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▪P6

  ..续本文上一页:此指大日如来,以真言教法之教主而称。

  ⒂「种」,原作「幢」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种」,今参诸校本及其文义,改正。

  ⒃坛拿印:梵文dandah 的音译,亦译焰摩印,此指所持首有人头形之棒。

  ⒄「主」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王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仍从底本。

  ⒅「难陀」,原作「难徒」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、丽作「难陀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改正。「跋难陀」,原作「拔难陀」,《大正藏》校宋、元、明、宫作「跋难陀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改用「跋难陀」。

  ⒆「台」,原作「华」,《中华藏》校资、碛、普、南、径、清作「台」,今按校本及《疏》文,改正。

  ⒇「丽」,原作「严」,校本同,《大正藏》、《中华藏》校诸本作「丽」,今改。

  译文

  大日如来这样说罢漫荼罗圣位之后,执金刚秘密主在大会之中,双眼注视大日世尊一动不动,然后说偈颂:

  一切智慧大日尊,出现于世说妙法,犹如灵瑞优昙花,偶尔之时才开放,秘密真言所行道,比那昙花更难遇。

  无量时间众有情,三业所作之罪业,如能见此漫荼罗,消灭殆尽无所剩,何况无量福德人,亲住密乘行此法。

  行者修此无上法,真言妙法如救世,止断净除诸恶趣,一切之苦自不生,如修如是秘密法,具备妙慧无所动。

  这时候一所有来集会的大众及一切执金刚,都以同声赞叹金刚手说:

  很好很好金刚手,你已修行真言行,能问一切真言义,也使我们识此法。

  一切都为你证知,依住真言之行力,所有发心菩萨众,都可通达真言法。

  大众赞叹之后,执金刚秘密主又问佛:

  图画彩色是何义

  何处图画为先后

  

  何色前来何色后

  门标旗量及厢卫,诸门建立之度量,请佛一一而开示。

  食物香花众宝瓶,如何供奉诸圣尊

  

  怎样引召诸弟子,进入坛场而灌顶

  

  上师如何而供养

  护摩之法亦讲演。

  真言字义如何识

  三昧观想如何住

  

  如是问罢待回答,大日世尊依次说:

  一心谛听金刚手,最胜妙法真言道,无上智慧从此得,如今你能问于我,当为有情大众说,不可思议法界色。

  染彼众生烦恼心,终成同一菩提色,过去诸佛如是说,此即彩色之含义。

  先内后外安布色,洁白最初大日色,赤色第二宝幢色,黄色第三开敷色,无量寿色青第四,鼓音如来黑第五,各色各含不同义,先后之色依次用。

  竖立幢旗门标帜,其量如同中胎藏,各院通门厢卫处,亦同花台十六节,应知初门之度量,要与内坛齐等之,真言行者于外院,其量相应渐增加,而其厢卫之中间,应当建立二大护。

  其次略说三摩地,专注一心不散动,而其广义又殊异,有情众生仔细听:

  佛说一切自性空,无相无境无可得,持住如是一法界,即是正觉之三昧,如来三昧证知心,非从异缘异境得,所以名为大空定,一切智智得圆满。

  说到这里,毘卢遮那世尊与一切诸佛又共同集会,各各宣说各自的三味道,或者声闻三昧、或者缘觉三昧、或者菩萨三昧道,然后大日世尊又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,以显示于此证知一切如来皆同一法界智体,各各三昧都可成就无量众生。之后,佛继续告诉执金刚说:

  我在昔日坐道场,以此三昧降四魔,以我勤勇之大声,消除众生之怖畏。

  是时梵天八部众,心喜称欢顶戴礼,由此诸天诸世间,有号称之大勤勇。

  然而我觉本不生,出过语言思惟道,一切妄想诸分别,实知自心即解脱。

  因缘生灭不可得,净如虚空不变易,本来不生即空义,心之实相遍一切,自心自证最实际,如是即离一切暗,所观境缘及佛相,亦自不生唯假名,第一实际是自心,因为加持之力故,又因度脱诸众生,而以文字方便说。

  听佛演说住三昧定的道理,执金刚秘密主大开眼界,得未曾有过的开敷眼,即顶礼一切智大日世尊而又说偈:

  一切诸佛真希有,权智二者不思议,法性佛之自然智,远离一切诸戏论,为了满足众生愿,而为世间权宜说。

  真言名相与实际,亦从胜义俗谛看,若有世间诸众生,知道此中法教者,当受世间之供养,如同恭敬舍利塔。

  具德执金刚说罢此偈,注视毘卢遮那目不暂瞬,默然而住。于是,大日世尊又告诉金刚手说:秘密主,一生补处菩萨住佛地三昧道,远离于从缘所生法中引出来的所有大小粗细差别的错误思想,知道世间终究不异于涅槃的实际,知道世间起灭变化的因缘事相,所以能念念进趣,学如来金刚事业而得善巧,坚住于佛地。

  又,秘密主,八地自在菩萨,以所住三昧道中,从初发心以来,深入观察十缘生句,于此得度性空彼岸。又以如幻三昧遍学超度法,随种种不同之众生而现不同之身,说不同之法,故世间从其外迹称之为观世自在菩萨。

  秘密主,声闻菩萨住于有缘地,认识到世间、出世间都有因有缘,世间以集为因,以苦为果,出世间以道为因,以灭为果。因为知道因缘生灭的道理,所以能远离有、无,常、断等片面错误的思想,得生真谛智慧,避免颠倒谬误,而得到不再轮回转世的道理,所以,称它为声闻三昧道。

  秘密主,缘觉菩萨能观察因果,分析推断十二因缘,知道一切因缘聚集的事物和现象都终归于灭法,有佛无佛,法位常住,所以能住于无言说法,知最究竟之处是无法以语言文字去表达的,无法说出来传授给人的。他们看什么东西都是涅槃相,对于世界的种种事情和现象都是没有什么可说的,这就证得了极灭语言三昧,由此称之为缘觉三昧道。

  秘密主,世间众生不知道因果规律及善恶业道,把生灭等现象都归之于神我等异己的超人的东西,由此坐禅入定去体会所谓的神我,视其它为空无所有,这就是世间三味道。

  世尊又以偈说:

  应当知道秘密主,于此所说三昧中,诸佛所说三昧道,诸菩萨说三昧道,缘觉声闻三昧道,名出世间三昧道,若能住此有实益,消灭种种之谬误。

  诸天所说三昧道,以及世间之真言,若能住此有权益,只为利益众生故。

  尔时,执金刚秘密主于一切众会中谛观大日世尊,目不暂瞬,而说偈言:

  一切智慧者,出现于世间,如彼优昙花,时时乃一现,真言所行道。倍复甚难遇。

  无量俱胝劫,所作众罪业,见此漫荼罗,消灭尽无余,何况无量称,住真言行法。

  行此无上句,真言救世者,止断诸恶趣,一切苦不生,若修如是行,妙慧深不动。

  时普集会一切大众及诸持金刚者,以一首声赞叹金刚手言:

  善哉善哉大勤勇,汝已修行真言行,能问一切真言义,我等咸有意思惟。

  一切现为汝证验,依住真言之行力,及余菩提大心众,当得通达真言法。

  尔时,执金刚秘密主复白世尊而说偈言:

  云何彩色义

  复当以何色

  

  云何而运布

  是色谁为初

  

  门标旗量等,厢卫亦如是,云何建诸门

  愿尊说其量。

  奉食华香等,及与众宝瓶,云何引弟子?云何令灌顶

  

  云何供养师

  愿说护摩①处。

  云何真言相?云何住三味

  

  如是发问已,牟尼诸法王,告持金刚慧,一心应谛听:

  最胜真言道,出生大乘果,汝今请问我,为大有情说。

  染彼众生界,以法界之味,古佛所宣说,是名为色义。

  先安布内色,非安布外色,洁白最为初,赤色为第二,如是黄及青,渐次而彰着,一切内深玄,是谓色先后。

  建立门标帜,量同中胎藏,厢卫亦如是,华台十六节,应知彼初门,与内坛齐等,智者于外院,渐次而增加,于彼厢卫中,当建大护者。

  略说三摩地,一心住于缘,广义复殊异,大众生谛听:

  佛说一切空,正觉之等持,三昧证知心,非从异缘得,彼如是境界,一切如来定,故说为大空,圆满萨婆若②。

  尔时③,毘卢遮那世尊与一切诸佛同共集会。各各宣说一切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味道,时佛入于一切如来一体速疾力三昧。于是,世尊复告执金刚菩萨言:

  我昔坐道场,降伏于四魔,以大勤勇声,除众生怖畏。

  是时梵天等,心喜共称说,由此诸世间,号名大勤勇。

  我觉本不生,出过语言道,诸过得解脱,远离于因缘。

  知空等虚空,如实相智生,已离一切暗,第一实无垢。

  诸趣唯想名,佛相亦复然,此第一实际,以加持力故,为度于世间。而以文字说。

  尔时,执金刚具德者得未曾有开敷眼,顶礼一切智而说偈言: 诸佛甚希有,权智不思议,离一切戏论,法④佛自然智,而为世间说,满足众希愿。

  真言相如是,常依于二谛,若有诸众生,知此法教者,世人应供养,犹如敬制底。

  时执金刚说此偈已,谛观毘卢遮那目不暂瞬,默然而住。于是,世尊复告执金刚秘密主言:复次,秘密主,一生补处菩萨住佛地三味道。离于造作,知世间相,住于业地,坚住佛地。

  复次,秘密主,八地自在菩萨三味道,不得一切诸法,离于有生,知一切幻化,是故世称观自在者。

  复次,秘密主,声闻众住有缘地,识生灭,除二边,极观察智,得不随顺修行因,是名声闻三味道。

  秘密主,缘觉观察因果,住无言说法,不转无言说,于一切法证极灭语言三昧,是名缘觉三味道。

  秘密主,世间因果及业,若生若灭,系属他主,空三昧生,是名世间三昧道。

  尔时,世尊而说偈言:

  秘密主当知,此等三味道,若住⑤佛世尊,菩萨救世者,缘觉声闻说,摧害于诸过。

  若诸天世间,真言法教道,如是勤勇者,为利众生故。

  注释

  ①护摩:梵文homah 的音译,亦译护魔、呼么、户摩等,意即焚烧,以炉中焚烧供物来供养圣尊的一种供养法,称为火供养法,略作火供养、火供、火法等。《疏》说:「护摩义者谓以慧火烧烦恼薪,令尽无余之义也。」(卷二十)《尊胜轨》卷下说:「护摩者,此方为火天,火能烧草木卉林无有余者。天者,智也,智火能烧一切无明株杌无不尽烧。」护摩有内护摩、外护摩之别,或以出世间护摩为内,世间护摩…

《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