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谓自证法及本住法。云何本住法
谓诸佛所证,我亦同证,不增不减,证智所行,离言说相,离分别相,离名字相。云何本住法
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,若佛出世,若不出世,法住法位,法界法性皆悉常住。大慧,譬如有人行旷野中,见向古城平坦旧道,即便随入止息游戏。大慧,于汝意云何?彼作是道以及城中种种物耶?
白言:不也。
佛言:我及诸佛所证真如,常住法性亦复如是。是故说言始从成佛,乃至涅槃,于其中间不说一字,亦不当说。
尔时,世尊重说颂言:
某夜成正觉,某夜般涅槃,
于此二中间,我都无所说。
自证本住法,故作是密语,
我及诸如来,无有少差别。
注释
①二种障:即「烦恼障」和「所知障」。烦恼障指以我执为主的诸烦恼,能障碍成就佛果;所知障指以法执为主的诸惑见,能障碍觉悟。
②二种死:一是「分段生死」,指诸有漏之业,烦恼障所感之三界六道果报,此为一切凡夫之生死;二是「不思议变易生死」,即由诸无漏业,依所知障所感之净土果报,此为阿罗汉以上之圣者之生死。
③迦陵频伽:又作「歌罗频伽」、「迦兰频伽」等,译为「好声」,鸟名。据传这种鸟出自雪山,在壳中即能鸣叫,其号优雅悦耳。
④三十七种菩提分法:亦称三十七道品,是达到觉悟,趣向涅槃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,具体的可进一步分为「四念处」、「四正勤」、「四神足」、「五根」、「五力」、「七菩提分」、「八正道」。
译文
其时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请为我等说一切法有无之相,令我及诸大菩萨知有无二见是虚妄故,痴速证得正等正觉。
佛说:好好听着,我当为你说。
大慧说:是的。
佛说:大慧,世间众生多堕落於二见之中,即有见、无见。因堕於二见故,出离解脱之想则非实际。
何谓有见
谓实有因缘而生诸法,因之与缘并非不真实的;谓实有诸法从因缘生,并非无法从因缘生。大慧,这样说者,不了万法唯心所现。如何是无见
谓先计贪瞋痴诸法为有,後灭之为无,此即为无见。大慧,如若有人这样说「无有诸法,以不见诸物故」;又有人见如来、声闻、缘觉等无贪、瞋、痴之性,故执无见,此二种人,谁者为违背佛法
大慧说:那种先妄计贪、瞋、痴性为有,後又计无者,是破坏佛法者。
佛说:善哉!善哉!你很理解我的提问。此人不但先妄执贪、瞋、痴为有,後又计无者,是违背、破坏佛法,也坏三乘圣人。为什么这么说呢
因为烦恼无性、无体,内外不可得,非异非不异,不可取著;声闻、缘觉、如来三乘本性解脱,无能缚及缚因,若有能缚及其缚因烦恼,则有所缚之众生,这种说法,显然是违背佛法的,先取烦恼为有,俊灭之为无者,则是破有为无相,依於此义,我作此说:宁可起我见如须弥山,不起空见怀增上慢。若起空见,则是破坏佛法,因其堕入有无、自共相见解之中,不能了知诸法唯心所现。因不能了知诸法唯心所现,见有外法刹那生灭,无常展转,成差别蕴界处诸法相,相续流转,起後还灭,虚妄分别,离名字法,如此则是违背、破坏佛法。
其时,世尊重说颂曰:
有无是二边,乃至心、心所行,
净除此分别见,则得平等寂灭心。
知贪爱诸境界,非是灭後方无,
万法悉是真如,此圣贤之境界。
本无而後生,生後还复灭,
因缘生灭有无,此均不住如来实相界。
法非佛生,亦非外道诸作者生,
既从妄缘生起,本无何须更无之
谁以五蕴生之,既无何得破有为无
外道说有生法,妄想计有无。
若知无所生,亦复无所灭,
诸法悉空寂,有无之见二俱离。
其时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请为我等说佛法宗趣之相,令我及诸大菩萨通达此义,不堕一切邪妄之见,速得无上正等正觉。
佛说:好好听著,我当为你等解说。
大意说:是的。
佛说:大慧,一切二乘及诸菩萨,有二种宗法相。哪二种呢
亦即宗趣法相与言说法相。宗趣法相者,谓自觉圣智所证实法,远离文字虚妄分别,入真法界,成就如来自觉地行,超诸世间妄想惑见,制伏邪魔外道,生智慧光,此是名宗趣法相。言说法相者,谓说九部种种教法,离於一异、有无等分别相,方便善巧随顺众生,令人於此法门中而得解脱,是名言说法相。你及诸大菩萨应当勤加修学。
原典
尔时,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:世尊,愿说一切法有无相,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离此相,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佛言:谛听,当为汝说。
大慧言:唯。
佛言:世间众生多堕二见,谓有见、无见。堕二见故,非出出想。
云何有见
谓实有因缘而生诸法,非不实有,实有诸法从因缘生,非无法生。大慧,如是说者,则说无因。云何无见
谓知受贪瞋痴已,而妄计言无。大慧,及彼分别有相,而不受诸法有,复有知诸如来、声闻、缘觉,无贪、瞋、痴性而计为非有,此中谁为坏者
大慧白言:谓有贪、瞋、痴性後取於无,名为坏者。
佛言:善哉!汝解我问,此人非止无贪、瞋、痴名为坏者,亦坏如来、声闻、缘觉。何以故
烦恼内外不可得故,体性非异非不异故。大慧,贪、瞋、痴性若内若外皆不可得,无体性故,无可取故,声闻、缘觉及以如来本性解脱,无有能缚及缚因故。大慧,若有能缚及以缚因,则有所缚,作如是说名为坏者,是为无有相,我依此义密意而说。宁起我见,如须弥山,不起空见,怀增上慢①。若起此见,名为坏者,堕自共见乐欲之中,不了诸法惟心所现,以不了故,见有外法刹那无常展转差别蕴界处相。相续流转起已还灭,虚妄分别,离文字相,亦成坏者。
尔时,世尊重说颂言:
有无是二边,乃至心所行,
净除彼所行,平等心寂灭。
不取於境界,非灭无所有,
有真如妙物,如诸圣所行。
本无而有生,生已而复灭,
因缘有及无,彼非住我法。
非外道非佛,非我非余众,
能以缘成有,云何而得无
谁以缘成有,而复得言无
恶见说为生,妄想计有无。
若知无所生,亦复无所灭,
观世悉空寂,有无二俱离。
尔时,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:世尊,惟愿为说宗趣之相,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达此义,不随一切众邪妄解,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佛言:谛听,当为汝说。
大慧言:唯。
佛言:大慧,一切二乘及诸菩萨,有二种宗法相。何等为二
谓宗趣法相,言说法相。宗趣法相者,谓自证殊胜之相,离於文字言说分别,入无漏界,成自地行,超过一切不正思觉,伏魔外道,生智慧光,是名宗趣法相。言说法相者,谓说九部种种教法,离於一异、有无等相,以巧方便随众生心,令入此法,是名言说法相。汝及诸菩萨当勤修学。
注释
①增上慢:自认为已得增上之法,而起慢心,如未得谓得,末证谓证。
译文
其时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请为我等讲说虚妄分别之相,此虚妄分别相是如何生的
是什么所生
是为什么而生的
是谁所生
为何名为虚妄分别
佛说:大慧,你为哀愍世间天人,而作此问,问得好!好好听著,认真思考,我当为你解说。
大慧说:是的,世尊。
佛言:大慧,一切众生不能了达外种种境,乃是自心虚妄分别所现,计著能取、所取,起各种分别,堕有、无之见,增长外道妄见习气,心、心所法,相应而起,执著外道、世俗种种实我实法,所以称为虚妄分别。
大慧对佛说:如果是这样,外道、世俗种种执著,於离有、无之性,起各种境相,那么,世尊,第一义谛也是这样,离妄想诸根、三种量及五分论等,世尊何故於外道、世俗种种义言起分别
而於第一义中却不言起分别呢
大概不至於世尊所说的违背道理吧
不然为什么一处言起,一不言起
世尊又说外道、世俗之虚妄分别,是堕有、无之见,如幻非实,分别世俗之见与第一义谛也是一样,有无相离,世尊怎么也於此生二边分别见呢
此说岂不堕於世间颠倒见吗
佛说:大慧,我不是说世俗法生妄想分别,第一义灭妄想分别,为什么这么说呢
因为不应起於有、无分别,一切所见外法皆幻有实无,都是自心之所显现,只因愚痴凡夫虚妄分别自心,执著种种外境外法,所以才那么说,目的是使他了达一切外境外法皆是自心所现,断除我、我所及其他一切执著,弃除作者及所作法等恶因缘,觉了一切诸法唯是自心,转心、意、识,明解诸地,入如来境,舍离五法、三自性等分别见,所以我说虚妄分别相及种种执著乃是自心所现,如能如实了知其义,则可以得到解脱。
其後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如来说言,如我所说你及诸菩萨不应依语取义,世尊,何故不应依语取义
何谓语
何谓义
佛说:好好听著,我当为你解说。
大慧说:好的。
佛说:所谓语者,乃是以妄想习气为因,以喉舌唇腭为缘,而发出种种声音、文字,相对谈说,是名为语。所谓义者,大菩萨静处独居,恒审思虑,思维观察,见人、法二空,趣向如来自证圣智境界,转诸习气恶见,在在处处修行胜相,至如来所证实法,是名为义。又,大菩萨应善知语、义,知其不一不异。若义异於语者,二者不相应,则语不应显义,但实际上语是显义的,如灯之照物。譬如有人持灯照物,後知此物是这样的,在这个地方,大菩萨也应这样看待语、义关系,因语言灯而入於义。但义非语,故不得言一。因此,大菩萨应因语入於离语言之自证境界。又,大慧,若有人於不生不灭等染净诸法,如言取义,计言说与义一者,是名建立:若认言语与义异者,是名诽谤,因其於彼起分别故,譬如所见种种幻事,此是愚夫见,非圣贤见。
其时,世尊重说颂曰:
若随言取义,虚妄建立诸法;
因为计有实法,不免堕於地狱。
五蕴中无我,亦非五蕴即是我;
非如妄建立,亦非无所无。
若像愚夫之妄分别,一切语义皆有实性;…
《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一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