去,人家都上树,你怎么不上树呢?她说:上树危险啊!我若上树,摔下来呢?所以我不要上树!她们取了花,我同她们要一点就好了嘛!
那么这婆罗感觉到,哦!这个女孩子心很细,很谨慎,是有智慧的人。那么他就随这个女孩子,就到她家去了。到她家的时候,这个婆罗门问她:你的父母在家里吗?她说:在家里。请你父亲,我想要和你父亲谈话。她说:可以!可以!那么就进到屋里同她父亲说:外面有婆罗门想要同你见面谈话,那么这婆罗门就出来,就同外面这婆罗门,就迎接他到里面去谈话了。就问,这个婆罗门说:这个女孩是你的女孩子?是的,她有没有未婚夫?有男朋友没有?他说:还没有!说是你知道,舍卫国波斯匿王有个大臣叫黎耆弥,他这个第七个小儿子还没有结婚,想愿意和你这个女孩子结婚,好不好呢?他说:他是豪族,我也是富贵的人、豪族,当然是可以嘛!那么说定了,这个婆罗门就写了一封信通知了黎耆弥。黎耆弥就来了,大家一见面都很欢喜,就同意了这件事,那么就是迎接他的女儿到舍卫国去了。
到舍卫国去,那么当然就是结婚了这些事。结婚了,他感觉这个女孩子心很细致,感觉到是很有能力的人,于是乎就把他家里面管的一些杂事,通通都委托她,管理这个家里的事情。经过一个时期,也感觉她很有次第,管理得井井有条,这个能力很强。后来有一天,黎耆弥从政府回来,心情不快乐,就是在那里很忧郁的。那么这个女孩子,名字叫做毗舍离,她就问这个黎耆弥说是:你有什么忧愁的事情?说是:今天在这个政府里,有一个难题,大家都没有办法解决。说:什么问题呢?说是得叉尸罗国国王和我们的国家有一点不和,现在就是给我们一个难题。什么难题呢?就是送来两匹马,都是母马,长得大小完全一样,但是它们是有母女的关系的,你辨别那一个是母亲,那一个是女?大家看了老半天也分别不出来。这个毗舍离女说:这件事情很容易,很容易就知道!说:怎么办法呢?拿来马爱吃的草,并头,这两个马一起站着,把这个草给两个马吃,如果若是母亲,它就会让;如果是那个女,它就不让了,拿到就吃了,这就可以从这里分别出来。
第二天,黎耆弥就把这个意见告诉了波斯匿王,那么大家就这样试验,果然是有这样情形。那么这是一件事。
后来,得叉尸罗国又送来两条蛇,两条蛇都是一样大小的,但是要你分辨出来,那一个是雌、雄?大家看,还是分别不出来。后来这个毗舍离女说:有一个办法,用这个细的毛布铺在那里,把这两个蛇放在那里,你看,如果它卧在那里不动,那个就是雌性;如果卧在那里有点动,那就是雄性。那么他就这样又是报告了波斯匿王,试验了一下,果然有这个现象不同。
后来,得叉尸罗国又是出来一个难题,就是拿来一条木,一个木头,两面都是一样的,没有粗细的分别的,叫你辨别出来,那一个是根本?那一个是末梢?叫你辨。大家想了老半天也不知道。后来这毗舍离女说是:有办法!把它放在水里头,往下沈的那个就是根本,它扬起来的那一方面,那就是末梢。这样一试验呢,果然是这样子。
那么这个时候,得叉尸罗国的使者回去报告了得叉尸罗国的国王,国王来了一封信,就是向波斯匿王说:「我现在知道,你们舍卫国有有智慧的人,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。那么这以前的误会,这个不和的,就是取消了。
这个时候,波斯匿王就对黎耆弥说:这几次的问题,你为什么知道这些事呢?黎耆弥说:「我也不知道,是我的小儿子媳妇告诉我的。哎呀!这波斯匿王说:你小儿子媳妇这么有智慧,那么拜她为王的妹妹,就是干妹妹,有这个事情。
那么过了多久吧!这个毗舍离女生产了,生了三十二个卵,每一个卵有一个小孩,就生了三十二个儿子。这三十二个儿子长大了的时候,一人能敌千人,就是都是有大力量的,而且有智慧。那么这个时候,这个毗舍离女也接触了佛法,这一天请佛陀到她家吃饭,吃完饭的时候,佛为她说法,毗舍离女得须陀洹果,这三十二个儿子,除最小的儿子不在内,那三十一个也都得须陀洹果,有这个事情。
当然,得了圣道,这真是非常吉祥的事情。但是有一天发生一件事,就是她的小儿子骑着大象,从城里向城外走,出了城门,就是遇见另外一个人,是波斯匿王的相,就是宰相,宰相的儿子,坐着车,从城外向里走,就同她的小儿子,就是走到对面,谁也不让谁。那么大家不让的时候,毗舍离女这个小儿子呢,在大象上一伸手,就把这个相的儿子的车,抓起来就丢掉了。当然,一摔就受伤了,受伤了,那么勉强回到家,向他父亲报告这件事,说是:毗舍离女的小儿子欺负我,怎么怎么地。相说:毗舍离女是波斯匿王的干妹妹,我们是惹不起,不能同她斗,但是我们可以想个办法的。
过了多久呢,这时候这个相做了三十二个鞭子,就是骑马打那个鞭子,做了三十二个鞭子,每一个鞭子里面都有刀,当然这刀不是很大,送给他们。所以这个人与人若要有问题的时候,做什么事情要谨慎一点,但是他们也没有介意这件事,拿着鞭子很好嘛!就用了。
但是,波斯匿王也是常请他的干妹妹家里人,常请吃饭这件事,常常见面的。那么这时候这个辅相,这个相就对波斯匿王说:这个毗舍离女她这三十二个儿子有野心、有阴谋,王要小心一点!说是怎么知道他们有阴谋呢?说他们的鞭子里面就是刀,你要知道啊!波斯匿王心里:哦!这样子吗?那么看一看,那么就请他们来吃饭,果然的,偷偷的看他们的鞭子,果然是有刀。那么波斯匿王:哦!拿着刀到我这儿来!于是乎就是有个空房子里边设一个力士拿着刀,这三十二个儿子,进去一个杀一个、进去一个杀一个,把三十二个通通杀掉了;杀掉了,把这个头,就装一个大盒子里边,就是派人就送给毗舍离女去了。而这一天呢,这个毗舍离女就是请释迦牟尼佛吃饭,释迦牟尼佛带着五百个比丘在那里吃饭。
那么毗舍离女这个时候就知道波斯匿王送来一盒东西,就要打开。佛说:不要打开!那么佛这么说,当然就是不打开了。那么吃完饭的时候,佛又为说法的时候,毗舍离女得三果阿那含,初果须陀洹、二果斯陀洹、三果阿那含。佛说完法了,佛就带领这些比丘就走了。
走了,这个毗舍离女这时候把波斯匿王送来一盒东西打开一看,是她三十二个儿子的头,哎呀!苦哉!苦哉!但是得了三果的圣人没有爱了,所以她还没有什么痛苦。但是她说:这三十二个儿子,三十一个得了初果,小儿子没得初果,苦恼了。得初果圣人的人临命终的时候,决定是正念分明,不会颠倒迷惑的;但是小儿子没有得圣道,所以他苦了。
但是这件事,因为那三十二个儿子都结婚了,都是豪族的人,这豪族的人也很快都知道这件事,那个经上说呢,他们都有军队吧,这些人集合起来力量,就把波斯匿王的皇宫包围了,就是要同波斯匿王算这笔帐,波斯匿王也有军队,就是冲出来,就是到了祇树给孤独园来见佛了,就是报告这件事。
报告这件事的时候,这三十二个……这些夫人的亲戚带领着军队,也都到祇树给孤独园了,那么大家都在那里坐下来听,看佛怎么讲这件事,佛说:「今天的事情是有一个原因的,什么原因呢?久远久远以前的时候,有一个年纪很大的女人,是开这个客店,现在叫宾馆,就是客人来这儿住宿的这种店。这个女人开店,这一天有三十二个人偷来一条牛,就在这里把这个牛杀了,要杀这条牛,这个临要杀的时候,这条牛就跪下来哀求他们,他们不管,还是把这个牛杀了,杀了以后,这个店的主人,这个女人就把这个牛又烧了,大家吃,吃得很快乐。佛说:那条牛是谁呢?就是今天的波斯匿王;那三十二个人呢?就是现在杀的这三十二个人;那个女人是谁?就是毗舍离女。他们宿世有这种因缘,那个牛临死的时候,我哀求你们,你们还是不饶了我,我终究有一天要报这个仇的,所以今天就是有这个因缘,就有这种事情出现的。」
然后,这些怨恨波斯匿王的那三十二个亲族,哦!原来他们宿世有这种因缘,那么今天我们就不要管这件事了。那么大家就撤退了。这个故事我讲完了。
所以看出来,不应该杀生,所以佛为我们制这五条戒里面,第一条不杀生,不应该杀生。杀生,现实感觉到没有事情,但是有后患,将来还是,这件事还要解决的。所以,佛菩萨有大智慧,知道过去的事情、知道未来的事情、知道现在的事情,就是才知道有善恶果报的问题,所以这个恶事不可以做的。
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、现灭诤品 8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