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菩萨学处·第一讲 富贵心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你一万块,我一定吃亏,请问这是占便宜吗?当然不是!社会上很多口头禅的真义我们要分辨清楚,吃亏不见得就是占便宜。我认为世界上最占便宜的一件事就是读书。很多好书往往是三、四十岁,四、五十岁的人写出来的,他积了三、四十年以上的人生经验,读了不晓得几千几万本的书,才把它浓缩成这些精华,我只要花两百块钱买下这本书,几天就把他所有的人生经验都拷贝过来了,各位想想看,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占便宜的事?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专业的书,多接触修身养性的书,多去反覆研读,自信心自然恢复。

  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知识,对整个社会有明确的了解,自然就不会盲目的投资,这种人就可以去品尝与鉴赏人类所共同创造、开发出来新的知识,以及运用旧有的一切学识历练,他当然也就可以悠游自在,所以说这叫做“大富”。这个社会却把它颠倒过来了,把该摆在第一的甩到背后去了,层出不穷的问题就出在这里。有钱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?不见得吧!

  二、五戒十善

  接着讲到富贵。我们往往认为:当你有困难时,来帮你忙的那个人就是你的贵人。这里让我们来为这个“贵”字下个很简单的定义: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就叫做贵。有羞耻之心就叫做贵,有学问叫富,有廉耻叫做贵;我们说这个人很有贵气,并不是他身上洒什么水,或有什么气味,一个懂得修身养性的人自然让你一看到就肃然起敬,这就是一种贵气。我们做一个在家弟子受五戒,贵不贵气?当然贵气!佛弟子是世间最贵气的人,做生意规规矩矩的、做官不去占便宜,是贵气!佛法一再强调,一个人能守五戒,则世世生生得到人身,是贵气!守五戒,修十善、再修禅定功夫,生天了,人天都是贵气!你想想,任那些阿猫阿狗多么漂亮,你又帮它绑上红色缎带,可是贵气显得出来吗?失去人身之后,一点贵气都没有啦!不管你什么狮子狗、北京狗等等名狗,甚至几十万、几百万的狗,贵气贵得起来吗?贵不起来!只有人才贵气,人知道羞耻、有惭愧之心,守戒修善、希圣希贤,就是贵。这么讲起来,我们信佛学佛的人贵不贵啊?很贵喔!不但富而且贵喔!各位自己鼓掌吧!不是为我鼓掌,是为你们自己庆幸得到人身、既富且贵而鼓掌。

  你不要以为贵为天子才贵,贵为什么部长、董事长、什么会的会长才贵,不见得!过去曾有什么长被枪毙的,不贵呀!以前某大员到金门巡视,那时我们在金门,他对一个司令官说:你这肚子吃太饱了。为什么呢?那时金门在挖坑道,阿兵哥苦得要死,伙食费大概是被这司令官吃掉了吧,所以他说你吃太饱了,第二天就下台了。所以我们说贵为天子、贵为什么长,都不叫贵,否则我们就永远没有办法贵啰,是不是?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当部长,也没办法贵为天子。

  三、发菩提心

  其实佛法里讲的“贵”,是指一个人具备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”,能够克制自己,有廉耻、羞耻之心,在佛法里就称为小贵。守五戒、修十善,人天乘,叫做小贵。真正的大贵,要发菩提心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何以故?人天乘是发增上生心来信佛学佛,这辈子好好布施做善事,不要做坏事,希望来生大富大贵,这叫增上生心;五戒十善,再修禅定,以便来世生天享受,在天界待个几千万年,这个是发增上生心,这在人间来讲就很不错很不错了。但在佛法来讲,生天是有为有漏,还是有烦恼,为什么呢?毕竟还有生老病死、无常等种种的痛苦。所以人天虽然是乐,在某一个层面来讲毕竟还是不圆满。

  唯有发菩提心,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才称得上大富大贵。目前台湾很重视念佛,能念佛的人就是最尊贵的人。念佛做什么?当然是想成佛,为什么要成佛?不成佛可以吗?成佛有何价值?成佛有什么意义?佛是怎么成的?你说你修念佛法门,你到底对佛陀了解多少?你从寺庙里面的佛像去了解佛陀吗?还是从这寺院的建筑去了解佛陀?或是从出家人身上了解佛陀呢?到底我们该怎样去了解佛陀?我一定要了解佛陀才懂得念佛,我越了解佛陀,我才越会念佛,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提供各位参考。

  首先来研究佛跟我们有什么差别。佛是觉悟者,他对生命的实相乃至宇宙一切的实相有彻底的了解,烦恼断尽了,没有无明,只有悲心,不像我们只要有一点点同情心就希望别人知道,希望被登在报纸上,最好媒体能把我好人好事的功绩刊登出来;佛陀的悲心却没有这种概念,一切众生对他来说,不论信佛、学佛、毁谤佛,或是不信佛的人,都是平等一如。所以我们跟佛有这么大的差别。我们可以从经典里认识佛陀,所以说要“深入经藏、智慧如海”,多看些经论,了解佛陀的发心、修行、证果的心路历程,从经典里面了解佛陀的伟大。身为一个佛弟子,心心念念把人生的主修定位在“信佛、学佛、成佛”,这种人才能称为念佛的人。

  在你世俗的追求当中,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的,我练什么功。练到身体穴道都打通了,任督二脉、带脉、阴乔脉、阳乔脉,不管什么脉,连中央山脉都打通了也不是究竟的,所以你不应该去追求这些东西;当然气功让你有健康的身体是很好的,但它跟财富、地位等一切都是无常的,不是究竟的,当你面对死亡,面对烦恼的时候,它们一点都帮不上忙。所以在所有的追寻当中,惟有“信佛、学佛、成佛”才是人生最有价值、最有意义的目标。这样讲起来,是不是我们抛弃事业、家庭就好了呢?不是这样的!因为你信佛学佛成佛必须要广结善缘、广度众生,凡是士农工商、建筑、生意、超级市场……,一切对人类有利益的事业都可去从事,才能跟众生结缘,这样对你心目中最高的座标“信佛、学佛、成佛”,不论遭遇到任何困难都能信心不退,才有资格说你是念佛的人。如果你把你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事业,万一家庭破碎、事业失败,那你怎么办?你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了,人生就没有意义了,是不是?如果,你有一个希望:“我人生的追求当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觉悟,将身心导向圣贤之道。”如此希圣希贤,把成佛作祖当作人生最高的诉求,把家庭事业视为一种因缘与福德,万一破碎的时候,你还有心灵的养份来支撑你的生命力,因为你的主修及格,副修虽不及格还可以补考,主修绝不能不及格!人生的“主修”是信佛、学佛、成佛,这个信念永生永世不退,那么你就是念佛的人。

  华严经廿四卷“菩萨常念于诸佛,无上智慧巧为说,如佛一切无所依,愿我修成此功德。”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。因为我过去念佛是念佛陀的名号,现在还是照样念佛陀的名号,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才恍然大悟:喔!原来我们还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念佛,就是多研究经论,从经论当中认识佛陀,学习佛陀的无上智慧。“菩萨常念于诸佛,无上智慧”,佛陀这无上智慧,对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一切一切,都没有迷惑,佛陀得到智慧就好了吗?还不够!他要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去利益众生,善巧方便的去度化众生,这是佛陀的悲心——真正的大悲心。所以说“无上智慧”只是一个巧为说,就是方便善巧的去摄化众生、引导众生导向觉悟;只有无上善巧方便,才能使众生走向觉悟的方向来。

  “如佛一切无所依”,这跟我们众生完全不同,我们个人总是依靠家庭、依靠事业、依靠某个人,希望这个人保护我、依赖我,或者我依赖他,总是执着一个什么事、物,希望它带给我快乐,一般人都是如此在心灵上有所依。佛陀则一切无依,一切不执着,因为他有般若空慧。对佛陀的无上智慧、善巧方便度众生的悲心、以及不执着一切的功德,产生强烈追求的欲望,在大般若经称作“一切智智相应作意”。在人生的追求当中,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最高理想,遇到事情的时候,怎么去抉择,怎么去取舍,都以这个最高的原则作为你人生的取舍准则,这种人称为念佛的人。所以发菩提心的人,我们称之为大贵人,各位有没有发菩提心?有没有发信佛学佛成佛的心?有!恭喜各位,你就是大贵人。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重要。

  四、生善法欲

  接着我们要特别研究怎样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的功德如何。

  在华严经里就有这句话:“一切善功德,皆从愿欲生。”有人说:要成佛就必须没有欲望,对不对?不对!成佛是善法欲,发菩提心也是善法欲,人若是一切都没有欲望,就变成灰心泯智、或灰身泯智,这不是佛法所追求的。所以生而为人,要把人生的方向认识清楚。举个实际上我自己本身的经验提供各位参考。这几年社会上流行EQ,以前讲IQ、现在讲EQ;有一天,我在纽约一个很大的公园,看到一个日本人正在打高尔夫球,这日本人看到我是东方人,我也看他是东方人,起初以为他是中国人,我跟他讲中文他却听不懂,我想他是日本人才对,所以我就用日文和他谈,两人谈得很投缘,我这生当中没打过高尔夫球,跃跃欲试,我告诉他,能否借我打一下,教我打好吗?他说好啊,就教我手怎么比,球杆怎么晃,脚怎么站,然后我就挥手一打,结果只打到空气,第二次我又一挥,却打到泥巴,尘土满天飞,我的脸都红了。我想想在中学时候体育成绩还是满高分的,我就不相信打不到那个小球;第三次我就念阿弥陀佛,让心静下来,结果一挥棒,真的就打中了,正中那个小球;很遗憾的,这球却飞到树林里去了,他教我打高尔夫球还损失了一个球。

  我当下悟到一个道理——人生最重要的是“人生的方向”。这一生当中,你到底追求什么?既定方向如果没有认识清楚的话,即使打得再远也没有用。人生像打高尔夫球,并不是打得远就好,还要打得准。这一生当中我们追求什么,方向认识不清楚,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,你还是痛苦,你还是烦恼;如果你的方向对了,虽然要多打几杆才能进洞,毕竟比打到森林里更有意义。否则你把球打到森林里去,球就失踪了,回不来了。EQ很有意思,所谓EQ就是指一个人能够彻底了解自己、认识自己、肯定自己:能了解自己感…

《菩萨学处·第一讲 富贵心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