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大慧,一切诸法自相、共相,是化佛④说,非法佛说。大慧,化佛说法但随愚夫所起之见,不为显示自证圣智三昧乐境。
大慧,譬如水中有树影现,彼非影非非影,非树形非非树形。外道亦尔,诸见所薰,不了自心,於一异等而生分别。
大慧,譬如明镜无有分别,随顺众缘现诸色像,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,愚夫分别而作像想。外道亦尔,於自心所现种种形像而执一异俱不俱相。
大慧,譬如谷响依风水人等音声和合而起,彼非有非无,以闻声非声故。外道亦尔,自心分别薰习力故,起於一异俱不俱见。
大慧,譬如大地无草木处,日光照触焰水波动,彼非有非无,以倒想非想故,愚痴凡夫亦复如是,无始戏论恶习所薰,於圣智自证法性门中,见生住灭一异有无俱不俱性。
大慧,譬如木人及以起尸,以毗舍阇机关力故,动摇运转,云为不绝,无智之人取以为实,愚痴凡夫亦复如是,随逐外道起诸恶见,著一异等虚妄言说。是故,大慧,当於圣智所证法中,离生住灭一异有无俱不俱等一切分别。
注释
①一异:彼此皆同曰「一」,彼此皆异曰「异」,指偏於一端或把两端相互隔绝、对立。
②所薰:原指七转识薰习种子识,此指虚妄分别之戏论薰习心识,而见有外境外法。
③三种量:即「现量」、「比量」、「圣言量」。量是标准、尺度的意思,指判别真伪、是非的标准。「现量」即感觉,是感觉器官对於具体事物的直接反映,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,不能用语言表述;「比量」即在现量的基础上,以一定的理由和事例为根据,由已知推论未知的论证形式;「圣言量」是以自己所尊奉的圣典或圣人之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。
④化佛:即应身、报身、法身三身如来中的应身如来,亦称化身佛或化佛。
译文
此外,大慧,有四种禅。哪四种呢
有愚夫所行禅,观察义禅,攀缘真如禅,诸如来禅。大慧,什么是愚夫所行禅
谓声闻、缘觉诸修行者,知人无我,见自己他人之身皆是无常、苦、不净,如是观察执著不舍,由此渐增进至灭一切心法、无想无念之境界,此则名为愚夫所行禅。如何是观察义禅
谓知自共相、人无我,并知外道之法悉皆不实,於法无我诸地行相,随顺观察,是名观察义禅。如何是攀缘真如禅
知人无我、法无我,是对治二种我见,本身亦不真实,不起二无我妄念,是名攀缘真如禅。如何是诸如来禅
谓得如来地自证圣智真实法身,常住寂灭,令诸众生得禅定乐、菩提乐、涅槃乐及得如来智慧法身不思议事,是名诸如来禅。
其时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诸佛如来所说涅槃,说何等法,名为涅槃
佛对大慧说:诸识等见习转已,是名涅槃,亦即是诸法性空境界。又,大慧,涅槃者,自证圣智所行境界,远离断常及有无等见。什么是非常
即离自共相之妄想分别;什么是非断
谓三世如来所证得故,是以非断。又,大慧,涅槃不坏不死,是诸修行者之所归趣。若有死则有生,而涅槃不更受生相续,故涅槃不死;若坏者应是有为法,而涅槃是无为法,故不坏。又,大慧,涅槃无烦恼可舍,无菩提可得,非断亦非常,不一亦不异,此是名涅槃。又,大慧,声闻、缘觉知自共相,烦恼障灭,不生颠倒,不起未来生死分别,彼於其中生涅槃想。
此外,大慧,有二种自性相。哪二种呢
一是执著言说自性相:二是执著诸法自性相。执著言说自性相者,以无始以来妄想言说习气不断故,计著有言说自性相;执著诸法自性相者,以不觉诸法是自心所起,虚妄执著。又,大慧,诸佛有二种加持加诸菩萨,令其顶佛足请问众义。哪二种呢
谓令其入三昧,身现其前,手灌其顶,为其授记。大慧,初地大菩萨蒙诸佛加持之力,入於菩萨大光明定。入定之後,十方诸佛普现其前,以身语诸业加持,如金刚藏,华严会中住初地时,及余成就初地功德相,菩萨亦如是加持。
大慧,此大菩萨蒙佛神力,入三昧後,於百千劫积集善根故,渐入诸地,能达治所治相。至法云地者,坐於大莲花微妙宫殿之宝座上,同类菩萨众所围绕,头戴宝冠,身如黄金,瞻葡花色,如盛满月,放大光明,十方诸佛伸展莲花手,於其座上,而为其灌顶,如转轮圣王太子受记,得大自在,此菩萨也是这样,是名为二种加持。菩萨为二种加持力故,能亲见一切诸佛,若不如是则不能。
又,大慧,大菩萨入於三昧,善说法要,皆由佛加持力故。若诸菩萨离佛加持而能说法者,则凡夫亦能说法。大慧,蒙佛加持之力,一切山林、草树、城郭、宫殿及诸乐器等无情物也能演唱法音,况有情众生
凡受佛加持者,一切盲聋哑者,都能获得解脱。大慧,如来加持之力有如此广大的作用。
大慧又对佛说:何故如来以其加持力令诸菩萨入於初地及十地中
佛说:大慧,为欲令其远离二种过故,须加持初地;为令其不堕声闻地故,须加持十地;为诸菩萨速入如来地,为诸菩萨所得法加倍增长,故佛为诸菩萨加持。大慧,若不加持,彼菩萨堕外道及声闻地中,则不能得无上正等正觉,所以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。
其时,世尊重说颂曰:
如来世尊以其清净愿,为诸菩萨加持;
为令其远离二种过失加持初地,
为令其不堕於声闻加持十地。
原典
复次,大慧,有四种禅,何等为四
谓愚夫所行禅,观察义禅,攀缘真如禅,诸如来禅。大慧,云何愚夫所行禅
谓声闻、缘觉诸修行者,知人无我,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,如是观察坚著不舍,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①,是名愚夫所行禅。云何观察义禅
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,亦离外道自他俱作,於法无我诸地相义,随顺观察,是名观察义禅。云何攀缘真如禅
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,若如实知,彼念不起,是名攀缘真如禅。云何诸如来禅
谓入佛地住自证圣智三种乐,为诸众生作不思议事,是名诸如来禅。
尔时,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:世尊,诸佛如来所说涅槃,说何等法名为涅槃
佛告大慧:一切识自性习气及藏识、意、意识见习转已,我及诸佛说名涅槃,即是诸法性空境界。复次,大慧,涅槃者,自证圣智所行境界,远离断常及以有无。云何非常?谓离自相共相诸分别故。云何非断?谓去来现在一切圣者自证智所行故。复次,大慧,大般涅槃不坏不死,若死者应更受生,若坏者应是有为,是故涅槃不坏不死,诸修行者之所归趣。复次,大慧,无舍无得故,非断非常故,不一不异故,说名涅槃。复次,大慧,声闻、缘觉知自共相舍离愦闹,不生颠倒,不起分别,彼於其中生涅槃想。
复次,大慧,有二自性相。何者为二
谓执著言说自性相,执著诸法自性相。执著言说自性相者,以无始戏论执著言说习气故起;执著诸法自性相者,以不觉自心所现故起。复次,大慧,诸佛有二种加持,持诸菩萨,令顶礼佛足请问众义。云何为二
谓令人三昧及身现其前,手灌其项。大慧,初地菩萨摩诃萨蒙诸佛持力,故入菩萨大乘光明定;入已十方诸佛普现其前,身语加持,如金刚藏及余成就如是功德相。菩萨摩诃萨者是。
大慧,此菩萨摩诃萨蒙佛持力,入三昧已,於百千劫集诸善根,渐入诸地,善能通达治所治相,至法云地处,大莲花微妙宫殿坐於宝座,同类菩萨所共围绕,首戴宝冠,身如黄金,瞻葡花色,如盛满月,放大光明,十方诸佛舒莲花手,於其座上,而灌其项,如转轮王太子受灌顶已,而得自在,此诸菩萨亦复如是,是名为二。诸菩萨摩诃萨为二种持之所持故,即能亲见一切诸佛,异则不能。
复次,大慧,诸菩萨摩诃萨人於三昧,现通说法,如是一切皆由诸佛二种持力。大慧,若诸菩萨摩诃萨离佛加持,能说法者,则诸凡夫亦应能说。大慧,山林草树城郭宫殿及诸乐器,如来至处,以佛持力尚演法音,况有心者
聋盲瘖哑离苦解脱。大慧,如来持力有如是等广大作用。
大慧菩萨复白佛言:何故如来以其持力,令诸菩萨入於三昧及殊胜地中,手灌其顶
佛言:大慧,为欲令其远离魔业诸烦恼故,为令不堕声闻地故,为令速入如来地故,令所得法倍增长故。是故诸佛以加持力持诸菩萨。大慧,若不如是,彼菩萨便堕外道及以声闻魔境之中,则不能得无上菩提。是故如来以加持力摄诸菩萨。
尔时,世尊重说颂言:
世尊清净愿,有大加持力;
初地十地中,三昧及灌顶。
注释
①无想灭定:诸外道以无想天为修行之最高境界,为达此境界所修之灭一切心想之禅定。此禅定之特点,是灭诸心法,而达於无想无念。
译文
其时,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,如果世尊所说缘起,是由作起而非由心自体而起,外道亦说胜自在天而生诸法,今佛与外道所说只是名称有不同而已,非是义理有所别。世尊,外道说言以神我故,从无生有,世尊也说以因缘故,一切诸法本无而生,生後还灭,如佛所说无明缘行,乃至老死,此说无因,非说有因;世尊说言此有故彼有,若一时建立,非次相待而有,其义不能成立。所以,外道所说胜於世尊所说。为什么这么说呢
外道说因不从缘生,而有所生,世尊所说,果待於因,因又待於因,如是展转,成无穷过;又,此有故彼有,则是无因。
佛说:大慧,我了达诸法非有无生,但唯心现,无能取所取,说此有故彼有非是无因及因缘过失。大慧,若不了达诸法唯心所现,执著能取所取,以外境为若有若无,此等过失,非我所说。
大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有言说,故必有诸法,若无诸法,言说依何而起
佛说:大慧,虽无诸法,也有言说,岂没听过龟毛、兔角、石女儿等,本无此等诸法,世人於中皆起言说
大慧,其非有亦非非有,只有言说而已。大慧,如果像你所说的,有言说必有诸法,此论则坏。大慧,非一切佛土皆有言说,言说者,假立而已。大慧,或有佛土,在扬眉瞬目、微笑频呻中而显法,如不瞬世界、妙香世界、及普贤如来佛土中,但瞪视不瞬令诸…
《楞伽经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