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菩萨学处·第八讲 慧学的修学次第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时候就得解脱,叫做一切智,或者称为“根本智”。菩萨有“道种智”,什么叫道种智?菩萨得到根本智以后,为了利益众生,从事士农工商,种种不同的工作来教化众生,他必须起一种后得的智慧,一样样去修学,那叫做道种智;换句话说:对世间林林总总差别万象的差别相的了解叫道种智。菩萨有道种智,而阿罗汉没有道种智,因为菩萨为了度众生,所以对于士农工商、医学、教育、文学等种种智慧,种种知识技能都要了解,他要以大悲心摄化众生,若没有这些工具,就不能去利益众生,所以他必须有道种智。

  我们又如何称呼佛陀的般若智慧呢?你把一切智跟道种智两个加起来就是了;我们给它一个简单的名词“一切智智”;将一切智以及道种智的道种省略就成为一切智智。佛陀圆满了一切智及道种智,就叫一切智智。所以经典里叫我们发心,发什么心?“一切智智相应作意”!我们信佛学佛的人,在人生当中,所有的追求,除了家庭、事业、健康、子女的圆满以外,在我们内心深处,世世生生都不可忘失的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,也就是菩提心、成佛的心。我们修到最高境界,跟佛一样一切智及道种智圆满,叫做一切智智相应作意,这种人也就是发菩提心的人,这种人也就是念佛的人。念佛不是念佛的名号而已,真正的念佛是了解佛陀智慧的崇高。我们时时刻刻都不可忘记人生的最高座标就是追求一切智智;虽无所不知,但是不能无所不能,佛不是万能的,佛不说他是万能,他只是自称为“一切智者”,对人生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对万事万物的如实相都通达了解,但他不是万能者,他不是主宰者,不是宇宙的创造者,他也是父母生的,如果佛陀是由天上掉下来成佛的,众生就没有成佛的希望,幸好他是父母亲结婚生下来的,我们也是父母亲结婚生下来的,他跟我们一样要吃饭,也要拉屎拉尿,幸好他这么平凡,所以信佛学佛的我们才有机会成佛。

  二、生得慧与生俱来

  佛陀告诉我们: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,这就是“生得慧”。生得慧就是出生就具有的智慧。像那些狗、猫、飞禽走兽虫蚁,肚子饿会去找妈妈,也有男女行为,有逃离苦难的警觉心,比如说要下雨的时候,蚂蚁会拼命往高处爬,下大雨之前也会飞出飞蛾之类的虫蚁,地震之前孔雀会叫,所以有些人要养孔雀,这些都是生得慧。有些人看看经典就会讲经,经典一看似乎就懂了,也可以讲给人家听,那个也叫生得慧。你会背很多经典,甚至可以讲给人听,这些都是生得慧。把大藏经拿来看看念念就懂得它的意思道理,也是生得慧。

  三、闻慧的修学原则

  (一)当多闻熏习

  现在我要强调的是“加行慧”。与生俱来的智慧,要经过一番努力、加功用行以后,才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智慧,那就是加行慧,包括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闻思修嘛。经典里告诉我们:闻慧大部份是亲近善士、多闻熏习而来的。我们去听经、听演讲、亲近善知识,多听闻经典,并非都是听而已,有一种是自己看来的,比如研读大藏经,研读人家出版的佛学书籍,尤其是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印了很多的书,而且都是赠送的,这很难得,你可以拿来自己读啊、看啊、研究、作笔记,慢慢的就可以成就闻慧。但是你看很多的佛书(我讲的佛书,不是佛经,是比如因果业报之类的书。)并不能叫做多闻熏习。你听闻很多的佛法,而且跟三法印相应,才能叫多闻。三法印是什么呢?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寂静涅槃。多去熏习跟三法印相应的那些经论,才能够让你的内心净化。

  假若只是读很多佛书、善书,深信因果,相信业报,相信轮回,不做坏事,这只是世间的一种智慧,并不是出世间的智慧,我们所追求的不只是这些而已;但是这些是基础,若没有这些基础也不行。你说我不相信因果、不相信业报、不相信轮回,我只想证悟无常无我,有可能吗?也不可能,那叫断灭空,那个不是佛教所讲的闻慧;你必须在因果业报轮回的基础上,再去深入诸法的如实相,这样你的生死烦恼轮回,才有办法解决;你不要自以为因果业报的书看了很多很多,其实我们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因果书,各位有没有读过历史书?都有嘛!你看有些朝代的皇帝杀人不眨眼,到最后都没有好下场,三武一宗那些皇帝到最后都很凄惨,那都是一部部因果报应的书。虽然你读了很多书,深信因果业报轮回,但是你并不能断烦恼、了生死,只是你已开始离恶向善而已。真正要成为智慧的话,一定要对诸法性相的如是性、如是相、如是体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末究竟(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十如是),有如实的理解,那才叫多闻熏习。

  (二)四依为品管

 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,从这地方要了解:如果我们一信佛一学佛就百物不思,什么都不思不念的,脑袋空空,不思善不思恶,一切都不去分别、不去了解,从经典来看是不对的。“闻慧”一定是依法不依人、依义不依语的,具足了这四依里面的每一个条件才行。听闻佛法的原则是:你不要因为这是我的师父我才来听,这不是我的师父,我就不去听啦,你们会不会有这现象?还是有这现象,现在台湾到处都有这现象,哪一位师父来讲,就只有自己的那些信徒来听,俗话说“龙交龙,凤交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。”总是分派别派系,这个现象在佛教来讲是十分不理想的。学佛的人是依法不依人,师父讲的不一定对,你要判断它是否跟三法印相应,若跟三法印相契、相应,不管是哪位师父讲的都要信受,假如你皈依的师父讲的法跟三法印不相契合,你也可以不接受,有“吾爱吾师,尤爱真理”这句话嘛,在真理的前提之下,你还是可以跟师父辩论的,真理是愈辩愈明的。

  在闻慧的修学过程当中,一定是依法不依人,假如因为这个师父长相好、声音好、是我的皈依师父,我才喜欢听,这个师父长相不好、讲话声音不怎么吸引人,那我就不想听,也不对,那是依人不依法。我们学佛态度应该是:不管哪一位师父讲的法,就用三法印去判断,并且看它是否符合因果业报。现在我送一张相片给你们供养,就会保佑你们,你相信吗?宋七力事件显示我们民众都这么好骗,一张相片三千块钱,会分身,居然那么多人相信。各位要用智慧去判断,佛法说如果你去杀人,连我佛也没办法救你,一定会受因果报应,做人就要负责嘛。我还听说台北有一个人在传授什么饮食改运法的,他说你做生意要成功的话很简单,牛肉吃一吃就好,而且是生牛肉,一块生牛肉吞下去,你的生意就会好转,你相信吗?这个要注意,要理性的分辨。在巴西还有人去传那个黄财神,结果这个人到南美洲捞了一笔回去,人家就说:啊!他就是黄财神嘛!他捞了一笔回去,他不当你的黄财神,其实你们才是他的黄财神,知道吗?他传黄财神这种法,你们每一个人就要献钱给他,你们就是他的黄财神。所以学佛的人要动脑筋,不要随便听人家讲什么就信什么,这很麻烦的。

  四、思慧的修学原则

  (一)胜解为道根

  接着来看思慧。假如你读很多佛经,了解很多名相,什么五蕴、十八处、十八界、三十七道品、六波罗蜜、四圣谛等等很多的名相,单单背那些个名相可以吗?不行!那些名相只是把你内心的世界、修行的方法,断烦恼的方法告诉你,你光背这么多的名相,却没有经过深思,没有透过内心的观察,那么这些名相很快的就会忘掉,而且不能产生净化身心的作用。虽然你广闻博学的学了很多很多的名相,但你要了解,这些都要把他汇归三法印,不断的向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去汇归,否则的话,你了解这么多名相,对身心一点帮助都没有。所以各位学佛要有思慧,要如理思惟、法随法行,比如对于三世因果啦、业报轮回啦,慢慢多去观察、多去了解。喔!我们终于确信无常、无我、缘起性空这些道理。你要从你身边周遭的一切一切去思惟、观察,去印证它的正确性,印证佛陀说的无常的确是无常,佛说的无我的确是无我,如此用思惟去印证它,就叫做胜解——殊胜的理解。

  

  (二)当依了义法

  殊胜的理解很重要,五根五力有欲、胜解、念、定、慧五项目,可见你的道根里面就有胜解这一项,透过深思熟虑、如理思惟以后,对你的身心行为产生净化作用,这样叫做思所成慧。如理思惟要根据什么?依了义不依不了义!佛陀所说的经,有了义的、也有不了义的,所谓不了义的,比如善恶因果业报啦、人死了灵魂投胎转世啦,世间人这么说,佛陀也随顺众生这么说,为什么呢?众生根基太差,对诸法的实相不容易接受、不容易深入,佛陀只好随顺世间说我们有灵魂、我们有精神、我们有什么会去投胎转世,如果我们作恶就会受报应,会堕恶道受苦,这叫不了义说。因为众生的根基太钝,佛陀没有办法跟他讲无我又能轮回的道理,他不相信,所以佛陀就用方便说,说有我:有我受生死、有我受轮回、有我去解脱,这个叫不了义说。

  了义佛经说无我、空、缘起,在印度的话,龙树菩萨根据无尽义经及般若经,专门讲空、无我、缘起,究竟深入了义经,藉以判断某部经是了义还是不了义。像无著唯识思想系统就不同,所依的经也不同,所以他们对空的定义就不究竟不圆满不了义,他们要建立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是有,遍计所执性是无,用这样来建立一个学说,根据它再建立生死轮回及解脱观,他们的了义不了义,跟中观的思想就大不相同。当然各有各的特色,我们不可妄下定论批判其对错,但是我们可以依了义而不依不了义的佛法去作抉择。

  五、修慧的修学原则

  (一)方便与随顺

  佛陀说法有四种层次。

  第一种叫世间悉檀。世间人说要讲尽忠尽孝、爱父母妻子儿女,佛经里面也有讲这些东西,像善生经、十善业道经,都讲到这些,世间一些劝善的、美的、道德的,佛经里面有这种随顺世间而说的法叫世间悉檀。

  第二种叫各各为人悉檀。各个众生根基不同,所以佛陀就因人而异的教导,这个众生教他布施,那个众…

《菩萨学处·第八讲 慧学的修学次第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