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▪P5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于北方,真言行者以一心,忆持思念布众彩,先当作画具善忍,地藏菩萨摩诃萨,种种杂宝装饰地,四宝作成莲花座,宝光绮错互晖映,身处焰胎安然住。

  左右两侧二分位,诸大菩萨众无数,宝掌菩萨在左侧,宝处菩萨在右侧,再左即是宝印手,再右即是持地者,又在其侧坚固意,如是上首诸圣尊,各与无数众眷属,前后左右共围遶。

  其次又在于西方,当画菩萨虚空藏,精勤勇猛被白衣,所持之刀生焰光,并与众多之眷属,释种出生之佛子,如是菩萨诸眷属,各有眷属坐莲上。

  善图藻绘应善画,严饰其身勿迷忘。

  虚空无垢为其首,次名菩萨虚空慧,再名菩萨清净慧,行慧安慧在其后。

  如是众多之菩萨,常勤精进之行者,皆悉各依其次第,以画来庄严其身。

  如上略说大悲藏,漫荼罗位至此竟。

  原典

  尔时,住无戏论执金刚白佛言:世尊,愿说三世无凝智戒,若菩萨住此者,令诸佛菩萨皆欢喜故。如是说已。

  佛告住无戏论执金刚等言:佛子,谛听!若族姓子住是戒者,以身语意合为一,不作一切诸法。云何为戒

  所谓观察舍于自身。奉献诸佛菩萨。何以故

  若舍自身,则为舍彼三事。云何三事

  谓身、语、意。是故族姓子以受身语意戒,得名菩萨。所以者何

  离彼身语意故,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。

  次于明日以金刚萨埵加持自身,为世尊尾卢遮那作礼。应取净瓶盛满香水,持诵降三世真言而用加之,置初门外,用洒是诸人等。彼阿阇梨以净香水授与,令彼心清净故。

  尔时,执金刚秘密主以偈问佛:

  种智说中尊。愿说彼时分,大众于何时,普集现灵瑞

  

  漫荼罗阇梨,殷憋持真言

  

  尔时薄伽梵,告持金刚慧:

  常当于此夜,而作漫荼罗,传法阿阇梨,如是应次取,五色修多罗,稽首一切佛,大毘卢遮那,亲自作加持。

  东方以为首,封持修多罗,至脐而在空,渐次右旋转,如是南及西,终竟于北方。

  第二安立界,亦从初方起,忆念诸如来,所行如上说,右方及后方,复周于胜方①。

  阿阇梨次回,依于涅哩低②,受学对持者,渐次以南行。

  从此右旋绕,转依于风方③,师位移本处。转依于火方④。

  持真言行者,复修如是法,弟子在西南,师居伊舍尼⑤。

  学者复旋绕,转依于火方,师位移本处,而住于风方⑥。

  如是真言者,普作四方相,渐次入其中,三位以分之。

  已表三分位,地相普周遍,复于一一分,差别以为三。

  是中最初分,作业所行道,其余中后分,圣天之住处,方等有四门,应知其分剂。

  诚心以殷重,运布诸圣尊,如是造众相,均调善分别。

  内心妙白莲,胎藏正均等,藏中造一切,悲生漫荼罗,十六央具梨⑦,过此是其量。

  八叶正圆满,须蘂皆严好,金刚之智印,遍出诸叶间。

  从此花台中,大日胜尊现,金色具⑧晖曜,首持发髻冠,救世圆满光,离热住三昧。

  彼东应画作,一切遍知印,三角莲花上,其色皆鲜白,火焰遍围绕,皓洁普周温。

  次于其北维,导师诸佛母,晃耀真金色,缟素以为衣,遍照犹日光,正受住三昧。

  复于彼南方,救世佛菩萨,大德圣尊印,号名满众愿,真陀摩尼珠,住于白莲上⑨。

  北方大精进,观世自在者,光色如皓月,商佉军那花,微笑坐白莲,髻现无量寿。

  彼右大名称,圣者多罗尊,青白色相杂。中年女人状,合掌持青莲,圆光靡不遍。

  晖发犹净金,微笑鲜白衣。

  左⑩边毘俱胝,手垂数珠鬘,三目持发髻,尊形犹皓素,圆光色无主,黄赤白相入。

  次近毘俱胝,画得大势尊,被服商佉色,大悲莲花手,滋荣而未敷,围绕以圆光。

  明妃住其侧,号持名称者,一切妙璎珞,庄严金色身,执鲜妙花枝,左持钵胤遇。

  近圣者多罗,住于白处尊,发冠袭纯白,钵昙摩花手。

  于圣者前作,大力持明王,晨朝日晖色,白莲以严身,赫奕成焰鬘,吼怒牙出现,利爪兽王发,何耶揭利婆⑾。

  如是三摩地,观音诸眷属。

  复次华台表,大日之左⑿方,能满一切愿,持金刚慧者,钵胤遇花色,或复如缘⒀宝,首戴众宝冠,璎珞庄严身,间错互严饰,广多数无量,左执跋折罗。周环起光焰。

  金刚藏之右,所谓忙莽鸡,亦持坚慧杵,严身以璎珞。

  彼右次应置,大力金刚针,使者众围绕,微笑同瞻仰。

  圣者之左方,金刚商(左去右曷)罗,执持金刚锁,自部诸使俱,其身浅黄色,智杵为标帜。

  于执金刚下,忿怒降三世,摧伏大障者,号名月黡尊,三日四牙现。夏时雨云色,阿吒吒笑声,金刚宝璎珞。

  摄护众生故,无量众围绕,乃至百千手,操持众器械,如是忿怒等,皆住莲花中。

  次往西方画,无量持金刚,种种金刚印,形色各差别,普放圆满光,为诸众生故。

  真言主⒁之下,依涅哩底方,不动如来使,持慧刀罗索,顶发垂左肩,一目而谛观,威怒身猛焰,安住在盘石。

  面门水波相,充满童子形,如是具慧者,次应往风方。

  复画忿怒尊,所谓胜三世,威猛焰围绕,宝冠持金刚,不顾自身命,专请而受教。

  已说初界域,诸尊方位等,持真言行人,次往第二院。

  东方初门中,画释迦牟尼,围绕紫金色,具三十二相,被服袈裟衣,坐白莲花台,为令教流布,住彼而说法。

  次于世尊右,显示遍知眼,熙怡相微笑,遗体圆净光,喜见无比身,是名能寂母。

  复于彼尊右,图写毫相明,住钵头摩花,圆照商佉色,执持如意宝,满足众希愿,晖光大精进,救世释师子。

  圣尊之左方,如来之五顶,最初名白伞,胜项最胜顶,众德火光聚,乃与舍除顶,是名五大顶,大我之释种⒂,应当依是处,精心造众相。

  次于其北方,布列净居众,自在与普华,光鬘及意生,名称远闻等,各如其次第。

  于毫相之右,复画三佛顶,初名广大顶,次名极广大,及无边音声。皆应善安立。

  五种如来顶,白黄真金色,复次三佛顶,白黄赤兼备,其光普深广。众璎珞庄严,所发弘誓力,一切愿皆满。

  行者于东隅。而作火仙像,住于炽焰中,三点灰为标,身色皆深赤,心置三角印,而在圆焰中,持珠及澡瓶。

  右方阎摩王,手秉坛拿印⒃,水牛以为座,震电玄云色,七母并黑夜。妃后等围绕。

  涅哩庐鬼王,执刀恐怖形,缚噜拿龙王,羂索以为印。

  初方释天主⒄,安住妙高山,宝冠被璎珞,持跋折罗印,及余诸眷属,慧者善分布。

  左置日天众,在于舆辂中,胜无胜妃等,翼从而侍卫。

  大梵在其右,四面持发冠,唵字相为印,执莲在鹅上。

  西方诸地神,辩才及毘纽,塞建那风神,商羯罗月天,是等依龙方,画之无遗谬,持真言行者,以不迷惑心。

  佛子次应作,持明大忿怒,右号无能胜,左无能胜妃。

  持地神奉瓶。虔敬而长跪,技二大龙王,难陀跋难陀⒅,对处厢曲中,通门之大护。

  所余释种尊,真言与印坛,所说一切法,师应具开示。

  持真言行者,次至第三院,先图妙吉祥,其身郁金色,五髻冠其顶,犹如童子形。

  左持青莲花,上表金刚印,慈颜遍微笑,坐于白莲台⒆,妙相圆普光,周匝互晖映。

  右边应次画,网光童子身,执持众宝网,种种妙璎珞,住宝莲花座,而观佛长子。

  左边画五种,与愿金刚使,所谓髻设尼,优波髻设尼,及与质多罗,地慧并请召,如是五使者,五种奉教者,二众共围绕,侍卫无胜智。

  行者于右方,次作大名称,除一切盖障,执持如意宝。

  舍于二分位,当画八菩萨:

  所谓除疑怪,施一切无畏,除一切恶趣,救意慧菩萨,悲念具慧者,慈起大众生,除一切热恼,不可思议慧。

  次复舍斯位,至于北胜方,行者以一心,忆持布众彩,而造具善忍,地藏摩诃萨,其座极巧丽⒇,身处于焰胎,杂宝庄严地,绮错互相间,四宝为莲花,圣者所安住。

  及与大名称,无量诸菩萨,谓宝掌宝手,及与持地等,宝印手坚意,上首诸圣尊,各与无数众,前后共围绕。

  次复于龙方,当画虚空藏,勤勇被白衣,持刀生焰光,及与诸眷属,正觉所生子,各随其次第。列坐正莲上。

  今说彼眷属,大我菩萨众,应善图藻缋,谛诚勿迷忘。

  谓虚空无垢,次名虚空慧,及清净慧等,行慧安慧等。

  如是诸菩萨,常勤精进者,各如其次第,而画庄严身。

  略说大悲藏,漫荼罗位竟。

  注释

  ①胜方:即此方。

  ②涅哩底:梵文Nirritih 的音译,亦译泥哩底、祢哩底,原为破坏、不幸、灾祸之女神。密教中为罗刹王,或称罗刹天、罗刹主,为西南方之主,故在此以涅哩底指西南方。

  ③风方:即西北方,以风天所处之方,故称。

  ④「于火方」,《大正藏》校宋、宫,《中华藏》校资作「火天上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仍从底本。

  火方,即东南方,以火天所护之方而称。以下有龙方者,指西方而言。

  ⑤伊舍尼:梵文lsanah 的音译,亦译伊舍那,为东北方之护天,故在此以伊舍尼指东北方。

  ⑥「于风方」,《大正藏》校宋、宫,《中华藏》校资作「风天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仍从底本。

  ⑦央具梨:为指头之义。

  ⑧「具」,《大正藏》校诸本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甚」,今按校本,仍从底本。

  ⑨「上」,原作「花」,《大正藏》校诸本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上」,今按二校及《疏》文,仍从底本。

  ⑩「左」,原作「右」,《大正藏》校丙,《中华藏》校石作「左」,今按二校及《疏》文,改正。

  ⑾「何」,《大正藏》校元、明,《中华藏》校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阿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仍从底本。何耶揭利婆,梵文Hayagrivah 的音译,意译马头观音。

  ⑿「左」,原作「右」,《中华藏》校石作「左」,今按此及《疏》文,改正。

  ⒀「缘」,原作「缘」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缘」,今按此及校本并《疏》文,改正。

  ⒁真书主…

《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